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互动心理
2010-08-15敖盛良
敖盛良
贵州省盘县广播电视台,贵州六盘水 553537
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互动心理
敖盛良
贵州省盘县广播电视台,贵州六盘水 553537
因关于民生的新闻采访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和范畴,采访的对象又有着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原因。因此,在采访中,记者应该了解自己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要满足普通的民生新闻的采访规律。在本文中,记者从对采访对象的认知方面探讨了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民生新闻;民生新闻采访;民生新闻采访的心理
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共同完成的,所以记者必须掌握自身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使记者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进行采访,同时也有利于掌握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状况,做到审时度势。
1 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对采访对象的认知
民生新闻是由多个划分标准共同划分生效的一种新闻方式,主要的划分标准有民生内容、平民视角和民本取向等等。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民生新闻是从普通老百姓,即普通群众从被影响、被判定,并且作为容易被忽略的群体终端进行采访的。作为民生新闻的记者应该记录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将这些发生在老百姓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情报道给更多的普通群众。在像普通群众报道一些难于理解的事物时,要使用老百姓能够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报道,使他们能够容易理解,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需求和困惑。向他们提供更接近他们生活的民生信息。从新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民生新闻的采访中,记者对采访对象的认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受访动机的把握。首先,记者采访要明确采访对象为什么接受采访。是要借此机会表达自己,还是要对真实情况的投诉,或者借机宣传个人和单位,亦或者挽回个人或单位被批评报道所受到的影响。记者采访的受访者可以正确的认识和掌握受访者的动机,了解采访对象在采访中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更清楚地认识到,采访对象在提供的信息时,是否具有自己个人或者单位的利益。民生新闻的报道会涉及到一些社会上敏感和负面影响的新闻,接受采访的动机就非常重要。某电视台2006年4月 21日报道的一则新闻《借精生子有遗产继承权吗》,采访对象李梅想借助媒体向公众以及相关的部门表诉她和她的儿子在财产分配中受到她公婆等人不公平待遇。对于这种民生新闻素材,虽然采访对象的遭遇非常的凄惨,但不论采访对象说的是否是事实,对他所讲的情况必须找到其他的采访对象进行调查核实,不能轻易的、不经过核实就以采访对象的立场来报道。
2)记者在确定采访时,要认真确定采访对象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对话者,先要确定采访对象是不是符合采访的标准,采访对象是否真正了解即将要采访的新闻,采访对象能不能正确的反映事件的真实情况,采访对象的观点和看法能不能代表大众的看法。如:火灾的亲历者比没有亲历的路人更能准确的提供火灾现场的真实情况。要判断采访对象是不是合格的对话者,可以通过要调查和报道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来判定。记者是否能真正找到采访对象,这关系到所要报道的民生新闻的质量,尤其是对突发事件,舆论监督,敏感的民生新闻的采访。
2 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印象整饰
在今天,媒体多元化并且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媒体收视率状况不景气的状况下和激烈的竞争下,民生新闻的报道成了各个新闻媒体生存和竞争的关键手段,多个新闻媒体争相报道有关民生的新闻,这就自然而然的加剧了相同地区媒体之间的民生新闻资源的争夺,民生新闻的受访者的选择也随之呈现多样化。印象整饰属于心理学的范围,印象整饰是人在社会交往中有意识的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新闻采访中,记者使用自己适当的语言,面部表情或身体动作等方式,这样受访者会对记者产生自己人的心理效果,缩小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记者能够顺利的完成采访的目标。印象整饰的常用的方法。
1)接近吸引。在采访中,记者使用在时间和空间上同采访对象的意识兴趣相同之处或者临近点,缩短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使采访对象能够信任记者,据此提供给记者想要获得的真实新闻资料。心理学表明,较小结构或较为封闭的空间,年龄相同,地理环境相同容易促使人们对自己的经历和生活习惯产生联想,会对采访记者有亲切感,为此缩小双方的心理距离,增进彼此的信任,双方有同样兴趣爱好更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它可以有利于打开采访局面。
2)情感吸引。在进行采访时,记者用恰当的表情,让记者与受访者之间能够产生心理接近,心灵共通,情感共鸣的心理状态。民生新闻的受访者很多都是普通百姓,在接受采访时他们的心理状态一般是非理想合作型。据他们自己来说,接受媒体采访的机会很少或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尤其是广播和电视媒体带着设备的采访时,由于缺少相关的被采访的经验,在接受媒体采访和面对记者时,他们常常感到很紧张、不安、不知所措。因此,即使他们知道新闻的真实情况,但由于紧张也不能把新闻事实讲的很清楚。此外,文化层次、工作岗位、社会地位、受尊重程度低,这些都使采访对象在面对媒体时都有自身特有的感觉。同时,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也会使采访对象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出现交流障碍。此时记者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激励受访对象,通过自身亲和力,如:眼神和语气缩短与他们沟通上的心理距离,消除采访对象的自卑感或紧张情绪,从而使采访对象能够做到把记者当成自己的好朋友,侃侃而谈,畅所欲言。
3 结论
民生新闻的采访是民生新闻报道的一个环节,要七分采访三分写,采访报道的深度决定民生新闻报道的成败。采访不是孤立的,应注意除了记者采访,也应注重采访中的编辑、写作、评论等内容的编写。在采访时,做文字的记者要想到写作和编辑,视听记者应该想到广播和编辑。这些方面都是民生新闻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问题。
[1]罗以澄.新闻采访新论 (修订本)[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2]何志武.新闻采访[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陈正荣.电视第三次浪潮—解析“南京现象”[M].中国传 媒大学出版社,2006.
G212.1
A
1674-6708(2010)24-0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