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灭绝的普陀鹅耳枥
2010-08-15撰文张亚恩
□撰文/张亚恩
我国当今仅幸存1株的地球独子普陀鹅耳枥原生母树生长于著名的佛教圣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普陀山。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普陀山曾有数处发现有该树种的分布,而在50年代末,由于大面积毁林开垦,普陀鹅耳枥遭到了灭顶之灾,最后导致仅存1株的危险境地。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标准,普陀鹅耳枥被列为“严重濒危灭绝”等级。1999年国务院将它批准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所幸的是,普陀鹅耳枥这个国宝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引起了杭州市植物园、舟山市林科所和普陀山园林管理处科技人员的充分重视,为繁育后代共同攻关,直至90年代末期共培育出普陀鹅耳枥的子代苗木394株;新世纪以来,舟山市林科所向省科技厅申报了研究项目,并依托浙江林学院高新技术支撑,在普陀山园林管理处的积极配合下,在就地保护繁殖及迁地栽培等方面技术均有重大突破,通过播种、扦插、嫁接、组培等各种手段,共繁育出苗木逾万株,繁殖数量的大幅度剧增,已大大缓解了普陀鹅耳枥的濒危程度。
普陀鹅耳枥系桦木科鹅耳枥属落叶乔木,是植物学家钟观光教授于1930年发现、林学家郑万钧教授于1932年定名的。原生母树着生于普陀山的佛顶山西北坡。现树高12.8米,树干分叉,主杆胸径63.7厘米,侧杆胸径35.3厘米,冠幅12.9米×11.5米。树龄约200年。单叶互生。树皮青灰色不裂,小枝密生黄褐色突起大皮孔,密被褐色长柔毛,后渐稀疏。叶片厚纸质,卵状椭圆形,叶缘具不规则尖锐重锯齿,嫩叶叶面被长柔毛;叶柄长0.5~1.4厘米,密生褐色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果序长4~8厘米,果苞大;小坚果宽卵形,每果序具小坚果数量多者可达20余粒,少者不到10粒。
普陀鹅耳枥的开花特性比较特别,雄花花芽膨大先于雌花,在雌花花芽和叶芽均尚未膨大的2月下旬至3月上旬即为雄花花芽膨大期,3月中旬进入始花期,3月下旬是雄花开花盛期,4月上旬为开花末期。3月底至4月上旬雄花花药陆续成熟,进入自然散粉期,持续时间约15天。而雌花花芽在3月中旬至3月下旬才开始膨大,3月底至4月初为雌花始期。4月上旬进入开花盛期,4月中旬为开花末期。具有明显的雌雄花花期不遇的特性。在雌、雄花序分布上也有其明显不同之处,一般说来,雄花序在树冠上、中、下部三者基本呈均匀分布,而雌花序的垂直分布差异明显,以树冠上部占绝对优势,占50%以上,树冠中部占近40%,而树冠下部仅占10%左右,这种分布特征对天然授粉是明显不利的。由于雌雄花花期不遇及雌花序在树冠下部明显低于上、中部的特点,严重影响风媒授粉,使得其种子饱满度极低,原生母树的种子饱满度仅7%~8%,场圃发芽率仅2.8%左右。
普陀鹅耳枥种子播种后,一般在4月下旬出苗,7月上旬开始苗木高生长进入速生期,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苗木生长速生期,其中8月中旬为苗木高生长高峰期,9月上旬开始苗高生长减缓,9月下旬开始停止生长。
当植株叶芽受损后,其隐芽将不再萌发,而当顶芽(包括主、侧枝在内)或嫩梢受损后,在枯死顶芽(或嫩梢)以下的一至多个活侧芽能重新萌发抽梢。近20年生的子代植株截杆移栽时,能正常抽发新梢,具备一定的萌芽性能。
普陀鹅耳枥分布点平均气温16.2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8.2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5摄氏度,全年降雨量为900~1300毫米;秋冬季常刮西北风,夏季多台风,年平均最大风速为25米/秒,无霜期约255天。其着生地土壤为黄泥土,母岩为花岗岩,Ph5,有机质4.04%,全氮0.239%,速效磷2ppm,速效氮150ppm,土层深厚。伴生树种有蚊母树、普陀樟、红楠、铁冬青、山茶花、沙朴,草灌层有寒竹、野苎麻等。生境调查结果表明,普陀鹅耳枥喜气候凉爽,土壤深厚、湿润、具有侧方庇荫的条件,与常绿阔叶树种形成混交的营林模式均有利于它的正常生长。
从普陀鹅耳枥原生母树生境分析所知,它喜气候凉爽,土壤深厚、湿润,具有侧方庇荫的条件,与常绿阔叶树种形成混交营林模式均有利于它的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