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中国综合小康指数:69.7
2010-08-15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文|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2009~2010中国综合小康指数:69.7
文|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20 10年11月,《小康》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我国“全面小康综合指数”进行了调查。
《小康》主要是通过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五大方面的状况来反映中国的全面小康进程。
评价参考了2010年度《小康》11个关键词组成的小康指数。
2010年,《小康》杂志对关系中国百姓生活的全面小康11个关键词组成的小康指数,即:饮食指数、消费指数、公共服务指数、生命指数、生态指数、居住指数、平安指数、信用指数、教育指数、休闲指数和幸福指数进行了调查。
其中,70分以上的有5项,分别为饮食指数、公共服务指数、生命指数、消费指数和幸福指数,70分以下的有6项,分别为休闲指数、居住指数、生态指数、教育指数、平安指数和信用指数。
经过加权综合处理,得出201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综合指数为69.7分,比上年度增加2.3分。从当前和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了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后一段时期应继续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进步,但人均GDP离十七大确定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科技创新能力不强,Ramp;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还很低,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因此,大力加快经济发展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生态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快完善社保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目前,我国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更低。应在试点基础上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新农保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形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在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据估计,中国基尼系数自2000年以来持续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估计已达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可见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十分严峻。因此,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由上年的3.315上升至3.333,显示城乡差异还在继续拉大。因此,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重组,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政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四大区域(东、中、西、东北)以及各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还很不均衡,并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为了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政府应该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力度,大力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分工协作,优化布局,建立优势互补、协作互助和政府扶持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均衡和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