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 深化优质服务不断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
2010-08-15刘国林
刘国林
坚持以人为本 深化优质服务不断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
刘国林
进入新世纪以来,清河县委政府、清河县人口计生局在市人口计生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顺时应势,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大人口”,开展系列优质服务,把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拓展到各个领域,逐步引向深入,有力地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健全网络,夯实优质服务基础
2000年,我县开展了大规模的县乡村服务站室建设活动,当年,县、乡、村服务站室初具规模,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省、市人口计生委的充分肯定。从此以后,随着国家和省、市人口计生委关于服务站室建设标准的出台,我们在站室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县、乡、村服务网络日臻完善。县计划生育服务站2001年10月搬迁新址,新站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今年又建成一座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的技术服务大楼。使县站真正达到了设备先进、功能完备、设施一流、环境优美,具备了强大的服务功能。乡镇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加强。六镇一处计划生育服务站全部进行了改建扩建,参照国家和省、市制定的优质服务站标准,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对镇(处)服务站的布局进行了调整,达到了美化、净化、温馨化、人性化的标准要求,统一配备了B超、乳腺诊断仪、心电图、波姆光、红外光治疗仪、尿液分析仪、双目电光显微镜、电热干燥箱等设备,行政办公、公共服务、技术服务三区布局合理,技术服务科室、行政服务大厅、宣传教育阵地互为补充,提高了围绕育龄人群开展全方位服务的的综合服务能力。全县320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生殖健康服务室,其中达到优质服务型标准的村服务室达到60%以上。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县形成了以县站为龙头、乡站为依托、村室为基础的服务网络。
二、优化队伍,强化优质服务能力
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必须有一支观念新颖、业务娴熟、技术精湛的服务队伍。几年来,我县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培养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能力。在优化人员结构的同时,注重人员的进修培训,县技术站先后与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妇产医院、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省医院、省二院、白求恩医院、济南省立医院、邢台眼科医院等十几家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每年投资50余万元,派出近百人前去进修,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乡镇技术服务人员每年每人到县站进修学习一个月,已形成制度坚持至今。乡镇每年定期对村小组长、服务员培训四次以上,使她们掌握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咨询指导知识和技巧。县人口计生局每年组织全县计生专干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并每年组织一次统一的考核考试。通过培训、进修和岗位练兵,提高了计生专职干部和技术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综合服务能力。
三、科学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开展人性化、多样化的优质服务需要完善的管理手段作为支撑。我县在开展优质服务过程中,一是实行专职干部绩效挂钩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县、乡、村计生专干全员实行目标管理,绩效挂钩。县人口计生局干部职工根据出勤、业务工作、指导乡镇、检查督导、群众满意度五项内容确定工作成绩;县技术站根据出勤、服务人数、收入业绩、群众满意程度四项内容确定工作成绩;乡镇计生干部根据出勤、业务工作、服务群众落实情况、群众满意度四项内容确定工作成绩;县、乡计生专职干部每月考核一次,按照自报,县乡核查,民调等程序对每个专干工作成绩进行核对确认。二是建立了优质服务信息化网络系统,在WIS基础上实现了上县人口计生局、县服务站、各乡镇服务站的联网。县人口计生局各科室,均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工作任务,明确服务对象;县计生服务站各科室铺设了局域网,开发技术服务管理软件,实现了门诊、处方、收费、检查、治疗、手术、发药、随访信息化管理;乡镇每月从网络中调出服务任务单,及时为群众提供咨询指导和优质服务。三是积极探索县、乡服务站一体化管理,县站抽调技术骨干分包各个乡站,强化县服务站对乡镇服务站的指导监管作用,充分发挥县服务站的技术优势和乡服务站的基础优势,协调联动,优势互补,实现县、乡、村的有效链接。
四、优质服务,促进计生和谐发展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深入开展,推动了我县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推动了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提高,连续15年,我县圆满完成了各项人口指标计划,人口总量15年间增长了28951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与上世纪80年代的平均生育水平比较,15年间,全县少生6万多人,为创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不断转变观念,勇于开拓进取,奋力探索追求,以全新的理念把优质服务引向深入,进而达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最高目标。
(作者系邢台市清河县人口计生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