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群众路线
2010-08-15王晋林
王晋林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甘肃兰州 730070)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是对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所进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毛泽东军事思想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指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战争胜利和进行国防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这一思想体系中群众路线是核心,始终贯穿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各个方面。
一、坚持群众路线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基础
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实行群众路线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具体体现在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当中。毛泽东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战争领域,确立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的伟大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也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群众路线的基础。
毛泽东一贯坚持群众路线的思想和方法,人民战争思想就是在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土地革命,中国革命进入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坚持群众路线,在认真研究革命战争和一般战争的联系与差别、中国革命战争和俄国革命战争的联系与差别,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和国共合作时期北伐战争的联系与差别的基础上,研究人民战争的规律,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战争的战略和土地革命路线,把群众路线与革命战争紧密结合起来,并发展为人民战争的思想。毛泽东明确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1]抗战前,毛泽东在认真研究和分析中日敌对双方相互矛盾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内抗战的政治形势,把群众路线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局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实行全民族的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毛泽东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提出:“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只有这样的力量,才能把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打垮,这是有目共见的真理。”[2]毛泽东还深刻地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3]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他进一步提出:“用一切力量,包括武装部队的力量在内,去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4]同时要在抗日斗争中武装人民,组织民众团体,依靠人民大众的力量,建立和巩固抗日民主政权。毛泽东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把群众路线进一步具体化为人民战争的思想,从而形成了在革命战争中实行人民战争的理论。
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战争,是扫除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的一种特殊手段,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也就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自己的旗帜之下,为着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和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英勇奋斗。同时也只有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的旗帜下,革命战争的胜利才有可能。在革命战争中贯彻群众路线,就是实行人民战争。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次革命战争中,人民群众踊跃参加革命战争,在政治上,使得敌人完全处于孤立无援的被动地位;在军事上,迫使敌军处处遇到抵抗和受到打击,处处分散和消耗兵力,便于人民军队集中兵力歼灭敌人;在经济上,造成人民军队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可靠来源,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可靠基础。毛泽东提出的“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至理名言,深刻地阐明了革命战争对于人民群众的依赖关系,揭示了人民战争思想的真理所在。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坚持群众路线,实行人民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克敌制胜的法宝,是团结和动员广大军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旗帜。
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保证
毛泽东以群众路线的思想路线和方法,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依据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革命有着不平衡性的特点和中国特殊的国情,把群众路线与中国革命战争密切地联系起来,提出了一系列在中国革命战争中贯彻群众路线和实施人民战争的思想和理论,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他提出广大的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人民军队的主要成分;提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进行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军队,必须建设一支忠于人民并为人民服务的新型人民军队;提出中国革命战争的正义性与广大人民群众翻身求解放的根本利益是相一致的,革命战争的威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中国革命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战争;提出中国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是人民的战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战争取得胜利的保证。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战争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最大限度地组织、动员和武装人民群众。为此,必须经常向人民群众做宣传,把进行革命战争的政治目的和为达到这一政治目的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和政策告诉全体军民;必须武装人民群众,在战斗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下,协同军队或独立地进行作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一方面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努力发展生产,保障革命战争对各种物质的需求,组织群众直接参加各种战勤服务,一方面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利益,不断调动人民群众支持革命战争的积极性。“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5]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战争的领导,才能保证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坚持群众路线,实行人民战争,是团结、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积极参与革命战争的旗帜,也是在革命战争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可靠保证。
三、贯彻群众路线是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原则
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关于建军的原则鲜明地体现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大革命失败后,为挽救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形式的武装斗争。毛泽东在湖南成功地领导了秋收起义,并将这支队伍拉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进行了改编。在改编起义部队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平等和经济公开、民主管理等重要措施,使群众路线在建军思想中得到全面体现,为人民军队的建设打下了思想理论基础。到达井冈山后,毛泽东把建军中贯彻群众路线和实行民主建军的思想进一步向前发展,提出了完整的建军路线和原则。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他对群众路线的建军思想进行了论述:“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武器。”“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6]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为人民军队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人民军队行动的基本准则,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自觉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本质。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中,毛泽东为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规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军原则和军队的宗旨,从而把人民军队的命运同人民群众的命运直接联系起来,把军队的发展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联系起来,保证了人民军队的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毛泽东把政治民主、军事民主、经济民主规定为人民军队建设、作战的原则,从而使广大指战员通过发扬民主,达到政治上高度团结、生活上获得改善、军事上提高技术和战术的三大目的。毛泽东还把加强军民团结、军政团结作为战胜敌人的保证,规定了人民军队是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的三大任务,规定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等。毛泽东关于在革命战争中建设根据地的思想,正规军、游击队和民兵相结合的思想,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的思想,正规战和游击战相结合的思想等,都坚持了群众路线,都是为了进行真正的人民战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的伟大历史作用。在漫长的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了强大的中外敌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实行人民战争。
在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夺取全国政权后,必须依靠人民大众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必须建立自己强大的国防。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为了防御帝国主义的入侵,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保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必须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同时提出加强国防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把群众路线进一步贯彻到国防建设和人民军队的建设之中。
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始终贯穿于、渗透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各个方面。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尽管战争的客观条件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但是毛泽东关于革命战争中的群众路线,即人民战争的思想,仍然是我们在现在条件下加强国防建设、夺取反对侵略战争胜利的根本指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坚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把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同国防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于不断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建设、人民军队建设以及反对国际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1][2][5][6]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155、139、65.
[3][4]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