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黄宗羲对理学的批评与整合

2010-08-15郝丽娜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黄宗羲理气理学

郝丽娜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黄宗羲自进入“不惑”之年起,尤其于康熙二年(1663)完成了《明夷待访录》之后,以极大的精力用于对复杂哲学问题的思考,这应该是不争的史实。由此,当代学者中多称“黄梨洲(宗羲)是明清之际伟大的哲学家”,[1]同时,因黄宗羲的一系列哲学著述内尚未建构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哲学体系,故而也有学者以为“梨洲是思想史家,并不是哲学家”,[2]对当代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评价似无必要过于计较,重要的倒是需要对黄宗羲大量的在价值的哲学思考进行清理,特别是有关他对于程、朱理学的批评,以及在批评中试图对其进行改造,以整合出符合时代启蒙精神的哲学思维作一番认真的观照。从中看到其哲学上的重大建树与理论上的失误,使我们更切合实际地把握并准确评价这位明末清初杰出思想家在这方面的艰难探索。

一、入清后的程、朱理学

中国的儒学发展到黄宗羲的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仍是于两宋时形成的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尽管不断地受到宋、元以降诸多进步思想家的批判,然至明代中叶出现能与之抗衡的“心学”之前,并未呈现衰败的景象。入清之后的理学甚至又有复兴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程、朱理学在哲学体系内存在着十分精致的理论思辩,各种与这之相异的哲学思潮均未能从根本上击破其固有的思维逻辑;另外,程、朱理学所倡导的“天理”与“仁”、“义”、“礼”、“智”等伦理原则紧密结合,这就为伦理的政治化提供机遇,清统治者则欲利用政治化了的伦理钳制广大百姓的思想反抗,以稳固刚建立不久的统治地位。当黄宗羲开始潜心于哲学思考之时,雄心勃勃的康熙大帝正为王朝的长治久安而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一些御用的理学家受到重用,并有一批理学著作相继问世。程、朱理学处于康熙盛世,似乎大有再度辉煌的势头。所以,程、朱理学理论内核的未被攻破及清统治者的大力扶持,必然使时代的先进思想家们在承担对程、朱理学的批判时既有政治上的阻力,又有理论上的难度。

二、黄宗羲对理学的批评与整合

黄宗羲对于理学的批评,主要还是围绕宇宙观问题而展开的。面对哲学的这一基本课题,黄宗羲旗帜鲜明地作了回答。他坚决反对理本论,而全力宣扬气本论。黄宗羲毫不含糊地肯定世界的本原不是“理”而是“气”。说“夫太虚,氤氲相感,止有一气,无所谓天气也,无所谓地气也”,[3]又道:“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4]因此,黄宗羲在宇宙本体观上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以为“盈天地皆气也”,[5]天地间在运动变化着的本体就是气,说“盖大化流行,不舍昼夜,无有止息。此自其变者而观之,气也”,[6]万物由气生成,有气才导致万物运动“不舍昼夜,无有止息”,才造就“通天地,亘古今”的生存世界。很显然,黄宗羲对宇宙本体观的阐述,体现出唯物主义的思辨色彩。

黄宗羲的气本论继承和发展了前贤以气为本的唯物思想。宋时的张载可谓气本论的首倡者,他以为世界的存在尽管有无形、有有形,然皆是气的表现形式,气能贯通有无,又可统一整个世界。道:“气之为物,散人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水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7]黄宗羲也十分赞赏能“尽横渠之蕴”的明代学者罗钦顺、王廷相等人的气本观。说:“盖先生(指罗钦顺)之论理气,最为精确……千条万绪,纷纭胶葛,而率不克乱,莫知其所以然,是即所谓理也。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8]肯定罗氏关于事物“依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的气本观。又说过“先行(指王廷相)主张横渠之论理气,以为气外无性,此定论也”,[9]对王廷相的“气外无性”观加以明确的支持。黄宗羲对其师刘宗周的气本观更是全盘接受。刘宗周认为“盈天地间,一气而已”,并发挥了张载的“虚空即气”思想,说“或谓虚生气,夫虚即气也,何生之有?吾溯之未始有气之先,亦无往而非气也”。[10]黄宗羲曾高度称赞刘氏的观点,有云:“千古不决之疑,一旦拈出,使人冰融雾释。”[11]但是,无论是张载,还能“尽横渠之蕴”的诸贤甚至包括其师刘宗周,在坚持气本论时,未能对气与理(或虚)的关系作出更深层上的阐发,所以他们的观点与程朱理学的立场尽管有唯物与唯心之别,却不能在更高的境界上击败对方,在理念的精妙上尚有很多欠缺。而黄宗羲在批评程朱理学时确立了一套令人信服的理气间“关系”说,使原有的气本论具备更强大的理论说服力。其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云:“抑知理气之名,由人而造,自其浮沉升降者而言,则谓之气,自其浮沉升降不失其则者而言,则谓之理。盖一物而两名,非两物而一体也。”[12]就是说,万物运动变化者谓之气,而如是运动变化规则者即为理,气与理“非两物而一体”,倒是“一物而两名”,这样既提示了气是事物的本原,理是事物运动的规律。系事物同“一体”的两种属性,同时也否定了气与理为独立存在的“两物”。进而表明,作为万物变化规律者的理,不能独立于万物本原的气而存在,而作为变化运动的气,也自然不能没有其应有的运行规律。宇宙间既有“浮沉升降”之气,同时也会有“浮沉升降不失其则”之理。黄宗羲指出:“世儒分理气为二,而求理于气之先,遂坠佛氏石章中。”[13]又指出:“盖离气无所为理,离心无所为性,佛者之言,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寞,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此是他真脏实犯。奈何儒者亦曰,‘理生气’,所谓毫厘之辩,竟亦安在?”[14]以为程朱理学侈谈“理生气”的道理犹如佛教宣扬在天地之先还存在一个无形有神的造物主一样荒谬。因此,黄宗羲提出“理气是一”、“理气无先后”的哲学命题,说“理气无先后,无无气之理,亦无无理之气,不可易矣”,[15]反复强调“流行而不失其序者,是即理也”。[16]黄宗羲着眼于物质运动与运动的规律来解释气与理的关系,于是认为,气是运动着的,而这种运动“自看条理”,说“天地之气,寒暑往来,寒必于冬,暑必于夏,其本然也”。[17]形象地说明了事物运动的固有属性:天地间之万物皆在有规则地运行着,而气乃其中之本然。

黄宗羲“理气是一”的观点发展了张载以来的气一元论思想。张载的气本论中已含有理是气之条理的想法,但尚未明确地表述出来,王廷想上虽坚决反对程朱理学,却为了有别于理学的“气生于理”而提出“理生于气”的命题,有可能导致本体“二元论”。薛宣虽有“理气是一”的思想,但以为“气有聚散,理无聚散”,从而割裂了理气的统一关系。黄宗羲明确批评理一元论,又认真观察了宋明以来对理本论的批判,在承认气为宇宙本体的前提下,提出“理气是一”的哲学观,恰到好处地阐明了理气间有不可分割又有区别的统一关系。应该说,这是黄宗羲自张载以业有关宇宙本体论方面的十分重要的理论总结。因此,黄宗羲对于理学的批评及完成气本论的理性整合,应当看成是其在哲学思考与探索上的重大理论创造,为唯物主义的理气关系说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综而观之,黄宗羲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探索与反思中,确实创立过新的独特的宇宙观理论,其试图于批评理本论的同时,对气本论的哲学阐发加以改造,以整合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能为其政治经济思想服务的哲学思辨。这当然是件难度极高的理论批判与总结,其中有不少成功的创新,也有一些失误的地方。若对黄宗羲哲学本体理论予以苛求,不是历史唯物的态度,如刻意掩饰其理论上的某些缺陷,也是不可取的。

注释:

(1)张岱年.《黄宗羲是时代的先觉》[J].浙江学刊(双月刊),1995(5):19。

(2)吴光等主编.《纪念黄宗羲逝世三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11。

(3)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图书四》.《黄宗羲全集》(第九册)[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47。

(4)(5)黄宗羲.《宋元学案·濂溪学案》.《黄宗羲全集》第三册[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606。

(6)黄宗羲.《明儒学案·崇仁学案》.《黄宗羲全集》第七册[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23。

(7)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47。

(8)黄宗羲.《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中一》.《黄宗羲全集》第八册[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427。

(9)黄宗羲.《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中四》.《黄宗羲全集》第八册[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487。

(10)黄宗羲.《明儒学案·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八册[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884—885。

(11)黄宗羲.《南雷文定·先师蕺山先生文集序》.北京市:中华书局,1985:3。

(12)黄宗羲.《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上二》.《黄宗羲全集》第八册[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355—356。

(13)黄宗羲.《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五》.《黄宗羲全集》第七册[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377。

(14)黄宗羲.《明儒学案·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第八册[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891。

(15)黄宗羲.《明儒学案·河东学案上》.《黄宗羲全集》第七册[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130。

(16)黄宗羲.《孟子师说·浩然章》.《黄宗羲全集》第一册[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60。

(17)黄宗羲.《明儒学案·北方王门学案》.《黄宗羲全集》第七册[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756。

猜你喜欢

黄宗羲理气理学
宋代书院的理学图书出版与理学思想传播
传统接续与理学嬗变:明代洛阳“文人结社”浅探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黄宗羲一生勤奋
浅谈朱熹理气论
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
黄宗羲与柳馨远改革思想之比较
黄宗羲 “风雷之文” 诗学思想内涵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