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

2010-08-15林冬梅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从政权力领导

林冬梅

(宾县委党校 黑龙江 宾县 150400)

从政道德建设,是培育政府信用、打造政府信用权威的基础,是有效遏制和防范权力腐败、确保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进程的可靠保证。

“百行德为首”,从政行为基于从政道德。从政是公务员所从事的一种特殊的职业,这种特殊的职业对公务员提出了特殊的道德要求。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的同时,公务员队伍也出现了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音符。具体表现为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等八方面作风问题。要纠正这些问题,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加强从政道德建设。

一、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特点

师有师德,医有医德,商有商德。在社会中,从事一定正当职业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岗位上进行职业活动时,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就是职业道德。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不但应当有,而且应当排在一切职业道德之首。

由于领导干部的职业是从政,从政总是和权力、职责紧密相伴而行。因此,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这是其他职业道德所不可能具有的。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政治性。既然从政具有强烈的政治性,那么作为从政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从政道德亦不能例外。在现代政党政治条件下,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必须是能体现党的宗旨、目的的政治性道德。领导干部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党的各项工作任务要靠他们去动员、组织群众完成,在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干部的自律和他律,直接影响社会风气的好坏。从政道德建设,不仅仅关系到个人自身问题,更重要的是政治问题,关系到党的事业,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问题。

第二,导向性。吴王好剑客,国人多伤疤;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殍。虽然这是封建社会的写照,但我们仍然可以借鉴。许多事例充分说明,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都是人民群众学习的表率、楷模和榜样。每一个时代民德、民风的好坏,都是由官德、官风所带动的,上有所好,下必其焉。因此,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所具有的明显的导向性,是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员所不可能具有的特点。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受命于兰考县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他提出:“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领导干部作为从政者,代表着人民掌握和行使各种权力,起着决策和协调作用。他们是人民群众利益、意志和愿望的代表者,肩负着历史重任,党和国家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他们手中。从政道德取向直接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导向。就我们时代而言,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体制改革和体制转轨,道德建设也随之整合、调适和定位。社会不同成员如何在这种完善、补充、吸纳、更新、摒弃的道德建设过程中,判断社会道德导向,并决定个人道德取舍呢?简言之,人们从领导干部的言论中感悟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从领导干部的行动中判断社会所接受的时尚的道德准则。领导干部作为践行社会宣传、提倡的道德观念的先行者,其自身的道德要求必须具有倡导性、弘扬性,代表道德的最高层次,体现道德发展的方向。作为整体意义出现的从政道德,无疑应走在时代前列,大力提倡公而忘私,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

第三,示范性。自古以来,从政者的道德不仅影响国家的兴衰存亡,而且直接影响民风民德。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更是一种最直接、最生动的力量,同时也最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它影响人们以领导干部的道德践行为楷模,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四,风范作用。官气正则民风清。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为政者的道德作风好比是风,老百姓的道德作风好比是草,风往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可见官的一言一行对社会公众有很大的影响。正如孔子所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不敢不用情。”

二、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缺失的现实

这些年来,国家工作人员从政道德建设是卓有成效的。然而,从当前反映出的实际情况看,国家工作人员从政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是权力异化、权钱交易现象突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不为人民谋利,而是只顾个人利益、部门利益或者地方利益,官僚主义、脱离群众、见利忘义、主仆颠倒,大肆进行贪污、受贿等权钱交易。

二是以权谋私现象成风这方面的内容比较宽泛,并且花样变化大,手法更新。比如,有的巧立名目、巧取豪夺、吃拿卡要;有的假公济私、化公为私、损公肥私;有的纵容妻子、子女或者身边工作人员非法经商、办企业等等。

三是跑官骗官现象有增无减有的专攻“跑官”之术,以阿谀献媚为能事,或者采取“权力寻租”,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收取低层次领域的“租金”而大肆向上级行贿,博得上级长官的欢心,换来更高层次的官位;有的作风浮夸、华而不实、花拳绣腿、巧舌如簧,却能蒙骗上级,骗取组织或者领导的信任,顺利入“官道”而被重用等等。

四是奢侈浪费、玩忽职守现象普遍时下,滥吃狂喝、挥霍无度,或者公款旅游、公款换车甚至公款嫖娼,或者高标准装修办公室、大量添置高档电器产品和办公用品,或者慷国家之慨,为谋一丝好处,竟不顾巨额的国家财产或者集体财产流失等等,这些现象不胜枚举。

五是腐化堕落、道德沦丧严重有的大搞封建迷信,丢了信仰;有的精神萎靡,热衷于嫖娼或者养情妇;有的极端自私,损人利己,严重脱离群众等等。

三、新时期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从政道德缺失现象只严重存在于部分领导干部身上,但事实上,这是新时期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和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以德治国”的要求。从本质意义上来说,“以德治国”中的德首先是指执政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国家机构的广大公职人员自身的道德建设,而尤以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为重点。所以,有必要把它作为“龙头”工程来看待。

2、规范权力的需要。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从政道德,才能真正懂得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应用来为谁谋利益,才能真正懂得怎样用权,才能时刻用从政道德来规范自己的权力意识和行权过程。离开了从政道德的约束,领导干部就难以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离开了从政道德的规范,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就会大肆其行。

3、领导优势的有效发挥。领导工作如果仅靠层次优势来维系,难有活力,要富有创造性地开展领导活动,必须发挥人格优势的效应,而人格优势主要来源于从政道德。所以,领导干部必须注重从政道德的建设,才能做到层次优势与人格优势“双势”并用,因“势”利导地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使领导工作、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4、道德建设的示范效应。一方面,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建设本身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这一问题,对社会道德的建设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领导干部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其从政道德的建设,具有社会道德建设其它内容均不可能具有的强烈示范效应。

当然,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在于我们提高认识,把这项工作融入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建设这一世纪工程,致力于探索,着力于实践,才能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如果不加强从政道德建设,就难以筑严遏制和防范腐败活动的这一特定屏障,就难以很好地体现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难以从根本上保证党能够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政府信用缺失问题也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猜你喜欢

从政权力领导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权力的网络
从政德为本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不能比领导帅
唤醒沉睡的权力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
普罗霍罗夫的从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