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学子科举入仕之艰辛
2010-08-15朱阿宝
朱阿宝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起开科举,中举人数大大提高,吸引着无数人纷纷以读书为业,一心盼望做官。但中举之路却异常艰辛。
一、学生入学
根据洪武二年颁布的《立学设科格式》的规定,生员要“于民间俊秀及官员子弟选充,(守令)必躬亲相视,人才俊秀,容貌整齐,年及十五之上,已读《论》、《孟》四书者方许入学。其年至二十之上,愿入学者听。”[1]在明代,士农工商子弟均可入学,至于生员的入学年龄后来也不局限于十五岁以上,如大学士高谷“甫十岁,乃遣入邑库,即能奋力于学。”成化三年(1467)朝廷颁发的《修明学政十事》中规定:“自今各处提调官,选择子弟年十五、十六以下,资质聪明俊秀者方许入学。”由此可见,在生员的选拔上就有种种限制,更重要的是,在古代女性是没有这些权利的。
明代生员的入学考试制度分为三级,即县试、府试、院试。考试者统称为童生,始于何时,史无明载。据《云间志略》记载,宋瑛“长而嗜学,涉经史,攻文章,而屡困于童子试”。县试的主考是知县,府试的主考是知府,院试的主考是提学。考试也不是年年举行。而是随岁、科二考进行。参加考试的童生,须是本地籍贯。并要事先取得在学廪生的保结,才能赴考。县试取中后送府,府试取中后送院,院试取中后才获得生员的资格,其间一次落卷,即前功尽弃。县试、府试、院试的场面虽然不同,但考试内容却大致相同。县试、府试比较容易通过,而决定去留的院试则困难一些。据计算,童子试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二、三。所以七八十岁的童生也是有的,甚至有人一生入不了生员。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秀才”。秀才有某些特权,比如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可以不下跪。
二、乡试
乡试不是每年都举行,洪武三年(1370)规定,三年一次开科。[2]一般在八月,考试的次数与日期有时也有增停或更改。由省出题,而且有名额限制。如洪武三年河南40名,福建30名,广东25名,应天100名……各地的秀才必须考取全省前几十名才可以中举,可见中举之艰难。乡试在两京及各省举行,考试地点叫做“贡院”,设有号舍,为考稽查之处。进场之前有严格的检查,以防作弊。而且考生作文中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凡文中遇御名、庙讳要予以回避。当然也有例外,例如弘治七年(1494)《科举条件》中规定:“御名、庙讳及亲王名讳,仍依旧制二名不偏讳,不必缺其点画,违者黜落。”[3]洪武三年初开科举,定乡试为三场。初场之题,旨在阐发经义,代圣立言,因此议论要有所本。二、三场试以论、表、诏、法、判、策等,主要为考察士子对古今政事的识见及阐述观点和撰写各种公文的能力。明代的乡试,在命题、作文、搜检、誊录、校文、复核等方面设立了严格的制度,基本保证了考试的公正。当然在各个环节上出现错误的现象还是不可避免。在这一级别考试中过关的人就叫举人。举人是有资格做官的,而举人要当官,难度很大,他们要参加三次会试,如果还是不能考过,就可以去吏部注册,一般要过几年,有的甚至要等十几年,等到现任官员退休或死亡后,有了空缺,这些举人就有官做了。而挑选的举人除了看背景就是看长相了,这叫做“大挑”。这个时候,长得丑的就很可能落选了。而且,举人能做的官的官阶是很低的,只能够保证衣食无忧。
明代乡试的录取,有南多於北的趋势。太祖洪武三年南方的乡试取士额为310人,但北方限取200人;英宗正统五年南方乡试取485人,北方仅限255人。[4]
在这个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叫解元。这就是三元里的第一元。
三、会试
中了举人之后,想更进一步,就得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会试。将要面临的对手都是各省精英。朝廷一般将挑选三百人进入国子监读书,他们是“贡生”,要想当进士,必须会试考中。明代会试始于洪武四年(1371),洪武十七年(1384),重开科举,礼部颁布科举程式,定于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戌、丑、未年举行会试。[5]因考试的时间为二月,故有“春闺”之称。
明代会试的考场叫做贡院,其实从其结构环境来看,形同牢房。贡院里有上万间房间,都是单间,这种单间叫做号房,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考生在进去前要先搜身,只能带书具和灯具进去,每人发给三支蜡烛,进去后,号门马上关闭上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但由于房间太小,考生只能蜷缩着睡觉,难受程度可想而知。
会试的考试日期定在二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所考内容同于乡试。会试的录取率就更低了,万历十七年(1589)会试举人“四千四百有奇”,“录士者三百五十人”,[6]录取率大约1%。会试的录取也如乡试重视前场,前场不佳,二三场文考官多不观。考生所作试文是否能够录取,除去一遵科举成式外,有时也与考官的学术观点,政治观点及个人好恶有关。如严讷,为学不主章句,嘉靖二十年(1541)会试对策中盛推王学,“主司大不悦为标数十语抨击。幸卷既入录,得不摈及。”
会试考试的第一名叫会元,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
四、殿试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就是殿试。明代的殿试始于洪武四年(1371)。该年的二月十九日,太祖在奉天殿策试贡生,次日在午门外唱名张挂黄榜,并除授职名,二十二日赐宴中书省,二十三日至国子监谒先圣,行释菜礼。后来殿试的日期定于三月十五日。[7]殿试的主考为皇帝,协助阅卷的称读卷官,负责监察管理的称执事官。殿试的考试内容,洪武三年(1370)规定:“殿试时务策一道,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8]试题内容一般均系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需要考生做出切实的回答,以考见其治国安民的简介和方法,使朝廷能拔取有才有识之士。如崇祯十三年(1640)殿试,顺天府通州魏藻德策文为思宗所赏,拔至第一,十五年(1642)“复以面对称旨,拜詹事入阁,旋正首揆。”[9]
在殿试中,举人们面对皇帝是不敢也不能抬头的,他们只能战战兢兢地答完问题,这就要求各位考生不仅要有渊博的才学,还要具有好的心理素质。然后退出等待自己的命运。
殿试后第三日,在长安左门外张榜,公布三甲名单。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为我们大家熟知的,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中了状元,八面威风,牌子上要写上“状元及第”、“钦点翰林”这样的大字,招摇过市,引得无数百姓感叹不已,二甲和三甲牌子上会列明“同进士出身”、“两榜出身”这样的字,也是很多人倾慕的。那么状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然而在读书人心中的最高荣誉并不是状元,而是另一种称号,这一称号就是连中三元。具体说来就是身兼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这就要求考生不光学问要相当好,而且必须要反应快,长得比较帅,才有可能获得这一称号。有明一代,连中三元者只有两人,商辂为明朝唯一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中三元者,还有一人名叫黄观,也曾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中三元,但因得罪明成祖,被削去状元名誉。
可想而知,挂有这样头衔的人在读书人眼中的地位有多么的神圣。
进士不同于举人,一录取就可以候补官员,就可以到吏部去。在所有的进士中,只有一甲三人可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挑选精英考试才可成为庶吉士,他们的职责是给皇帝讲解经史书籍,并帮皇帝起草诏书,权力很大,到了明朝中期,更形成了不是庶吉士不能当大学士的惯例。例如嘉靖朝的严嵩、徐阶、高拱,还有隆庆朝的张居正,除徐阶直接出自翰林院外,都是由庶吉士进而拜为大学士。
庶吉士是明代在进士之上设立的进修制度,是作为进士的一种补充形式出现的。庶吉士制度前代没有,明初设置庶吉士本为提高进士的办事能力。以后庶吉士专属翰林院,不及其他衙门,庶吉士成了翰林官的预备员,故“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10]
五、结语
十年寒窗苦,就为了功成名就。士人进入仕途几乎都要通过科举这一条道路,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者无数人为之悬梁刺股,耗尽一生心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古语形容明代科举的难度再恰当不过了。多少少年熬成白头,却最终一无所获,即使是天生奇才,例如杨廷和之类,也需要有人赏识提拔才能顺利进入仕途。对于一个没有背景的普通学子来说,除了拼命加拼命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之外,别无他法。所以,那些明代学子的学习精神是绝对我们学习的。
[1][明]尉氏县志[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2][明]朱元璋.明朝开国文献·开科举诏[M].北京:台湾学生书店.
[3][明]明武宗实录卷一三二[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民国]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明]《明会典》卷七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9.
[6][明]许国,(撰).叶向高,等(辑).许文穆公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7]赵子富.明代学校与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燕山,2008.
[8][明]《明会典》卷七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9.
[9][清]李逊之.崇祯朝记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10][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