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历史及文化特点研考
2010-08-15冯丽娟
冯丽娟
(绥芬河市博物馆 黑龙江 绥芬河 157300)
渤海国是唐及五代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是7~10世纪中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一颗灿烂明珠。
渤海国是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以隋末唐初先后迁居今辽宁省朝阳地区的两批粟末靺鞨人和部分“高丽余种”为基础建立的。后来,高丽国的“逋残”,及靺鞨伯咄、安车骨、号室等部的“遗民”皆归之,也成了渤海国的主要居民。他们在长期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遂凝聚为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史称之为渤海人。渤海又在发展进程中,用武力征服了黑水靺鞨的虞娄、拂涅、铁利、越喜等部,并把他们纳入自己的行政管辖下;但这些部族,直到渤海国灭亡,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称号,未成为渤海共同体的成员。
渤海国的建立,是粟末靺鞨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高丽和唐王朝对粟末靺鞨的影响与民族压迫,起了加速其建立的作用。靺鞨族至唐初,众多的部落结成了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两个部落联盟,如果没有外来影响,他们也会随着自身内部的发展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就在这两个部落联盟形成的前后,发生了两件促进粟末靺鞨历史发展的事件:一是前述突地稽等八部不愿屈臣高丽,在隋末迁居柳城地区;再是由于靺鞨自勿吉时期以来“每寇高丽”,粟末靺鞨未迁走者被处于鼎盛时期的高丽征服,臣附高丽,在唐与高丽的战争中,他们大多又被高丽贵族调到辽东地区与唐军作战,这样一来,这些粟末靺鞨人不仅直接受着高丽国的封建统治,而且又与这一地区封建制已有一定发展的居民错居杂处,668年高丽国亡后,他们又被唐迁到营州地区居住。营州地区是隋唐时代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近长城,是塞内外汉族与东北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集中交流地。粟末靺鞨人迁居这里后,在诸种先进因素强烈影响下,社会获得迅速发展。以先迁来的厥稽等八部为例,他们迁到这里后,很快喜悦汉族的“冠带”等风俗习惯,加之常因为唐作战受到优厚“赏赐”,在高丽国灭亡前,已以“财力雄边”,为东北各少数民族“所惮”,各部已拥有众多奴仆。大祚荣一支虽迁居这里较晚,但至其“东奔”前也已在这里生活了近30年,且在此之前,他们早在高丽封建统治下过了半个世纪左右,这些事实说明,迁到今辽阳地区的粟末靺鞨,社会内部已有了阶级划分。用阶级社会的一套机制来调整各阶级的关系,保护私有者的利益,已成了粟末靺鞨新兴贵族急待着手解决的问题。
696年,契丹首领李尽忠等杀营州都督赵文翙叛唐,为粟末靺鞨新贵族提供了创建民族政权的时机。发生这一变故,主要是赵文翙等依仗手中权势,对东北诸少数民族的剥削和民族压迫越来越重,激起各族人民极大不满,李尽忠等借机起事。居住在营州的粟末靺鞨人加入了反唐行列。事发后,武则天派曹仁师统大军前去镇压,大祚荣父乞乞仲象和另一首领乞四比羽率所部及部分“高丽余种”渡辽水东逃。唐为瓦解东北少数民族的反唐联盟,在对契丹实行武力围剿的同时,对粟末靺鞨采用招抚政策,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乞四比羽不相信唐有诚意,拒“不受命”,结果被唐追兵“击斩”。时乞乞仲象在奔亡中病故,大祚荣代父而起,率所部继续东逃,降唐契丹大将李楷固“穷蹑”其后,至天门岭(今吉林省境哈达岭),骁勇善用兵的大祚荣,借天门岭复杂地形,“合高丽、靺鞨之众”,大败唐军,李楷固脱身败还。698年,突厥入据今河北省中西部的妫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契丹与奚又依附突厥,于是中原通东北的道路被阻隔,大祚荣审时度势,于是年在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建国称王,以唐武后封其父为震国公之“震国”作国号,自称震国王。
震国建立后不久,唐中宗复位,派恃御史张行岌“招慰”大祚荣,祚荣即遣子入侍,臣属于唐。唐睿宗李旦即位后,于713年遣郎将崔忻摄鸿沪卿往祚荣所在,拜其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并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祚荣随即去靺鞨号,同时以“渤海郡王”的“渤海”取代“震”为国号。从此,渤海作为国号和族称,见于史乘。渤海国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政权,它既是粟末靺鞨联合高丽等遗民建立的一个边疆少数民族王国政权,同时又是唐王朝管辖下的一个羁縻州。这一二重性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三点上:其一,每世渤海王的更迭,虽皆由大氏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但均需得到唐王朝的认可,接到册封后才算合法,否则只能称“权知国务”、“知国务”;其二,唐王朝在册封新继立国王的同时,必任命其为忽汗州都督府都督,即继立者要同时接受唐王朝地方官的任命;其三,渤海国有向唐朝贡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贡凡140余次,朝后梁、后唐10次。
经过大祚荣开创,大武艺“斥大土宇”和大仁秀“开大境宇”,渤海有一个连成一片的广大区域。比今地理,东临日本海;西约在吉林省乾安、长岭和双辽县一带与契丹地相接;南至朝鲜德源附近的龙兴江(泥河),北边西起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境,东向约沿七星河或挠力河越乌苏里江,再顺比金河至日本海;西南约东起朝鲜孟山附近,越大同江后在价川附近再过清川江,在义州北越鸭绿江,过辽宁省丹东市北,再经抚顺市与新宾满族自治县间、开原县与昌图县间,达于双辽县境。渤海王城,也是忽汗州都督府府治所在,初在敖东城,后几线迁徙,在第五世王大华屿时迁还上京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此后未再变动。
渤海国的存在与发展,对于经营东北这块土地,维护祖国版图的完整,促进东北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于肃慎族系在历史长河中的前进乃至托举后两次的辉煌,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作为地方封建政权,渤海国当时附于唐朝,全盛时期设5京、15府、62州,在其立国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第一,从渤海国遗址的系列发掘成果看,上京龙泉府城市规划周密,布局得当,是仿造长安城兴建的一座规模宏伟的城市,是唐文化向东北传播的纽带。第二,从渤海国文字和文学看,起码在渤海国的上层人物及官方中普遍使用汉字。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受其影响,渤海国也创造了同一时期的诗歌的辉煌,其体裁、风格酷似唐代,清新多样。第三,从音乐与舞蹈看,渤海人在祭祀和节日时男女载歌载舞,其“踏锤舞”至今在辽宁朝阳地区流传。此外,塔、桥等建筑以及石质、陶质、金属造型艺术品、绘画艺术等也颇具时代特征,具有浓厚的唐代气息。总之,渤海的物质文化已有很高的水平,在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凝结着封建鼎盛时代高度发达的唐代文化特色,尤其是“渤海建筑和造型艺术,是在唐朝建筑和其他造型艺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化提高,创造出了统一的和谐的风格,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
历史上的渤海国是开放性的国家——中国的“国中之国”,在中国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起过重要的中介、桥梁作用。今日,东北亚区域经济、政治、文化联系远比中世纪密切得多,广泛得多,以图们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多国经济合作前景美好。在渤海国故土上,历史与研究既遥远又亲近,和平与发展无论是今天还是明天,都是这一地区的主题。渤海国与东北亚研究问题是如此重要,渤海国研究是东北亚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渤海国研究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
在21世纪,渤海国研究如何深入,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将渤海国研究纳入一个新学科——渤海学,则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法。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渤海学将是新世纪渤海国研究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