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0-08-15朱君梅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7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教学模式

朱君梅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9)

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趋于网络化、数字化,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为丰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达到教学效果带来了新的契机,也给教学过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语文本身是一门综合艺术,涵盖了小说、诗歌、散文、应用文等诸多体裁样式。通过使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其蕴含的各种艺术元素展示出来,使教学过程更为生动活泼,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手段,还可以增加信息量。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传播信息快,单位时间内信息量大的特点。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扩大文本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传递信息的速度,使学生接受的刺激源增多。特别是视觉、听觉的刺激增大。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也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尤其是在应用了网络教学后,许多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获得,这些知识可以作为预习作业或课后作业由学生自己从网络搜索获得并掌握。有关作品的相应观点、评论也很容易搜索到,这就为学生深入学习,进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借鉴。

尽管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好处,但是也相应暴露出许多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和研究,发现目前问题主要出自两个方面:(1)教师本身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利用计算机技术教学的认识出现偏差和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不足。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度依赖计算机课件、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忽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以多媒体演示代替了教师在课堂的作用,甚至整个教学过程全部由多媒体课件完成,学生开始还感到新鲜,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单调、厌烦,丧失了学习兴趣。还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方法把握不够,只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上下工夫,结果是课件的画面、影像、声音都非常漂亮,令人眼花缭乱,但对教学却没有什么帮助作用,注重了形式本身,忽略了教学内容和实质。也有些教师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掌握不够,不能充分地利用动画、影像、音乐、声音等多媒体技术,只是由计算机多媒体演示板书,自然也不能发挥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同样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2)运用多媒体技术而形成的教学模式本身导致的问题。大学语文教学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和文字的内容。然而多媒体技术声、光、影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注意力。我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也曾通过影像、音乐和各种画面来展现作品、辅助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但根据我对学生的调查和自己的观察,在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演示时,学生往往更关注的情节、表演、音乐、画面等元素,对语言、文字容易忽视。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恰恰强调的是文学性,是作品的语言文字。文学作品的意境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把握和回味才能体会,学生失去了对语言的注意力,就意味着也失去了对意境的关注和体验。同时,由于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影像教学,也固化了作品和人物,削弱了学生的文学想象力。文学的魅力之一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给读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文学作品实际上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完成的。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将文学作品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影像、画面演示出来的同时,也就削弱甚至剥夺了学生对作品、人物的想象。此外,运用计算机技术教学时,还会产生教师与学生交流不畅,互动不够的问题。教师很难从学生的表情、动作去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也很难做到根据学生的问题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且,在运用计算机技术教学时信息量的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造成了困扰。在学生这个阶段,其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如果信息量过大,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就很容易出现主次不分、良莠不分、难于取舍的情况。因此,以现代信息技术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同样有利与弊两个方面,那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呢?值得我们深思。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针对以上利与弊,应该从提高教师素质、能力和水平入手,应该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整合入手。

(一)提高学语文教师素质、能力和水平

网络时代的教师是大学语文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迅速,在教学中只依靠知识的拥有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因此,应不断加强学习,主动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学会编制教学软件,促进课程向地方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方面发展,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多媒体技术信息过多,也会造成学生无所适从,因此,在讲授之前,教师要提高把握作品、分析作品的能力,对作品,教师要有较高的鉴赏水平和分析能力,不能人云亦云,只知道罗列他人观点,自己却一片茫然。同时,我们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把握、分析作品的基础上,将应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学生应该具有的能力,通过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教学设计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种方法,都要明确要传授哪些知识,培养何种能力。

(二)将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与网络教学平台结合,探索教学新模式?

传统大学语文教学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累积,总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主要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著名教育家、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徐中玉指出,当前大学语文课改革,最迫切的问题不是教材改革,而是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应包括“教学内容的网络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对等互动式教学、教材选编、文本诠释的多元开放。”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利用计算机技术的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有效地整合,创造一种图文声并茂、虚拟现实、又兼具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的新型教学方式。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能教师站在讲台上一人讲到底,要采取互动式、启发式教学。为此,大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做足功课,利用信息平台广泛收集相关课程信息,形成广博的知识视野。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师生在课堂上或课堂下平等讨论,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读完后,有何启发,有何疑问与心得,大家交流探讨,形成“教学相长”。应注重和其他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资源共享,例如在我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师共同参与,制作了我院独具特色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站”,全部学习资源、教学资源网络化,通过网上留言、B B S论坛、Q Q聊天、E-M A I L等方式实现教学互动。为了弥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还应建立课后师生交流的网络平台,如教师个人网站等,加强信息在教师、师生之间的流通与交流、学科相近或岗位相近的教师之间的信息互通有无。实践证明,我院大学语文教师个人网站正以其突破时空限制、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师生交流方便等特点,日渐成为辅助教学、参与教学,从而缓解高校教学资源紧缺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它有利于发掘教师的知识,帮助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把教师个人的教学资源、科研资源网络化,把教学中的体会与经验在同行及学生中进行交流,体现个性化的网络互动,也为学生提供了课余读书交流交往和思想情感传播的空间,练习了一般的交往规则。

(三)多元化的考核与评价

伴随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为使评价更富实应更加关注学生在实际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提问的能力、寻找答案的能力、理解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和评价的能力。评价的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的这些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上,而不仅仅是如何判断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在逐步尝试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其中较有效的如自助考试的方式,它是一种将“考”立足于学,将考试注入更多的学习、探索、思考内容,把考试的过程变成学习、探索、思考过程的考试,也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展示学生个性的考试。考核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论文(2000~3000字,20分),可以从日常发表在博客、写作园地的作业中选择或者依据所讲内容写作;自由默写(要求在60分钟内随意默写书上的有关作品,20分),期末课堂作业(教师当堂出题,20分),集听课、评课、阅读理解作品、课堂讨论述评、课后心得感受、课下练习于一体的“笔记”(20分),上课考勤情况(10分),参与课堂讨论、语文课外活动、课前演讲(10分)。结业考试,卷面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其中重点10分是在文学活动中获奖、组织参加文学社团、业余时间从事与所学领域社会实践等获得的实践加分。

三、结论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大学语文的教学是一个值得逐步探索、不断深入的课题。它也是一个综合工程,一方面需要大学语文教师们主动积极的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同时也需要学校各部门,尤其是行政部门的通力配合。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勇于探索,不断总结,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大学语文课堂会更加精彩!

[1]陈庆妃.网络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王小红.高职语文的人文性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11).

[3]郭玉壶.语文课呼唤个性化教学[J].陕西教育,2004(3).

[4]迟宝东,靳灵芝.从单一教材建设向教学资源集成的转变——新形态大学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发理念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3).

[5]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新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6).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