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拓展读志用志渠道
2010-08-15郭思宝
郭思宝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史志办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浅谈拓展读志用志渠道
郭思宝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史志办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盛世修志,志为时用。开发利用方志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新时期各级政府的官职官责,成为各级地方志工作的重要内容。陈奎元同志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修志为用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地方志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志书的社会效益,是地方志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重要任务,也是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地方志工作者要本着修志为用的原则,不断拓展用志渠道,让修志编鉴和研究成果更为广泛地服务社会。”[1]下面,就如何拓展读志用志渠道,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引发修志同仁更多的思考。
一、推动地方志信息网络化建设
与古代志书相比,新编志书的篇幅比较大,读者要从志书中阅读、查找资料很不容易。朱佳木同志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指出:“新编地方志书要比古代志书篇幅多得多,县志少则上百万字,多则几百万字,多则近千万字;省志少则几千万字,多则近亿字。这么大部头的书,对于读者不要说看,就是放都有困难。”[2]在信息化技术普及的今天,“把地方志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建成大大小小、多种多样的地情数据库和网站,是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最有效的手段。”[3]
实现地方志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山东省是全国方志系统最早启动信息化建设的省份之一。1996年,山东省省情资料库第一期工程完成,成为全国方志系统第一家省情资料库。2007年10月,山东省17个市、140个县(市、区)全面完成了地情资料库、地情网站建设工作。到2008年,山东省情资料库共建有专题数据库99个,年鉴库19个、其他数据库6个。山东省情网还设置近20个一级栏目、100多个二级栏目、4300个页面,共计3亿多字,形成了纵贯古今、横陈百科、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地情资料网站。山东省情网开通以来,年均点击50多万人次。[4]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对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网络建设一直很重视。2001年,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强方志系统数字化建设,基本实现系统内数据库联网的目标。2003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三届二次会议进一步提出了“方志部门要加快数字化建设,建立数字化的方志馆,通过互联网发布方志资料信息,供全社会使用”的要求。2006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开始筹划门户网站和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到2008年,全国地方志系统共建省级地情网站16个,市、县级地情网站上百个,各级地情数据库数百个,数字化志书、年鉴及其他资料达数十亿字。当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召开了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网络建设经验交流会,并提出了“一网两库”(中国地方志网站、中国地方志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工作目标。扎实推进“一网两库”工作,推动地方志网络信息化建设,使地方志资源共享,为足不出户检索与利用提供便利条件,既节约社会成本,又节省读志用志人群的时间与精力,提高用志效率,必将推动方志研究的普及和深入。
二、从单纯编纂出版纸质书到用多媒体修志用志并举
传统志书和新编志书大多为纸质书。纸质志书只能通过文字和图片来记载信息,媒体表现方式是静止的。音像制品可以将图像、文字、语言、音乐和连贯的动作表演等集于一体,运用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思想,展现艺术和传授知识。影视志利用音乐媒体形式,能够记载文字、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信息,表达方式是动静结合,声像俱现,更具感染力,具有直观、形象、受众多的特点。2008年,广西地方志办公室为满足不同阶层和群体的读者用志需要,打破单一传统修志模式,广西第二轮三级志书已开始同时出版纸质文字版和多媒体电子版,并以现代媒体为载体首创影视志。他们与自治区广电局联合制作100集电视专题片《广西之最》,2009年7月开拍100集电视专题片《广西古建筑志》,2010年6月《广西古建筑志》出版发行。2010年11月,《广西之最》精编版(书碟)出版发行。《广西之最》精编版,共34个条目38集,每集10分钟,从精选的一个个“之最”入手,书碟结合,图文并茂,较为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广西独具特色的山水、生态、民族、历史人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资料翔实,史实生动。广西地方志办公室运用影视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将传统的“志”与现代的“视”和“听”有机结合,制作“影视志”,大胆进行修志用志的探索、尝试和创新,弥补了纸质地方志书的缺馅,使地情史料更加真实、具体、形象,值得借鉴。
三、编纂各类地情书,满足读志用志者兴趣需求
按照读志用志者职业和读志用志意向,可基本分为决策者(党政官员、企事业管理层)、研究者和普通读者三类。地方志机构可将志书中的内容分门别类,编成地情概览、地名地情文库、重大事件研究,以及文化旅游、民俗风情、名人荟萃等,为三大类读志用志者提供多方面服务。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编《治皖一叶》,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从志书中找出相关内容,用简报形式报给省委、省政府,受到领导重视。
不同知识结构和职业背景的读志用志者对志书中与自己相关度较高的内容感兴趣,而志书中人文内容是大多数读志用志者共同感兴趣的内容,特别是突出当地特色地域文化的地情书。广西地方志办公室出版的《广西概况》《广西市县概况》《广西简志》《广西名优特产志》《广西之最》《广西历史上的今天》《两广关系源远流长》等相关地情书,成为广西重要文化品牌之一,吸引了更多的读者,提高了志书的使用几率。
四、旧志整理挖掘资料价值,发挥志书作用
过去,地方志系统很大程度上存在“地方志即修志”、“修志即编纂志书”的观念,方志工作以编纂志书为中心,主要人力、物力、精力都放在志书的编纂上,对文献资料开发利用的较少。以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地方志工作,只有重视地方志文献、地情信息资料的保存、管理和开发,才能真正使一地的地方文化积累得以传承、丰富。也只有这样,才能开拓资料使用范围,多角度地挖掘资料的价值,为读志用志者服务,充分发挥志书的作用。
江苏省常熟市自明万历七年(1579年)至1949年,总共有13个乡镇编修过26种乡里志。它们大多以抄本存世,也有少数是印本,但数量很少,流播不广。我国其他县、市的乡里志,情况也大致如此。到2006年为止,我国的乡里志虽多,但并无“集成”问世。2007年8月,由沈秋农、曹培根主编的《常熟乡镇旧志集成》由广陵书社公开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县级乡镇旧志集成,具有开创意义。产生了与单篇乡镇旧志原先存世时不同的新的地方志功能,从乡镇旧志主要为县志的纂修提供资料,提升到对广大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从乡镇旧志主要为地方执政者提供为政的经验教训,提升至为当地的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提供珍贵史料;从对先贤史迹的表彰,提升到为文史上的重要人物提供他们行状的佐证。实现了地方志功能的提升,“让前人遗存的历史文化遗产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5]
五、建设博物馆、方志馆,发挥“教化”功能
全国开展新编地方志工作以来,编修的数万种文献资料,包括各种稿本、图片、音像、实物,调查采访资料,以及历朝历代编修的旧方志,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献资料体系。建设好各级博物馆、方志馆,对于妥善收藏、保护、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有北大荒博物馆,2005年开馆,总展示面积1万多平方米,共设6个展馆,馆内藏品6000多件,展出3000多件,其中不乏国家级珍贵文物,有毛泽东、朱德、邓小平、董必武、王震、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和视察北大荒的文献资料,有著名作家、艺术家在北大荒时生活的用品和由他们创作的歌颂北大荒的作品。开馆5年来,接待来自海内外的参观者7万多人次。成为展示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窗口,被誉为弘扬北大荒精神的最佳平台。牡丹江分局14个农场,有5个农场建有场史馆,共1012平方米。其中八五○农场场史展览馆面积140平方米,共展出照片300幅。展馆从25个版面以照片形式反映农场发展历程。成为北大荒精神和农场青少年爱国爱场的教育基地。
六、经常性开展读志用志活动
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仅有编修志书、编写各种地情资料和网络传播是不够的,地方志机构要与有关部门联合,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开设读志用志专栏、专题讲座,开办刊物宣传交流,举办方志成果展,开展向图书馆、学校、街道文化站赠书等活动,把志书变成干部的案头卷、百姓的家藏书、学校的教科书,以帮助和推动社会各界读志用志,进行全民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发挥志书资政教化功能。
[1]陈奎元.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中国地方志,2008,(11)
[2][3]朱佳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地方志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Z].中国地方志,2008,(11)
[4]刘秋增,孙忠华,李坤.信息化——地方志事业发展又好又快的助推器[J].中国地方志,2008,(5)
[5]陈辽.乡镇旧志集成后地方志功能的提升——读《常熟乡镇旧志集成》[J].中国地方志,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