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语言差异问题
2010-08-15王亚敏
王亚敏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1450)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语言差异问题
王亚敏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1450)
礼貌用语普遍存在于各国语言中,其主要功能就是运用礼貌的语言来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达到交际的目的。中西方受不同文化类型的影响,对礼貌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就使他们在礼貌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本文主要从社会文化方面分析了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并且指出英汉礼貌用语和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将会帮助我们减少语用失误,从而成功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跨文化交际 礼貌语言 文化差异
礼貌是各社会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普遍推崇的一种社会美德,它也是维系人类和谐的工具和手段。因此,了解并研究中西方礼貌差异对减少双方误解,交际顺利进行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用语失误与礼貌问题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都是以实现成功交际为目的的,但是人们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会话时或多或少会受到其母语的影响,由此引起交际受挫或失败,产生误解,甚至造成关系恶化。语言学家将这种交际失败定义为语用失误,并指出语用失误不是一般来自语言本身的语法错误,而是由于说话的方式不妥,或者不符合表达习惯,或说得不合时宜。众多学者从很多方面对语用失误进行了分析研究,礼貌问题便是其中一个方面。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这在语用界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礼貌通常被理解为说话人为实现某一目的而采取的策略,而言语交际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恰当的表达方式及适当的礼貌形式。
二、中西方礼貌原则概述
(一)Leech的礼貌原则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N.Leech)的礼貌原则可以概述为: (1)策略准则(tactmaxim),用于指令和承诺,使他人受损最小,受惠最大。(2)宽宏准则(generositymaxim),用于指令和承诺,使自身受惠最小,受损最大。(3)赞扬准则(praisemaxim),用于表情和表述,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夸大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modestymaxim),用于表情和表述,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夸大对自身的贬损。(5)赞同准则(agreementmaxim),用于表述,尽力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夸大和他人之间的一致。(6)同情原则(sympathymaxim),用于表述,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
(二)中国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中国向来被世界誉为礼仪之邦,“礼”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其对社会的维系作用好比西方的宗教,已经成为全民族的潜意识和行为准则。北京外国语大学顾曰国教授在《礼貌、语用与文化》(1992)一书中总结了中国礼貌中的四个基本要素,即尊敬他人、谦虚、态度热情而温文尔雅;并归纳了五条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礼貌准则:
1、贬己尊人准则,指自己或自己相关的事要“贬”和“谦”,听者或听者有关的事要“抬”和“尊”。
2、称呼准则,指人们出自礼貌,在相互称呼时应按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
3、文雅准则,指出言高雅、有教养。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
4、求同准则,指双方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愿望,尊重对方“面子”和身份。
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在言词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
从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内容上可见,礼貌语言普遍存在于两种文化中,英汉两种语言的礼貌准则是具有相似之处的。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因而由文化决定的礼貌原则在理解和使用上也表现不同。
二、西方礼貌语言差异问题
中西方文化下的两种礼貌既有普遍性,也有其各自的独特性。普遍性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都努力变得更加礼貌起来,都渴求自己能够被别人接受,毫无疑问,这是中西两种文化下人们共同的愿望。然而又由于不同文化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存在,这使得人们表现礼貌的方式与策略是不同的,因此就给跨文化交际增加了难度。
1、称呼语方面
汉语中的传统称呼对别人要讲究敬,对自己要谦,平辈之间也要互敬互爱。即使对待自己家里人,也不能直呼大名,得用相应的称呼。另外在工作中,中国人总喜欢用姓氏加上职务头衔来称呼他人。如李书记,刘部长,王主任等。而西方人总喜欢与别人建立一种无拘无束的融洽得当的人际关系,在朋友和熟人之间不喜欢以“先生,夫人”相称呼。他们认为这样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因此不管对方的职位高低和年龄长幼,都喜欢直呼其名,甚至连父母子女也不例外。
此外,两种文化对礼貌称呼语的标准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像“小/老+姓”,如“小王”、“老李”在中国文化中感到很亲切,但在西方文化中如称“Smith”为“smallSmith”,就显得对此人非常不礼貌。又如,teacher在中国文化中可作为称呼语,而在西方文化中,把对方的职业用作称呼语是极不礼貌的。西方称谓的敬语主要针对历史和现实社会受尊崇者,也就是社会级别较高的人。比如神职人员:Cardinal(主教),Priest(神父)。Nun(修女);社会地位、学术地位高者:Your Excellency(阁下)、U.SPresident(美国总统)、Mr.President(总统阁下)、Ph.D(哲学博士);以及人们在特定场合相互礼貌应酬语,如Miss. (小姐)、Mrs.(太太)、Mr.(先生)。
2、问候语方面
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朋友之间通常都互致问候来促进人际关系。但在不同的文化当中,问候的表达方式不同。英语中有一些固定用语来问候他人,如:“Good morning!”、“Hi!”、“How are you? ”。中国人打招呼常说:“吃饭了吗?”、“去哪儿呀?”、“去干什么呢?”等等,我们觉得这非常自然,只不过是句问候语外国人听了这些,则会产生一种错误概念。例如,中国人在问候别人时常说“你吃过饭了吗?”这只是打招呼的方式,其实并不是真想知道对方是否吃了饭。然而在英语中,这样一句话就不再是打招呼了,而是用来表示建议或邀请对方一起吃饭的意思。又如,汉语中另一个常用的问候语是“你到哪儿去?”或者问“你干什么去?”、“天凉,小心感冒!”这两个问题在汉语中都是打招呼和问候的方法,而不是想了解被问候人到哪儿去,去做什么事或者警告他怎么样。然而,如果我们用英语去这样问候西方人,他们会认为是干涉他们的私事。类似的误解会很容易发生。
3、赞誉与谦逊用语方面
中国文化的赞誉既包括上对下、长对幼的赞赏,也包括下对上、少对长的肯定等,但赞誉的方面主要是人们的才能、人品、修养、道德等,且多限于男性或上年纪的妇女。中国女性,特别是青年女性极不习惯异性在公共场合中对自己的恭维。然而在西方文化中,赞扬却无所不至、无所不包,年轻的女性特别喜欢别人在公共场合对自己容貌或服饰的赞美,且坦然接受。另外,中国文化中的赞誉大多采用先褒后贬模式,即先赞美对方,肯定对方的成绩后再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英美文化的赞扬准则和赞同准则体现了有话直说的文化观念。面对别人的恭维与赞扬,中西方人的反应也不同。汉语的应对,往往是“哪里,哪里,做得还很不够”,有时还自贬自己,或表现得不露声色。中国人反对过于张扬个性,主张内敛、谦和,以集体大局为重。而西方注重个性发展,强调个人奋斗,接受恭维与赞扬,证明自己的努力有成果,所以总是“Thank you”,并流露出被认可的兴奋神情。这正是东西方文化差异、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不同在语言上的映射。
4、
关于隐私方面
西方国家重视个体价值,人们的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所以西方人也非常在意并且尊重个人相关的隐私问题,包括:年龄,健康,婚姻状况、子女情况、收入水平,宗教信仰等等。如果冒然问他们“How old are you? Howmuch do you earn?Have you gotmarried?”等问题,他们会认为问话人粗鲁无理,毫无教养。然而这样的问题对中国人来说,正好表示了对他人的关心和热情。
5、对于短语、词语的不同理解
Peter Trudgill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所用语言中的词汇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别”。例如,一个常见的英语与汉语之间内涵差别较大的词是“亲爱的(dear)”。在英语中,dear这个词可用在许多场合下表示对某人的尊敬、羡慕、爱情或是作为称呼别人的一种习惯,不表示任何特殊的感情。而英语国家的人们在夫妻、情人或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想表达非常亲密的关系时,他们常常用“亲爱的(darling)”来表示。中国人在感情表达方面趋于含蓄,所以很少用“亲爱的”来称呼别人。在中国,peasant(农民)和laborer (工人)含有正面的、积极的含义,但对西方国家来说,却分别是贫农和劳工的意思,具有某种反面的、消积的意味。相反,landlord(地主),landlady(房主),boss(老板)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在西方国家却不是这样。
三、结语
交际活动无时无刻都在受到语言文化的制约,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的极大差异导致了人们交流过程中的诸多语用失误。清楚地了解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地与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避免在交际过程中因语用失误而出现各种不好收拾的场面。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彼此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交际规则,对交际双方尤为重要。我们应尽量注意礼貌原则的文化习俗性,找出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遵从礼貌原则,避免由于语用迁移造成的语用失误和交际失败。
[1]Leech,Geoffrey.Principlesof Pragmatics.London:Longman,1983.
[2]顾日国.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
[3]罗宁霞.英汉礼貌语言与文化价值观.宁夏社会科学.2000(6).
[4]韦琴红.从礼貌特征看中西文化差异.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