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和谐管理策略
2010-08-15陈秋月
陈秋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和谐管理策略
陈秋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和谐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管理中的运用,从而探讨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和谐管理策略。
高校学生武术社团 和谐管理 策略
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再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此作出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主旋律。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存在大大地推动了高校的体育文化活动,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但是,学生武术社团的组织开展活动具有自筹自办、自我管理、形式多样、实施灵活的特点,且由于武术自身的运动与发展特点,学生武术社团的发展受到了训练场地、器材、教练员与经费等问题的困扰。因此,结合学生武术社团自身的特征,从和谐管理理论的视角探讨如何更好地发展高校学生武术社团,进而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内涵
高校学生参加武术社团的活动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武术的渴求。二是学生想扩大人际交往,丰富自己的文化娱乐生活。三是学生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提高自我锻炼能力和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等的需求。四是学生为了体验武术运动本身的乐趣,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等。大学生加入社团的原因也许因人而异,但他们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而自发的走到了一起。所以,上述的学生加入武术社团的原因也可以认为是武术社团的形成原因。高校学生武术社团作为高校学生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使得大学生课余习武健身活动纳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轨道,其活动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的武术兴趣、能力及习惯,为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而且能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及其爱国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本文把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界定为,由对中华武术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为了通过习练武术,以实现他们各自的目标而在课余时间内、在完成自身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在其公共的生活领域内,自主开发、自发组织与管理的活动团体组织,可以自愿加入与退出社团。
2 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特征
高校学生武术社团一般是由学生自发组织而成的,都有固定的名称和负责人,社团成员对武术都有强烈的兴趣与爱好,他们自发组织并自觉参与运动训练。学生武术社团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社团的活动是在课外时间内,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比较高,如此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与才能。其次,社团以学生为主体,能体现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他们自行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活动计划以及所有社团的活动内容,教师或者辅导员只是处于指导或辅导的地位,这样就体现了学生参与的自主性。第三,社团的组织具有灵活性,社团的活动不受课堂教学的限制,它没有规定的教学大纲、没有考试,内容可宽可窄、可多可少,富有伸缩性,对学生没有心理的压力。在形式上,社团可以根据成员的愿望以及自身的设施条件开展不同规模的活动。第四,在社团经久性和持续性的活动过程中,社团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3 和谐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管理中的运用
和谐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组织,组织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面临着特有的内外部环境,因而存在着特定的工作重心,围绕这个重心组织面临一系列必须解决的管理问题。和谐管理是组织为了达到其目标,在变动的环境中,围绕和谐主题的分辨,以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为手段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而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只有通过管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才能有目的、有秩序的进行。有关管理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其中以“协调说”、“职能说”、“过程说”和“艺术说”等四种最具代表性,综合这四种定义可以把一般管理的内涵表达如下: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对组织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因此,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管理从实质上说,就是高校学生武术社团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管理措施等,对社团成员的行为和思想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制约,达到正确处理好社团中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为构建和谐社团而共同努力。
4 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和谐管理策略
结合和谐与管理的相关理论,本研究认为学生武术社团的管理是由社团干部来协调所有成员的活动,以便得到成员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社团的管理是为了完成社团的共同目标而从事对人、财、物等资源的协调活动。管理活动的同时也涉及到了管理过程中的“人——人、人——环境、社团——环境”等关系,在社团的管理过程中需要顾及这些相互关系,使它们和谐相处。因此,下面以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四个职能为维度探讨福建省普通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和谐管理策略。
4.1 加强对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计划
计划是管理最基本的职能,是对未来进行分析、预测,并制定对策和行动步骤。组织计划的重要内容是确定社团的活动计划和活动目标。
4.1.1 确定和谐的管理目标
高校学生武术社团和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知识和锻炼身体,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即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管理应使社团成员掌握武术运动技术技能与了解武术理论及其传统文化价值,掌握锻炼身体的手段和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促进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健康发展为主要的目标。
4.1.2 制定和谐的社团活动计划
高校学生武术社团作为一种群众性组织形式,一般都是在大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完全是因为大学生共同的观念、兴趣爱好、习惯以及追求目标的一致性而自发组成的。参加社团活动的成员不存在班、专业、系别甚至学校的界限,社团是由许多不同文化背景和性格特征的学生按照一定组织形式聚合而成的一个小社会。社团管理在执行其计划职能的时候应发扬民主,由成员集体讨论决定社团的活动计划,做到计划与成员之间的和谐。让社团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增长社会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4.2 创设和谐的社团组织管理
作为管理职能之一的组织,是指一种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
4.2.1 建立和谐的管理队伍
社团和谐管理的实施,需要和谐的管理队伍,这不但要求要着力提高社团主要干部的素质,而且要注意优化管理队伍的结构。
首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提高社团主要干部的素质:一是由社团的成员进行自主评议和民主推荐,挑选有威信、有组织能力的成员。二是由社团的指导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考察,发现有专长,有才能的成员。三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发挥成员之间的互补作用。
其次是优化社团管理队伍的结构。管理队伍的结构是指队伍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稳定方式,是保障队伍的整体性和运行有序性的内在根据,队伍的结构支配和控制着各要素作用的发挥,规定着各要素的行为方式,在相同条件下,队伍结构不同,其整体功能也就不同。在武术社团的组建过程中就成立社团负责人、秘书长、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外联部长、活动策划部长等管理职能职位,使管理队伍结构趋于合理,这样可以使各个要素相互配合并达到和谐化,发挥出单个要素所不能起的作用,从而使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4.2.2 加强学生武术社团的硬件设施建设,使其和谐发展
社团的硬件设施分为社团活动场地的建设和活动器材的投资。首先,武术运动对场地的要求并不像其它运动项目那样显得专业,只要有空地即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高校学生社团有一定活动场地的话,社团活动的力度将会大大增强。有条件的高校在学校的整体规划建设中应考虑到这一点,可以建设一个学生社团活动中心。而当务之急是应充分发挥学校目前现有的活动场所,体育部门应该在每学期规划一个场地让社团无偿使用,这是当前迅速解决学生社团活动场地缺乏的一个既经济而又见实效的办法。其次是社团的武术器材的解决,因为考虑到个别学生的经济情况与社团的资金问题,体育教研室应该尽可能地帮忙解决学生武术社团的器材问题。因此,若学生武术社团的活动场地和器材得到保证,达到与社团活动和谐发展,学生武术社团就将得到持续的发展。
4.2.3 拓宽社团经费的来源与合理支配社团经费
解决活动经费不足这个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学校要加大投入。社团组织一方面要通过多方渠道让高校领导重视社团活动,从而在社团活动资金投入力度上不断加大,另一方面社团组织要为学生社团活动优化外部环境,让高校财力雄厚的教务、科研等部门对学生社团活动予以支持。二是鼓励社团走出校园,广辟渠道,争取社会资金的赞助,通过为校外企业做宣传广告等形式的服务吸引校外资金的支持。三是增强社团自身的“造血功能”,鼓励支持社团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专业优势开展面向广大学生、面向社会的各种服务。通过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的结合,实现社团经费的来源多源化,如学校可以允许一些社团在校园中出售它们自办的报刊。四是社团应实行会费收缴制度,因为每学期每个社团成员缴纳10元左右的会费,学生还是能承受起的,另外学生武术社团应该科学有效地使用活动经费,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少讲形式多求实效,让最少的钱发挥最大的效益,以达到经费的收支协调。
4.3 加强对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领导
高质量的社团活动是学生武术社团的生命力所在,而加强专业教师对社团活动的指导是提高学生武术社团活动质量的前提。高校学生武术社团一般都是邀请本校体育教研室的武术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而且在社团活动过程中几乎没付给指导老师任何的报酬,教研室的武术教师基本上是属于义务劳动。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这必然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一方面可以从社团自身的经费里拨款支付指导教师的经济报酬,另一方面可以争取教研室对社团活动的支持,在社团执行指导工作的教师可以按一定的比例计算成他的课时工作量。高校武术教师一般是本科或研究生毕业,他们的武术专业技能与知识都比较突出,通过以上两方面的措施激励专业教师投入到社团活动中,会大大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推动社团活动的发展。
4.4 完善对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管理
制度建设是事业发展的保证,只有尽快形成一个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保证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良性发展。完善学生武术社团的制度建设要从五个方面下手:一是建立学生武术社团成立的审批制度。在学生武术社团的审批上要严格把关,学生武术社团的申请成立做到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办法,有一个挂靠管理单位,有一位指导教师,有一批活动骨干,有一定的经费来源。对学生社团的章程、内部组织、活动方案要进行充分的论证。二是明确管理责任,学生武术社团在挂靠单位的管理指导下,要接受学校社团组织的指导,接受学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管理。三是建立规范的校级社团管理办法,如制定学校学生武术社团联合会章程,依照章程制定学生社团申请成立、会费收缴、活动开展等方面的详细规定。四是需建立学生武术社团大型活动申请报批制度,即对于学生武术社团开展的规模较大的活动要经团组织、学校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审批后方允许其进行。五是需建立学生武术社团的评比表彰机制,形成一套成熟的社团考核评价方法,形成鲜明的导向,并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相应环节有机结合,将社团建设工作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个体系中。
5 结语
高校学生武术社团是由对中华武术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为了通过习练武术,以实现他们各自的目标而在课余时间内、在完成自身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在其公共的生活领域内,自主开发、自发组织与管理的活动团体组织,他们可以自愿加入与退出社团。高校学生武术社团一般是由学生自发组织而成的,都有固定的名称和负责人,社团成员对武术都有强烈的兴趣与爱好,他们自发组织并自觉参与运动训练。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管理从实质上说,就是高校学生武术社团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管理措施等,对社团成员的行为和思想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制约,正确处理好社团中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从而构建和谐社团。
[1]席酉民,等.面向复杂性:和谐管理理论的概念、原则及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2003(4):3.
[2]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32.
[3]杨加陆,林东华.现代管理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4]马 曦.和谐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5):66-67
[5]陈福刁.武术文化在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6(4):469.
[6]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7]丁建洋.构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模式[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8]黄亚玲.论中国体育社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9]席酉民,尚玉钒.和谐管理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Harmonious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University Student Wushu Societies
Chen Qiuyue
(College of physicaleducation and sport science of Fujian Normal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108)
By applying literature method,the article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student Wushu societIES,discusses the theory of harmony management which is used in university student Wushu societies,thus,to explore university student Wushu society'sharmonious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university student Wushu society harmonious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G85
A
1004—5643(2010)08—0032—03
陈秋月(1981~),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