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渊源考析
2010-08-15王耀全
王耀全
(陇东学院体育系,甘肃庆阳745000)
安塞腰鼓渊源考析
王耀全
(陇东学院体育系,甘肃庆阳745000)
安塞腰鼓是流传于陕北,尤其是安塞县的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民族体育项目,自古以来研究者甚少,作为体育项目研究者更是寥寥无几。为了研究安塞腰鼓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文章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分析、网络检索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考证和分析。认为安塞腰鼓最早源于宗教祭祀和军队通信,是民族间艺术相互交融的产物,经历代改革发展成为中国较具影响力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而号称“天下第一鼓”。
安塞腰鼓起源发展
前言
安塞腰鼓,是侧背腰鼓于左腋下,两手执带彩绸小鼓槌(鼓箭)敲打,以踢打、跳跃、旋转、空翻等动作为主,在大鼓、镲、锣、唢呐等乐器的指挥下流行于陕北的群众性体育舞蹈,尤以安塞最出名,所以叫安塞腰鼓。表演形式有场地表演和舞台表演两种。其特点勇猛、粗犷、豪放、激烈,是集武术、体操、舞蹈、打击乐、吹奏乐、民歌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体育形式,是古代军旅武术文化的衍生,是北方民族音乐、体育、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与中土民间舞蹈文化艺术嫁接的结果。安塞腰鼓以其健身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群体价值、娱乐价值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适合各年龄阶层习练。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变化,成为现在家喻户晓,打遍大江南北的安塞腰鼓,它与陕北秧歌、陕北民歌有机的结合,形成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安塞腰鼓已在全国广泛流传。然而,关于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众说不一,很少有学者做深入的研究。为此,我们通过搜集有关安塞历史、艺术、文化、风俗人情等资料,对安塞腰鼓的历史萌芽、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考证和分析。
1 安塞腰鼓萌芽于古代宗教祭祀活动和军事传信
安塞腰鼓是陕北秧歌的一种表演形式,古时候,人们对自然现象不了解,产生了自然崇拜,人们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控制世界,于是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神灵崇拜,出于对太阳神的崇拜,人们在祭祀时欢歌鼓舞,为太阳神表演,于是把这种鼓舞叫做“阳歌”,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秧歌。人们以太阳定方向,以太阳记时日,太阳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光明,所以古代祭日是非常隆重的,《礼记·祭义》载:“周人祭日,以朝及暗,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史记·封禅书》载:“上遂郊雍,至陇西,西登崆峒,幸甘泉。令祠官宽舒等具太一祠坛……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1]祭祀过程中人们敲锣打鼓歌舞数日,祈助谷物丰收、人畜兴旺。对此,《中国神话哲学》一书中写道:“伴随着新石器时代向铜器时代过渡的文明史进程,先民们留下的早期的精神遗产之中,与太阳崇拜有关的神话、传说、史诗、歌谣、仪式、礼俗、建筑、历法、象征文字、造型艺术、歌舞表演等等,几乎随处可见。”[2]而歌舞表演中又怎能离开鼓这一最古老的乐器呢?古时在西北高原,巫风盛行,巫舞成为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的祭祀舞。王维在《凉州郊外游望》中写道:“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3]宋时《荆楚岁时记》中描写驱傩场面:“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言,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沐浴转除罪障。”在安塞古有打腰鼓祭天活动叫“鸡头会”,每年二月二,春耕开始,为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便打腰鼓祭天。由会长组织全村男女老幼,选择本村最高的山头为本村祭天地点(寓意离天最近的地方),夜幕降临,篝火四起,鼓乐齐鸣。仪式开始,会长向东南西北中各甩一颗鸡蛋,叫“打五方”,然后伞头带领民众唱歌祈祷,鼓手和民众应唱之后,秧歌队围着篝火进行一番踢打表演[4]。人们认为腰鼓可以通神,定能感动神灵,驱灾免难,风调雨顺,给人间带来吉祥。
鼓最早出现在军队中的记载出自于《易经·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意思是:“俘获了敌人,有击大鼓的,有击鼙鼓的,有哭泣的,有唱歌的。”安塞特殊的地理地貌环境孕育了腰鼓在军队中的运用。安塞地处陕北高原腹部,属鄂尔多斯地台。西毗志丹县,北靠靖边县,东接子长县,南与甘泉县宝塔区相连。地貌上沟壑纵横,川道狭长,梁峁遍布,山大沟深,交通十分不便,相对比较独立。据安塞县志载:上古,禹时,分天下为九州,安塞属“雍州之域”。夏商为“翟之域”。春秋战国,“县境先属晋国版图,后归魏国辖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安塞属“上郡”。西汉时,袭秦制,属“上郡”称高奴。东汉,复设高奴县,隶“上郡”。东晋属“赫连勃勃之夏国”,为“金明郡”。南北朝,北魏时,郡县大增,属“东夏州之编城郡”。隋,“改广洛县称金明县,属延安郡”。唐,“本县城从肤施析出,复置金明县”。北宋,“区划更改,并金明县入肤施县,割西南部入敷政县。以‘安定边塞’之意在金明故城设安塞堡”。南宋,“沿用安塞堡,开堡为县至今。”特殊的历史,特殊的地理环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战争通信的需要,自秦时起就在军队中用腰鼓声来传递信息,遇敌来袭则击鼓报警,战时则击鼓助威,胜利后则击鼓庆祝,闲时则为军中娱乐项目,各类鼓成为军队不可缺少的准备。现代腰鼓表演中无不透露着战争奋力厮杀的影子,队形变化中也可以看到古代排兵布阵的玄机。秦汉兵制是以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兵农合一的郡县征兵制,并辅之以军功赐爵制度。戍边的有民兵、戍卒和谪戍三种人。秦时从内地向人烟稀少的边郡徙民和罪犯,称为“实边”。徙边之民的户籍在边郡,平时垦荒种田,一旦有警,全民从征戍守备敌。这种戍边制度,必然是安塞腰鼓流传于当地,成为一种娱乐体育项目。
2 安塞腰鼓形成于北鼓南舞的交融
据《旧唐书·音乐志》载,“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纤腹,本胡乐也”。由此看来,腰鼓是从胡乐中传入内地,材质或瓦或木,瓦者瓦音,木者木音,其制虽同,其间则异。演奏方式则多与其它乐器合奏,也有独奏曲,安塞历来为各民族交汇地,所以胡乐在此地扎根发芽流行起来。古胡乐之腰鼓,方法为用手两边拍击,也叫杖鼓、毛员鼓、都昙鼓、正鼓、和鼓等。盛行于隋唐,两边杖击,曲目多为独奏曲。宋时一面用手拍击,一面用杖敲击。元时“右击以杖,左拍以手”。明清时代发展为左手执鼓键击之,右手以手指,掌击之,有弹、拍、敲等技巧。[5]腰鼓演奏时长伴有舞蹈动作,边鼓边舞。
腰鼓属北方鼓系,被广泛运用在龟兹乐、西凉乐、高丽乐、疏勒乐、高昌乐诸胡乐中[6]。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由于气候环境、战争、政策原因的几次南迁,使少数民族舞乐大规模的传入内地。《竹书纪年》记载,公元前903年和前897年周孝王时,汉水流域曾两次封冻;公元前888年周夷王七年“冬雨雹,大如磨”,实为历史罕见[7]。从《诗经·豳风》中可以窥一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8]这一时期居于延安、离石、庆阳以北的北方少数民族,向南迁徙至关中地区,甚至达渭河河畔,出现“南夷与北狄交”的局面。气候的寒冷伴随着干旱的到来,西周历史上曾发生过持续不断的旱灾,直接引起了大规模的迁徙。居于北方和西北的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被迫离开原居住地,来到平原江河流域,寻找新的水源和草地。到西周末年中原内地几乎到处都有戎狄居住。到西晋时“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少数民族之间为了争夺牧场、掠夺人口经常发生战争,失败方则被迫迁徙。为了加强管理统治阶级采取一系列政治、军事措施,迫使少数民族内迁,或游牧或农耕[9]。公元50年,南匈奴单于经东汉中央政府同意将其部落分散居于北方八郡,即今甘肃庆阳以东至陕北、内蒙古、山西一带。隋唐时期朝廷经常举办大规模的乐舞、百戏等文艺汇演,如隋炀帝每年正月十五都要调集四方散乐班子到东都洛阳表演,其中表演内容有百戏、百兽舞、羌笛演奏、龟兹胡舞等,表演者有三万人之多,戏场绵延八里,百官在道路两旁设棚座观看。唐代也在节日庆祝中有类似的表演。展现出汉族百戏与北方少数民族乐舞串演的壮阔场面,其时,南方四川、陕南、陇南等产稻区也有在田头击腰鼓表演歌舞的风俗,《唐诗纪事》载:诗人(僧)可朋在净众寺外看到“寺之外皆耕者,曝背烈日中耘田,击腰鼓以适倦”。有感而发,赋《耘(耕)田鼓诗》:“农舍田头鼓,王孙筵上鼓。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上有烈日,下有焦土。愿我天翁,降之以雨,令桑麻熟,仓箱富。不饥不寒,上下一般。”[10]由此可见,腰鼓上至宫廷王孙,下至黎明百姓,皆有击鼓而舞的爱好。这种大规模的表演必然使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艺术和四川、陕南、陇南产稻区流行的插秧歌发生碰撞,相互融合,最后发展成为陕北独特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陕北秧歌等艺术形式。由于地域的局限性和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性,使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保留、生根发芽,流传至今。
3 安塞腰鼓发展于历代朝廷对乐舞的整理和推广
胡乐自汉代张骞出使传入中土后,经南北朝,隋唐大规模的传入后达到空前的规模,尤其是隋唐时期,胡乐东渐,几乎可达排山倒海之势,与当时华夏雅乐、俗乐始而分奏,继而交融。音乐的整理工作就成了当务之急,自隋代始,隋唐帝王对音乐进行了三次结集。第一次是隋文帝开皇初年,结集为七部乐;第二次是隋炀帝结集为九部乐;第三次是唐太宗结集为十部乐。主要用于皇宫、国家事务的宴飨乐舞而设置于殿庭。腰鼓表演既有单人演奏,又有多人表演,并配有专门的曲子《六幺》、《梁州》等。唐代敦煌壁画172窟双人舞就有腰鼓与琵琶对舞。唐明皇时腰鼓、答腊鼓、鸡娄鼓、羯鼓等胡鼓因“声震百里,动荡山谷”的演奏效果直接冲击了“中正平和,清而静雅”的中土雅乐,很快就有取而代之势,成为当时的“流行音乐”。《文献通考·乐二》详细的记述了胡鼓、胡舞的表演风格:“自宣武(北齐)以后,始爱胡声,琵琶、五弦……胡鼓、胡舞,铿锵镗鞈,洪心骇耳,……是以感其声者,莫不奢淫噪竞,举止轻飙,或踊或跃,乍动乍息,蹻脚弹指,撼头弄目,情发于中,不能自止。”观者手舞足蹈,闻者情不自禁。明皇终因沉迷歌舞美女而导致“安史之乱”,落得个仓惶奔蜀、忍痛缢妃的悲惨下场。他所喜爱的燕乐歌舞和羯鼓艺术,也随之走向衰颓,而腰鼓因便于携带却逐渐流传开来,同时吸收了其他胡鼓的形制和演奏特点。安塞腰鼓至宋代已经广为流传,并且规模宏大壮观,安塞县招安乡岳中庄、甘泉县西岔乡(原属安塞,1935年划归甘泉)出土的宋代墓砖上的打腰鼓浮雕像,舞姿矫健优美,动作古朴大方,刚劲有力。宋《梦梁录》卷三中有皇太后圣节腰鼓表演的描述:“第四盏进御酒,宰臣百官各送酒,歌舞并同前。教乐所伶人,以龙笛腰鼓发诨子[11]。”其演奏方式有坐姿,有立姿,立姿演奏时边打边舞。在民间举行的重大活动中,大型表演不乏其中,宋代诗人梅圣俞诗中写道:“露台鼓吹声不休,腰鼓百面红臂鞴,先打[六幺]后[梁州],棚帘平道多夭柔。”苏轼诗中有“腰鼓百面如春雷”。陆游也曾写过:“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诗:“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元、明、清时代,腰鼓表演走向定型成熟阶段,在民间扎根发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产生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顽强的生命力。明太祖朱元璋看到农村田野人们在唱跳,便命翰林院谱写新词,按旧曲传唱,为他歌功颂德。《村田乐》中就有“打花鼓”、“拉花姊”等形式的民间社火表演。安塞历来就是兵家屯兵要地,也是各民族交替生活的地方,因此,安塞腰鼓的内容多反映军旅生活和民族风俗。从表演的场图来看,有反映宗教活动内容的“天地牌”、“古庙楼”、“神前挂金牌”、“神牌”等。有表现军事武术生活的“马方困城”、“九虎锁荆州”、“秦王乱点兵”、“黑虎掏心”、“二龙吐须”、“摆四方”等。有表现民俗活动的“湘子提竹篮”、“八仙过海”、“蒜辫”、“葫芦”、“笔架”、“升子底”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动作上看表现武术内容的较多,它是武术与腰鼓的完美结合,其中的踢、蹬、跨、跃等技术不正是武术基本技术吗?“二起脚”、“鹞子翻身”、“三脚步落地”、“二人对打”、“缠腰过裆”等难度动作,本身就是武术动作。因此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安塞腰鼓本身就是武术与民间艺术结合的产物,是武术运动的另一种表现方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安塞腰鼓与武术的发展虽然分道扬镳,但它们之间还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如今,它依然借助音乐,通过肢体语言展现其艺术魅力,成为中国较具影响的民间体育项目,以顽强的生命力发展壮大。
4 结语
纵观历史发展长河,安塞腰鼓从形制上看由陶制发展为木制,从细腰鼓发展到扁平鼓。演奏方法有手拍、有一手拍一手杖击、有两手杖击。演奏曲目有单曲也有与其它乐器合奏,演奏形式有单人表演,有对舞,也有场面宏大的集体表演。陕北腰鼓经过了敬神、娱神、自娱、娱人的过程,由最初的祭祀活动到军队报警、宫廷宴乐再到民间鼓吹活动,最后在安塞这块贫瘠的土壤上深深扎根发芽,发展壮大,成为安塞乃至陕北的一支民族艺术奇葩。同时,作为陕西省的名片,安塞腰鼓从亚运会会场打到香港回归,打到2008 北京奥运会,打到了国庆庆典,打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成为群众喜爱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
[1]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3.
[2]薛萌.秧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3] 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张新德.安塞腰鼓[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
[5]邢野.北方鼓与鼓文化[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3).
[6]严昌洪,蒲亨强.中国鼓文化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
[7]张利.气候变化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南下[J].许昌师专学报,1997(4).
[8]诗经·豳风[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
[9]李吉和.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迁徙原因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10][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5.
[11][宋]吴自牧.梦梁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On Tte Origin of Ansai Waist Drum
Wang Yaoquan
(P.E. Department of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Gansu 745000)
Ansai waist drum is one of traditional popular sports in northern part of Shanxi province, especially Ansai county. There are few research done in it through the ages, less for sports domain.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interviewing, and web searching, the article does analysis on the origi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sai waist drum. The result showes that Ansai waist drum was derived from religious sacrifices and army tele-communication,and was the outcome of mingling about folk arts,and became an influencing sport. Ansai waist drum is to be known as "the best in the world drum".
ansai waist drum origin development
G85
A
1004—5643(2010)02—0075—03
王耀全(1971~),男,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