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藩截拳道成因分析

2010-08-15李会帅

武术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武学李小龙中西

李会帅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振藩截拳道成因分析

李会帅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振藩截拳道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由李小龙把中西方哲学文化应用于武术的智慧结晶,文章从中西结合的文化环境、中西方哲学思想影响、社会背景、李小龙自身学识四方面论述了振藩截拳道的成因。

中西 哲学 博学善思

前言

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却如同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国际武坛的上空,他跨越了民族、种族的界限,名扬全球,掀起一股全球范围内炽热不退的功夫狂潮,中国功夫也随之扬名世界,李小龙也因此成了功夫的化身。他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功夫革命,创立了振藩截拳道,被公认为是武术大师。而振藩截拳道的创立绝对不是偶然,它创立的背后存在着许多必然的因素:中西结合的文化环境;哲学思想;李小龙本人的博学善思;当时的社会背景。

1 中西方文化环境因素

1.1 中西结合的生活形式

从李小龙年表上可以看出,他出生于美国,成长于香港和美国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李小龙母亲何爱榆是何金棠(是中、葡混血儿)之女,所以李小龙有着1/4的欧洲人血统,再加上他同英裔的美国人琳莲结婚,从而在生活上中西结合。这种中西结合的姻缘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李小龙的个人文化、思想,从而为截拳道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空间,也是截拳道得以诞生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1.2 中西结合的教育背景

李小龙先后就读于香港喇沙书院(当时香港名校之一)、香港圣芳济书院、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埃迪森技术学校、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等学校。从而接受了中西文化教育。在完成文化学业的同时,李小龙曾拜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为师,学习咏春拳,跟随邵汉生师傅学习“节拳”、“功力拳”等北派拳法,此外也曾练习西洋拳击、击剑、空手道、跆拳道等国外的武技。好斗的性格使他在不断的交流与对抗中深谙中外拳术,深入细致研究了多种武技的技法和理论,在此基础上以中国武术为基础,融汇贯通,有机整合多种武技的精华,从东方民族传统文化环境到富有竞争性的现代西方文化氛围,加之他对中西哲学的深度感知,使李小龙对中西文化的体验从撞击到融合,同时,也帮助了他完成截拳道的构想以至创立,截拳道的诞生也就不足为怪。

1.3 中西地域文化的熏陶

李小龙生活在香港和美国两个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中,由于香港当时属于英国管制,其文化环境中西交合,但毕竟数千年来香港地区的文化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社会习俗和伦理道德等方面尤其如此。总之无论是香港这个中西交合的地域文化,还是中国与美国这两个有着巨大差异的文化区域都足以构成了对李小龙本人以及他创立的截拳道思想的不可否认的影响和渗透,从他遗留下来的武学和生活笔记上即可以得到印证。

2 中西方哲学思想影响

2.1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截拳道形成的母体文化源泉

李小龙酷爱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道家、佛家哲学。道家佛家都推崇一个“悟”字,李小龙曾在大学里写过一篇《悟》的论文,其中写道:“功夫是一种特殊的技巧,是一种精巧的艺术,而不是一种体力活动。这是一种必须使智慧与技巧配合的精妙艺术,功夫的原理不是可以学得到的,就像一种科学,需要寻求实证而由实证中推得。必须顺其自然,像花朵一样,由摆脱了感情与欲望的思想中绽发出来。功夫原理的核心就是“道”,也就是宇宙的自发性”。而李小龙十分强调:功夫应顺其自然,人犹如水性,这就是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的阐发。

2.2 西方哲学思想对截拳道的形成不可或缺

李小龙生于西方,成长于中西两地,接受了中西方思想文化的感染,在西方文化中对他影响较大的几位思想家是尼采、萨特和苏格拉底。李小龙的截拳道哲学思想中一部分来自尼采——重视自我,认识自我,追求自由,解放自我,突破传统,不为现有的理论与形式所束缚,他说“我不敢说我是第一,但我也不会承认我是第二”,这种争强好胜的刚烈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和尼采等西方哲人强调的“超人思想”接近。萨特主张:人应当自由地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应当完全介入到自己生存的社会中去,以自己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要追求自由,而不被理念、道德的东西所束缚;要发展个性,自由选择,以实现人所存在的价值。在苏格拉底思想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认识你自己”。这些西方哲学思想家的理念对李小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振藩截拳道打破固定形式的束缚,“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就如同一个“指月之指”指引着人不断“认识自我”,走向“自我解放”。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理论,寓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是对中外技击家关于武术认识层次的否定和超越,其意义不只局限于武术本身,而是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并为后人树立了一种敢于怀疑,敢于突破传统的创新精神。

3 社会背景因素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在我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后,从秦朝开始的历代王朝一直对香港地区实施有效的行政管辖,经二千多年从未间断,然而1841年1月,英军以坚船利炮打开了香港的大门,随后便是《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把位于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土地,以及附近岛屿,租给英国,租期99年。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日军占领整个香港地区英军彻底失败而告终,日军在香港大肆抢掠,强奸妇女和杀害无辜居民的暴行屡屡发生,可谓罪恶累累!

经过近百年的殖民统治,虽然这些殖民者客观上刺激了香港经济的发展,然而香港人却在民族仇恨中度过了这段噩梦般的屈辱历史,国人的民族情结得以升华,抵抗情绪与日俱增,对于国人人格、尊严、荣誉带来的伤害刻骨铭心,这种历史的阴影深入人心,而李小龙就生活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在他有生之年(1940-1973),香港社会极其不稳定,除了一直是殖民统治之外,还有1956年九龙发生的“双十暴动”,1967年初,文革蔓延,引发的“六七暴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发扬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本身也是爱国行为的真实写照。武术之所以也可以称为“国术”,本身就有着很强的民族意味,历来也是中国人展示民族精神的标志之一。中华民族是富有尚武精神的民族,历史上有许多武术界的仁人志士,在战场和拳台上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践行尚武精神与爱国主义的统一。尽管单凭武术本身不足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但武术却是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重要载体。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李小龙选择了咏春拳,开启了他的武学人生,这种特定的社会背景客观上刺激了振藩截拳道的产生。当时社会背景下,中国人在欧美地位不高,民族歧视较为普遍,然而背井离乡远赴美国的李小龙不止一次强调:“我是中国人!”“东亚病夫”的招牌被他一脚踢碎!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也因他而得以改变。

4 李小龙自身因素

4.1 李小龙痴迷武学是振藩截拳道形成的根本

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在他短暂的人生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武学的近乎狂热地探究,从小就好斗的他把学来的武术用于打斗,不断在反复的“讲手”(香港当时把比武切磋称为讲手)中验证自己的武学,从跟随父亲学习太极拳开始,到拜师叶问,再到后来跟随邵汉生师傅学习节拳和其他北派拳法……长大后的李小龙不再像当初那样仅仅把武术作为技击制胜的手段,他开办了多家“振藩国术馆”,在美国那个开放的西方国度传授中国武术,实现了中国武术在西方的传播,在此过程中不断吸收国外多种武技的精华,在咏春拳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己的武学知识,并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西方的一些哲学理念加入到他对武学的思考中间,实现了用武术来表达哲学的至高境界,进而创立了振藩截拳道。

4.2 李小龙博学善思是振藩截拳道形成的关键

单凭学来一些武术动作,掌握几种技击方法而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是很难成为一代武学宗师的!李小龙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也不是像有人所说的“出于幸运”。如果说时势造英雄的话,这个成为英雄的机会也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李小龙用自己的博学和智慧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成为一代宗师也理所当然。他的智慧来自于他所拥有的2000余册藏书、来自于他所阅读的无数书籍。他不断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一种技能、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人生之道。通过阅读和反思来提升其智慧,坚持不断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记录下来。

李小龙遗留下来的资料中可以看到,在他读过的书籍的书页空白处写着密密麻麻的心得体会;厚达7册的武学笔记中更是凝结着他对所学到知识的反省与思考。他一生不停地对其所掌握的一切相关知识及资料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和修正。李小龙一生都在探索“认识自我”和“表达自我”之道。在中西哲学家的思想中吸取其精华,进而形成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思想体系,正是在此基础上,才有了振藩截拳道的诞生。

5 结语

李小龙创立的振藩截拳道,实现了武术与哲学的完美结合,之所以如此,与他所接受的中西结合的文化感染密不可分,他博学善思,不断的“认识自我”,把“走向自我解放”作为武学的最高追求。同时他把对知识思考和反省的结晶应用于武术,也构成了振藩截拳道诞生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当时香港特殊的社会背景和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地位则是振藩截拳道得以产生的背景和催化剂。

[1]李小龙著,约翰·里特编,温戈译.醒思录.李小龙的生活智慧[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9.

[2]约翰.里特编著,刘军平译.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M].广州:南海出版社,2008.

[3]梁敏滔.李小龙技击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4]王遂振.李小龙武学思想之透视[J].搏击·武术科学,2005(4).

[5]鲁云编译.李小龙大学时代的著名哲学论文——悟[J].中华武术,2002(6).

[6]唐龙整理.李小龙经典武道论文两篇[J].中华武术,2001(4).

[7]关文明.论李小龙对中西体育交融的贡献、成因及其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6).

[8]胡红权.截拳道探奥[J].中华武术,1997(11).

[9]胡红权.截拳道只求心悟[J].中华武术,1996(11).

[10]胡红权.李小龙截拳道思想探秘[J].中华武术,1997(3).

On the Causes of Jun Fan Jeet Kune Do

Li Huishuai
(College of P.E.,Henan University,Kaifeng Henan 475001)

Jun Fan Jeet Kune Do is a crystal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used in martial arts by Bruce Lee under the social context at that tim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Jun Fan Jeet Kune Do from four aspects: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environment,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social background,Bruce Lee's own knowledge.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 erudite

G85

A

1004—5643(2010)02—0029—02

李会帅(1980~),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武术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武学李小龙中西
李小龙:传统文化的守护人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很帅气!小学生模仿李小龙秀健美发达肌肉
基础教育设施空间演变与用地置换
基础教育设施空间演变与用地置换
迷你李小龙的奇幻游记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