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华民族传统性格审视武术与舞狮

2010-08-15梁仁春周新红黄江发

武术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武馆舞狮性格

梁仁春 周新红 黄江发

(1.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广东 广州 510500;2.贵阳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从中华民族传统性格审视武术与舞狮

梁仁春1周新红1黄江发2

(1.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广东 广州 510500;2.贵阳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武术和舞狮运动都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它们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共同之处,但细想起来似乎又无从入手,不知相似在何处。文章从民族传统性格的角度出发,逐步找出武术与舞狮内在的相关和相似之处。

中华民族 传统性格 武术 舞狮

1 中华民族的传统性格

十二势长拳,绵张短打,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共十六家拳法。”真是大有百家争鸣之势,而且拳名皆以擅长者姓氏命名。明代不但拳法众多,而且器械套路也更加丰富多彩,开始有势有法,有拳谱歌诀。这说明脱胎于军事格斗技术的武术,到明代已逐步形成以套路为主的运动形式,并远远超过对抗性运动的发展。以往的武术技巧多靠口传身授,以文献形式保留者甚少。由于明代的文武全才之风,使武术家著书立说达到鼎盛,而且图文并茂,保留了珍贵的武学遗产,为后世研究武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清朝统治时期一度限制练武,所以清代的武术活动不如明代。但由于武术在民间已有广泛群众基础,加之当时存在许多反清复明组织,人民群众习武练功以图推翻满清统治之风反而使各种流派的武术更加纷呈于世。武术流派林立,象征着武术事业的兴旺发达。武术之所以能繁衍至今且日益发展,是由于它具有健身防身的双重作用,武术在平时能满足民众强健体魄、陶冶性情的需要,遇到压迫或强暴则成为御强抗暴,抵抗外侮的手段。因此,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备受欺凌和迫害的庶民百姓对武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因而促进传播与发展,并使我国的武术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民国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火器的普遍使用,武术的健身作用更为明确,武术更主要是以体育运动的形式出现在社会生活之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关心人民健康,重视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武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性格,也同样造就了具有民族传统性格的武术和舞狮运动。中国的民族传统性格历来主静、求和、向善、知足、容忍、中庸和好施等民族文化心理素质。丰厚悠久、生生不息的中国文明蕴涵着“四海之内皆兄弟”和“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武术的产生和舞狮运动的形成都顺应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代表了一个时代人类的体育文化发展,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民族性格是指民族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是人们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这也被世人所公认,学术界也普遍采用了这种说法。因而,虽然武术的形成时期远远早于舞狮运动的形成时间,但是做为在同样土壤下生存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和舞狮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它们同是中国华民族为世界体育文化做出的伟大贡献。

2 从武术的起源探寻武术的民族性格

2.1 武术的起源概述

武术是在原始社会随着人类为了生存而斗争,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酷斗争中,人们自然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后来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武器,并且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这便是武术的萌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战争的频繁发生,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古代的“武舞”为后来武术套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社会的战争实践向人们提出了军事技能的要求。于是人们不断地总结从战争实践中获得的攻防技能和经验并代代相传。进入阶级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兵器的改进,武术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七强图霸,战争十分频繁。武术的格斗技能在军队和民间得到重视和迅速发展。这时铁器的出现和步骑兵的兴起,使武器的内容更加丰富,不仅质量精良,长短形态多样,武术的技击性进一步突出,同时武术的健身作用也受到重视。这时比试武艺已非常普遍并很讲究攻防技巧,拳术打法也出现了进攻、防守、反攻、佯攻等。

明代是我国武术全面大发展的时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拳派林立,仅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就记载“宋太祖三

2.2 武术的民族性格分析

从武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武术是伴随着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积淀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体育文化和多学科文化在内,是中华民族名副其实的瑰宝。中国人讲求外圆内方,对人谦虚,对自身严谨。而中国武术讲求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武术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兵器中剑为例,‘剑’在兵器中有君子之誉,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为兵器中之神,有君子之风。自古,行侠者佩剑而行,文雅高尚者佩剑,将军统帅佩剑。剑不光是厮杀的武器,还有多种其它用途。其一,剑被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皇帝的尚方宝剑赋予持有者先斩后奏的生杀大权。宋江虽然不上阵,但是手里肯定也拿了一把剑来装装样子。其二,剑被作为一种风雅佩饰,文人学士如裴宣就最爱佩在身边以示高雅不俗,在饮马川上的双剑舞就博得戴宗等人的一片喝彩。其三,剑被僧道之人作为法器,能降妖杀魔、呼风唤雨。古有公孙胜手拿松纹宝剑一声“疾”,随你千军万马,顿时星落云散,七断八续。可以说,武术不止是中国人民在冷兵器时代用来防身格斗的技能,也是中国人民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寄托和象征。处处体现着中国人的传统民族性格。

3 从南狮的起源探寻南狮的民族性格

3.1 南狮的起源概述

南狮的起源有着多种说法,比较认同的起源是南狮是由北方狮演化而来的。中国是舞狮的发源,大约开始于南北朝。在我国,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较多,其中南狮和北狮的分类法是以风格和流派来分的。大体来讲,南北狮的差异可用“南狮重意,北狮重技”来概括。“南狮”就是俗称的佛山醒狮或岭南醒狮,是富有南方风格的一种狮形,它额高而窄,眼大而能转动,口阔带笔,背宽、鼻塌、面颊饱满,牙齿能隐能露。南狮在造型上极度夸张浪漫,威武雄壮,美丽活泼,形神兼备。南狮起源,虽无正史可考,不过根据民间传说,相传在明朝年间,广东佛山某地出现一头怪兽,其形状为头生肉瘤,眼若铜铃,青面獠牙,这头怪兽于除夕晚出现,来去如风,专门破坏民间农作物,村民乡众不胜其烦,便定计除之,并命其名为年兽,乡民献计用竹篾及纸,扎成怪兽的形状并彩上颜色,再集勇士十数人,当年兽出现时,众勇士一涌而上,敲打器具发出“锵锵”及“咚咚”之声,有如雷鸣,年兽见了,觉得惊骇而落荒而逃,从此销声匿迹,不复出现。为了庆祝驱怪成功及纪念纸扎兽头的功劳,村民便于春节将它拿出舞动,有的人建议把它命名为舞狮;因为狮是兽中之王,勇猛的代表,吉祥的象征。后来还有人把醒狮中的“采青”与反清复明联系起来,醒狮的起源又多了一种提法。

3.2 南狮的民族性格分析

虽然南狮起源考证不足,但是从传闻上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南狮是一种吉祥如意文化的象征,象征着天下太平,人民的安居乐业。从这一点来说,南狮的风格是很符合中国的“和”和“中庸”思想,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性格的延伸和具体化。南狮的颜色一般以黄、红、黑三色为主,分别代表三国的刘、关、张,他们的忠、义、仁、勇素为民族的典范,用三种颜色代表他们,既表示对他们的崇敬及对其正义精神的赞赏,也是中国传统民族性格的一种体现,通过狮子不怕艰险、机智勇敢、永不退缩的精神来展现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4 武术和南狮体系的交叉性

4.1 南狮中的“文狮”与“武狮”

南狮动作上对武术都有着较广泛的吸收和改造利用。如南狮的基本步型和技法中,许多动作来源于武术,如狮艺基本步型中的四平、弓步、麒麟步等都取材于南派拳术,麒麟步更将南狮和南派拳术紧密结合起来,也和其它拳术区分开来。此外,南狮与武术的交融和对武术的吸收,从南狮中‘文狮’、‘武狮’分类也可窥见一斑。在南狮分类中,有文狮、武狮和少狮三大类。文狮以刘备、关公作脸谱,武狮以张飞作脸谱。文狮表现为温驯而和善,着重细致的表情动作。武狮表现为勇猛而刚烈,着重其搏斗、觅食等动作;少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幼狮,憨态可爱,一般跟随文、武狮同场表演。

醒狮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狮武合一。随着锣鼓的节奏,狮子从“沉睡惊醒”、“搔头摆尾”、“仰视低顾”、“探测方向”,到“出洞”、“见青”、“碎青”、“狂欢”、“翻滚”等,动作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这时候的狮子在人们心中很富有人情味,时而威风凛凛,怒视邪恶;时而谦恭有礼,憨厚善良,逗人喜爱。醒狮造型套路很多: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宾、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等等,无不神似,一句话,喜则欢而碎步,怒则仪态万千,哀则闭眼稳步,乐则跃而跨步。可以说南狮是重“意”的舞法。从外形上来说,佛山的大头狮子俗称“佛庄、笑狮”,它取唐代石雕狮子的精华,特点是额高、眉精、眼大、口宽带笑。中山、鹤山的狮头稍长,俗称“鹤庄、画形、禽型和豹仔”。此外还有龙头狮、公鸡狮等,都各具特色。

广东传统的舞狮讲究技巧和武术功底,以神似为基础,同武术相结合,摆脱了具体形态的限制,它塑造了一个夸张、威猛的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南狮在动作上和武术中的象形拳有异曲同工之处,是一种模仿性创造,区别在于武术追求的是将模仿动作中的技击提炼出来,而南狮的表演却意在模仿外在形状和动作本身蕴含的意蕴。

4.2 舞狮人群与习武人群的交叉性

自古至今,习武人群和舞狮人群有着较大的交叉性。习武人群中有着较大部分人为习武出身。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从我国国内所拍的武打题材电视剧也可以看出这点,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系列电影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电影将武术和舞狮融为一体,武者亦是舞者,黄飞鸿是融武术和舞狮于一体的武者形象。这和传统的舞狮注重武术功底和舞狮对武术技巧的吸收有着莫大关系。在当前社会,众多武馆和许多高校武术院系都开展舞狮运动,特别是在南狮盛行的珠三角地区,许多武馆不但开展着舞狮运动而且武馆大厅多悬挂狮头,也证实了武术与舞狮的交融性。珠三角地区许多武馆都同时进行着舞狮技艺的传授,而一些狮艺馆也传授着一些南派的拳械等武术内容。在珠三角地区,舞狮对于武馆来说,其意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门技艺的传授,也是一个武馆是否强大的标志。武术和舞狮是一个完美的结合,佛山市龙狮运动协会秘书长张杰奎先生说过,武狮可以体现一个武馆的实力。在佛山,大多数武馆都有武狮队,这是他们赚钱的工具,也是武馆强大的体现。

5 结语

(1)中华民族的传统性格造就了具有着同样性格的武术和舞狮运动。武术和舞狮都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性格的的大环境之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中华民族传统性格的烙印,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着中华民族性格的痕迹。

(2)武术和舞狮从起源上就决定了两项运动中有着交叉点。武术的起源决定了武术的技击本性,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武术的健身功能日益显著,但武术是因为技击功能的存在而成长发展起来的。南狮是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寄托而产生的,内容借助狮子的生活习性来展现人们的思想,内容充斥有抗暴等内容,武术内容被吸收进取也就合情合理了。

(3)武术和舞狮有着内在的技术和文化交流。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武术的技击功能在弱化,表演竞技功能发展越来越快。南狮的发展也逐渐向着竞技表演方向在发展。二者在发展方向的思路上有了共同点,发展过程中的借鉴也变得日益经常起来。

[1]陈耀佳,林友标.南狮[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

[2]段全伟.舞狮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杨小芬,赵丹琪.从中华民族传统性格的维度阐析中国和平发展道路[J].科教文汇,2008(3).

On Wushu and Lion D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Nation's Traditional Character

Liang Renchun1Zhou Xinhong1Huang Jiangfa2
(1.Graduate Department,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500;2.Guiyang College,Guiyang Guizhou 550005)

Both Wushu and lion dance are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 items in China.In daily life,people can feel their same points in them,but in detail,people cannot find them clearly and donnot know how to find them out.From the view of nation's character,the paper gradually finds out their diffences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sports and their similarities.

Chinese nation traditional character Wushu Lion dance

G85

A

1004—5643(2010)02—0023—03

1.梁仁春(1983~),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武馆舞狮性格
猫的性格爪知道
舞龙舞狮进校园
舞狮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