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读者心灵的艺术——浅析欧·亨利短篇小说的结构特色
2010-08-15赣南教育学院中文系江西赣州341000
□成 宁(赣南教育学院中文系, 江西 赣州 341000)
欧·亨利(O·Henry)原名威廉·西德泥·波特(William Sidney Porter),是美国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一生中写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最为著名,因此有“曼哈顿桂冠诗人”之称。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在世界文学史上与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被誉为世界三大小说大师。他的《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等作品是享誉世界的优秀短篇小说。人们称赞他的小说是“荒漠中的绿洲”,是“带泪的玫瑰”,是“含泪的微笑”,彰显出世间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照亮了读者的心灵。通过其作品,使人深刻地感受生活的真谛与人性的光辉。
在文学创作中,优秀的作品之所以优秀,是与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分不开的。在欧·亨利的作品中,爱情小说突出表现了他巧于构思、精于结构和善于运用语言的才能,其艺术技巧之高明,着实令人惊叹。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探讨其结构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高扬现实主义的主旋律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小说从不同的角度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现实,描写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痛苦,颂扬了他们的真挚爱情和友谊,自我牺牲的高尚行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艺术技巧是以作家的生活感受为依归的,如果没有欧·亨利长期经受苦难生活的磨练,没有他与阿索尔·艾斯蒂斯的“贫残夫妻百事哀”和“贫贱夫妻见真情”的爱情经历,其爱情小说是很难写出来的。欧·亨利之所以写得如此真实、生动、感人,是有其深厚扎实的现实生活基础的,甚至带有作家爱情生活的自传成分。
作家于1887年7月与艾斯蒂斯结婚后就一直处于贫困之中,经常要靠岳父救济,长期面临的也是“一块八角七分钱”捉襟见肘的生活和为爱作出牺牲的现实。可以说,他们就是《麦琪礼物》和《爱的牺牲》中主人公的生活原型。德拉和德丽雅就是艾斯蒂斯的化身,她跟德拉一样,也是生得瘦小灵活而又美艳动人。跟德丽雅一样为了成就丈夫的艺术事业,为了爱,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欧·亨利好像是让自己的妻子走进小说扮演这一对主人公姊妹角色的。甚至小说细节中写德拉“有一个习惯,往往为了日常最简单的事情默祷几句”,这正是艾斯蒂斯性格中的心理习惯,动不动就要为她的欧·亨利向上帝祈祷。在欧·亨利办的《滚石》周刊,妻子是他最忠诚最得力的助手,为了造就丈夫的文学事业,在贫苦挣扎中经受了生活的重压而体弱多病。他们的爱情,跟德拉和杰姆、德丽雅和乔一样,是纯真的、执著的,甚至是圣洁的。
作品是作家写的,那就逃脱不了环境对作家的影响。欧·亨利一生富于传奇性,他当过药房学徒、新闻记者、银行职员,又曾为避免麻烦流亡洪都拉斯。后因回家探视病危妻子,被捕入狱,并在监狱医务室任药剂师而开始认真写作。1901年获释后,他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现实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生活。他深知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因此,他喜欢用朴质、诙谐的语言描绘人世间的故事,又用峰回路转的结尾引起读者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从而照亮人们的心灵,形成了著名的“欧·亨利式结尾”。其作品的结局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却又在情理之中。他的小说符合生活实际,在幽默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每况愈下世风的同时,升华了小说的主题,从而使作品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效果,在他著名的代表作《麦琪的礼物》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德拉和杰姆一对深深相爱的小夫妻为了给对方买圣诞礼物,分别将自己最珍视的礼物家传金表和美丽的金发卖掉,去买了配得上金表的金表链和配得上美丽头发的精美发梳。爱情就在他们分别拿出礼物之时发出万丈光芒,将读者心灵照亮,使读者热泪盈眶。小说最后写道:“他们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最最宝贵的东西。不过,让我对现今的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简简单单几句话道出了“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效果的真谛。因此,无论是他的《最后一片藤叶》,还是《警察与赞美诗》,以及《含泪的微笑》等一系列的作品,无不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彰显出人性中的真、善、美。他的作品在抨击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同时,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思考。
二、标题设计独具匠心且寓意深刻
欧·亨利的每一篇小说标题的确立,都可谓别开生面,匠心独运,并且寓意深刻。首先,他的小说标题设计既朴实无华又言约而意丰,看似信手拈来,却是作品的点睛之笔。无论是《最后一片藤叶》、《麦琪的礼物》、《没完的故事》,还是《含泪的微笑》、《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警察与赞美诗》等小说的标题。不仅文字优美、朴素,且意深情长,极富诗的色彩。就以《麦琪的礼物》为例,看欧·亨利小说标题设计精巧别致而寓意深刻这一特点。《麦琪的礼物》这一标题本身就是一个典故。麦琪是耶稣诞生时由东方来朝见耶稣并带来礼物的三个圣人,俗称三博士,他们的礼物是金子、乳香和药,这些礼物非常贵重,但对初生的耶稣来说并不适用,然而比礼物更为贵重的是他们的情意和虔诚。欧·亨利借此来比喻主人公德拉和杰姆为对方所买的礼物:
1.礼物之贵重
德拉与杰姆有两件值得骄傲的东西:一头金发和一块金表,其贵重程度可令希巴皇后和所罗门嫉妒。希巴皇后以美貌著称,她的珠宝和首饰在德拉的金发前相形见绌;所罗门王以聪明和豪富著称,杰姆的祖传金表使所罗门王嫉妒得吹胡子瞪眼。由此可见,德拉与杰姆所拥有的礼物之贵重。
2.礼物之无用
几个月来德拉为了给丈夫买一个称心的礼物尽可能地节省每一分钱,只积下一块八角七分钱,于是她卖掉了像褐色小瀑布一样漂亮的金发,给丈夫买了一件最合适不过的礼物——一条珍贵的金表链;杰姆也给妻子买一份她一直心驰神往的礼品——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发梳,这是杰姆卖了金表后才买的。没有了金表的表链,没有了金发的发梳,或者说用金发换来的表链,用金表换来的发梳,这样的礼物虽然珍贵,但如同麦琪的礼物一样,暂时对主人公双方并不适用。
3.情感之真挚
麦琪珍贵的礼物虽然对耶稣没有多大的用途,但三人的情意与忠诚可嘉。同样,德拉和杰姆为了给对方一个称心如意的礼物,虽然他们失去了最宝贵、最珍爱的东西,却表达了他们最真挚的爱情。他们互赠礼物不图回报,只为取悦对方,实乃真情体现。小说的高明之处在于故事酸楚中带着甜蜜,失去更意味着获得。如果夫妻间能如此奉献,如此体谅,如此大度,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更可贵、更难得呢?谁能说他们的礼物不是最好的礼物呢?谁又能以适用与否来评论这份礼物呢?读者心中又怎能不为之震撼、为之感动呢?所以说作者以“麦琪的礼物”为标题可谓别有用意,独具匠心。
三、以小人物的悲喜彰显人性之美
欧·亨利的时代,正是美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走上帝国主义阶段的时期,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腐朽的社会制度,残酷无情的竞争和贪得无厌的榨取,扼杀、扭曲了人类的情感。欧·亨利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其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笔锋直指资本主义的缩影——美国大城市。因为“在大城市里人性丧失得最快”。大城市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作家目睹了美国社会的群魔乱舞、人性沦丧。于是作家把笔端落在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身上,追求着合乎人性观念的社会理想,使人们从铜臭四溢的华尔街闻到人情味的芬芳;在纽约摩天大厦的“森林”里看到了美丽的人性之花。
欧·亨利以其洞察卑微的观察力,从普通生活中选取平凡的素材。使看似信手拈来的普通小人物生活琐事,经他丰富的生活、新颖的智慧,“借一语之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以小见大,宛如一只精巧的万花筒,从各个不同角度折射出五光十色的社会内容。从平常事件中开掘主题,反映出不平常的社会意义。在手法选用上,通过人物自身的生活遭遇,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一次次发生冲突,充分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彰显人世间的真善美。他的著名小说《最后一片藤叶》,描写了美国一个城市贫民窟里的一些贫病交加的艺术家,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女画家琼西患了严重的肺炎。当她生命垂危时,望着窗外墙上的青藤,在风雨吹打下,叶子一片片飘落,她计算着等最后一片藤叶掉下时,自己就要离开人世。然而经历了一夜风雨,那片藤叶仍然在青藤上,这使琼西重新燃起生命的火焰。可她不知道,那片风雨中挺立的叶子是老画家贝尔先生,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用生命画上去的。他自己却因此染上肺炎而去世。小说写出了两代人的友谊和命运,赞美了主人公热爱生活、舍己为人的感人故事。欧·亨利的许多小说在主题、情节和手法上都给人以异曲同工之感。我们仍以《爱的牺牲》和《麦琪的礼物》为例,作家把他所追求的创作主题——“自我牺牲”的人情味和人性美,突出表现在他对两对贫贱夫妻的爱情生活的构思上。《爱的牺牲》描写一对年轻的从事艺术的夫妻,妻子为了丈夫乔能够到中央公园去速写,自己完全放弃了对艺术的追求;丈夫乔为了妻子德丽雅能够继续教音乐,也瞒着妻子放弃了自己的艺术事业。他们用欢乐的微笑编着美丽的谎言来蒙骗对方,安慰对方,双方都生活在各自的想象中,认为自己的牺牲能够使对方的艺术生涯得到保留。但这不过是掩盖在艺术悲剧上的喜剧烟幕。德丽雅右手包扎的绷带终于拂散了烟幕,显露了真相。原来,她是在洗衣房里推熨斗,而乔就在她楼下烧炉子。《麦琪的礼物》里的德拉,在全家只有一块八角七分钱的困境中,卖掉了自己的美丽的长发,为丈夫买下了金表链。杰姆则卖掉了祖传金表,为妻子买了全套纯玳瑁的发梳。爱的礼物也的爱的牺牲。两对小人物的悲喜故事成为美国世界里绽放的人性之花。在这两篇小说中,作者没有直接描写重大社会题材,只从社会现实中撷取一些片断,选用了普通小人物生活中的平凡素材,以新颖的智慧和锐利的眼力,善于以小见大,从一朵浪花散发出大海的气息,从平常的小事反映不平常的社会意义。
欧·亨利这种以小见大,写尽小人物悲喜的写作方法,又常常与喜剧性和悲剧性相结合的艺术手法统一起来。作家善于从为世人所看得见的笑料中看到世人看不见的眼泪,从现实生活中发掘人性与制度的悲剧所产生的喜剧效果。他笔下的好人常常喜剧性地千方百计地做出自我牺牲,想做好事却事与愿违地造成悲剧。更难能可贵地是作者常常幽默地表现主人公在悲剧的遭遇中意外地流露出的人情味,彰显出人性的光辉。欧·亨利的作品就是这样,总是以喜剧形式去表现悲剧性的内容,用悲剧性的情节来反衬戏剧性的效果,悲剧和戏剧性有机地结合,实践创作艺术的辩证法。真正达到了使悲剧发美、喜剧流泪、泪中见美、笑中见泪,喜剧、悲剧得心应手,幽默风趣,运用自如,从而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灵。
欧·亨利小说之所以享誉世界,成为世界短篇小说大师,最重要的,除了以小见大的手法,悲剧性与喜剧性相结合的形式,以及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令人拍案叫绝的结尾都给读者大大的艺术享受外,更重要的是上述几种艺术手法巧妙结合,相辅相成,大放异彩并积极服务于“爱的牺牲”这一主题。这些表现手法在构成欧·亨利小说艺术特色的同时,小说主人公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别人牺牲奉献的人性光辉,照亮了读者的心灵,使之深深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
[1]刘新义.论麦琪的礼物语言特色 [J].济南大学学报,1995:(2).
[2]张昕.论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构思[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5:(4).
[3]田艳.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阮温凌.走进迷宫——欧·亨利的艺术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