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唯美— —陈巨来圆朱文印风格赏析
2010-08-15冯宝麟
/冯宝麟
作 者:冯宝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副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在近代圆朱文印领域,陈巨来是一位最专一也最精能的实践者。他把圆朱文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当成自己的舞台,而将自己的精神气质、审美追求寄寓于入印文字,并让这些“化身”在这个“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赵叔孺许其“近代圆朱文第一”,施蜇存谓其“以圆朱文雄于一代”,王季迁盛赞其“可称为在世国宝”。
要理解陈巨来的圆朱文印,不妨先参考他自己对这一艺术形式特色的认识和在创作中的把握。他在《安持精舍印话》中如是说:“要之,篆法纯宗《说文》,笔划不尚增减,宜细宜工,细则易弱,至柔软无力,气魄毫无;工则易板,犹如剞劂中之宋体书,生梗无韵,必也使布置匀整,雅静秀润。人所有不必有,人所无不必无,则一印既成,自然神情轩朗。”我们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陈巨来在创作过程中,最为关注的还是入印文字的形态塑造。而以文字造型为核心,其目的便是利用它来承载自己的性灵 。
陈巨来的圆朱文印最大的艺术魅力是在静穆娴雅的外在形式背后,蕴藏着鲜活的艺术美的精灵,富有极强的生命活力,能让欣赏者透过近乎纯粹的线条去感知艺术家为艺术创造而激动不已的内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陈巨来的创作是将艺术性与技巧性、理性与感性、形式处理与性灵表现这些对立元素贴得最近的一位,有时甚至已经高度地融为一体让欣赏者难以区分它们的具体存在。
艺术家对艺术形式的选择只是对自己表现方式的选择,那么,利用选择的表现方式表现什么、如何表现则取决于他的主观追求。艺术家艺术成就的高低,也主要取决于在艺术创作中智慧、学识、性情、技能的发挥和实现的水平,而不单单是对艺术形式的选择以及对艺术媒介、艺术符号操作技巧的发挥和实现水平。陈巨来虽然选择了以理性为主要特色的圆朱文印形式,但他创作的作品却是非常感性的,是极具感情色彩的。
陈巨来的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一样,也是相对“单一”的,而这种“单一”丝毫没有影响到其艺术理想的实现,这是因为,欣赏者视觉中的“单一”,实际上是艺术家对自己的艺术语言进行了高度提纯的结果,是在精神层面上将诸多的信息和资源进行“同化”的结果,这也表明艺术家对艺术效果、艺术风格超凡的控制力。翻检陈巨来的印作,其涉足的印章形式并不少,秦小玺、古铜印、九叠文、鸟虫印、汉白文、汉玉印包括汉凿印等形式,都成为他取资的对象,黄牧甫、赵之谦、吴昌硕等人的风格都曾成为他借鉴和取法的对象。但陈巨来的创作是极其强调个性的,是强调主体性存在的,他以自己驾轻就熟的技法语言“同化”了不同的入印资源,使这些“资源”都能统一在他的风格路数之内。正因如此,他的艺术语言才更加纯粹。他已经能够在看似简单的创作技巧即精雕细刻中提升作品的精神高度,以简驭繁,平中寓奇,以简约的“语言”阐释最精深的境界。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剔除了所有与美无关与美的实现无关的因素,因而使作品之美天籁般纯净、高雅 。
下面,我们不妨从章法、篆法、刀法以及线条质感几个方面,具体地分析一下陈巨来印章的风格特色:
章法:陈巨来的章法经营是围绕入印文字展开的,也就是说,他以文字为表现的对象,而令章法布置服务于这一目的。尽管他在结构印面时也会根据实际需要而将文字所占空间做出调整,但在“空间”之内,文字是相对自由的,而且所谓的空间调整,也是在充分尊重篆字的原生形态美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令文字之美在印面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得到最充分也最合乎“礼义”的展示。所以,当我们欣赏陈巨来的作品时,最能感动我们的是文字的“形体”之美:或如西子淡妆或如杨妃醉舞,或简洁或雍容,但都恰到好处地保持着那份尊贵和华美。陈巨来的印面是靠一种气息来维系的,印面上所有组成部分在精神气质上是高度统一而“聚精会神”的。
篆法: 陈巨来是最为尊重入印文字原生形态的印人,“篆法纯宗《说文》”,他对文字的“印化”处理主要集中在线条的质感上,即将秦“玉箸篆”所追求的而又在前人书写、刻石时未能实现的理想在他的印中得以实现,这就是使这些文字的造型和意趣逼近唯美主义的高境。
刀法:陈巨来用何种刀法似乎无需争论,他自己在《安持精舍印话》的开篇有过这样的论述:“客有就余而问曰:‘君于篆刻历有岁月矣,于刀法必究之有素,何谓冲刀、何谓涩刀、何谓切刀、何谓留刀,此中微妙可得闻欤?’余曰:‘否。夫治印之道,要在能合于古法而已。章法最要,刀法其次者也。旧传一十四种刀法之说,是古人故为高谈炫世之语,未足信也。’”从中能看出他“真”的一面,不泥古,不从众,凡事有着独立的见解,而且直抒胸臆,无所顾忌。如果我们非要较真,研究其刀法并以通行的办法去命名,那么,我的判断是:冲刀。他的过人之处在于将冲刀运用得出神入化,能够“游神之庭”。他的刀是在“刻字”,但所刻之字是能“传神”之字,因而这刀也是“传神”之刀。
线条质感:陈巨来的圆朱线条雅静秀润。“雅静秀润”是陈巨来在其《安持精舍印话》一文中提出的审美理想,这在他的创作中得以兑现,更集中地落实在每一根线条中。他无意于线条“形”的丰富而直求“质”的高妙,因而他爽健的行刀直揭“圆朱”精神的要旨。所以有人评论他的线条“有真气在,充满生命力”则绝对是中肯的。再者,与另一位圆朱文印巨匠王福庵的线条质感随其所刻印章形式的变化而变化不同,陈巨来的线条在各类印章的创作中都是统一的,这包括他的阴文印创作,(如“倩”等印),如果我们抛开文字结体,仔细体会他白文线条之外的“留红”,便能发现,这里的线质一如其圆朱文的线条般简洁而秀美。陈氏的线条是一种简洁明快、流畅精微、没有杂质的线条。
结语:在艺术创造、艺术风格的构建过程中,艺术家往往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对艺术本质的独特理解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向外扩张”,有的则“向内掘进”。向外扩张者表现出对周围资源的浓厚兴趣,广采博取,为我所用;向内掘进者则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心不旁骛,力求精纯。前者追求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的丰富、追求探索的广度;后者追求艺术语言和形式特色的纯粹,追求探索的深度。两者取法各异也各有所长。陈巨来属于后者,他的创作立足于圆朱本体,强化它的独立品格。而最难能可贵处在于,他创作的落脚点是对自己性情的体现,是表现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