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那座被孤独照亮的文字宫殿——张爱玲散文孤独意识及成因解读

2010-08-15临沂师范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名作欣赏 2010年20期
关键词:世俗张爱玲亲情

□桑 莉(临沂师范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5)

海明威在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说:“写作,在其处于巅峰状态时,是一种孤独的生涯。”中国作家张爱玲在其灿若锦绣的散文佳作里也曾写下过这样的文字:“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孤独于作家而言,是一种无法逃避又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对作家文字的解读,说到底也许就是对作家孤独意识的解读。纵观张爱玲散文文本,我们很容易感知到作家浓烈又独特的孤独意识。

一、对生命本身的孤独观照

张爱玲1920年出生,十三岁发表散文《迟暮》,便写下“灯光绿黯黯的,更显出夜半的苍凉”等文句,以孤独、怅惘、冰冷的泪珠和嘴唇等词语彰显自己早熟的心理对生命孤独的初期观照。十六岁,其又在散文《秋雨》中,以相同的冷漠笔调书写了一种无法把握自身命运、只能随波逐流的孤独与恐惧心理。当然最典型的还应属其在《天才梦》里对生命本质的经典阐释:“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噬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作家以仿佛戏谑的口吻书写了生命孤独给自己带来的欢悦,同时还有各种各样伴随而至的烦恼。《私语》里,作家提到小时候过年,一觉醒来时,鞭炮已经放过了,于是躺在床上哭了又哭,觉得一切的繁华热闹都成了过去,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一种对生命孤独的恐惧以及试图摆脱这种恐惧的愿望。《烬余录》里,香港围城十八天,她彻底体验到了生命朝不保暮的虚空与绝望,写下:“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二、对自己爱情世界的吝啬描述

张爱玲的世界里仿佛没有爱,才华卓绝的心思、聪明灵透如玻璃人儿一般的爱情世界里有的仿佛只是冷眼旁观、晴天落白雨的不染尘俗,有的仿佛只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的清浅决绝。她固然会在爱情到来时写下:“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然而,一旦爱情离去,她也不过是大哭着一路跑回家。在她的散文作品中,描写爱情的文字也是少之又少,只有一篇不足百字的《爱》,然字里行间仍旧是满满的孤独与苍凉。张爱玲的笔对世间众生宛若珍宝的爱情吝啬到了极致,因为看破、因为明白了其中的真谛,更因为孤独。爱情于她而言,与孤独苍凉的人生相比,不过是一种最为脆弱和奢侈的点缀,张爱玲仿佛是不想也不屑于对这种情感淋漓地书写。

三、对亲情的破解、漠视与远距离审视

亲情是每一个人都难以割舍和背弃的情感,张爱玲也不例外。然而,张爱玲在对待亲情的方式上却又与别人大不相同,她能把在别人眼中值得炫耀的家族历史简化成分文不值的本阜新闻里的故事并一笑了之。她仿佛不大喜欢自己的父母,唯一喜欢和尊重的亲人是姑姑张茂渊,然而喜欢归喜欢,同一屋檐下、柴米油盐中,她一样还是保持着丁是丁、卯是卯的亲情观和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的金钱观。因为孤独、因为对苍凉人生的难以左右、因为心灵上的不亏欠,张爱玲对亲情也选择了放手,她曾说自己最欣赏的人是著名女星葛丽泰·嘉宝,特别是嘉宝退出影坛后所过的那种与世无扰的隐居生活,更是让其迷恋,因此当她20世纪50年代中期离开大陆、远赴美国时,也许已经为自己的生活规划了一个和嘉宝一样的模本,拒绝外部世界,不交朋友,也拒绝和亲人往来,仿佛要迫使自己在绝对孤独的世界里实现精神上的涅,不然,她不会晚年在其胞弟费尽周折和她取得联络后,只给予寥寥数字的简单答复,感情亦淡漠到极点,并且转眼又再次失去了联络,因对孤独人生的深刻体验,在对待常人看来血浓于水的亲情上,张爱玲仿佛也同样保持着理性的冷静和距离。

四、对世俗生活不厌其烦的讲解与无限向往

张爱玲的文章常常被人评价为大俗大雅,而其本人也于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喜欢葱绿配桃红的强烈刺激和京剧里胡琴抑扬顿挫中表现出的烟火气。她不止一次地在文章里描述上海的脏、乱、差和上海人的胆小、不成气候的狡猾以及不甚彻底的道德观,然而就是这些俗之又俗的人与事却让她到老都充满喜悦与向往。她喜欢在买菜回来的路上,双手触到菜篮里感受小贩对捆菜绳子不经意地略略吮吸后留下的温润气息;喜欢父亲屋子里永远下午一般的阴沉氛围和被扔得到处都是、凌乱不堪的小报;喜欢听市声,喜欢一切嘈杂和零乱;从来都务实不会感伤,第一次赚取稿费,便立刻买了一支唇膏,面对母亲的批评,张爱玲却认为钱就是钱,可以买到各种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对待金钱的态度充分流露出了作家试图在人世中抓住一点可靠东西的愿望,而这种愿望又深刻展现了作家内心浓重的孤独感,因为孤独导致了作家对现实的不信任感,而对现实的不信任感又最终使其对世俗生活揪住一点绝不放松,而近乎病态地对这种能带给她暖老温贫感觉的生活喋喋不休如话痨般的唠叨。“她无声地张扬着对世俗的、人性的洞察后的空虚、寂寞、凄凉、悲苦和无奈,恰似看破红尘,又用红尘来自我解嘲,从而反讥人之为人的复杂个性与无奈……她用对世俗的偏爱来表达自己的虚无和无助。”①

依据张爱玲散文文本中呈现出的孤独意识表征,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归结作家孤独意识产生的原因。

1.人类对自己生命和生存环境亘古即有的孤独感

人类生活于世间,久之,常会于平静或不平静的生活里感受到一丝生存的无助与虚空,这种虚空感从哲学上分析,可归结为“物理世界浩瀚无边与主体有限的存在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居宇宙空间,反观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仿佛被抛进了无底之深渊,而被无限的虚空所笼罩着,经受‘恐惧、忧虑、困扰的人们感到自己是虚渺空间中失落的一个点’”②。张爱玲散文作品中时时彰显出的孤独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这种生命和生存环境带给人的孤独感造成的,这也使作家无意中陷入了一种人生哲学的困境,深刻体验到了生命与生存环境的不可预知性,“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

2.作家自身敏感自闭又孤傲自夸、充满感性又兼具丰富理性的矛盾性格在特定时代下的碰撞与张扬

作家的孤独感不仅源于自身与他人、自身与宇宙的矛盾冲突,也往往产生于自身与自身之间的矛盾冲突③。张爱玲敏感自闭又孤傲自夸的性格常常使其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各种尴尬,她能听到别人常常听不到的极微细的喇叭声,并能从似虚似实的喇叭声里“于凄凉之外还感到恐惧”④;求学时期,她能清醒地感受到母亲对为她所做的牺牲表示怀疑的心理,作家的敏感能够使其感知世俗生活中极微细的人间冷暖,而其生活的时代和环境,战乱时期的孤岛上海,人们生存的焦虑又使其在对极微细的世俗万象解读中充分体悟到了生命的孤独与虚无,从而使其在性格上又同时形成了一种理性。生存的荒诞感、虚无感和恐惧感、感性与理性的性格一旦交织在一起,便立刻使作家的创作充满了浓郁的孤独意味。

3.天才的智慧与童年亲情的缺失引发激烈冲突,使作家遭遇刻骨铭心的生活尴尬与不幸,从而过早体悟了生命的无奈与苍凉

张爱玲在《天才梦》里称自己从小就是一个被目为天才的古怪女孩,而她也的确在生活与创作上表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感悟力。她三岁背唐诗,情感真挚能逼出满清遗老的眼泪;七岁写第一部小说,关于一个家庭悲剧;九岁就开始向编辑先生进攻,试图在杂志上发表作品;中学毕业后,参加伦敦大学远东区入学考试获得第一名;大学期间能猜得透每个老师的心思,考试永远得第一,拿奖学金……然而天才的智慧并没有完全带给作家收获的喜悦,在现实社会里,作家表述自己就像一个废物,除了发展自己的天才以外别无其他的生存目标。“天才”于张爱玲而言,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让她早熟,在小小年纪里就洞悉了生命的真谛,另一方面又使她变得“古怪”,让她在精神上与同龄人形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而丧失了一个孩子童年应有的单纯与幸福。而在作家的童年生活中,除了天才带给她的孤独,她的独特的家庭生活经历特别是她的至亲父母也给她带来了无限的压力与惶恐。张爱玲的父母一向关系不合,而且父亲懦弱朽腐、不思进取,母亲又几次三番远赴国外,使作家在最需要关爱和思想引导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无比深刻地感受到了一种无家可归的恐惧:没有生存的依傍,自己不得不独自面对未知的命运和生活,这种极端的痛楚体验一经与智慧相碰撞,便无可遏制地爆发出强烈的孤独意识倾向。

张爱玲的散文以其深刻的孤独意识表征向读者传递了丰厚的生命内涵,其作品丰厚的生命内涵又深深地孕育在作家对世间众生百态的详尽描摹中,而当作家在面对这些百态人情时,又从一切浮华热闹的背后看到了世俗生活孤独与苍凉的底色,而这也正是人类生命的底色。

①④ 俞建钊.用酸楚的回忆拨动内心体验.名作欣赏2005.(8):102.

② 田晓明.孤独:人类自我意识的暗点》[J].江海学刊2005(4):第225.

③ 朱艳玲.世俗的欢悦与孤独》[J].新闻爱好者,2008(9):第49.

[1]张爱玲.张看[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2]魏平,李江.张爱玲—自传、别传、画传[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世俗张爱玲亲情
亲情的滋味
九月雨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别去问值不值得
聆听流行歌中的张爱玲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爱的内涵
亲情故事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