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论杨绛散文的人生意蕴
2010-08-15蒋婷玉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杭州310023
□蒋婷玉(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杭州 310023)
认识杨绛,当然是缘于钱钟书。199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本《钱钟书传》,在此之前我已经看过《围城》。虽然对这本书极有好感,却对钱钟书的生平知之甚少。那时候全国上下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对“钱学”蔚然成风,因此这本《钱钟书传》对我而言,可谓石破惊天。不仅让我对钱钟书有了些大致的了解,更是第一次认识了杨绛。
接下去的许多年,我都深深沉迷于“钱”,曾经买过近十本《围城》送与友人,自己更是手不释卷,几乎到了“言必称围城”的地步,所有和他有关的文字和人都让我十分在意。顺理成章,杨绛成了我最为关注的人,开始是由于好奇买了第一本杨绛散文,后来便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她的世界,多年后有机缘把《杨绛文集》全部读完后,才发现已经无法脱身于对她的痴迷。这是我先前从没有想过的结果。至今还居然做起“杨绛作品论”,可见人生有多少始料未及的事,哪怕是对于自己的行为。
杨绛曾有过一首译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英〕兰德)她曾坦言,自己极爱这首诗。或者可以理解为译者自况吧。其实无论从这首诗的思想内涵还是外在气质都和“万人如海一身藏”的杨绛有极其相似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每一句都是杨绛的自言心声。钱氏夫妇一生淡泊,超脱于世俗之外而一尘不染,不正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两人纵身书海,遨游艺林。和文学共生死而陶然忘我的气度,如水晶般透明坚实的情怀和高尚情操,不正是和这首诗交相辉映,熠熠生光吗?
我最早接触的是杨绛散文。所以也想以此为切口来想象杨绛先生的文品、人品及其那些无法用语言描绘,却令人无限向往的一切。先从杨绛身边最亲的人写起吧,也可由此窥视其一切渊源的缘由。
《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记杨必》是三篇直接描述亲人的文章。在《回忆我的父亲》中,杨绛极传神地写出了中国传统的学术世家中那温煦宁静的气氛:
我父亲有个偏见,认为女孩子身体娇弱,不宜用功。据说和他同在美国留学的女学生个个短寿,都是用功过度,伤了身体。他常对我说,他班上某某每门功课一百分,“他是个低能”!反正我很少一百分,不怕父亲嘲笑。我在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父亲说,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有一天我果然四声都能分辨了,父亲晚上常踱过廊前,敲窗考我某字什么声。我考对了他高兴而笑,考倒了他也高兴而笑。父亲的教育理论是孔子的“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
在中国的书香门第中,确实有无数条这样的沉淀着传统文化高深智慧的走廊。在这类走廊里,师傅对徒儿,父亲对女儿,正是常常以密法心印的方式传授慧果的。杨绛的“天眼”,大概就是这样被他父亲灵异的手指叩开的。
然而,杨绛的一生也并非坦途。在父母身边的幸福时光不能延续到地老天荒,她跌入了抗战的乱世之中,她饱尝了战乱之苦,度过了前期生涯中最为暗淡的时光。在被钱钟书称作“忧天将压,避地无之,虽欲出门西向笑而不敢也”的日子里,杨绛在沦陷区的上海,亲自做“灶下婢”,“经常给煤烟染成花脸,或熏得满眼是泪,或给滚油烫出泡来,或切破手指”。与此同时还发生了一段令人心酸的插曲。她声称“我也很不喜欢”的三姑母杨荫榆,便死在日本兵的枪口下:
1938年1月1日,两个日本兵到三姑母家去,不知用什么话哄她出门,走到一座桥顶上,一个兵就向她开一枪,另一个就把她抛入河里。他们发现三姑母还在游泳,就连发几枪,看见河水泛红,才扬长而去。
用这种残酷的手段杀戮一个年迈的妇人,简直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极大反动。杨绛看似平淡的话语中其实蕴含着义愤,在她极其简约的笔墨中深藏着对人生的挣扎……这表明这场全民族经历的大噩梦在她心灵上刻下的伤痕的深度。
在这几年间,杨绛深爱的父母相继谢世。生死离别,人间沧桑,使她笔下有一种世事如烟的感喟。描述自己最亲爱的妹妹杨必时写道:
可是她好像比谁都老成,也有主意。我们姐妹如有什们问题,总请教阿必。默存因此称她为“西碧儿”(Sibyl,古代女预言家)……爸爸深知阿必虽然看似随和,却是个刚硬的人,要驯得她柔顺,不容易。而且她确也有几分“西碧儿”气味,太晓事,欠盲目。
这位“西碧儿”似的妹妹还是个很“帅”的上海小姐,并且翻译了《剥削世家》和《名利场》。“阿必最大的苦恼是拖着一个脆弱的身躯。这和她要好、要强的心志调和不了。她的病总也无法甩脱。她身心交瘁,对什么都无所留恋了。《名利场》再版,出版社问她有什么要修改的,她说:‘一个字都不改。’这不是因为自以为尽善尽美,不必再加工修改;她只是没有这份心力,已把自己的成绩都弃之如遗。她用‘心一’为笔名,曾发表过几篇散文。我只偶尔为她留得一篇。我问她时,她说:‘一篇也没留,全扔了。’”“有一晚,她一觉睡去,没有再醒过来。”
从这些极简洁平淡的文字中,可以洞察到整个杨氏家族极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杨绛祖籍江苏无锡。无锡是春秋战国时代遗下的古城。背倚锡惠,远临太湖,风水颇为雄峻,使此城收尽了江南的灵气。近代以来,无锡学人才子巨贾辈出,殆非偶然。无锡杨氏一门,更是秀蔚之气独钟。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即是辛亥革命的老同盟会员,又是名重天下、秉公执法、不畏权势的大律师。而杨氏家族中的杨荫榆、杨荫浏等人,或致力于教育或献身于艺术,也算得上一时之俊彦。这一脉乡土,血缘中来得仙气,早已先天地潜伏在杨绛姐妹的身上。
家世的渊源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荡然无存,反而会因循时光的打磨熠熠生辉。杨绛以后的文章恰恰证明了这一点。随处可见的智慧和通体透明的感悟,在众多的散文中若隐若现,如同在暗夜的天空闪闪烁烁的星光。比如在《丙午丁未年记事》一文中,杨绛写道:“秋凉以后,革命群众把我同组的‘牛鬼蛇神’和两位领导安顿在楼上的一间大屋子里。屋子有两个朝西的大窗,窗前挂着芦苇帘子。经过整个夏季的曝晒,窗帘已陈旧破败。我们收拾屋子的时候,打算撤下帘子,让屋子更轩亮些……处于共济的精神,我还是大胆献计:别撤帘子。他们问:‘为什么’我说:‘革命群众进屋来,得经过那两个朝西的大窗。隔着帘子,外面看不见里面,里面却看得见外面。我们可以早做准备。’结果证明我说得果然不错。”这实在是很高明的用兵之道,特别是她对两个破帘子的妙用的参悟,似乎凝聚了孙子兵法的精要——用兵之道无非欲知己知彼又同时迷惑对方而已,杨绛尽知矣。
杨绛的作品值得珍视,正在于她以隐迂曲折的方式向人间传递了一点这所智慧迷宫里的真实信息。且看她的散文《隐身衣》:“我们都要隐身衣;各披一件,同出遨游。我们只求摆脱羁束,到处阅历,并不想为非作歹……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艺术家的表演……我爱读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之句,也企慕庄子所谓‘陆沉’。‘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的事’。”杨绛在平淡的近乎自然的语气中,把世态炎凉的真相看得如此逼真,没有深厚的内在修为岂能做到?正如孙悟空能在青山绿水的美景中看出魔障,在慈母孩童的脸上看到妖气。这是九蒸九焙才炼就的火眼金睛。杨绛就有这样一双眼睛,透过世俗的表象,洞察人间的真相。可以想象这是经过多少人间的磨砺,岁月的洗礼,才炼就的慧目。
然而,难能可贵的是,杨绛并没有因为拥有了一种智慧人生,就像面壁的高僧,守着古墓青灯而退隐。也许是父亲侠义心肠的遗传基因,或是杨绛的出生地在古帝都北京,使她既有江南闺秀的冰雪聪明,又隐隐浮出北国女侠的英气。看她写的《忆傅雷》。杨绛说:“可是智慧和信念所点燃的一点光明,敌得过愚昧褊狭所孕育的黑暗吗?对人类的爱,敌得过对人间的仇恨吗?向往真理正义的理想,敌得过争夺名位权利的现实吗?傅雷连同他忠实的伴侣,竟被残暴的浪潮冲倒、淹没。”三个感情深重的反诘句,不正体现了杨绛对傅雷夫妇在浩劫中遇难的事实所表现的愤懑和不平;对罗曼·罗兰的中译者夫妇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的品行、怀有无限的深情和思念。这篇文章虽然写于“文革”结束之后,但是对明辨是非的大义凛然,对真理被掩埋所表现的痛心,都让人感彻肺腑。其实杨绛已经修为极高,有着过人的见识,可是在这昏天黑地的事件中,她却不能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而是急切地遁入凡间和世人理论。在她平静如水的外表之下,深藏着一颗多么真诚而热情的心,这就是人性真善美的表现,一个普通知识分子所展示的良知,她虽然没有什么惊人的举动,可却让身处危难的人如沐春风,感受真情。
正是在这段无情岁月中,钱钟书、杨绛两位老人也经历着人生的苦涩和悲伤,包括爱婿王得一自杀。看着唯一的女儿钱瑗在茫茫人海中踽踽独行,孤苦无依,做父母的心里何曾好过?《下放记别》中这样写道:“上次送默存走,有我和阿圆还有得一。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圆一人……车窗外已不见了她的背影,我又合上眼,让眼泪流进鼻子,流进肚里。”为了减少女儿的伤痛,做母亲的心是如何的艰难,流眼泪的资格都已失去,只能让咸涩的泪水默默地顺着鼻子流进心里,化作一腔热血。在心上连连绽出一只又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
在另一篇散文《乌云的金边》中杨绛写道:“按西方成语:‘每一朵乌云都有一道银边。’丙午丁未年同遭大劫的人,如果经过不同程度的摧残和折磨,彼此间加深了一点了解,孳生了一点同情和友情,就该算是那一片乌云的银边或金边吧?——因为乌云愈是厚密,银色会变成金色。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的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这应该是我极喜欢的一段文字了。在人生的窘境中,杨绛非但没有被击垮,反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人生充满了同情和了解。就像那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在乌云密布的日子里,也要努力地透过阴霾的阻挡,给暗淡的岁月平添一份光彩,让苦痛的人生看到希望和喜悦。在“文革”中杨绛曾被剃光了半个头,便自制了一副假发。“有知道我戴假发的,会凑近细看说:‘不知道的就看不出来。’有人会使劲‘咳’一声表示愤慨。有一个平时也并不很熟的年轻人对我做了一个富有同情的鬼脸,我不禁和她相视而笑了。……可是我忘不了的,是那许多人的关心和慰问,尤其是那个可爱的鬼脸。”
杨绛曾说自己就是一滴清水。因此她的文字自然朴素,不加雕琢而浑然天成,像清风,像海潮。真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然而这一切终究带有表象的影子,隐藏在她内心深处的人生底蕴,是被痛苦洗练出来的慈悲平等心。无情岁月却给予杨绛太多的有情感受,事过境迁之后,那么多的人和事都不能从脑海中抹去,都不能随风而逝。看她的《杂写与杂忆》,众多的“小人物”贯穿了她人生的始终,已经和她融为一体,息息相关。蹬三轮的老王,家里的保姆林奶奶和顺姐,母亲家里的佣人阿福和阿灵,门房赵佩荣,第一次下乡遇见的大芝子和小芝子。这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已经成为杨绛心头最为温馨的身影,成为她记忆中最宝贵的片段,永远地挥之不去。《布施度》说:“众生扰扰,其苦无量。为饥作浆,为旱作润,为冥作光,寒衣热凉。于彼浊世颠倒之时,我当于中作佛。”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体现神性境界的慈悲呢?杨绛平易的行为却使我们洞见了佛法的伟大。“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又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是再说佛性从来不拘形相。在寺院大雄宝殿里正襟危坐的固然是佛,而佛又无时无处不在。他可能就在我们的书案之上,也可能在低矮简陋的竹篱茅舍之中,甚至行进在现代化的通衢大道上。只要我们的心中充满着慈悲和关爱,上苍爱的光辉,就会从我们的心中流出。杨绛先生有一双阅尽人间沧桑的慧目,又有什么隐曲之事能躲过她的洞见?然而她却不乏对世俗人生的热忱,她通身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绝不会因为人生的参悟而失去做一个普通人的快乐。“青青翠竹,皆是佛性,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杨绛散文的古钟清音,正是弥漫着对人生参悟的感怀吧。
[1]胡河清.灵地的缅想[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2]罗银胜.杨绛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杨绛.杨绛文集小说卷1[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杨绛.杨绛文集散文卷(上)2[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5]杨绛.杨绛文集散文卷(下)3[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6]孔庆茂.钱钟书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