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唐寅诗歌的主题取向

2010-08-15买艳霞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江苏连云港222006

名作欣赏 2010年23期
关键词:唐寅诗作诗人

□买艳霞(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江苏 连云港 222006)

试论唐寅诗歌的主题取向

□买艳霞(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江苏 连云港 222006)

唐寅诗歌主题取向

唐寅诗歌的主题取向,大致以高扬自我、讴歌世俗生活、怀才不遇与归隐情怀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这三个方面都侧重于表现个人的性情,体现了唐寅突出的自我认同意识。

唐寅是个多情重义之人,其诗歌创作多为吟咏性情、表现人性之作,诗作反映了他丰富的主观精神世界。由此来审视唐寅诗作的主题取向,大致以高扬自我、讴歌世俗生活、怀才不遇与归隐情怀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这三个方面都侧重于表现个人的性情,体现了唐寅突出的自我认同意识。

唐寅才华出众,少时有豪杰之志,虽受现实条件制约,未能实现,但他对自我有着充分的肯定意识,可以说肯定自我、高扬自我、追求个性张扬的精神在唐寅的诗歌创作中是时有显现的。如唐寅曾充满自信,视夺取功名如探囊取物。其《领解后谢主司》:“壮心未宜逐樵渔,泰运咸思备扫除。剑责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场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①诗作不但表达了诗人高中解元后的喜悦之情,还有对乡试前受压制之事的反讽,更多的是对自我的高度肯定和信心。又如《夜读》:“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②诗作更是毫不掩饰自己对功名的渴望与必得的信心。又如《题画》:“秋月攀仙桂,春风看杏花;一朝欣得意,联步上京华。”③诗作对春闱之试充满期待,表达了诗人对蟾宫折桂的高度自信。

唐寅对自我不但持肯定态度,表现为充分的自信,还极力张扬自我。在我们熟知的《桃花庵歌》中,唐寅讴歌了一位“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④的桃花仙人。诗中的桃花仙人就是唐寅自我的化身。这个桃花仙人过着极为逍遥的生活,他种桃树卖桃花换酒钱,他不管醉与醒都与花相伴,过着纯任自然的潇洒生活。他宁愿老死花酒间,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心愿去为五斗米折腰。他追求现时的快乐,无意于所谓的富贵生活。在他眼里富贵而驱驰奔忙,不如贫贱而闲散于花酒之间。他强调的是对个性自我的张扬和尊重,做一个个性自我舒展自如的贫者,比一个压抑自我俯仰异态的富者对他更有吸引力。这种对比完全与世人眼中的贫富对比相反,其核心之处是诗人的着眼点在于舒展自我张扬自我,使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高扬,强调的就是个人意愿的极大实现,我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绝不违背自己的本性与心愿去换取所谓的富贵。所以他高唱“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武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在他眼里,违背心愿压抑自我的一生虽换取富贵功名也是不值得追求的,追求自由自在,追求对个性的张扬和舒展才是诗人的心愿。他甚至在《把酒对月歌》中调笑李白:“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⑤他比李白更狂放,更自我。在唐寅看来,李白也旷达得不够彻底,也不免为获得功名邀宠于帝王,哪里比得上他弃绝功名之想,不登天子船,不上长安眠,过着“万树桃花月满天”的自由生活。唐寅在这里对自我进行了极度张扬,表达了诗人连世人艳羡的帝王之宠也不放在眼里的狂放情怀。

唐寅还对自我进行过哲学意味上的思考。《伯虎自赞》:“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我本不认你,你却要认我。噫!我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⑥这首诗颇有哲学意味,细读此诗,可以推测唐寅确实对“自我”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有趣的假设。他认识到了作为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这就是活在当下的唐寅,还认识到了“自我”所产生的“你”,这就是个体生命在社会中所带来的影响,或许可以解释为唐寅的精神、思想、声名这些形而上的意识。唐寅认识到生命的有限和精神的无限,但精神又离不开具体产生它的个体生命。唐寅以客观的眼光发现了另一个“自我”,即诗歌中的“你”,并对它进行了思想和考问。得出“我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肉体的唐寅终将殒灭,精神的唐寅却可以不受生命的局限。“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百年之后,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唐寅就只有精神上的“你”了。

唐寅是一个多情重义之人,他关注现世人生,热爱生活,虽然一生坎坷,屡受打击,情志不得舒展;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却从未曾消退过,因而在唐寅的诗作中存在许多讴歌世俗生活的诗篇。

唐寅热爱世俗生活,并为之大唱赞歌。吴中自古繁华,明中叶的经济复苏,使得商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唐寅的有些诗作就是时代步伐的记录,他讴歌现世生活,描述繁华都市,展现了吴中迷人的风采。我们且不说广为引用的《阊门即事》,就从《江南四季歌》中亦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唐寅对现世生活的热爱之情。本诗中唐寅以富丽的语言,描绘了江南四季繁华如锦的市井生活。“江南人住神仙地,雪月风花分四季。”⑦唐寅把江南称为“神仙地”,可见他对这里的热爱。接下来诗作以立春、元宵、清明、七夕、重阳等各种重大节日为线索,连贯整篇诗歌,讴歌了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人们以各种方式游春、消夏、赏秋、暖冬,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礼记·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春郊。”⑧可见迎春历来是一个重大的节日。“满城旗队看迎春”,诗作先写了立春日“满城旗队”的盛况,全城彩旗飘飘,可见庆祝活动之热烈。“又见鳌山烧火树”,“火树”指的是彩灯,这句描绘的应该是元宵节的盛况。元宵节人们赏灯游景。喜庆的气氛还没消失,转眼又到了清明节。“呼船载酒竞游春,蛤蜊上市争尝新。吴山穿绕横塘过,虎丘灵岩复元墓”,踏春赏景,人们在虎丘横塘的水光山色之中欣赏美景,品味美食。春天的喜庆刚过完,夏天的美景又接踵而来。“锦云乡中漾舟去,美人鬓压琵琶钗。……金刀剖破水晶瓜,冰山影里人如玉”。人们为了消夏,乘舟去欣赏盛开的荷花,在水面的清风与空气中的荷香中,听着曼妙的丝竹,看着妖娆的歌女,品着冰凉的瓜果,此乐何极。诗人对七夕节、中秋节未做深入描述,重点写了重阳节的活动。在一年中最美好的收获季节,映目的是橙黄橘绿的美景,登高赏桂,吃螃蟹饮美酒,这样的秋天真是充满了诱惑力。冬天时,人们用熊熊燃烧的火炉驱赶严寒,营造温香的暖阁,这里有销金帐,有珊瑚钩,有茶香,有暖酒,还有寸韭饼、千金果、鳖群、鹅掌、山羊脯,更有美婢的轻歌艳舞。诗中对饮食之精美、景色之宜人、歌舞之曼妙进行了不厌其烦的详细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肯定。在传统礼教眼光看待下的鄙俗的生活模式,在唐寅的诗中却表现出了勃勃的生机与诱人的魅力。从诗歌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江南繁华富庶生活的美好与令人向往。

唐寅不但对世俗生活大唱赞歌,还鼓励人们主动去享受世俗生活。如《一年歌》中:“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冬寒夏热最难当,寒则如刀热如炙。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⑨诗歌对一年中堪称美好的时光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一年虽然有三百六十日,但良辰实少,更何况有良辰时未必逢得上美景。所以如果拥有了良辰美景,再加上赏心乐事,那是一定要秉烛夜游,纵情欢乐的。在这里唐寅劝人们一定要把握良好的时机,尽情享受美好生活。他还推陈出新地高唱“春宵一刻千金价,我道千金买不回”,把纵情声色及时享乐推到了更高的地位。在《一世歌》中,唐寅不但要人们追求享乐生活,而且还要人们抓紧兑现这种幸福。“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⑩人生美好的时光实在短暂,所以必须“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须满把金尊倒”,赏娇花对明月一定要纵情高歌,“急须”一词更表达了诗人时不我待的心理。要赶紧享受对酒当歌,愉悦身心的快意生活。诗人认为这种生活远比“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的劳心劳力生活更值得人们去珍惜与享受。再如《进酒歌》与《闲中歌》中,诗人也一再提醒世人一定要及时地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去享受生活的美好,号召人们享乐还需趁少壮。在诗人眼里,富贵功名不过是一场空,都不如纵酒享受当下的生活更重要。

唐寅因科场案的牵连,绝意仕途,选择隐居生活。虽然归隐是唐寅的主动选择,但作为一个古代的文人,“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依然对他有着一定的影响,再加上他满腹才华没有施展的机会,正如祝允明说唐寅“有过人之杰,人不歆而更毁;有高世之才,世不用而更摈;此其冤宜如何已!”(《唐子畏墓志并铭》)⑪人生经历的不幸使得唐寅的诗歌创作中多有怀才不遇的愤懑。王世贞说唐寅诗作“冀托于风人之指”⑫。毛庆臻《一亭考古杂记》中说唐寅“乃诗中牢骚感慨,至不可解”⑬。徐充说唐寅“然诗中往往多穷愁愤疾之语,而欲鸣不平”⑭。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说唐寅:“唐才情绝胜,失意后所作,多凄咽感叹之旨,往往使人欲歇欲绝,真一代之异才也。”⑮所谓“凄咽感叹之旨”说的就是唐寅诗歌里所包含的那种抑郁不平的身世之慨。王世贞评价唐寅的《答文徵明书》及《桃花庵歌》为“见者靡不酸鼻也”⑯,也是为唐寅诗歌中怀才不遇的身世寄托所感动。但愤懑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诗人为了排解自己的精神痛苦,又开始主动讴歌归隐的生活。

唐寅曾有《和沈石田落花诗》三十首,对落花极尽歌咏。花开绚烂,但好花不常开,花期的短暂正象征着唐寅在高中解元后曾经有过的瞬间繁华。从唐寅一生的经历来看,春风得意的日子确实太短暂,从弘治十一年的秋闱到弘治十二年的春闱,不过是四五个月的辉煌和绚烂,歌咏落花实际上就是诗人在悲叹自己不幸的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郁闷情怀。《和沈石田落花诗》中有“: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可惜错抛倾国色,无缘逢看买金人”、“花朵凭风着意吹,春光弃我意如遗”⑰。这些诗句蕴含了诗人无限的伤心与落寞,对自己才高八斗,却空被见弃的不幸经历,诗人发出了不平的呐喊。诗人不加掩饰地直陈心迹,毫不讳言自己的激愤与失意,反复对落花进行歌咏,就是对不幸身世的咏叹。在《漫兴》十首中也多有这样的诗句,如:“十载铅华梦一场,都将心事付沧浪”⑱“,白面书生空赋,黄金游客胜貂裘”⑲,表达了才志不得舒展的抑郁。“黄金谁买长门赋,黛笔难描满额颦”⑳“,难寻萱草酬知己,且摘莲花供圣僧”㉑“,去日苦多休检历,知音谅少莫修琴”㉒抒发了知音难求的落寞。在《过闽宁德宿旅邸馆人悬画菊愀然有感因题》“: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离曲径中;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㉓没有主人的菊花引发诗人想起了自己有才不被见用的凄凉现实,抒发了自己知音难觅的惆怅情怀。短短的四句诗歌中蕴含了诗人不平、愤懑、伤感的情感,其浓郁的悲伤读来令人动容。

既然不能在仕进的道路上施展自己的才华,不如寄情山水,在清风明月中修心养性。唐寅诗作中有不少歌咏渔樵之乐的作品,如《咏渔家乐》:

时泰时丰刍米贱,买酒颇有青铜钱;夕阳半落风浪舞,舟船入港无危颠。烹鲜热酒招知己,《沧浪》迭唱仍扣舷;醉来举盏酹明月,自谓此乐能通仙;遥望黄尘道中客,富贵于我如云烟。㉔

渔夫虽然靠打鱼为生,与功名富贵无缘。但不论时事如何变化,大自然总能满足渔夫的生活需求。不管米价是贵是贱,渔夫只要打到鱼,就可以养活自己,还能有闲钱去买酒。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好客而并不富裕的渔夫烹调好鲜美的食物,温热好醉人的美酒,扣舷高唱沧浪歌,与知己把酒言欢。诗作把渔夫的生活写得逍遥自在,乐能通仙,令人向往。在《烟波钓叟歌》中唐寅歌咏了一位自小生活在江湖中的钓叟,他“不知朝市有公侯”㉕,对富贵更没什么概念,只知道“烟波好风景”,只热爱自己打鱼为生的自然生活。喝醉了就睡觉,解下蓑衣当枕被。钓叟“仰视青天大如饼”、“不尚功名惟尚志”的生活态度,无疑暗合诗人心态,对钓叟的歌赞,也就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肯定。又如《题钓鱼翁画》:

直插渔竿斜系艇,夜深月上当竿顶;老渔烂醉唤不醒,满船霜印蓑衣影。㉖

诗中塑造了一个率性随意的渔翁形象,在一天的辛勤劳作后,他随意的系住小艇,饮酒至烂醉,在月光的映照下沉沉睡去,这是何其舒适与随意的生活。

更多的时候,唐寅直接歌咏山水隐逸之乐,表达自己的归隐情怀。如《题画》:

促席坐鸣琴,写我平生心;平生固如此,松竹谐素音。㉗

诗人说坐下来弹弹琴,在琴声中寄托自己的心愿。这个心愿即是归隐林间,高洁的松竹可以代表诗人高洁的情怀与不渝的追求。又如《题画》:“短着田衣挥羽扇,此心于世已嚣然。”㉘诗人表达了对纷繁的尘世心生厌倦,惟愿在山间泉边度过一生。这里有落落的长松,有汩汩的野泉。脱去读书人的装扮,穿上田间劳作的短衣,挥摇着羽扇,忘却那喧嚣纷繁的世俗生活,真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诗人的隐逸生活并不寂寞,如《题画》:“行人杖履多迷路,不是书声何处寻”、“焚香对坐浑无事,自与诗书结静缘”㉙。在美丽的水光山色中,在幽静的隐居生活中自有诗书相伴,诗人在吟咏诗书中获得身心的愉悦。

①②③④⑤⑥⑦⑨⑩⑬⑭⑰⑱⑲⑳㉑㉒㉓㉔㉕㉖㉗㉘㉙周道振,张月尊辑校:《唐伯虎全集》,中国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59-60页,第88页,第102页,第24-25页,第26页,第271页,第35页,第26页,第27页,第594页,第597页,第66页-第73页,第84页,第83页,第85页,第83页,第84页,第111页,第38页,第37页-第38页,第152页,第100页,第143页,第134页-第135页。

⑧[清]孙诒让:《十三经注疏校记》,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495页。

⑪[明]祝允明:《怀星堂集》卷十七,文津阁四库全书,集421,第375页。

⑮[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六,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

⑯[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六,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44页。

买艳霞,博士,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

(责任编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

猜你喜欢

唐寅诗作诗人
装疯卖傻的唐寅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兰铁成红楼诗作手稿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唐寅绘画专题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述说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