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词风格嬗变略论
2010-08-15丛培欣牡丹江大学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丛培欣(牡丹江大学,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宋代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自序》云:“中兴以来,作者继出,及乎近世,人各有词,词各有体。”朱敦儒就以其“独步一世”①的创作,展示给人们一种风格——“樵歌体”,为南渡词坛吹进了一股别样的清风。朱敦儒词之所以在当时“别是一家”,是与朱敦儒人生历程截然不可分的。朱敦儒生活于南北宋过渡时期,他的生命历程必然与宋氏王朝的命运相牵连。独特的生存年代、独行的词风,促使自宋以来的研究者自觉地把朱敦儒生命历程分成了南渡逃难、南宋为官和嘉禾隐居三个时期,也使得其词风具有了从“空阔淡远的境界”至“单纯统一的意象”再至“辞浅意深”的嬗变过程。
在“靖康之变”之前,朱敦儒词的主体是尊前花间之趣、个人闲适之情、酒后观赏之景,表现的是一种“诗酒风流”的浪子生活,意境狭小而纤细。但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世事变幻的沧桑、宦海风波的险恶,朱敦儒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风格即人”,词品如人品,朱敦儒心境的变化必然引起朱词的境界与风格变化。前期那种狭小而纤细的词境已经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空阔、淡远的宏大境界。格调不再是沉郁、愤激和凄苦,飘逸和闲放成为主流。而将这种空阔淡远的境界推上极致的,当属朱敦儒隐居嘉禾时所作的《好事近·渔父词》:
摇手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朱敦儒被投降派排挤出朝廷后,长期住在嘉禾,过着寄情山水的隐居生活。《渔父词》就是这种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极为广阔空灵的背景上,词人以轻描淡写之笔添上了那么一个光影闪烁不定的动点——孤鸿,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俯仰流转,浑然一气,“使风景、人物、情致、神韵,一齐活跃于纸上”②,令人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感受神话之妙谛。难怪清代陈廷焯《云韶集》卷五评其词曰:“绘景清绝,直是仙境。”③词人仿佛已置身其中,烘托出开阔、旷远的境界,反映出朱敦儒超脱尘世、疏放任性的性情。他的另外一些词更进一步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意境愈发宏大,如《念奴娇·垂虹亭》:
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 深夜悄悄鱼龙,灵旗收暮霭,天光相接,莹澈乾坤,全放出、叠玉层兵宫阙。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胸中云海,浩然犹尽明月。
王国维曰:“词以境界为上”,而“境界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④词人面对着空明澄澈的湖光水色凝神静默,刹那间精神与广袤无垠的大自然神交契合,整个生命意识都从小我中扩展开来,超脱了时空,吞吐着大地,进入了一种纯粹的精神体验之中,个体的微渺的尘念一扫而空,整首词蕴满了深沉的人生感和宇宙感,给读者一个阔大的想象空间,任读者去想象、补充、品味,情渗于中,从而体现出一种清新、旷远、飘逸的风格。
别林斯基曾对诗的本质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⑤这句话用来论词也同样适用。朱敦儒的246首词,按照张而今先生的说法,可分为感伤词、风情词、隐逸词和咏物词四类。⑥他所咏之物有梅、菊、木犀、水仙、桃、瑞香,有酒有茶,还有雪、月等,种类繁多。他的咏物词不像周邦彦词沉郁曲折,也不像吴文英词意象纷呈,堆砌词藻。朱敦儒咏物词所选取的意象始终带有单纯明朗统一的特征,很少有跳跃式或者是层深式的描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给人以清俊婉丽的精神享受和疏宕美的感觉,以咏梅为例。朱敦儒的咏梅词有40多首,咏梅词如此之多,应与宋代文人偏爱梅花的传统有关。在宋人看来,梅就是一种清雅脱俗的人格象征。朱敦儒生活于尚梅的时代,自然也不例外,如《念奴娇》:
见梅惊笑,问经年何处,收香藏白。似语如愁,却问我、何苦红尘久客。观里栽桃,仙家种杏,到处成疏隔。千林无伴,澹然独傲霜雪。 且与管领春回,孤标争肯接、雄蜂雌蝶。岂是无情,知受了、多少凄凉风月。寄驿人遥,和羹心在,忍使芳尘歇。东风寂寞,可怜谁为攀折。
上阕直接以梅为喻,立意不凡。与梅一问一答,构思奇巧,以梅之澹然嘲己之久误红尘,揭示自己内心仕与隐皆不如意的矛盾。下阕借歌颂梅花不肯招蜂引蝶,孤标独立的高贵品质,揭示自己的高风亮节。而“和羹心在”、“可怜谁为攀折”,痛苦地道出词人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愿望无从实现的痛苦之情。这首词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追和此词的人较多,李光的《念奴娇》中“写我精神惟赖有,潇洒西湖词客”,便是受了朱敦儒此词的鼓舞,傅自得与朱熹也都追和过这篇作品(朱熹《念奴娇》题“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黄蓼园在《蓼园词选》中评价:“希真急流勇退,人品自尔清高。观‘受了多少凄凉风月’句,或有不能见用,不得已而托于求退者乎?且读至‘和羹心在’,可以知其志矣。希真作梅词,以真性之所近也。”⑦梅花的冰清玉洁,傲霜斗雪,遗世独立,孤芳自赏等高贵品格,无疑成了朱敦儒自身品性的真实写照。
品读朱敦儒的咏物词,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触,朱词中意象的清雅高洁与他对意象的选择有直接的关系。朱敦儒善于选取一些孤独的、落寞的意象,如一叶漂泊无依的扁舟,一位月下独酌的老翁,一只恣意横吹的玉笛,一轮泛着青灰的明月等,以此构成寂寥而幽冷的词境。除此,他还喜用单一的意象、单一的场景,构成一种特别的韵味。再看他的两首有名的咏梅词,如《卜算子》: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躲。 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独自风流独自香,明月来寻我。
再如《减字木兰花》:
今年梅晚,懒趁寿阳钗上燕。月唤霜催,不肯人间取次开。 低寰掩袂,愁寄玉阑金井外。粉瘦香寒,独报身心一点酸。
《卜算子》词中,荒山幽涧里的“独自风流独自香”的一枝早春之梅是词人的着笔点,至于“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躲”、“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都是为“古涧”中傲雪独立的梅花而存在的衬语,梅花生存的环境虽险恶,但他不怕霜寒,清隽卓立的风姿令人敬佩。《减字木兰花》中,“粉瘦香寒,独报身心一点酸”的晚梅则成为作者着力刻画的对象,而“月唤霜催,不肯人间取次开”的个性,则表现出梅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洁品和不愿随波逐流的精神。两首词中梅花的孤高自傲的个性特征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意象单纯,意境统一”的感觉油然而生。其实“梅花”在朱敦儒的词里绝非是一个单纯的物象,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意蕴,再现了词人复杂的心态,具有了现实的社会意识,成了词人生命与理想的象征。
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评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西江月》(日日深怀酒杯)两首词曰:“辞浅意深,可以警世之役于非望之福者。”朱词的“辞浅”构成了他辞浅意深、雅俗并存的语言艺术特点。黄氏所褒扬的两首《西江月》自不待言,再如《朝中措》:
先生馋病老难医,赤米餍晨炊。自种畦中白菜,腌成翁里黄齑。 肥葱细点,香油漫炒,汤饼如丝。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
这种随口而出的口语化的语言,使朱敦儒的词既不同于婉约词派的含蓄典雅,又有别于豪放词派的粗犷放达,而是独自形成了简洁明快的直叙式的自然质朴之美。对于朱敦儒词的这种语言风格,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认为朱敦儒词的特色是“不做绮艳语,少用典故,通俗易懂”,如《好事近》“锦鳞拔刺满篮鱼,取酒价相敌。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其中除“锦鳞”、“拔刺”书面语体色彩较强外,词中其他语句均变成了“家常语”。词人把他们编织在一起,既朴茂,又清润,雅俗共赏,富有表现力,似乎一个“摇手出红尘”的潇洒渔父向我们走来。
朱敦儒词辞浅意深、俗雅共赏之色与他大量使用口语与俚词是同构共存的。朱敦儒在北宋时所作的《鹧鸪天》(我是清都山水郎),其中已具有散文化、口语化的味道。这种流畅谐缓,浅近通俗的语言在他北宋前期的词作中数量虽然不多,但已经初露端倪。晚年归隐后,他研佛修道,思想中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老庄思想色彩逐渐变得浓厚,使得他在词作上追求一种朴素自然之美,《感皇恩》是最好的例证: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画竹随宣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胜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这首小词语浅而意深,节短而韵长,表露了作者晚年淡泊旷远的志趣。起首“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二句,语言平易浅白,如话家常,透出主人公知足寡欲的人生态度。“花竹随宜旋装缀”一句承上,开辟了一个两三亩地的小园儿,栽花种竹,点缀园子。“便有山家风味”一句,既总结上文,又漾出作者的怡悦之情。随后画面上出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等闲池上饮,林间醉”,词人这种徜徉山水,从容度日的方式,正是来自遁迹山林者所乐的境界。下阕转入议论,将词境拓深一步。“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三句语极朴拙,意却自在,虽用口语,却浅白有味。结句将上下阕一并收束,表示要在这个人间洞天里度此余年,一派欣然所得的情致,可谓溢于言表了。这些口语化、散文化、行文流畅而随意的词,显示出朱敦儒词辞浅意深的审美特征。正如胡云翼在《宋词选》中写道:“就艺术表达的角度来说,语言清新晓畅,一扫绮靡习气,这一特点是应当予以肯定的。”王安石在《题张司业诗》说云:“看似寻常最奇崛,诚如容易却艰难。”切中肯綮,道出了敦儒词语言修养的深厚。
要之,朱敦儒词之所以展现出上述独特的审美特征并非偶然。存在决定了意识,笔者认为作为一种内在气质的外化,它和创作主体的个性特征、思想崇尚、社会背景等原因密不可分,这应当是我们探讨朱敦儒词独有的审美特征形成的出发点和立脚点。
① [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朱希真出处》,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② 梁启勋:《词学》,中国书店,1985年版。
③ [清]陈廷焯:《云韶集》,南通王氏晴蔼庐钞本。
④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⑤ [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
⑥ 张而今:《〈樵歌〉主流探论》,《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1期。
⑦ [清]黄苏:《蓼园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