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农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0-08-12刘悦凯江华

南方农村 2014年5期
关键词:广州对策

刘悦凯+江华

摘 要:本文对近年广州农产品出口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广州农产品出口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对策;广州

中图分类号:F752.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4)05-0048-04

广州是千年商都和国家中心城市,扩大农产品出口是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广州农产品出口发展总体平稳,出口东盟新兴市场前景喜人,但同时也存在国外贸易壁垒不断加强、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出口交易规模过小等问题。

一、广州农产品出口的基本情况①

(一)农产品出口总体发展平稳,但过程有起伏

2007-2013年,广州农产品出口总体发展平稳。据统计,2013年,广州农产品出口总额7.68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1.40亿美元,增长22.3%(没有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下同。),年均增速为3.4%。

同期,农产品出口过程有起伏。2008年和2009年,受欧美金融危机影响,广州农产品出口增幅收窄,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9.8、8.6个百分点。其中,2009年为负增长。2012年,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人民币升值和生产成本上涨的多重因素影响,广州农产品出口增幅急速下降,比2011年减少20.2个百分点。2013年广州农产品出口基本平稳,比2012年增长0.5%(见图1)。

图1 近年广州农产品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由历年广州海关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二)农产品出口总额占全省出口份额逐年下降

2007-2013年,广州农产品出口在全省农产品出口中的地位持续下降。据统计,2013年,广东农产品出口总额为81.30亿美元,广州农产品出口占全省的9.4%,自2007年以来首次跌至个位数,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比2007年减少5.8个百分点,呈逐年下降态势(见图2)。

同期,广州农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市农业总产值比重有升有降,但整体呈下降趋势。据统计,2013年,广州农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2.2%,是2007年以来的最低位,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比2007年的18.8%降低6.6个百分点。

图2 近年广州农产品出口的地位与贡献

资料来源:由历年广州海关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三)东盟逐渐成为广州农产出口的重要市场

2013年,广州农产品出口东盟(主要六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下同。)总额为1.70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0.63亿美元,增长58.5%,以年均8.0%的增幅发展。

同期,香港和美国虽然仍是广州农产品出口主要目的地,但出口呈逐渐下降态势。2013年,广州农产品出口香港和美国总额为2.95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0.21亿美元,增长7.8%,平均每年仅增长1.3%,增速仅为东盟六国的15.8%。

另据数据显示,2013年,广州农产品出口东盟的份额为22.2%,比2007年的17.1%增加5.1个百分点。同期,广州农产品出口香港和美国的份额共为38.4%,比2007年的43.6%减少5.2个百分点。在2008-2013年期间,两大市场的份额差,从2008年的28.9个百分点逐年收窄至2013年的16.2个百分点,前后收窄了12.7个百分点(见图3)。从近年出口情况看,广州农产品出口东盟新兴市场前景喜人。

图3 近年广州农产品出口东盟、香港和美国的份额情况

资料来源:由历年广州海关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四)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份额逐年下降

2007-2013年,广州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份额整体逐年下滑。据统计,2013年,广州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额为2.2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9.7%,首次回落到三成以下,比2007年份额,下降4.7个百分点。其中,2013年园艺产品出口份额为8.2%,比2009年的12.4%减少4.2个百分点。园艺产品中的主要品种蔬菜,出口份额从2009年的7.5%下降到2013年的2.8%,降低4.7个百分点。同期,水海产品出口份额下降更为显著,从2007年的13.4%下降到2013年的7.6%,下降5.8个百分点。与此相反,2013年广州畜禽产品的出口份额达13.9%,比2007年增加3.9个百分点(见图4)。不管近年出口变动如何,猪、罗非鱼、蔬菜等仍然是广州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品种。

图4 近年广州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份额情况

资料来源:由历年广州海关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二、广州农产品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加强,各种贸易争端和摩擦不断出现

发达国家相继实施更加严厉的食品安全新标准,大幅抬高进口农产品门槛,对园艺、水海等广州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产生较大影响。禽流感疫情也对禽类产品出口贸易带来不利影响。虽然,欧美、日本等地区经济复苏的态势将平稳持续,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会逐渐增加,但受到国外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涨、缺乏品牌等多重压力,农产品出口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农产品出口时遭遇的各种贸易争端和摩擦也有增无减。

(二)出口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

广州优质农产品种类较多,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但普遍缺乏深度加工。从近几年出口较大宗的品种可知,很多农产品都是初级产品,加工品出口份额所占比例较低,远不能成为广州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主要力量。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研究和加工产品开发以及加工机械发展严重滞后,综合利用开发较差,制约了广州农产品出口的进一步发展。

(三)多数农业企业出口交易规模过小,抗风险能力较弱

据统计,2013年,广州出口企业共完成农产品出口交易2002笔,平均每笔交易额38.36万美元。其中,交易额低于平均数的交易共1716笔,占出口总交易笔数的85.7%,共交易1.0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3.9%,平均每笔交易仅有6.22万美元;交易额高于平均数的交易共286笔,仅占出口总交易笔数的14.3%,共交易6.6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6.1%,平均每笔成交额高达231.16万美元。从整体情况看,广州农业企业出口交易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突破技术壁垒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还有待提高,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健全等。

(四)农产品出口市场相对集中,贸易风险增大

据统计,2013年,超过八成的广州农产品出口集中在亚洲和北美洲。过于集中的出口市场隐藏着较大的国际贸易风险,容易受到这些地区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农产品出口市场剧烈波动(见图5)。

图5 2013年广州出口农产品的目标市场洲别构成(%)

资料来源:由广州海关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三、提高广州农产品出口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世界眼光,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

广州区位优势明显,历来为国际重要商贸城市。广州必须站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世界眼光,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在扩大农产品出口上有更大作为。一是加强与各国驻穗领馆的沟通联系,积极开展美加、欧洲、东盟等世界各地的农业经贸合作与宣传推介活动,强化对外农业交流合作关系。二是借助境外、国外经贸平台,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组团赴境外、国外,参加有国际影响力的博览展会活动,拓展视野,树立国际竞争意识,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勇气和信心。三是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或到国外开发资源、投资办农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和营销基地,扩大农产品出口。

(二)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一是加强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政策理论研究,为农业出口企业提供法律、技术指导。二是大力扶持和培育农业出口经营主体。引导有条件的出口企业加快发展,在优势农产品出口企业中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骨干出口企业。三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发挥龙头企业紧密连接生产和市场的组织、吸附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出口农产品的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四是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出口农产品的科技和资本含量,生产出口高附加值的优质农产品,也是应对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根本出路。五是实施品牌战略,引导和鼓励出口企业努力树立、培育品牌,不断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综合竞争力,使农业出口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六是加强农产品出口行业组织建设,支持农业出口企业大胆维护自身权益。

(三)加强产销型经营体系建设,提高持续竞争力

提高农产品出口系统营销的意识,把农产品出口视为一个集科研、市场研究、生产管理、加工储运、贸易服务等经济活动于一体的产业系统,调整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出口企业的现实和持续竞争力。一要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标准化建设,保障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二要大力发展出口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加工品的出口份额。三要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自检自控体系。四要加大对农药、兽药、饲料和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整治力度,从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五要强化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和监测预警机制。

(四)加强国际农产品市场格局研究,为企业出口提供指导和服务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波动和贸易伙伴的变化,使农产品出口市场处于持续的变动之中,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准确掌握,是农业出口企业进行正确决策的基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形势和格局的研究,为出口企业提供有关国际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等信息的服务,指导农业出口企业积极调整出口目标市场结构,大胆开拓新兴市场。鼓励农业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原产地标记注册农产品的出口,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出口竞争优势,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同时,加强开展农业国际贸易人才的专业培训,建立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长效机制。

(五)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农产品出口

香港和美国仍是广州传统的主要农产品出口市场,要进一步稳定并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10年元旦正式启动以来,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市场,已逐步稳定成为广州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新兴市场,未来几年,广州出口东盟市场还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同时,要加大对欧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等洲际新兴市场的全方位探索、拓展力度,保持农产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分散减少广州农业龙头企业出口风险,进一步促进提升广州农产品出口和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

(六)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解决目前广州农产品出口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农产品出口后劲,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在农业企业出口产品研发能力、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质量检测能力、出口基地建设、品牌建设、国际贸易业务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要给予重点培育和大力扶持,以促进农业出口企业经营向国际化水平迈进,提高广州农产品出口水平。

参考文献:

[1]洪少朋,骆浩文,牛孝国.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和

对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49-53.

[2]王锦海,黄修杰,杨姗姗.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

与发展战略[J].广东农业科学,2007(8):105-108.

(责任编辑:陈 勇)

据统计,2013年,广州出口企业共完成农产品出口交易2002笔,平均每笔交易额38.36万美元。其中,交易额低于平均数的交易共1716笔,占出口总交易笔数的85.7%,共交易1.0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3.9%,平均每笔交易仅有6.22万美元;交易额高于平均数的交易共286笔,仅占出口总交易笔数的14.3%,共交易6.6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6.1%,平均每笔成交额高达231.16万美元。从整体情况看,广州农业企业出口交易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突破技术壁垒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还有待提高,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健全等。

(四)农产品出口市场相对集中,贸易风险增大

据统计,2013年,超过八成的广州农产品出口集中在亚洲和北美洲。过于集中的出口市场隐藏着较大的国际贸易风险,容易受到这些地区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农产品出口市场剧烈波动(见图5)。

图5 2013年广州出口农产品的目标市场洲别构成(%)

资料来源:由广州海关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三、提高广州农产品出口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世界眼光,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

广州区位优势明显,历来为国际重要商贸城市。广州必须站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世界眼光,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在扩大农产品出口上有更大作为。一是加强与各国驻穗领馆的沟通联系,积极开展美加、欧洲、东盟等世界各地的农业经贸合作与宣传推介活动,强化对外农业交流合作关系。二是借助境外、国外经贸平台,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组团赴境外、国外,参加有国际影响力的博览展会活动,拓展视野,树立国际竞争意识,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勇气和信心。三是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或到国外开发资源、投资办农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和营销基地,扩大农产品出口。

(二)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一是加强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政策理论研究,为农业出口企业提供法律、技术指导。二是大力扶持和培育农业出口经营主体。引导有条件的出口企业加快发展,在优势农产品出口企业中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骨干出口企业。三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发挥龙头企业紧密连接生产和市场的组织、吸附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出口农产品的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四是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出口农产品的科技和资本含量,生产出口高附加值的优质农产品,也是应对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根本出路。五是实施品牌战略,引导和鼓励出口企业努力树立、培育品牌,不断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综合竞争力,使农业出口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六是加强农产品出口行业组织建设,支持农业出口企业大胆维护自身权益。

(三)加强产销型经营体系建设,提高持续竞争力

提高农产品出口系统营销的意识,把农产品出口视为一个集科研、市场研究、生产管理、加工储运、贸易服务等经济活动于一体的产业系统,调整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出口企业的现实和持续竞争力。一要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标准化建设,保障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二要大力发展出口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加工品的出口份额。三要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自检自控体系。四要加大对农药、兽药、饲料和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整治力度,从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五要强化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和监测预警机制。

(四)加强国际农产品市场格局研究,为企业出口提供指导和服务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波动和贸易伙伴的变化,使农产品出口市场处于持续的变动之中,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准确掌握,是农业出口企业进行正确决策的基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形势和格局的研究,为出口企业提供有关国际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等信息的服务,指导农业出口企业积极调整出口目标市场结构,大胆开拓新兴市场。鼓励农业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原产地标记注册农产品的出口,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出口竞争优势,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同时,加强开展农业国际贸易人才的专业培训,建立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长效机制。

(五)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农产品出口

香港和美国仍是广州传统的主要农产品出口市场,要进一步稳定并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10年元旦正式启动以来,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市场,已逐步稳定成为广州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新兴市场,未来几年,广州出口东盟市场还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同时,要加大对欧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等洲际新兴市场的全方位探索、拓展力度,保持农产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分散减少广州农业龙头企业出口风险,进一步促进提升广州农产品出口和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

(六)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解决目前广州农产品出口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农产品出口后劲,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在农业企业出口产品研发能力、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质量检测能力、出口基地建设、品牌建设、国际贸易业务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要给予重点培育和大力扶持,以促进农业出口企业经营向国际化水平迈进,提高广州农产品出口水平。

参考文献:

[1]洪少朋,骆浩文,牛孝国.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和

对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49-53.

[2]王锦海,黄修杰,杨姗姗.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

与发展战略[J].广东农业科学,2007(8):105-108.

(责任编辑:陈 勇)

据统计,2013年,广州出口企业共完成农产品出口交易2002笔,平均每笔交易额38.36万美元。其中,交易额低于平均数的交易共1716笔,占出口总交易笔数的85.7%,共交易1.0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3.9%,平均每笔交易仅有6.22万美元;交易额高于平均数的交易共286笔,仅占出口总交易笔数的14.3%,共交易6.6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6.1%,平均每笔成交额高达231.16万美元。从整体情况看,广州农业企业出口交易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突破技术壁垒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还有待提高,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健全等。

(四)农产品出口市场相对集中,贸易风险增大

据统计,2013年,超过八成的广州农产品出口集中在亚洲和北美洲。过于集中的出口市场隐藏着较大的国际贸易风险,容易受到这些地区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农产品出口市场剧烈波动(见图5)。

图5 2013年广州出口农产品的目标市场洲别构成(%)

资料来源:由广州海关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三、提高广州农产品出口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世界眼光,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

广州区位优势明显,历来为国际重要商贸城市。广州必须站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世界眼光,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在扩大农产品出口上有更大作为。一是加强与各国驻穗领馆的沟通联系,积极开展美加、欧洲、东盟等世界各地的农业经贸合作与宣传推介活动,强化对外农业交流合作关系。二是借助境外、国外经贸平台,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组团赴境外、国外,参加有国际影响力的博览展会活动,拓展视野,树立国际竞争意识,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勇气和信心。三是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或到国外开发资源、投资办农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和营销基地,扩大农产品出口。

(二)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一是加强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政策理论研究,为农业出口企业提供法律、技术指导。二是大力扶持和培育农业出口经营主体。引导有条件的出口企业加快发展,在优势农产品出口企业中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骨干出口企业。三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发挥龙头企业紧密连接生产和市场的组织、吸附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出口农产品的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四是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出口农产品的科技和资本含量,生产出口高附加值的优质农产品,也是应对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根本出路。五是实施品牌战略,引导和鼓励出口企业努力树立、培育品牌,不断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综合竞争力,使农业出口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六是加强农产品出口行业组织建设,支持农业出口企业大胆维护自身权益。

(三)加强产销型经营体系建设,提高持续竞争力

提高农产品出口系统营销的意识,把农产品出口视为一个集科研、市场研究、生产管理、加工储运、贸易服务等经济活动于一体的产业系统,调整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出口企业的现实和持续竞争力。一要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标准化建设,保障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二要大力发展出口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加工品的出口份额。三要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自检自控体系。四要加大对农药、兽药、饲料和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整治力度,从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五要强化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和监测预警机制。

(四)加强国际农产品市场格局研究,为企业出口提供指导和服务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波动和贸易伙伴的变化,使农产品出口市场处于持续的变动之中,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准确掌握,是农业出口企业进行正确决策的基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形势和格局的研究,为出口企业提供有关国际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等信息的服务,指导农业出口企业积极调整出口目标市场结构,大胆开拓新兴市场。鼓励农业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原产地标记注册农产品的出口,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出口竞争优势,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同时,加强开展农业国际贸易人才的专业培训,建立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长效机制。

(五)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农产品出口

香港和美国仍是广州传统的主要农产品出口市场,要进一步稳定并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10年元旦正式启动以来,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市场,已逐步稳定成为广州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新兴市场,未来几年,广州出口东盟市场还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同时,要加大对欧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等洲际新兴市场的全方位探索、拓展力度,保持农产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分散减少广州农业龙头企业出口风险,进一步促进提升广州农产品出口和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

(六)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解决目前广州农产品出口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农产品出口后劲,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在农业企业出口产品研发能力、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质量检测能力、出口基地建设、品牌建设、国际贸易业务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要给予重点培育和大力扶持,以促进农业出口企业经营向国际化水平迈进,提高广州农产品出口水平。

参考文献:

[1]洪少朋,骆浩文,牛孝国.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和

对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49-53.

[2]王锦海,黄修杰,杨姗姗.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

与发展战略[J].广东农业科学,2007(8):105-108.

(责任编辑:陈 勇)

猜你喜欢

广州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An Illustrated Timeline of Inventions and Inventors in the 1880s
2020达亿瓦秋冬时尚秀在广州举行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广州车展展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