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竞争优势来源的租金分析

2010-08-10杨利军

中国流通经济 2010年2期
关键词:专用性租金价值链

杨利军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一、问题的提出

竞争是战略管理的永恒话题,而应对竞争的方式却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创新。当环境的不确定性较低时,为应对竞争的压力,企业内在的控制权冲动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试图通过控制整个产业价值链,来创造低成本或差异化。按照波特的观点,供应商和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越强,必然造成行业竞争激烈程度越高以及获利水平的下降。因此,从控制整个产业价值链和降低交易费用的角度,企业建立了纵向一体化格局。庞大的纵向产业价值链体系所带来的优势是内在的相对稳定性,在低信任度和机会主义横行的竞争环境中,这无疑是一剂良药——以牺牲速度和柔性来抵消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忧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网络飞速发展,供应商与客户之间一对一的对偶关系发生了诸多实质性的改变。(1)信息技术与网络使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大为减弱,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持续上升并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技术进步使跨组织边界对交易行为及过程的有效监督成为可能,为节约交易费用提供了技术途径;(3)信息的充分流动、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全球化的资源配置与竞争等市场和非市场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价值观的多元化与不稳定性,客户需求快速多变、发散、个性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客观上要求企业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提供更具柔性的运作管理。上述因素与宏观环境的变化共同造成了企业经营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无疑给企业的战略管理提出了挑战。在已有的战略框架之下,为适应需求的个性化,大规模定制似乎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但研究表明,大规模定制往往需要依赖复杂的流程控制和技术匹配。[1]对网络整合商来说,由于构建定制化能力需要大量的专用性资产投资,再加上产业时速扩大效应,完全依赖自身进行投资,风险极大,且效率不高。[2]在此情况下,必须探索新的与环境匹配的战略竞争模式。20世纪以来,出现了以超越竞争对抗进行产业价值链与企业价值链重构的趋势,原产业价值链上的供应商、制造商、客户等关系被重新排列组合,跨组织边界竞合的供应链竞争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成为提供快速响应与柔性、应对多变不稳定客户需求、实现效率与差异化兼顾的有效竞争手段。

供应链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哪里?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提出了竞争优势的外生性观点。资源基础理论首先肯定了竞争优势的内生性,持久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以及在资源基础上形成的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竞争优势来源的问题,但正是由于资源的内生性对跨组织边界的竞争优势问题构成了障碍,所以,在资源基础理论和跨组织边界上还需要一个纽带。

租金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一般而言,企业存在三种类型的基本租金:凭借其控制的异质性资源而创造的李嘉图租金;控制市场而创造的垄断资金;具有创新的动态能力而形成的熊彼特租金,而这三类租金又是相互转换的。在这三类基本租金中,垄断是根本目的,创新具有基础性作用,而李嘉图租金则具有战略意义。显然,供应链的出现是新型竞合关系的创新,也是产业价值链系统重构的创新,供应链系统通过跨组织边界的资源整合重新配置来提供异质性,这正是租金理论能够很好解释的领域。此外,关系租金概念的引入又弥补了资源基础理论的缺陷,同时又可以突破内生性资源、能力与外生产业结构视角的限制。[3]

二、租金的有关概念和类型

租金,一般是指超出平均利润或超出竞争性收入的部分。最早的租金指由于异质性资源所带来的收益,即由于资源的异质性所产生的“溢价”。熊彼特提出了创新所产生的租金,由于技术创新,从经济学的角度产生垄断优势,以垄断优势获取超过平均利润的部分称之为熊彼特租金。此外,还有由于垄断而产生的垄断租金,以上是三种基本的企业租金类型。

关系租金这一概念由来已久。达意尔(Dyer)指出,“特殊的厂商间联系”(Idiosyncratic Interfirm Linkage)和特定战略联盟伙伴的专用性投资是竞争优势和关系租金的重要来源。[4]在特定联盟中,只有合作者的特质可以创造这种利润。达意尔等人认为,“关系租金”是一种只能从交换关系中共同获得的超额利润,个别厂商无法获得。因此,特殊的组织间关系是关系租金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5]庄晋财认为关系租金来源于群内各行为主体的竞合。竞合指各行为主体或组织之间的一种关系,具有资源、知识、信息、功能等的互补性与共赏性,通过共同专属性投资创造出超额利润,为群内企业寻求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途径。[6]我们认为,结合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SET)在组织交换关系建立过程中的应用,所谓关系租金,是建立在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以创新为目标,基于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承诺,通过特定的资产专用性投资,以跨组织边界的合作与共享为途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从以上的定义可知,关系租金存在于合作伙伴的关系纽带之中,而信任与相互承诺是关系建立的基础;进行资产专用性投资是关系租金产生的必要条件;相互合作与共享是实现关系租金的途径,其根本目的是创新。

目前,国内对供应链租金的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以关系租金为主,忽视其他三种租金(李嘉图租金、垄断租金、熊彼特租金)在供应链模式这一新的战略结构下的产生来源及表现形式。

第二,对三种基本租金与关系租金在供应链结构中的关系没有进行明确界定。关系租金在供应链结构中与上述三种基本租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相互作用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三,对供应链租金的来源和类型的研究上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在租金来源方面,强调交易过程,而忽视对整个价值链各个环节的考量;强调协同效应对租金的贡献,而忽视整个价值链的加深与重构等。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探讨。

三、供应链下租金的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供应链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林(Lin F.R)等认为供应链是包括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在内,涉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网络系统。[7]蓝伯雄等认为,供应链是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8]综合各方面的观点,我们认为,供应链的本质是创新,该创新由供应链系统的一体化运作所带来的整体涌现性所提供。

在供应链环境下,租金早产生于单个企业的内部,由独立企业的资源异质性、创新以及这些资源与能力在竞争性市场上的“投射”(如垄断)所创造,这时的租金是内生的;进而,由于供应链体系的建立,借助特殊的“关系”媒介,扩展到部分或整个供应链,由最初的单一结构,蔓延至网络,由最初的单个企业的资源异质性贡献、创新与垄断所带来租金,发展到由整个供应链的系统异质性、创新与垄断所产生。我们认为,供应链系统下,关系租金是基础。换言之,关系中的信任与承诺是供应链系统租金产生的基础。独立企业内生的李嘉图租金、垄断租金和熊彼特租金在跨企业组织中没有消失,而是借助供应链系统媒介转化成为系统性的租金,可以理解为系统“内生”租金,分别体现了系统资源异质性、创新与垄断所带来的“溢价”。供应链中租金的来源如图1所示。

1.三种基本租金在供应链系统下的表现形式

实际上,在新的供应链结构下,各种类型的租金都有所表现。对于李嘉图租金而言,其核心是形成异质性资源,供应链资源的异质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异质性资源的流动,最初存在于单个企业内部的异质性资源由于供应链的结成,由单个企业,一般情况下是供应链的核心主导企业主动进行的扩散,或不自觉的扩散,包括技术资源、品牌资源和管理资源等的扩散,如丰田的制造技术、现场管理等无形资源在丰田供应链中的扩散;二是由于组成了供应链这样的网链结构,由传统的纵向一体化到横向一体化,从每个企业都涉足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到专注于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Outsourceing),从而产生了完全不同于以往单个企业或竞争对手的资源,即所谓资源禀赋差异。供应链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使信息流和知识流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流动,异质性的资源的扩散,特别是无形资源的扩散,形成整个供应链的李嘉图租金。

对于熊彼特租金而言,供应链的目的还在于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组合,形成增值网链,产生创新性的资源和能力,成为创新的新源泉和发动机,否则供应链将缺乏竞争力,因而在供应链中也会形成熊彼特租金。至于垄断租金,则是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涌现性在竞争性市场上的“有效投射”,垄断租金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简言之,供应链系统下,李嘉图租金、垄断租金和熊彼特租金不是消失了,而是内化于供应链系统之中。

图1 供应链系统租金来源

从图1中可以看出,知识流动与共享、价值链的加深与重构是三种基本租金的主要来源。

知识是对组织起来的信息加以推理、验证,从中得出系统化的规律、概念或经验。知识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知识跨越了企业边界,广泛存在于供应链的整个体系中。知识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创造,并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存在。供应链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企业间知识的交流与扩散,从而形成统一、持续的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同步、协调与柔性,实现战略联盟价值最大化。

在供应链体系中,不仅仅是已有知识的简单扩散,而且通过知识流在供应链的平台上实现知识创新。因此,我们认为,供应链的知识流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如图2所示):最低层次是知识的简单流动;其次是知识的共享,建立知识共同体;第三个层次是知识一体化(知识的整合、系统化、重构、再反馈、模式化、固化);第四个层次是知识创新。这是一个无限循环过程。通过知识流动与共享,创造出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提升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

价值链的加深与重构是另外一个重要的租金来源。所谓价值链的加深是指在供应链体系中一个或多个价值链环节的常态化、稳定化和优化。而价值链的重构是供应链体系构建的必要条件。价值链加深与重构所带来的是资源的重新组合和配置,是供应链系统的异质性资源与能力。正如杨瑞龙的观点,不仅单一的资源能够创造租金,资源的组合亦能创造租金。

2.关系租金

供应链中的关系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关系与供应链结构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换言之,供应链是关系的网链。关系的基础是相互信任和承诺。关系租金的产生,是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信任,伴随着专用性的关系投资并且与特定的交易相关。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进行专用性的资产投资。投资的目的在于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增加机会主义行为或者说违约行为的成本,同时也是建立供应链的需要。专用性的资产投资如生产线的设置、人员招募、技术改造、厂址搬迁、产品结构和功能调整等方面,不论何种形式,专用性资产是为支撑某种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它一旦形成于某一领域,就会锁定在一种特定的形态上,其次优选择将大大贬值,因而具有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当然,只有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是不够的,供应链体系要求专用性资产必须进行共享,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关系租金的产生不是免费的,而是要付出代价,即租金的产生需要投资,只有投资才能产生关系租金。相互信任关系的建立,降低了交易费用,减少了机会主义的行为,创造了关系收益,这就是关系租金。

关于关系租金的具体来源,一般认为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1)降低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寻找交易对象,签约交易合同,监督、执行和履行合同,建立保障合同履行的机构等,能使市场交易顺利进行所需要的费用或付出的代价。交易费用的大小主要受交易依赖程度的影响,而交易依赖程度按照威廉姆森(Williamson)的观点,与资产的专用性成正比,即资产的专用性越强则交易费用越高,但是这里提出的依赖关系是单向依赖。在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双方或多方的专用性资产投资所构建的关系使依赖程度大大加深,为什么却带来了交易费用的降低呢?原因在于双向、多向的依赖形成了多维的约束与激励。也就是说,降低还是提高交易费用,取决于依赖程度加深所带来的交易费用增加M与相互信任与承诺这种正强化所带来的期望行为导致的交易费用降低 M′。如果M′>M,则交易费用降低。现实情况是,供应链伙伴关系中的双向、多向依赖大大降低交易费用的增加。

图2 供应链中知识流动与共享过程

(2)减少机会主义行为。机会主义行为导致逆向选择与败德现象,导致违约方获利而守约方受损,但交易的整体效率下降,社会总收益减少。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不仅要通过双方的专用性资产投资和惩罚机制来增加机会主义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在合约订立前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相互选择。减少机会主义行为显然增加了供应链的关系租金。

(3)创造协同效益。为了实现整个供应链体系的柔性、快速响应和一体化运作,客观上要求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相互协作,“界面友好”,如同一个企业那样地无缝隙(seamless)运作。因此,协同一致是供应链存在的基础,也是供应链一体化运作的必要条件。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企业间为了实现供应链一体化运作的目标,在供应链的各环节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补充,同步运行,使供应链整体运行的效率和效果大于供应链上单个企业独立运行的效率和效果,即1+1>2,从而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创造更多客户价值的行为。供应链协同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既可以是成员企业在价值链基础性活动和辅助性活动各环节上的协同,如采购、生产制造过程、营销等的协同,也可以是各“流动要素”之间的协同,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协同,供应链协同所带来的收益主要体现在效率与柔性方面。

四、结论

供应链不仅是连接客户、供应商的价值增值网链,更是多对多的关系网链。运用租金理论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解释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租金贡献是供应链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在供应链系统中,关系租金是基础,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李嘉图租金、垄断租金和熊彼特租金在关系租金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内化为供应链的系统租金。因此,构建稳定而持久的关系,获取关系租金所带来的异质性资源和创新溢价,是提高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同时,除交易环节外,供应链系统中企业内外部价值链的加深与重构是租金产生的重要来源,所产生租金更持久更有效。供应链的本质是创新,因而供应链体系的租金贡献不是单一类型的,而是混合租金。

对供应链系统的网络整合者而言,应将目光更多地从纯粹的交易环节转向价值链的深处,寻求更大的价值创新。

*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基于供应链知识协同的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研究”(课题批准号:B759)的部分研究成果。

[1]Grover V.,M.K.Malhotra.A Framework for Examining the Interface between Operation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Implications Forresearch in the New Millennium [J].Decision Sciences,1999(4):901-920.

[2]、[5]罗珉.组织间关系理论研究的深度与解释力辨析.外国经济与管理[J].2008(1):23-30.

[3]、[6]庄晋财,吴碧波.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产业集群租金及其经济效应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5):39-44.

[4]Dyer J.H.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660-679.

[7]黄小原,李宝家.供应链集成化动态模型与控制[J].系统工程学 报,2001(4):.254-260.

[8]蓝伯雄,郑小娜,徐心.电子商务时代的供应链管理[J].中国管理科学,2000(3):1-7.

猜你喜欢

专用性租金价值链
租金320元!70斤iPhone官方自助维修包,里面有什么?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保障性住房租金会计核算案例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大树爷爷收租金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横向并购对公司资产专用性投资的影响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公司治理、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
资产专用性的度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