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大靶面光电立靶技术研究
2010-08-09王铁岭
李 玥,王铁岭,董 涛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32)
1 引 言
在衡量弹道武器性能优劣时,立靶准确度、密集度试验是弹道试验的基本项目,准确度、密集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有效射击距离上命中概率的高低。测量弹着点坐标是进行密集度计算的前提,其测量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密集度的准确度[1]。目前国内靶场普遍使用的小靶面光幕靶,弹丸穿过的有效靶面一般不超过700 mm×800 mm,比如XGK-91-I型光幕靶有效面积为330mm×400mm,奥地利的B470和B471光幕靶的有效靶面为600 mm×800 mm,这些靶用于测试12.7 mm口径以下小口径弹丸能够满足要求,用于测试口径大于12.7mm的弹丸时,因靶面小,存在安全隐患[2]。
2 系统原理及硬件设计
2.1 光电大靶面立靶原理
系统采用基于激光阵列的测量方案,如图1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左边布置一排10 m长的激光阵列,右边布置一排10m长的光电接收器件(光电二极管接收阵列),同样在高低方向也布置一排光源和接收器件。相邻光电二极管间隔5mm,各激光器发出的光线相互平行射出,组成一个10m×10m的光幕。当弹丸穿过该光幕面时,分别在X和Y方向上挡住了投射在某个或几个光电二极管上的光线,该光电二极管对应的信号放大处理电路,将该光电二极管产生的微弱电信号放大、整形,最后输出脉冲数字信号,经过后续信号识别电路,得到被挡住光线的光电二极管的编号,传送至计算机,计算得到弹丸穿过该光幕面的X和Y坐标。
2.2 光电立靶硬件设计
信号处理电路,主要设计完成光电转换、信号放大、比较输出以及抗干扰等功能。
前置电路设计选取了经典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具有抗环境湿度变化、元器件参数的散布、自动稳定工作点和放大倍数,因此无论是环境温度从-20℃~+70℃变化,还是元件参数随使用时间增长的变化,都不会改变电路的工作状态。采用场效应管组成的放大电路,具有高的输入阻抗。若单级放大,当放大倍数较高时,可能会导致电路自激,要避免自激常用的方法就是压低放大电路对信号的放大倍数。因此在系统中用两个运算放大器进行两级放大。
经过放大的信号接入比较电路,电路如图2,输入信号为0时,电路处于稳定状态,LM311的7脚为高,此时LM311的2脚的电位可以由电位器调节,一般选为1V,当输入信号由0开始向正方向增加时,在LM311的3脚电位刚大于2脚的电位时,LM311的7脚翻转变位低电平[3]。
图2 比较电路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还要考虑到如何排除蚊虫人为等慢速移动物体对系统的干扰。利用蚊虫飞行的速度和弹丸飞行速度相差甚远,不是同一数量级的特点,采用数字滤波电路,加以识别和排除。利用单稳集成电路,只有当飞行物体穿过光幕,整形电路输出的负方波触发单稳后,负方波在单稳电路维持的时间内,调回到0电位时,与门的输出才为正,否则,一直保持为0。只有弹丸能实现这样的情况,与门产生输出,而蚊虫飞过时,与门不会改变输出状态,一直保持为0电位。抗干扰电路如图3所示。
经过放大整形滤波的信号,需要接收并传输至计算机。选用Altera公司的Cyclone系列FPGA芯片(EP1C6),每片FPGA采集120路信号,通过接口连接至主控FPGA。系统将大靶面光源和光电接收装置均拆分成1 m长的单元装置,每个单元安装两片FPGA。所有FPGA通过接口接至主控FPGA芯片上,主控FPGA将全部数据通过串口传入计算机。图4为系统示意图,计算机上位机程序最主要的功能有两个:串口接收部分,通过串口接收FPGA发送的数据;坐标计算部分,将串口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坐标值。上位机程序界面包括端口选择、波特率、测试位数及结果显示。可以显示弹序,有几路信号被中断,和最后的坐标计算结果。
3 影响立靶灵敏度及精度测量的因素
3.1 系统灵敏度
由于该室内用立靶靶面最大为10m×10m,即光源距离接收装置的距离最远为10m,所以系统灵敏度的高低是系统能否成功的基础。该设计选用激光作为光源,由于激光具有很小的发散角,一般为0.01毫弧度~0.1毫弧度,随着距离的变远,其能量损失很小;接收器件选用高灵敏度的光电二极管,其感光面为圆形,尺寸从2~5mm不等。选用功率为50mW、出瞳直径为50mm的激光平行光管,直径为2mm的光电二极管,进行了灵敏度实验,光源和接收装置相距10 m,分别在1 m、3 m、5 m和9 m处用气枪弹射击,信号均高于7 V,而噪声均小于1 V,此信噪比水平的模拟信号再处理为脉冲信号是非常稳定可靠的,因此,此方案的灵敏度完全满足要求。
图3 抗干扰电路
图4 数据采集系统示意图
提高灵敏度措施,激光器光斑直径为50mm,由于激光器外形直径为56mm,所以如果将激光器挨个排布,则两个激光器光束之间会存在6 mm的漏区,如图5所示。
图5 激光器排列
所以系统准备采用如图5所示的排布方法,将相邻两个激光器错位排列,则无论弹丸从哪个位置穿过都会遮挡住部分激光光束。按照该排布方法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即两排激光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要解决该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如图6所示,将光电二极管排成两排,两排二极管之间的距离和两排激光器之间的距离相等,将两排光电二极管中,编号相同的使用同一放大电路,这样两个编号相同的光电二极管必定有一个被激光照射,当弹丸穿越两排激光形成的光幕时,至少有其中的一排光电二极管上的光被挡住,无论是哪一排,都可以测得弹丸穿越光幕时的坐标。
3.2 测量准确度
图6 光电二极管排列示意图
由系统测量原理可知,该系统的测量准确度主要取决于两点,第一,各激光器发出的光相互平行,这就需要每一束激光自身为平行光,具有较小的发散角,而且各激光束相互平行;第二,光电探测器件排列的密集程度,市面上的光电探测器件感光面最小有直径为2 mm,可以满足10 m×10 m靶面的测量要求。所以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采用平行激光管为发光器件,光电二极管为光电接受器件,坐标测量精度完全可以满足10m×10m靶面的测量要求。
4实 验
实验样机由500 mm高激光光源和500 mm高光电接收装置组成,激光光源与光电接收装置相距10m,在10m范围内,在光电靶面后面放一纸靶,光电靶靶面与纸靶靶面平行。气枪垂直靶面射击,先穿过光电靶靶面,再穿过纸靶,光电靶自动记录下弹丸的高低位置,而纸靶下留下弹孔,将弹孔高低位置与光电靶所测弹丸高低位置比较,以验证样机的高低坐标测试精度,同时验证系统灵敏度。
为了证明10m宽靶面的一致性,纸靶放在距离激光光源1m,5m,9m三个不同位置,每个位置分别射击10发,可得到3组实验数据。激光光源与光电接收装置相距10 m,要求误差应在1 cm以内,由表1,表2和表3可见,三组数据误差均在10mm以内,满足精度要求。
表1 第1组实验数据(纸靶距离光源1m)
表2 第2组实验数据(纸靶距离光源5m)
表3 第3组实验数据(纸靶距离光源9 m)
5 结束语
为了满足测量高射频、大弹径的要求,采用平行点激光光束形成10 m×10 m的大靶面光栅光幕立靶,以FPGA构成数据采集系统,通过计算机上位机坐标识别软件,得到弹着点坐标,并提出了提高大靶面系统灵敏度和精度的措施。室内靶场实弹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大靶面光幕靶来测立靶精度是可行的,并且位置坐标测量精度高,能够达到立靶精度的测试要求。
[1] 黄正祥.弹丸实验技术[M].南京: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36-43.
[2] 刘群华,施浣芳,等.红外密集度光电立靶精度分析[J].光学技术,2001,30(6):758-760.
[3] 倪晋平,蔡荣立,崔长青,等.弹丸着靶坐标测试系统的原理与信号处理电路[J].测试技术学报,2005,19(1):11-17.
[4] 倪晋平,蔡荣立.基于大靶面光幕靶30mm口径弹丸速度测试技术[J].测试技术学报,2008,22(1):18-23.
[5]倪晋平,王铁岭.高稳定性光幕靶研制[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1997,17(1):41-45.
[6] 刘群华.射击密集度光电立靶测试系统的研究[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4(3):266-269.
[7] 赵冬娥.基于大面积激光光幕的弹丸速度测试技术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2000,20(4):1-4.
[8] 邬 晶,王铁玲,王 松.天幕靶测速系统标定技术的研究[J].中国测试,2009,35(1):114-117.
[9] 王弘钰,任春燕.立靶坐标定位测量系统研究[J].长春邮电学院学报,1997,15(3):64-68.
[10]郝晓剑,周汉昌,潘德恒.分离型激光启动靶光电探测系统及信号处理电路 [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2,10(2):103-108.
[11]王铁岭,安 莹.立靶精度测量方法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1996,10(2,3):10-17.
[12]席 峰,倪晋平.一种用于测速光幕靶的数字电路设计[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4,20(3):182-186.
[13]周卫华,周汉昌.编码式光幕立靶测试系统的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09,17(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