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种子园母树嫁接培育技术初步研究
2010-08-07周建青张少华李小华
周建青,张少华,李小华
(浙江省景宁县营林公司,浙江 景宁 323500)
厚朴是我国特有的珍贵中药材和珍稀保护植物,长期以来,药用厚朴主要利用野生资源,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资源日益减少,而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中药材。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虽然开展了不少人工造林,但真正林分质量好的厚朴林还不多。同时,随着资源的逐渐采伐利用,厚朴资源需不断地经常更新补充。开展厚朴种子园建设,正是为厚朴造林更新提供种子资源准备,而嫁接是无性繁殖技术,嫁接植株具有遗传性状稳定、开花结果早等特点,因此,开展厚朴种子园母树嫁接培育技术初步研究,对厚朴种子园的建设乃至厚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试验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景宁县澄照乡,海拔300m,山地红壤,土层厚度中等,坡向东南,坡位中坡。原为2004年厚朴(小凸尖型厚朴)人工造林基地,2008年列入厚朴种子园建设基地,并开始实施种子园建设改造。
1.2 材料
1.2.1 砧木
采用试验地内4年生厚朴(小凸尖型厚朴)小幼树作砧木。
1.2.2 接穗
选取广西省资源县内22年生厚朴(凹叶厚朴)和浙江省景宁县内22年生厚朴(中间型厚朴)中上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为穗条。从广西省资源县内剪取的穗条进行了湿巾保湿运输。
1.3 处理方法
1.3.1 不同种源接穗嫁接的处理
设2个处理,3个重复。处理1接穗为广西省资源县厚朴种源(凹叶厚朴),处理2接穗为浙江省景宁县厚朴种源(中间型厚朴)。嫁接时间为2009年3月。
1.3.2 不同嫁接方法的处理
设2个处理,3个重复。处理1为切接法,处理2为腹接法。嫁接时间为2009年3月,接穗都用广西省资源县厚朴种源(凹叶厚朴)。
1.3.3 不同嫁接时间的处理
设2个处理,3个重复。处理1嫁接时间为2009年3月,处理2嫁接时间为2009年9月。接穗都为浙江省景宁县厚朴种源(中间型厚朴)。
各处理或重复的立地条件和厚朴幼树生长状况基本一致,每个处理或重复嫁接厚朴株数20株。嫁接时,在接穗与砧木结合处用塑料条将接口绑紧,并在接穗外套上塑料薄膜以减少水分蒸发。嫁接后满2个月时调查各处理或重复的嫁接成活情况,并详细记载,计算出成活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源接穗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同样是小凸尖型厚朴幼树作砧木,采用广西省资源县厚朴种源(凹叶厚朴)作接穗,平均嫁接成活率为66.7%;采用浙江省景宁县厚朴种源(中间型厚朴)作接穗,平均嫁接成活率为85.0%。两者存在差异,浙江省景宁县厚朴种源(中间型厚朴)作接穗嫁接成活率较高,广西省资源县厚朴种源(凹叶厚朴)作接穗嫁接成活率相对偏低,这可能是由于中间型厚朴与小凸尖型厚朴间的亲和力比凹叶厚朴与小凸尖型厚朴间的亲和力稍强,以及广西省资源县厚朴种源(凹叶厚朴)穗条采集路途远,水分保持有一定影响等原因造成。
表1 不同厚朴种源接穗嫁接成活率情况 株,%
2.2 不同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同一砧木,同一种源接穗,采用腹接法,嫁接成活率为68.3%;采用切接法,嫁接成活率为63.3%。两者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常规的嫁接方法实质并没有过多的好差之分,关键还是要看对嫁接方法的熟练掌握程度如何。
表2 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成活率情况 株,%
2.3 不同嫁接时间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同一砧木,同一种源接穗,在春季嫁接,嫁接成活率为81.7%;在秋季嫁接,嫁接成活率为51.7%。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春季嫁接成活率较高,秋季嫁接成活率相对偏低,这可能是由于春季厚朴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较强砧木接穗易结合,以及春季空气湿度大嫁接后水分容易保持等原因造成。
表3 不同嫁接时间嫁接成活率情况 株,%
3 结论
从试验情况可以看出,同样是小凸尖型厚朴幼树作砧木,采用浙江省景宁县厚朴种源(中间型厚朴)作接穗嫁接比采用广西省资源县厚朴种源(凹叶厚朴)作接穗嫁接成活率要高;同一砧木,同一种源接穗,采用腹接法嫁接与采用切接法嫁接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同一砧木,同一种源接穗,在春季嫁接比秋季嫁接成活率要高。在厚朴种子园建设中,采用嫁接法培育厚朴母树时,嫁接时间和厚朴接穗来源是嫁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常规嫁接方法对嫁接成功与否没有实质影响。
[1]斯金平,童再康.厚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斯金平,刘饶,潘心平,等.厚朴资源的现状及其发展和保护意见[J].中药材,1994,17(8):11.
[3]斯金平,刘饶,潘心平,等.不同种源厚朴性状变异的初步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98,18(3):13.
[4]童再康,斯金平.厚朴遗传改良策略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0,18(1):13.
[5]黎明,马涣成.木兰科植物无性繁殖研究概况[J].西南林学院报,2003,23(2):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