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和谐发展视角的长三角区域协调问题研究

2010-08-01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长三角区域

徐 静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和谐理念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它蕴含了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协调以及人与自身内心之间的和谐协调在内的三重含义。从区域的角度来看,则表现为区域内部的和谐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倡导这种和谐与协调的精神,但并不表示我们要否认竞争,而是要形成一个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竞争表现为适度的竞争,而合作则应当是全面的合作,最后达到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目的。在和谐与协调的指导下,长三角的许多不协调的难题也就可以逐步得到解决。

一、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到PRED和谐协调

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中下游,临近东海,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区位条件。改革开放至今,它经历了三个经济发展阶段,即:从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和外部环境不断改善背景下的稳步成长,到90年代以对外贸易,跨国合作为重点的开放型经济,再到目前以相互协作与竞争为特点的产业集聚发展阶段。它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10.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和28.5%的进出口总额。这里已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在经济高速发展、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2007年太湖蓝藻的大规模暴发就是由于过度污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在经济大踏步发展的背景下,环境质量的好坏,污染控制水平的高低,已成为整个长三角地区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从制造业大发展阶段环境破坏加重,到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利用发展成果和科技手段减少污染、人工修复环境,使环境状况逐步改善,这一发展与环境关系变化的过程,可用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Grossman)和克鲁格(Krueger)提出的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来描述。(见图1)

历史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从恶化向改善的“拐点”(即图中的Y点)在人均GDP5000-10000美元之间。2008年,长三角地区人均GDP为7.1941万元,折合10503美元,超过了发达国家10000美元的上限,已经完全有能力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进行治理。而经历过若干生态灾害的长三角,势必也对“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有了更为深刻准确的解读。因此,我们要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个规律,停止以牺牲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来换取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坚决摒弃传统的发展路径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主动解决环境和生态问题。举一反三,找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使之不仅成为整个长三角地区环境质量改善的拐点,也成为其生态优化的新起点。

那么,要怎样改造长三角地区的环境,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轨呢?这就涉及到有关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s)、环境(environment)和发展(development)四个方面的问题,简称PRED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自然资源短缺、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酸雨等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整个长三角地区人民的生存与发展。当我们探寻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时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共生体。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对现有的环境进行治理和改造。

二、空间结构的协调——打造长三角“硅湖”

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中,“统筹区域发展”是重中之重。而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的形成、发育和壮大,对区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3-2004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将组团式城市群定义为“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镶嵌体系,是一种城乡互动、区域一体的高级演替形态”,这可能是目前为止最接近城市群本质特征的一种表述。

长江三角洲,从地域概念讲,其实就是指长江入海口所形成的三角洲地区。这一区域,长期以来被界定为由上海、江苏8市和浙江6市所组成,2003年浙江台州申请加入成功,遂成为目前15+1的局势。它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区块,总面积达10.0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571万人。最早提出世界城市群的学者——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戈特曼在20世纪70年代指出长江三角洲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中国政府在2008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把长江三角洲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地区之一。

但长三角也存在着种种区域不协调问题:如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城市间产业结构雷同,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恶性竞争现象日趋严重等。

为了防止新一轮同构竞争,可借鉴美国硅谷的发展模式,在长三角打造中国的“硅湖”。

这里的“硅湖”,是指以上海、南京、杭州(2001年三月,行政区划调整后杭州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仅次于上海的区域性大都市)为极点,以沪宁、沪杭、宁杭、沪甬、杭甬高速公路为轴线,三角洲内各城市协调联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由此建成环太湖高科技工业园,形成“Q”字形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见图2)。

图2 长江三角洲“硅湖”布局调整图

我们认为长三角的16个城市应该加强合作,合理分工,联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地加强彼此的合作与交流。在这个时候发现并提出“硅湖”这一新概念以进一步促成这种新布局是十分有益的。

首先,在“硅湖”的建设中,上海是龙头,它作为我国东部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因此,上海的任务就是要为“硅湖”的建设增强集聚力和辐射力。我们必须将“硅湖”培育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多种资源循环流动的开放型区域体系,形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企业与政府以及企业与中介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和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相关的科技研发以及经济贸易活动的展开,从而加强“硅湖”科技园区内的区域合作与竞争。

其次,“硅湖”的发展要以智力资源为依托,南京和杭州由于智力密集、工业基础雄厚,宜成为长江三角洲“硅湖”中的研发中心和制造业中心。

再次,苏州、台州、无锡、常州和宁波等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开发区投资优势明显、工业基础雄厚,但是这些城市最大的缺陷是智力不够密集、科研实力薄弱,因此宜成为制造业中心;其它城市由于产业基础、科研实力、投资环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都没有比较优势,则应积极接受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和宁波等城市的辐射和转移出来的产业,形成中小型制造业基地(见图2)。

三、管理机制的协调——构建长三角都市联合体

“硅湖”布局的调整,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利益的分配过程。在全球化时代,城市已经成为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分属于苏、浙、沪三个独立的省级行政区,各级地方政府作为一级利益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采取行政手段,实施地方保护,直接干预经济,自觉或不自觉地设置非市场壁垒,形成了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行政区经济。行政区经济和条块分割成为长江三角洲“硅湖”布局调整的最大障碍。

以上所说的各种地方政府所采取的手段,也许在一定时期内对地方经济的保护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在目前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每个地区,每个城市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避免过多的负面外部性(externalities),地域临近的各个市开始尝试突破非市场壁垒等障碍,建立新的协作关系。由此我们建议以市场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建立长江三角洲都市联合体,它与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经济协作区”有着本质的区别(20世纪80年代中期,长江三角洲地区曾经尝试过建立“上海经济协作区”,不幸的是该试验以夭折而告终。“上海经济协作区”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期望以纯粹的行政推动型方式来实现合理的区域分工)。长江三角洲都市联合体(见图3)是一个准政府性质的机构,其职能仅限于跨界性质,成员由16个城市的主要领导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增长、互惠互利、共同繁荣为目标,突破行政区经济的束缚,调整“硅湖”的布局,促进整个区域的和谐发展。长三角都市联合体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起到作用:

第一,以利益协调机制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第二,以自主创新提升内在发展动力;第三,以区域设计推进并落实发展战略。

图3 都市联合体结构图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长三角凭借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发达的经济状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正确认识自己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使其与其他区域形成紧密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而推进自身的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相信通过以上三点的贯彻执行,就能真正实现和谐发展理念与当代经济社会的具体结合,在新时代发挥新的作用,达到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

[1] 沈满洪,许云华.一种新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浙江省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与环境变迁的关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0(7):53-57.

[2] 王泽强.从美国硅谷的优势看国内的科技园区建设 [M].科普之窗.2003(8):44-46.

[3] 徐建春.浙江经济现象的另一种解读 [M].徐霞客在浙江.续三2006(10).

[4] 徐建春.浙江经济现象的地理解读[J].公共管理研究新视野2006(7).

[5] 顾朝林,赵令勋.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M].中信出版社.北京.1998:156-161.

[6] 徐康宁.中国硅谷产生的条件与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0(6):104-106.

[7] 李雁梅,吴殿廷,曾刚.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扩散特征与发展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9):25-28.

[8] 徐建春,鲍海君,竺国强.行政区划调整:天堂硅谷发展与布局调整的机遇和挑战[J].经济地理.2001(6).

猜你喜欢

长江三角洲长三角区域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分割区域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区域发展篇
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主要经济指标(2016年1-9月)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贸易转型及发展思路
“新苏南模式”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资源概况与开发研究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