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蜂业市场概况及今后应做工作

2010-07-30林桂装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蜂业蜂产品蜂蜜

林桂装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316100)

1 中国蜂业市场环境

1.1 政治法律环境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常常制约、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尤其影响企业较长期的投资行为。从当前来看,影响蜂产品的主要是蜂蜜产品国家强制性标准。2006年3月1日,蜂蜜产品国家强制性标准正式实施,不符合新标准的蜂蜜2006年11月1日前必须撤下货架。新标准限定,蜂蜜中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蜂蜜以外的物质,如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以及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故意在蜂蜜中添加葡萄糖浆、蔗糖等工业生产物质,却仍标为“蜂蜜”或者“蜜”产品,将视为假冒产品。另外,蜂蜜产品不能再乱起名,不能采取如“老年蜂蜜”、“富钙蜂蜜”、“儿童蜂蜜”等其它方式对蜂蜜产品命名。形状如蜜的添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产品,也不允许再用“蜂蜜”或“蜜”作为产品名称或名称主词。

2007年,国家对蜂产品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要求蜂产品企业获得蜂产品生产许可证、实行强制检验、实行市场准入标识。

另外,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蜂产品行业标准,如GB 18796—2005《蜂蜜》、GB 9697—2008《蜂王浆》GB/T 20573《蜜蜂产品术语》、GB/T 20574—2006《蜂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国家标准GB/T 23192—2008《蜂蜜中淀粉粒的测定方法》,GB/T 23194—2008《蜂蜜中植物花粉的测定方法》。

1.2 经济环境

金融危机,对出口有一定的影响。这次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蔓延全球,影响深度在进一步扩大,并且正在向实体经济延伸,我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影响和冲击。虽然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我国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我国的出口市场的影响不可小看。蜂产品是我国的大宗出口商品,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谋求延年益寿的欲望日趋强烈。在积极改善膳食营养的同时,还迫切希望获得某种食之有效,确能增进健康的辅助食品。尤其在保健品市场产品良莠混杂,真假难辨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把目光转向了蜂产品。蜂产品价格实惠。据了解,市场上鲜蜂蜜、蜂王浆、蜂花粉价格分别只要8~14元·kg-1、130~150元·kg-1、22~24元·kg-1,如果一个人常年服用蜂王浆,服时蜂蜜与蜂王浆以8︰1调制,每天早晚各用25 g,一年也只需花费400~500元。在现有的经济水平下,大多数人都消费得起。

1.3 社会环境

在世界上凡是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和国家,在将蜂蜜用于医疗滋补方面也有久远的历史,而且都有应用蜂蜜促进人体健康的记载。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古印度文字文献,都有蜂蜜可以滋补强壮身体的描述。印度的《耶和吠陀经》里写到,蜂蜜是老弱妇幼皆宜的天然食物中的珍品。人类如果经常食用蜂蜜,可以延年益寿。现今蜂蜜已成为世界各族人民的营养食品和药品,并已经载入许多国家的药典中。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养蜂历史的国家,也是世界养蜂最早国家之一。在3 000多年前已有养蜂业,并且利用蜜蜂生产蜂产品造福人类。

随着我国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健康意识不断加强。从1998年开始,中国保健品行业处于从顶峰开始下滑的转折期,以三株为代表,整个保健品行业处于信誉危机时期,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对概念型保健品不再信任,必将有相当部分消费者会回归到传统保健食品,如在中国有千年保健传统的蜂蜜、人参等。一方面人们对蜂产品的传统认识没有忘记,另一方面近几年对蜂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加,蜂产品对促进人体健康,有利疾病恢复的好处进一步被人们所认识,这些都激发了人们的消费积极性。

发达国家人均蜂蜜消费量较高,其中以加拿大人均年消费蜂蜜量最大,平均为700 g。美国人均年消费量为558~620 g。目前,世界人均蜂蜜消费量为200 g。在国外,蜂蜜除直接食用外,还供工业使用。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工业用蜜蜂消费市场之一,工业用蜂蜜约占国内蜂蜜消费总量的45%。主要用于食品制造业,特别是用于烤面包、保健食品和早餐食品的制作。另10%用于家庭以外的食品服务业,包括饭馆、学校、医院和其它的社会事业性单位的消费。其余45%均为个人零星购买消费。

1.4 技术因素

我国蜂蜜资源丰富,但未能得到广泛应用。为此有关人士认为,加快蜂蜜深加工步伐已成当务之急。目前,蜂蜜在国外已开发出多种食品,如用塑料薄膜包装的固体蜂蜜,用蜂蜜制成的营养糖果,含有牛奶的蜂蜜制品,风味独特的蜂蜜果汁酱,蜂蜜黄油以及含有蜂蜜的各种果汁饮料等等。此外,国外还把蜂蜜应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和烧伤、褥疮等创伤,更拓宽了蜂蜜的应用领域。我国对蜂蜜产品的开发应用虽已起步,但大多停留在精炼液体蜂蜜这一点上,品种单调,附加值低。为了更好地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亟待借鉴国外经验,大力推进国内蜂蜜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另外,电子商务对蜂业公司的影响也很明显。随着电子商务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深刻地认识到:要在竞争日益强烈的市场中持续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开展电子商务是企业最好选择和必由之路。现在,很多蜂蜜企业利用网络开展B2B、B2C商务活动,增大企业的宣传促销渠道。

2 中国蜂产品十大品牌

从中国名企排行网中,搜索到中国蜂产品的十大品牌,表1为十大品牌的企业及产品信息。

表1 2007年中国蜂产品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品牌

3 十大品牌优劣势

3.1 优势分析

从十大品牌的简介资料和发展情况来看,他们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质量控制水平高。为取得国外市场份额,十大品牌企业十分注重产品质量。主要手段体现在:第一,注重蜂蜜生产基地的建设,从源头上确保优质的蜂蜜原料供应,建立蜂产品可追溯体系,有的生产基地还取得了有机食品认证。有的企业在原料基地对蜂农进行统一的用药指导,派质量控制专员对原料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严格筛选,同时帮助合格的供应商建立起一整套从感官控制到各项理化指标检验的质量控制体系。第二,注重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这些企业通过努力,均通过了食品加工安全认证和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有的企业甚至通过了ISO 14000环境体系认证,提高企业在各个环节撑控质量的能力。另外,注意投资原材料检测设备,监控检测各种抗生素和农药残留,保证蜂产品的质量安全。

产品创新能力强。我国蜂产品出口主要是原材料出口,利润空间并不大,现在十大品牌蜂产品企业均加大了在产品技术创新上的投入,对蜂产品进行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每个企业都形成了自己一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例如,冠生园利用先进的冷冻干燥技术将鲜王浆制成冻干粉胶囊;浙江蜂之语研制开发的阳光胶囊;南京老山药业公司研制开发的“老山牌蜂王浆冻干粉”;汪氏开发的喜糖系列;百花开发的一系列蜂制品化妆品等等。

品牌宣传与推广力度大。蜂制品深入人心也就是最近10年时间的事,但却与这些企业的大力宣传和促销不无关系。十大品牌企业大部分采取了连锁专卖的销售模式,将自己的品牌宣传到全国,树立并提高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如江西汪氏的全国连锁经营店达到了3 000家。另外,企业非常重视利用网络,开展电子商务,一方面可以宣传企业,另一方面可以开展B2B,B2C交易,节约交易成本。通过加大品牌宣传,企业形成了对消费者具有一定号召力的品牌,同时,企业围绕蜂产品做文章,对品牌进行了有效的延伸。

3.2 劣势分析

相比较于国内外市场而言,该十大品牌蜂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劣势。

企业规模不大。目前我国养蜂约700万箱,蜂产品年产值达50亿元。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蜂业的远期销售额保守估计在300亿元左右,蜂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但从十大品牌的销售额来看,主要问题是经营规模还不够大。

深陷产品同质化竞争泥潭。最近2年,各个企业在产品创新和升级换代方面明显遭遇了瓶颈。除了黑蜂胶,黄蜂胶等几个蜂胶类别的新成分,新概念产品外,并未见到蜂产品企业开发出更多有特色的新品种。反倒是蜂企业领域以外的保健品企业和药品企业利用“蜂胶+其它成分”的思路开发出一些新品种,来冲击和分流蜂胶市场的消费者。多数蜂产品企业仍然停留在同质化的“中低端原料级产品”的竞争层面上,竞争比较激烈。

市场网络扩张乏力,速度放缓。中心城市和商圈蜂产品专卖店市场容量日趋饱和。投资者选择理想店铺越来越难。企业欲拓展三四级市场,但是三四级市场的消费力又难以支撑专卖店铺赢利。

4 今后应做工作

从以上分析来看,十大品牌蜂企业主要要做好以下2个工作:第一,要进一步加强产品研发与创新,向国外企业学习,在蜂产品化妆品、蜂产品营养素提取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做大市场;第二,企业要通过重组与收购,壮大企业规模。当前来看,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加剧,企业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壮大规模,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对于其它广大的蜂产品中小企业而言,十大品牌企业的发展优势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它们必须要注重以下3个工作:第一,加强产品质量控制,目前国家对蜂产品出台了很多标准,广大中小企业如果不注重质量控制,加强产品质量的过程控制,将面临淘汰;第二,注重产品创新,现在蜂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企业越来越多,全国性品牌大批出现,中小企业必须加强产品创新,走特色差异化的路线,集聚发展的实力,向大企业发展;第三,加大营销力度,相比较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开展竞争的能力处于明显的弱势,如何提高自身的营销能力也是其发展的关键,必须要吸引高素质的营销策划人才,走差异化营销之路。总之,广大的中小蜂制品企业必须修炼好内功,集聚实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1]刘进祖,杨青山.蜂业产业化—中国蜂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J].蜜蜂杂志,2005(4):3-7.

[2]朱金明.论蜂业发展的创新思维[J].蜜蜂杂志,2008(2):10-12.

[3]李位三.蜂业走向全面繁荣几点战略抉择的思考[J].蜜蜂杂志,2009(3):32-34.

猜你喜欢

蜂业蜂产品蜂蜜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
蜂蜜,你真的了解吗
“蜂蜜”CP
蜂蜜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