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基础 创新机制——2010年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要点

2010-07-26

中国质量监管 2010年2期
关键词:许可证产品质量机构

夯实基础

加快完善法规规章,加强质量监督法制建设。推进《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的制修订工作,研究制定监督抽查后处理规定等有关配套文件。研究修订生产许可证管理有关规定和产品实施细则。组织开展对产品质量仲裁检验、鉴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为修订《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做好前期研究准备工作。

推进整合业务职能,逐步形成质量监督工作的闭环管理。以履行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职能为主线,围绕各项业务管理活动,建立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计划指导、源头监管、事后监督、技术保障、风险监控各监管环节相互衔接、有机联系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制订国家重点监督产品目录,指导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通过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格管理,开展源头监管;通过组织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事后监督;通过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监管,特别是承担监督抽查和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的监督检查,规范检验机构行为,提升检验能力,提供监管技术保障;通过主动监测和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发现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实施有效监控和科学处置,并及时反馈指导调整工作计划。

构建基础保障体系,为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研究建立产品质量监督基础保障体系,建立四个技术保障库。一是覆盖重点监管产品的技术规范库,包括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二是满足监管工作技术支持需求的专家库,根据监督抽查、生产许可、机构监管、风险监控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需要,聘请系统内外的技术和管理专家,发挥技术咨询和决策参谋的作用;三是符合承担政府委托任务要求的检验机构库,围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等工作需要,确定相应的承检机构,并实施动态管理;四是监督抽查信息库,统一管理国家、行业和地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

创新模式

创新监督抽查模式,进一步提高监督抽查工作有效性。在总结2009年化肥、电热毯产品全国联动监督抽查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国家和地方的统筹协调,加大联动监督抽查力度,切实完成好2010年的全国联动监督抽查工作。选择部分产品开展一定覆盖面的监督抽查,进一步探索如何利用抽查合格率等因素,科学反映产品质量状况。

深化生产许可改革,强化市场准入制度的源头监管作用。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研究做好取消和下放生产许可证产品目录的规划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监管作用,推进生产许可证工作重心下移,加大省级发证工作力度。按照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调整部分发证产品。在对14类产品省级发证及证后监管情况总结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放部分产品实行省级发证。加强审查员队伍建设,建立审查员派出责任制,实行审查员承诺书制度,完善实地核查人员评价机制,健全实地核查观察员制度和审查员年度考核机制。

探索完善监管措施,切实落实检验机构监管职责。改革完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的各项制度,不断加大检验机构监管力度,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以珠宝玉石首饰类产品检验机构监管工作为试点,不断探索检验机构监管工作新模式。

探索监管关口前移,逐步推进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积极推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建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体系,出台有关指导性文件,积极推动各地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提高科学应对和处置风险的能力,逐步实现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主动预防。

提升能力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监督抽查工作职能作用。围绕发展低碳经济、产业振兴规划、“家电下乡”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贴近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突出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等重点项目,加大抽查力度,切实发挥产品质量监督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监督抽查在监督产品质量符合性方面的作用,指导和服务企业认真贯彻执行标准和有关规定;充分发挥监督抽查在发现和遏制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方面的作用,打击质量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指导和服务企业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贯彻落实产业政策,严格生产许可审查把关。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调整产业结构、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等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规定,及时修订涉及产业政策的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制定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的具体措施,严格生产许可审查把关。对产业政策规定不得新上、重复建设和扩大规模,以及存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企业,坚决不予许可。

提升检验机构能力,发挥国家质检中心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开展帮促检验机构提升检验能力活动,抓出实效,切实发挥服务企业、社会和政府的技术保障作用。大力支持国家质检中心的发展,特别是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地区,通过委托国家、地方监督抽查和生产许可发证检验工作,促进国家质检中心检验能力不断提升,增强区域产业吸引力,服务优化区域投资环境。

狠抓落实

探索建立有效机制,推进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积极推进以依靠地方、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监管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以“促进质量提升,维护消费安全”为主题,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共同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探索制定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指导意见,举办“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论坛”。

坚持突出工作重点,不断增强监督抽查工作的针对性。加强与相关部门、行业组织、检验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的联系沟通,紧密围绕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影响国计民生的重点产品,针对反复出现问题的产品和企业,加大定期监督抽查力度,跟踪企业整改效果,切实促进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

加大证后监管力度,开展部分发证产品专项整治。完善证后监管措施,加强对获证企业的日常检查和年度自查报告的抽查,重点检查获证企业不能保持生产条件和检验能力的问题,一经发现,一律依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注销程序管理规定》规定,撤销生产许可证。今年以细木工板、燃气灶具、铅酸蓄电池等重点产品,集中开展专项整治。

严格许可审查把关,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格管理。严格对机动车安检机构资格许可审查把关,保证资格许可工作质量。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制定获证机动车安检机构监督规定,加强机动车安检机构监管。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质量申诉、仲裁检验和鉴定工作的指导。大力开展质量申诉、仲裁检验和鉴定工作的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加强指导,积极推进工作信息统计、分析和研究利用工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申诉处理、仲裁检验和鉴定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服务社会需求、增强政府的产品质量监管能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许可证产品质量机构
爆笑三国之打架许可证
秦山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研究与应用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楚雄州《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