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基础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0-07-24徐国兴
黄 焱 徐国兴,2
眼科学基础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黄 焱1徐国兴1,2
1.福建医科大学眼视光学系 2. 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眼科学基础是眼视光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现就眼科学基础的课程特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总结,为眼科学基础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几点建议。课程建设要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探索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整合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结合丰富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后期眼科学临床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眼科学基础 眼视光学 课程建设
眼视光学专业是较为年轻的一个医学专业,其主干课程的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该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眼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视光学专业方面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医院、眼视光学临床门诊、科研教育机构等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眼科学以及视光学基本理论知识,眼视光学专业课程设置将眼科学分为眼科学基础和眼科学临床两部分,眼科学基础是侧重于与眼科学相关的基础医学,内容主要包括眼的解剖组织学、眼的生理生化、病理学、遗传学、药理学,眼的基本检查和症状体征等,眼科学临床是介绍眼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因此眼科学基础对于后面眼病学的学习非常重要。学好这门课是成为一个优秀眼科医师的必要条件,各个开设眼视光学专业的院校都把眼科学基础作为一门主干课程。为了适应现代眼科学人才的需求,扩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福建医科大学从2004年开始招收眼视光学方向的本科学生,开设眼科学基础这门课程已有四年,现就本课程建设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进行分析总结。
1 打造精英型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前提
建设一支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队伍是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前提保障,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优秀的教师都能够使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大放光彩。教师是学科专业的灵魂,是学生的领路人。学生能否深刻地掌握专业知识,教师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眼科学基础的教师既要有眼科学的知识,更要有基础医学的知识,作为主干课程的眼科学基础涉及很多医学基础专业,仅由眼科临床医生或者普通的基础教师是难以完成的,本系在课程启动之初就成立眼科学基础与视觉科学教研室,聘请本校基础医学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生化、病理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药理学等相关专业的高年资高职称优秀教师和眼科临床专家作为主讲人,这些教师不仅在各自的专业是学术骨干,还有眼科学基础研究的经验,从而打造了一支由副教授以上教师组成的精英型的本科教学队伍。教研室还定期开展教学内容研究会议,促进学科间的交流,让原先单纯的基础课程与眼科学有机的融为一体,让各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的同时能紧密结合眼科学的特点,从而准确地把握本课程的教学重点。
2 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是课程建设的核心
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改革的本质是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眼科学基础的目标是应用基础医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眼病的发生发展,不断提高对眼病的诊断和防治水平。对于飞速发展的眼科学和基础医学而言,眼科学基础教材的更新速度较滞后,如果仅仅按教材内容讲述,肯定有一些新理论新技术无法及时传输给学生,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眼科学基础涵盖的内容多,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学生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实现知识的交叉,要在较少的课时内让学生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就要求教师先将教材的内容吃透再进行重组,选择与眼科学临床紧密相关的内容作为重点讲授。眼视光学专业课程设置在一二年级时,学生已经修完医学基础课程,因此本课程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的全部知识,学生更应该针对性地掌握与眼病相关的知识,以便将来对眼病的理解和诊治。同时,在眼科学基础课程建设中,要定期进行集体备课,请各个专业教师介绍学科的前沿和新进展,并将其融入教学中,教学大纲、教学重点紧扣专业特点,每年都进行课件和教案的调整。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及时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成果。逐步达到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3 丰富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条件优越的今天,尽量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眼科学基础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四个方面。第一,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建立眼的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和眼科症状的相关图库,对学生理解和深刻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帮助。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将图库、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讲稿、习题、参考文献等资源上网,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第二,结合眼科病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眼科学基础是基础理论课程,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听课过程容易感觉枯燥乏味,如果结合临床病例,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解角膜组织学结构时结合大家比较感兴趣的准分子激光手术讲解手术切削的角膜层次,讲解药理学时,例举眼科常见病的用药原理和原则,都能让学生记忆深刻。第三,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开拓科研思路。讲授组织学病理学的部分时介绍一些眼球切片的特点和技术方法,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布置学生查找资料并独立设计眼科学相关基础研究课题,选择设计较好的课题提供一定经费的资助,让学生参加科研,了解科研设计实施的全部过程,开拓学生的科研思路,增强科研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第四,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要求,逐步开展双语教学,尤其是眼科学专业名词,在课件中尽量用双语标注,为培养具有国际交流国际合作能力的眼科学视光学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和反映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1]。课程建设是个连续的长期实践不断改革的过程,在眼视光学这样一个眼科学和视觉光学的交叉学科领域中,眼科学基础的课程建设既要体现眼科学专业特色,又要体现医学基础研究的特色,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在课程建设中要紧跟时代步伐,体现21世纪医学的时代精神,注重本课程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统一。通过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既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科研知识又有眼科学临床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科研创新能力和灵活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实用型眼视光学人才。
[1] 线福华,吴云.高等医学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7):577-578,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