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混凝土骨料类型的数值模拟
2010-07-24邵海成周立明胡建强项利南
□文/邵海成 周立明 胡建强 项利南
对于三级配或全级配混凝土,湿筛法导致混凝土的组成比例发生了变化,尤其水泥砂浆和骨料含量的比例,因此试件的力学性能不同于实际情况下的力学性能。通过试件确定的所有力学指标都不能真实反应实际结构的力学指标,在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将出现不精确性。因此,结合一定数量的试验,需要通过使用微级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质。
混凝土的数值模拟主要集中在骨料形状的模拟上。建议采用几种模型来预测混凝土的性质。第1个是随机骨料模型,这个模型经常用来模拟固体颗粒材料;第2个模型是随机填充颗粒模型,它是用来模拟波特兰水泥混凝土的;第3个是一个随机二维天然形状骨料模型,它为混凝土数值模拟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第4个是网格模型,由于计算能力的不精确性它并没有投入实际应用;第5个是梁-颗粒模型,该模型是由在离散元法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为了得到更多的混凝土的真实特性,采用一个更精确的方法来模拟骨料形状是非常必要的。
生成任意多边形的算法
任意三角形的生成
首先同时设置相同直径的任意排列圆形,用来控制三角形基本骨料的尺寸和位置。骨料的直径决定圆形的半径。三角形基本骨料的生成是建立在这些任意排列的圆形的基础上。方法描述如下:
(1)在每个圆形的轮廓线上随机的生成3个点;
(2)在动态三角形中,通过控制角度的余弦值来生成一个锐角三角形。
然后,根据三角形基本骨料可以生成任意多边形骨料,见图1。任意三角形基本骨料决定了骨料的直径和最终几何形态。
图1 三角形骨料的任意延伸
延伸条件和方法
多边形的延伸条件:有一个边,它的长度至少要大于极限值Lmax。在以这条边为直径的半圆中生成一个新的顶点p,如图2所示。p的坐标计算如下:
式中:m和n分别表示0~1的随机数字。在公式(3)中如果S>0,则p位于半圆内侧。如果S大于三角形aiai+1p′的面积,那么p将不会位于三角形aiai+1p′的内侧并且多边形的形状将接近于实际骨料形状。见图2。三角形aiai+1p′的面积计算
通常情况下,实际骨料经常显为凸形。因此,本文中的算法也受限于骨料的凸形。由于这个限制,p将限制于2倍基本骨料直径的距离之内。为了确定两个颗粒之间是否存在重叠,唯一要做的是:确定两个相邻圆形中心之间的距离。如果这个距离大于2倍的直径,那么两个颗粒还没有彼此重叠。由于没有必要一一确定这个条件,所以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
多边形的重叠准则
角度之和的计算
分别连接p和a1,a2,…,an。θi表示∠aipa+(1i=1,2,…,n-1),表示。如果表示p位于多边形a1,a2,…,an外,见图 3a;如果,表示p位于多边形a1,a2,…,an内,见图3b,其中通过余弦定理可以计算θi,它的正负定义如下,以∠a1pa2为例。
如果w<0,角度的方向为顺时针,则θi是负的;相反如果w>0,角度的方向为逆时针,则θi是正的。
图3 p与多边形之间的关系
检测相交
为了避免特殊情况,如图4所示,有必要确定两条边是否相交。通过分别连接p和ai、ai+1,可以使每条直线有两个方程。当这些方程中的每一个都结合了直线a1a2,a2a3,a3a4,a4a5和a5a1的方程中的一个时,通过使用克拉默法则就可以获得交点的坐标,然后就可以给出这个点是否在骨料轮廓线上的判定标准。
图4 两个多边形相交的特殊情况
凸度条件
对于任意多边形,确定多边形的凸度是一个临界控制条件。这个条件可以确保p将不会无限制的延长。因此在这个算法中必须提供凸度条件,使(x1,y1),(x2,y2)和(x3,y3)分别成为某个特定三角形 3个顶点的坐标,这些点以逆时针顺序排列,然后三角形的面积可以表示
如图5所示,在这些已有边的条件下插入p来形成多边形的新边。凸度条件是三角形的面积受制于点p和对边,基于公式(5)边ai-1ai或ai+1ai+2必须是正的。
图5 三次延伸后新的顶点p
骨料交界面的生成
本文交界面生成的方法不同于在盘状颗粒中使用的方法,对于交界面,在此方法中限制了两个相邻颗粒中心间更长的距离,以此来预留空间。在现有的方法中首先生成大骨料,然后标定它的尺寸来形成交界面,见图6。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就很容易计算骨料所有顶点的坐标。
图6 骨料的交界面
2D-RAS的主要步骤
(1)根据骨料含量和一种级配骨料的平均直径,计算骨料的数量。
(2)生成所有随机数字来确定所有骨料的位置,然后将所有的基本骨料一次安放于混凝土截面。
(3)检查所有基本骨料的重叠部分。如果没有重叠部分,则进行步骤4,否则重复步骤2和3。
(4)为每个基本骨料生成延伸骨料。任意骨料的生成也需要检查重叠和交叉的条件。
(5)对于下一级配,重复上述步骤,从而生成全级配混凝土(或三级配混凝土)的模型。
使用软件2D-RAS生成了骨料含量为65%的任意骨料模型,见图7。
图7 骨料含量为65%的随机骨料模型
数值算例与讨论
非线性本构模型
考虑到准脆性材料的破坏并不是完全脆性,而是在达到极限强度后显示出一些延展性。事实上,在开裂末端前存在一小区域,而正是在此区域发生微裂缝的发展和聚结。本文将使用准脆性破坏本构模型来模拟砂浆和交界面的开裂破坏,该模型由内聚力可以表示如下
式中:f t表示材料的极限强度,Gt表示开裂能。骨料被看做线弹性材料。开发了有限元软件ABAQUS,用以执行一系列数值分析。在这个计算中,为复合材料的每一相都运用了非线性本构模型,见图8。
图8 材料的本构模型
三级配混凝土的单轴拉伸试件
随机骨料模型
本文中所研究的试件的尺寸为450 mm×400 mm,见图9。由软件2D-RAS生成的随机多边形骨料模型见图10a,图10b所示为随机盘状骨料试件。两个模型具有相同的骨料含量。表1中给出了计算中所采用的材料参数。
图9 试件的几何尺寸和荷载作用
图10 破坏时裂缝的传播和开裂模式
表1 分析中所采用的材料参数
结果和讨论
通过位移来控制拉伸荷载,从而模拟软化阶段混凝土的非线性材料影响。由于应力集中现象非常明显,在任意多边形骨料的混凝土试件中将很早就出现裂缝。这些试件中,在一个骨料的交界面单元将首先发现微裂缝,因为它的极限强度低于砂浆的强度。当荷载增加时,交界面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破坏单元,而且在砂浆中也发现了一些破坏单元。最后,通过连接破坏单元而形成一条宏观裂缝,从而导致试件完全破坏。
多边形骨料试件计算的极限拉伸强度是1.61 MPa,而盘状骨料试件计算的极限拉伸强度是1.66 MPa,见图 11。
图11 荷载—位移曲线
任意多边形试件的结果明显比盘状颗粒试件的结果更接近试验结果。与多边形骨料试件相比,盘状骨料试件的极限荷载要大3%。
三级配混凝土的弯曲试件
随机骨料模型
这部分给出的例子是尺寸为300 mm×1 100 mm的一个弯曲单一支持梁,粗、中、细骨料的代表直径分别为60、30、12.5 mm。三级配混凝土大、中、小骨料的比例为4∶3∶3。骨料的密度为2.8×103kg/m3。梁的中间部分(尺寸为300 mm×200 mm)为多相复合材料。大颗粒盘状骨料、中颗粒盘状骨料、小颗粒盘状骨料的数量分别为3、10、68。当任意形状多边形模型生成之时,大骨料、中骨料、细骨料的面积分别为7 800、6 780、8 400 mm2。两种随机骨料模型均由2D-RAS软件生成。在分析中每相所采用的材料参数(除了两端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为30.0 GPa和0.17)也与第一个例子中所采用的材料参数相同。混凝土中的材料(骨料)也被认为是线弹性材料。两种情况下的骨料级配和含量也都相同。
结果与讨论
两种情况下每个试件的极限荷载见表2。盘状骨料混凝土梁的极限荷载大部分都大于多边形骨料混凝土梁的极限荷载;唯一的例外就是第二部分数值模拟试件。前者的平均值大于后者的平均值为4%。
表2 试件的极限荷载 kN
结果表明任意多边形骨料混凝土梁的裂缝深度大于盘状骨料混凝土梁的裂缝深度,而且前者的裂缝数量也多于后者,见图12。
图12 破坏时试件裂缝的传播过程和开裂模式
结论
(1)本文研究的算法(用至少5个随机数字来定义一个任意形状骨料)要优于现存的盘状颗粒骨料算法(用2个随机数字来定义一个盘状颗粒骨料)。由本文研究的算法所生成的骨料形状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2)与现存的算法相比,本文研究的算法要优于其他算法。该算法通过随机生成的圆形区域来同时为骨料定位,仅仅相邻的骨料需要判断是否相交,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算法的效率。由2D-RAS生成的骨料含量可以高达65%,这几乎是三级配或全级配混凝土的实际骨料体积比。
(3)数值模拟的例子表明多边形骨料的单轴拉伸试件和弯曲试件的极限荷载要低于盘状颗粒骨料的单轴拉伸试件和弯曲试件的极限荷载。
[1]高政国,刘光廷.二维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3(5):135-139.
[2]马怀发,陈厚群,黎保琨.混凝土试件细观结构的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2004,(10):27-35.
[3]孙立国,杜成斌,戴春霞.大体积混凝土随机骨料数值模拟[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3):29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