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若干问题
2010-07-23张继英
张继英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济南 250002
高校毕业生是新成长劳动力中的优质资源,是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希望所在,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就是关注国家的未来。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611万。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出现了劳动力供求结构型失衡的现象,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发严峻。做好就业环境的预测与评估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非常重要。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是否已经清楚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是否知道为实现这样的人生目标需要怎样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即将踏入社会的他们又面临怎样的职业选择,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此,笔者于2009年2月底在计量工程系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并进行了数据统计。回收问卷272份,有效问卷272份,占比90.67%。如表1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64.08%的学生所学专业是填报大学志愿时的第一志愿,尽管专业是学生的第一意愿,然而近一半(41.37%+8.41%)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较低。
大学生的职业自我定位:大部分学生对于将来要从事的行业有过思考,但是不太了解所学专业将来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也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没有比较清晰的职业理想。认为职业设计非常重要,但对职业设计模糊,大部分学生(62.91%)没有一个系统的框架,绝大部分(72.12%)人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
大学生在求职方面:大学生最为关心的依次是就业政策(70.59%)、求职技巧(68.38%)、职业设计(64.34%)以及如何确定职业理想(43.75%),这些都成为大学生急于了解的话题。
由此所呈现的特点:
(1)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较低,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不足。
(2)大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职业设计模糊,大学规划也比较模糊,大学的学习生活是被动与迷茫的。
(3)大学生对社会人才的需求了解甚少,对就业政策了解不多,学校的职业指导功能不强。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
职业生涯设计就是在对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和外在环境条件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其设定明确的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计划。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长期的连续过程,是个体职业发展的“路线图”。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由学校承担的系统的生涯辅导和职业教育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在进入高校之前已经历了生涯的认识阶段、生涯的探索阶段、生涯的定理阶段、生涯的准备阶段和生涯的安置阶段,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上述五个阶段循序渐进的教育指导,进入大学以后,青年们已经很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为实现这样的人生目标需要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1]。
然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中学之前几乎没有生涯设计和辅导的内容设置。考上名牌大学是每位中学生的梦想,而学什么专业显得并不十分重要。因此大学生的职业设计指导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项从零起步的工作。许多大学生正由于缺乏职业发展规划意识和就业主体意识,失去了目标与追求,无法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对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学习和发展的动力不足。就业求职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的大学生就占有相当的比例。个人的综合素质、专业实践能力、学习成绩、岗位资格要求等方面却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造成就业困难。
表1 调查问卷
表2 调查表
哈佛大学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充分证明了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如表2所示。
一个人要想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在奋斗的过程中就必须有清晰的方向,定出明确的目标,然后做出有效的行动[2]。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准备人生,我们需要更快补上以学校为主渠道的生涯设计与指导课程,力求使大学生们在走向职业生活之前,从观念、心态、知识、技能、技巧、能力等方面作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1]。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工作不到位的症结所在
2.1 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素质是短板之一,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职业指导没有走上正规化和专业化
2005年,我校招生规模扩大,师生比例失调,尽管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是工作人员均为兼职。学习的政治思想工作、就业工作、党建工作、奖助学金评定与贫困生的资助管理、学生档案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等等均是辅导员的职责范畴,从而导致辅导员的工作繁而杂,知识更新不及时,业务素质不够专业化。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没有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没有走上正规化和专业化。大学毕业生求职时就出现了不恰当的自我定位,如择业预期过高,宁愿待业也不愿 “屈就”,就业市场中“就业不难择业难”成为普遍现象。还有部分毕业生没有自我定位,求职时盲目而随波逐流。
2.2 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指导课程未真正纳入到教学环节中,没有形成全程化和全员化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包括知己、知彼、抉择、目标和行动五个因素。知己是对自己的了解,包括个人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个性、学校与社会对个人产生的影响。知彼是探索外在的世界,包括行业的特性、所需的能力、就业渠道、工作内容、工作发展前景、行业的薪资待遇等。职业生涯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自我分析与职业分析达到平衡,核心就是解决“我选择干什么”的问题。这些任务与问题在大一期间不能解决,五个因素中的“行动”—大学的学习规划就无从谈起。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指导环节安排在第五学期(学制三年),集中在一周的时间。学生就业工作一般开始于第五学期的10月份,职业指导环节严重滞后于学生就业的实际时间。大学生职业设计中“行动”的时间就非常有限了,职业指导没有形成全程化教育。况且学校师资队伍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办学规模,影响了教育质量与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是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主体,开发适应学生就业的职业指导课程明显力量不足。
2.3 硬件设施匮乏,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不能有效进行,我们的职业指导主要处于无意识状态下
职业设计的重要前提是认识自我,只要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才能有针对性的明确职业方向。社会劳动保障部开发了《职业素质测评系统》软件,学生的自我分析可以依据科学的、有效的测评系统实施个人职业能力倾向、职业人格特质、职业操作能力以及个人就业资源的分析,帮助学生“知己”,并据此制定合理的生涯设计,保持和发展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形成鲜明的自我定位,让自己的才华更好地为用人单位认可,提高求职的成功率。但是这方面的设施非常欠缺,我们的职业指导还处在最低层次的基本服务上,而不能有意识地开展工作。
2.4 社会参与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工作不够,职业指导处于封闭状态
学校与用人单位联系机制不健全,与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不够,职业指导处于封闭状态,难以按照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清晰的培养目标;学校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基本没有合作关系,社会需求的岗位信息对于学校来讲也是封闭的,就业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特别是新增设的专业缺乏与社会需求的沟通,没有建立起“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大学生无法了解未来职业能力素质的最新要求,自我的评估和环境的评估效度不够,制定的个体行动和发展计划不切合实际,毕业生所具有的各种素质、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能很好匹配,从而加剧了就业的难度。
3 探讨可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工作思路
3.1 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我们的办学特色,使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和职业发展
在山东电专办学的基础上,我们还拥有为电力企业生产、调试服务以及为国家电网培训在职员工的资质,即山东电力研究院和国家电网技术学院。电力研究院与国家电网技术学院均十分注重职工的实际工作经验的背景要求,教职员工来源是多元化的,因此我们拥有一支工作在生产调试一线、具有丰富现场工作经验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于行业将来的发展前景与企业发展所需能力均有权威性的解释。成立有专家组成的专业和课程论证小组。通过专家的论证,优化教学方法与专业教学内容,为教师提供调整与改进教学的依据,满足对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专家小组成员实际工作所具备的能力和对未来行业能力需求的预测,可作为一个群模,开发就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工具—“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评价方法”等,让正在就读的学生能够据此规划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向,从而使大学生的规划更具有效度。
3.2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职业指导教学训练课程纳入到教学环节中,实现全员化和全程化教育,使职业指导向专业化迈进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职业指导队伍,从入校就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指导课程,通过教师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知己知彼,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制定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可操作性的行动计划,促进大学校园浓厚学习氛围的形成,使那些迷失方向的大学生自觉遵循积极进取的行为规范,实现他们自我与自我概念的倾向一致,从而帮助大学生开拓美好的前程。
职业指导的教学训练一方面要联结职业介绍,另一个方面要联结职业教育和培训,构建一个基础平台把职业指导和专业课、实践教学进行结合。我校各专业一般有两次的校外实习,大一期间,有到电厂或供电公司进行认知实习的机会,这是入校的第一次校外的实习。通过认知实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行业,熟悉专业,了解职业技能,还可以认识未来职业以及可能从事的岗位。笔者一般针对学生的初次认知实习,首先进行有关职业的介绍,提示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多向实习指导老师请教,不仅要学习掌握所实习的内容,还要思考未来职业与岗位。要求他们在实习结束后写一篇未来职业的思考,进而修订大学规划,使大学的行动计划更加具体化。建议:聘请校外实习基地的专家作为校外的职业辅导员,他们在完成实习教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前提下,辅导学生树立更加清晰的职业理想,修订学生的大学行动计划。
3.3 建立与用人单位、职业服务中介的合作关系,使学校的职业指导由封闭向开放转折,落实职业指导的预防性指导
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的长效机制,及时掌握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学生学历、专业、性别、特长、能力与技能证书的要求,保持供需双方的信息沟通顺畅。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学校还需要与职业服务中介密切联系,实现学校就业对社会的整体开放和市场岗位信息对学校的最大开放,了解需要及其变化,正确预测评估就业环境,对需求岗位的工作胜任能力基本要求进行分析,建立多种职业能力模型,修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把职业指导的预防性指导落到实处,确保教育的“产品”—大学生的能力满足职位的需求。
4 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职业指导中的工作策略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深感缺乏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规划设计,但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职业指导的全程化教育,不断探索,有了一定的工作程序与步骤:(1)入校教育—编辑《迎新手册》,将有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感悟等内容收入其中。使新生刚入校就对专业、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就业现状有所了解,建立初步的职业目标,有目的策划大学的学习生活;(2)假期安排—A、寒假:一般向学生(大一新生)发放“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关资料、上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就业启示等文章,有意识帮助学生知己知彼、关注就业信息,制定或调整个人的行动计划。B、大一暑期提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际工作,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个人的抗挫能力,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C、大二暑期安排学生参加专业实践:计量工程系又是国家电网山东电力电能表计量中心。提倡学生积极参加专业实践,熟悉未来的职业岗位、工作内容、所需能力、工作发展前景,巩固专业知识,提高职业适应能力。通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凡是参加过专业实践的学生,工作后适应能力非常强,并由于很快得到单位的认可,工作的积极性和成就感非常高,有利于稳定就业。(3)日常训练—A、定期演讲:班级定期进行演讲训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为求职面试奠定基础。B、工作程序要求:学生会的工作有计划、总结、实施方案,文件的格式要求统一,并以文字的形式备案。定期召开学生会的工作会议,工作信息及时沟通与交流,所有的考核工作严格遵照有据可查、有章可循的原则。使学生会的管理工作模拟为公司的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提高学生的管理组织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文字处理能力等。C、专业实践协会——成立了专业实践协会。会员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协助老师工作,第一时间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4)就业前的工作—及时印发《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向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求职技巧、就业政策等相关的内容。特别强调应加强对于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指导的个性化指导。
总之,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职业生涯设计必将在大学生的工作与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的全程化教育功能,发挥教职员工的全员化教育功能,特别是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重要角色的作用,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实现人生策划的最佳定位,就能使大学生在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成为就业市场上的精英。
[1]杨欢进,翟建北,赵素云.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指导[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1—48.
[2]田光哲,李祥伟.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