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绩效评价与选择
2010-07-23顾丽琴
顾丽琴,沈 安
(华东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昌 330013)
1 评价指标层次结构的确定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目前在供应商绩效评估及选择方面已有众多成果。本文综合Dickson、Hatherall、Keith、霍佳震等中外专家的研究结果,并结合我国汽车产业的实际情况,将从两方面对供应商绩效进行评估,即产品特征和供应商特征。
1.1 产品特征
产品特征主要是指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在产品评价准则,包括质量、价格两个指标。
(1)衡量质量(A1)的主要指标是产品合格率。整车30%的质量问题是由零部件供应商引起的。质量是产品最基本的保证,是“入门因素”,只有产品质量过硬的情况下消费者才会购买,才能保证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在现阶段质量对于国内整车企业选择零部件合作伙伴式供应商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
(2)价格(A2)主要从两个指标来衡量:现有价格的优势(C1)、可持续降价的能力(C2)。在质量能确保的情况下,目前国内的购车者或潜在购车者对价格仍然排在第一位。
在价格方面,不仅仅考虑眼前的价格,更需要考虑企业可持续降价的能力。一般企业降价往往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措施,外部即是指零部件企业在降低成本时更多的应从企业内部管理着手,从管理成本方面下手,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利用工业工程管理等科学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这样的供应商才能实现持续降价,而持续降价才是整车企业所需要的。
1.2 供货商特征
供应商特征的评价主要包括响应(A3)、交货情况(A4)、财务状况(A5)、技术能力(A6)、硬件基础(A7)等 5 个评价准则。
(1)响应(A3)主要衡量指标是:交货柔性(C3)和出现质量问题时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处理能力(C4)。在顾客需求多样化、小批量生产成为主流的情况下,供应商能否在恰当的时间将一定量的货物送到装配线至关重要。一旦零部件供给中出现了问题,由于制造商本身没有库存的情况下,就需要供应商能快速地补充零部件。
(2)交货情况(A4)主要衡量指标是:订单完成率(C5)、准时交货率(C6)。80%的产品交货问题是由供应商引起的,所以零部件供应商生产计划与整车厂的一致性也极为重要。一旦某种零部件有了合作伙伴式供应商之后,该零部件最多有2个供应商,而其中的大部分产品是由合作伙伴供应的。所以,如果合作伙伴不能准时供货,那么整个企业都将面临停产的可能。
(3)财务状况(A5)包括资产负债率(C7)、流动比率(C8)、资产周转率(C9)。供应商的财务状况直接影响到供应商能否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原材料、组织生产、进行技术研发,所以整车企业的合作伙伴式供应商一定要有稳定的财务状况。
(4)技术能力(A6)主要包括以下子准则,每年获得专利的情况(C10)、新产品销售比率(C11)、认证率(C12)。 以往衡量技术能力的情况主要包括每年的研发投入、科研人员的质与量,但笔者认为只有科研的产出即专利、新产品投产才能表明企业的科研实力强大。认证率获得情况主要指汽车行业的ISO/TS认证。
(5)硬件基础(A7)包括产能(C13)、地域距离(C14)。 供应商的产能能否满足制造商的需要直接关系到供货情况。有研究表明在沟通方面,地理位置越近越容易沟通,而沟通对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极为重要。
根据上述分析,其层次结构图如图1所示。
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目前关于权重的确定方法有数十种之多。本文拟采用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 AHP)。
在专家的组成方面:行业内的4名专家(他们来自某汽车制造公司的采购部门,有多年采购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行业外专家3名(由高校相关领域多年研究经验的人员组成)。
一级指标通过专家的打分可以得到一个7阶矩阵:
次级指标的矩阵较多,在产品价格方面、响应程度、交货情况和硬件基础是一个2阶矩阵财务情况和技术力量是一个3阶矩阵
2.1 一致性检验
在得到了专家的判断矩阵之后,首先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在一致性不达标的情况下,对矩阵进行修正,在一致性达标的情况下确定最终的权重。权重的计算采用方根法。具体方法如下:
应用层次分析法,保持判断思维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一致性是指专家在判断指标重要性时,各判断之间协调一致,不致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在多阶判断的条件下出现不一致,极容易发生。所以需要通过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一致性的判断主要是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来验证:
表1 RI值列表
现以专家一的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为例计算如表2。
表2 专家一的判断矩阵
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可得表3:
表3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不一一罗列每一位专家的判断矩阵,只列出一致性检验结果:
对专家2的一致性判断如下:
对专家3的一致性判断如下:
对专家4的一致性判断如下:
对专家5的一致性判断如下:
对专家6的一致性判断如下:
对专家7的一致性判断如下:
2.2 计算综合判断矩阵及权重
一级指标的综合判断矩阵各元素的计算采用几何加权平均算法,以综合判断矩阵元素a12为例,
表4 一级指标的综合判断矩阵
表5 供应商绩效评估指标权重值
表6 供应商绩效等级分类标准
表7 供应商分类
利用相同方法可计算其它元素,一级指标的综合判断矩阵如表4:
次级指标的判断矩阵较多,限于篇幅,省去计算过程,直接给出一级指标及次级指标的权重,见表5。
这样可以得到汽车制造商的供应商绩效评价公式:
3 供应商绩效评价及关系管理
上文得到了各指标的权重后,再确定每个供应商的各个指标得分,即 C1、C2、C3、…、Cn的值。 此时采用的是 1~5 标度法,如果供应商在该指标表现最佳得分为5分,最差为1分。然后再乘以权重得到一个总分,这样根据得分的高低将供应商分为ABCD四类,见表6。
然后根据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的重要性 (用ABC分类法求得)和供应商绩效得分汇总如表7所示。
在目前国内整车企业资金有限、规模经济不显著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最重要零部件供应商中的最优秀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的发展方向,即将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与A类零部件供应商中绩效得分为A供应商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在零部件重要性程度较差的C类产品的供应商应该减少供应商基数,只保留绩效得分较高的2-3家供应商。而对B类零部件的供应商中得分较高的A类供应商可以考虑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对于绩效得分为B的供应商可以采取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对于剩下的供应商就可以采用市场交易关系。
[1]新浪汽车.调查显示价格仍是消费者购车首要考虑因素[EB/OL].http://auto.sina.com.cn/news/2006-05-26/1831188832.shtml.
[2]沈欣.影响汽车消费因素何其多 国内车价依然总体过高[EB/OL].http://news.xinhuanet.com/auto/2007-06/05/content_6198617.htm.
[3]Jeffrey H.Dyer.Dedicated Assets:Japan’s Manufacturing Edg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4,11~12.
[4]谌述勇,陈荣秋.论JIT环境下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中国汽车工业中的JIT采购[J].管理工程学报,1998,(3).
[5]姚福泰.中国汽车面对中国航天而脸红[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
[6]杨春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供应商管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12).
[7]董素芹.我国汽车制造商与零配件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分析[J].北方经贸,2006,(5).
[8]Keith Goffin,Fred Lemke,Marek Szwejczewski.An Exploratory Study of ‘Close’ Supplier-Manufacturer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Operation Management,2006,(24).
[9]郭克莎,汽车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J].财经问题研究,2001.(9).
[10]Brian J.Gibson,John T.Mentzer,Robert L.Cook.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e Pursuit of a Consensus Deffini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