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内心的幸福
2010-07-19彭呈军
○彭呈军
世事并无好坏之分,全看我们怎样去想。——哈姆雷特
现代都市,繁华得令人眼花缭乱,人口密集得摩肩接踵,但高楼大厦中舒适的居所却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满目皆人却难见笑容,人们像赛跑一样奔忙。高收入的背后是紧张的节奏、令人窒息的压力,多少人营养过剩却面容疲惫,光鲜的衣着掩饰不住内心的焦躁,职位越高血压越高,钱越多越不满意,生活条件优越却感觉不到幸福,就连儿童的睡眠也越来越少、无忧无虑的时光越来越短……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人们钱多了,幸福却少了。
一
有过很多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大都是说我们社会中的很多人,无论是泛群体的,还是某个特定群体的(如学生、教师、公务员、医生、打工者),心理都不健康,或者说处于一种叫做“心理亚健康”状态。这里且不论这类调查本身是否合理,结论是否科学,有一点是可以认定的,即任何人的心理都可能出现不健康的倾向,而且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正确判断,甚至导致决策失误,直接影响到事业、家庭、生活。
在我们所面对的这个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人的心理时刻都在受到不可避免的震荡。所以如何加强自己对外部事件的承受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处理好决定事业成败的人际关系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所以向心理学寻求解决之道成为了一个理想的选择。现代媒体的大规模快速传播,加上一些突发事件(如汶川地震)的影响,使得原本深居学术殿堂的心理学走向了前台,成为了热门的“显学”。心理咨询一时还成为了人人艳羡的行业,“去赚心理疾病的钱”成为许多人的快速致富梦想。
二
与其他领域的学问相比,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直到130年前,它才刚刚形成——当时是1879年,冯特(Wilhelm Wund)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科学实验室。一百多年来,心理学家们一直想建一座华美的心理学大厦,但不幸的是,这里现在还只是一片物料堆。心理学内部学派林立,即便在心理咨询这个子领域内,也存在诸多的咨询与治疗取向,谁也不服谁。心理学学科本身发展的不成熟,加上人们的一窝蜂式的需求和拥入,实际上造成了相当的混乱。这里可以举一个代表性的例子:心理测试。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我们身边出现了一批心理测验迷。他们甚至追捧出一个小小的细分市场。在报刊上,在网站上,我们很容易看到打上“心理测验”标记的售卖品。卖得多了,自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正经的、八卦的都能遇到。一个小伙子暗恋上一个女孩。他跑去请教心理专家,有没有什么测验可以让自己知道那个女孩是不是也爱他。心理学家老实告诉他,心理学界还没发明出这种东西。不过现如今各色人等都已经掺和到心理测验中来。心理学界没有这种量表,路边小摊上却能找到。这位男青年如获至宝,拿着这个量表去测那个女孩。人家看到量表只说了一个字——“滚!”
公众如此着迷的心理测验,其实只是远古时代星相、手相、生辰八字的替代品。在今天这个科学时代里,那些东西显得“不科学”,量表显得“科学”,如此而已。人们非常想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但又不愿意为此付出艰苦而漫长的努力,总希望能三下五除二得到既便宜又简明的结论。不幸的是,这不是科学的心理学。
汶川地震后,灾区活跃着许多心理咨询师的身影;他们中有些人是专业的,可以为灾后人们的心理重建提供帮助,但让人痛心的是,有些人起到是负面的作用。用专业人士的话来说,“他们只是在揭人们的伤疤”。
科学的心理学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心理咨询行业需要有一种约束性制度。
三
图书市场也反映着上述这种混乱状态。
近年来,各出版社出版了无数的冠以“心理学”的图书,“心理自助”更是成为了一个畅销书门类。当然,就像之前的教辅类图书、经管类图书一样,心理学图书市场也出现了一种良莠不齐的景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是一家传统上以心理学学术图书出版见长的出版社,在学术圈内享有盛誉,是心理学图书出版的权威。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立足原有学术出版优势,推出了一批心理自助类和大众心理方面的精品图书,做成了一个比较长的系列图书——“明心书坊”。
我们在选题的时候,有几个指导原则:1、每一本心理自助方面或大众心理方面的书,首先一定要有科学的基础,不能有凭作者感觉产生的内容;2、每一本书,尽量比较周详地解决一个领域的问题,而不是让一本书解决多个领域的问题;3、内容一定要比较大众化,让非专业的读者能比较轻松地读懂。
四
或者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对某个问题感到不安,然后你向朋友诉说了这个情况。朋友说的一些话,你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当你把他们说的这些话加以考虑后,不禁豁然开朗。向朋友倾诉,能够让你得出重新考虑某个情况的办法。当你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你的感受也会发生改变。我们每天的经历都可以证实这个简单的原则——我们的想法决定我们的情绪。事实上,每当我们感到愤怒、内疚、焦虑、羞耻、受挫、怨恨或者忧郁,都是我们的认知使然——是我们关于某个情况的想法和观念使我们产生这种感受。
这是个好消息,因为我们也许不能改变别人,也许不能改变境遇,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的编辑一直在寻找在这个方面能给大众以指导的图书,直到有一天,看到一本书在某一章的题注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哭泣,因为我没有鞋;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一个人——他没有脚。
这句话反映了上述观念,但给人的感觉是相当震撼的。通过仔细的研究,于是有了《思维改变生活》这本书。
一家负责任的出版社,应该带给读者正确的观念,帮助人们找寻想要的幸福。众所周知,抑郁是当前社会最常见的情绪健康问题。打开电视,铺天盖地的都是治疗抑郁的产品广告,包括新药,非处方增补剂,或是宣称能治疗抑郁的其他方法。新闻报道通过描述一个人和抑郁的抗争来解释一场自杀悲剧。事实上,媒体和其他文化机构都使我们把抑郁看做是个怪兽——一种从一个家庭成员传染到另一个家庭成员的疾病。我们阅读了很多科学家使用高科技大脑检测装备的报道,还看到了很多有抑郁症和没有抑郁症的人的大脑图片。我们还听说科学家自信地宣称他们马上就要发现控制抑郁的基因了。也就是说,大众对抑郁的看法就是这是一种心理的不正常状态,一种必须要通过治疗去克服的生理疾病。
但实际上上述这些信息会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无助感。《抑郁的自我疗法》这本书,会给你一个机会去理解抑郁,并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为此做一些事情——抑郁就是在我们的生命的重要方面失去平衡之后的那种生活状态。抑郁不是从健康的、充满生机的、有目标的生活中突然出现的。抑郁不是失常、倒霉,或是大自然的意外。它是你把什么东西放入到你的生命当中所导致的逻辑结果。你的抑郁是在告诉你,有一些事情你需要去聆听。它是一个信号,你需要进入到行动中,处理你的生命当中那些失衡的部分。书中会告诉你,你可以做出某些主动的改变。
另外,我们在一本与教育孩子有关的图书《如何对孩子说“不”》中,关注的是:家长,或教育者,究竟应该如何对孩子说“不”,而又不至于伤害到孩子。实际上,按这本书作者的观点:“不”,不仅仅是一个字的回答,而且是一种教育策略。当你需要的时候,通过说“不”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发展出诸如自立、自律、尊重他人、正直、延迟满足的能力和其他许多对成功至关重要的个性品质。虽然说“不”的重要性是明显的,但很多家长却难以启齿——哪怕是在他们知道自己应该说不的时候。说“不”不仅仅是用严厉的爱或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美其名曰为孩子的长远打算。实际上,用错误的方式说“不”或在错误的情境下说“不”,就跟没说一样糟糕。重要的是要知道,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孩子说“不”。这样才能让“不”发挥作用,让他们茁壮成长,更加生机勃勃、坚强而且卓有成就。
其他我们关注的问题还有:当今在体育与教育界很盛行的心理训练,家长们头疼的孩子拖拉、学习问题、同伴交往问题,心理创伤与复原,男孩沉默寡言问题,焦虑、愤怒、忧郁、羞怯等心理问题的应对等。我们这套书对这些都有所涉及,我们真诚希望它们能为广大读者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