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外合治血栓性浅静脉炎45例临床观察
2010-07-16陈青
陈青
(浏阳中医医院 湖南浏阳 410300)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中医称“青蛇毒”,是体表筋脉发生的炎性血栓性疾病。其特点是体表筋脉(静脉)肿胀灼热红斑压痛,可触及索条状物。笔者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1月以自拟清热凉血,化瘀通脉之中药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将所有病人随机分为3组,采用单盲法。治疗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0岁,平均51岁;发病时间最短3d,最长2个月,平均15d;病变在下肢39例、上肢6例。血热瘀结型19例;瘀阻脉络型26例。对照组Ⅰ43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9岁。平均48岁;发病时间最短2d,最长3个月,平均17d;病变在下肢35例、上肢8例。血热瘀结型22例,瘀阻脉络型21例。对照组Ⅱ43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2岁,平均52岁;发病时间最短4d,最长2个月,平均16d;病变在下肢36例、上肢7例。血热瘀结型20例,瘀阻脉络型23例。3组病人性别、年龄、发病时间、部位及中医辨证分型等一般资料基本相似,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本病的诊断依据[1],并经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或静脉造影确诊,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下肢急性淋巴管炎。
1.2 治疗方法
(1)治疗组。内服中药(当归20g、赤芍20g、川芎10g、丹参20g、生地10g、丹皮10g、银花15g、地丁10g、公英15g、茯苓20g、泽泻10g、车前子10g、牛膝10g、地龙10g、山甲4g)发于上肢者加桑枝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外用金黄散调敷,每天1次。(2)对照组:①对照组Ⅰ。静滴13-七叶皂甙钠针、复方丹参针;合并感染者给予适当抗菌药物。外用硫酸镁溶液湿敷,每天1次。②对照组Ⅱ。内服中药同治疗组。外用温水湿敷,每天1次,3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统计学方法用χ2检验。
2 疗效判断标准与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本病的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皮肤红肿热痛消失,筋脉硬索结节消退;有效:皮肤红肿热痛消失,筋脉硬索或结节未完全消退;无效:筋脉红肿继续蔓延游走。
表1 3组治疗2个疗程后疗效比较
2.2 结果
3组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2个疗程后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论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一种发生于人体浅表静脉的血栓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沿浅静脉走行部位的红、肿、热、痛,有条索状物或肿硬结节。急性者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可发生于四肢及胸腹壁等处,下肢多见。属中医的青蛇毒、恶脉、脉痹、腑病等范畴,古代医籍对此病多有记载。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恶脉》中说“恶脉者,身里忽有赤络,脉起毙崴,聚如死蚯蚓状,看如似有水在脉中,长短皆逐其络脉所生是也”。而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则论及青蛇毒:“青蛇毒,此证又名青蛇便,生于小腿肚之下,形长二、三寸,结肿,紫块,僵硬。憎寒壮热,大痛不食。由肾经素虚,湿热下注而成”。指出此病“有肝脾两经湿热凝结而成”。当今中医将本病分为血热瘀结和瘀阻脉络。认为其病因病机在于湿热之邪外侵,以致气血瘀滞,脉络滞塞不通[2]。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于静脉管壁的损伤,而后发生血栓与炎症而形成[3]。此方中当归、赤芍、丹参、生地、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川芎行气活血,为血中气药;金银花、地丁、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的作用;茯苓、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湿;地龙、山甲清热活血通络;牛膝活血祛瘀且“走而能补,性善下行”,引诸药而至病所,是为引经之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瘀止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当归、赤芍、牛膝、丹皮、川芎均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和改善外周微循环的作用;金银花、公英、地丁均有抗菌、消炎、解热的作用;泽泻和茯苓可促进水及电解质排出从而利水消肿,诸药合用共同发挥消炎抗菌疏通血脉的作用[4]。金黄散外敷以清热除湿、散瘀化痰、消肿止痛。内外合治加强清热凉血,化瘀通脉的作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3.
[2]陆德铭.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1997:214.
[3]李乃民,初杰秋,李令根.实用中西医周围血管病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577~588.
[4]马磊,李广学.血栓性浅静脉炎18例治疗体会[J].新疆中医药,2003,2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