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偿家教为何屡禁不止

2010-07-13

江西教育A 2010年6期
关键词:有偿家教家长

草 央

有偿家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重要内容上课时不教,非要到家教时才讲。有偿家教的存在,是师德欠缺的体现,败坏了教育风气,必须严肃制止。”但是,在家长的一片声讨声中,在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之下,有偿家教并没有真正消失。家长满腹牢骚,政令形同虚设,这一切给管理部门留下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有偿家教为何屡禁不止?

应试教育的衍生物

中国的孩子从两三岁上幼儿园开始就要承受考试的压力,他们要择园、择校、中考、高考。必须承认,每个孩子的天赋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嫌自己不够优秀,希望直接被一流高校看中;学习成绩处在中游的学生觉得自己只要再加把劲,就够得着优秀了;学习成绩处在下游的学生更要想方设法地往前挤。这样一来,有偿家教便应运而生。

有报道说,城镇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至少有四成左右为孩子请过“一对一”的家教。而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其子女也大都参加过学校老师组织的有偿补课。一般来说,寒暑假期间、升学前和考试前请家教或参加补课的相对集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家长,常年为孩子聘请家教。家长们普遍认为,请名校或本校的任课老师是首选,其次是其他学校的任课老师。因为中小学校在职任课老师,了解课程的进度,了解自己的学生,同时对中考、高考的趋势也把握得比较准确。

学生家长李先生说:“我女儿是成绩不太理想的初三学生。为了让她能考上重点高中,我给她报了好几门课的补习班。补课的老师都是他们年级的任课老师。她从小就怕老师,面对自己的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说实话,这种补课其实没有多大效果,但不参加补课又不行。就拿英语课来说吧,寒假补课的时候,从第一单元开始讲新课,开学后接着寒假补课的进度讲,而且一开学就是摸底测试,考的内容都是寒假补课时讲的。那些没参加补课的学生都后悔死了,因为摸底成绩要计入平时测评,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是有影响的。”

于是,有偿家教便呈愈演愈烈之势,许多学生和家长都无可奈何地置身其中。学生们想提高学习成绩的初衷可能是一致的,但是家长们的心态却不尽相同。

心态一: 周瑜打黄盖型。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学生之间的竞争也随之加剧。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说明了应试教育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家长们不会空喊口号,孩子考上大学才是正道。如果孩子成绩不好,老师要求给孩子补课,家长自然不会反对。既然学生、家长都愿意,老师谁不愿名利双收?

心态二: 哑巴吃黄连型。补课的目的无疑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但究竟效果怎么样,却很难说。尽管部分家长想给孩子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但是,一些老师为了让自己的学生参加补课,把应该在课堂上讲的内容留到补课时讲,补课班上讲过的,课堂上就不再重复了。于是,家长们只好乖乖地交钱让孩子参加补课。

心态三: 随波逐流型。有的家长看到那么多老师都在办班,又有那么多学生参加补课,觉得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落后,至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心态四: 暗度陈仓型。虽然“孩子是自家的好”这句老话没有过时,但是充斥街头巷尾的网吧、游戏室,以及时常见诸媒体的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报道,使饱含期望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环境缺乏足够信心。他们普遍认为,与其放任自流,倒不如让孩子参加补课。能提高学习成绩固然好,即使不能提高学习成绩,老师能替自己把孩子管起来也好。

心态五: “盛情”难却型。为了让本班学生全部“自愿”参加补课,有些老师根据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等次,然后开设竞赛班、提高班、强化班等,或者点名要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补课。如果学生不愿参加补课,老师就会打电话给家长做工作。虽然许多家长怀疑补课效果,但碍于情面又不得不把孩子送去补课。

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是家教市场蓬勃发展的温床,而现行体制下的应试教育,则是有偿家教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只要这些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在职教师有偿家教就会或公开或隐蔽地继续存在。

其实,有偿家教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做家教的教师并没有什么“秘密武器”,为了尽快出“成果”,他们无非是通过题海战术、保姆战术、炒冷饭战术,教会学生如何应对考试而已。

挡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

2008年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哈尔滨等六大城市的一项电话调查显示,被访问的教师中有六成选择在暑假给学生补课。其中40%的人是在家里给学生补课,16.7%的人自己开有辅导班。

有报道说,深圳现在的家教市场行情是:一般英语、数学老师课外给学生补两小时要300~400元,而深圳中学、深圳高级中学、深圳实验学校等学校老师的要价还远不止这个数。有的重点校、名校毕业班的主科老师,家长想要请他们当家教还需要找关系,个别名师一天家教入账可达数千元。

对于在职教师“挣外快”的现象,很多学校管理者都感到很无奈。“单凭学校的禁令很难杜绝,有的骨干教师,在外面有很高的知名度,學校明知他们在外面做家教,但不好干预。他们在外面做家教的收入远远超过在学校的收入,管得太严了恐怕会造成人才流失。”某重点中学的校长如是说。于是,一些学校对老师在校外搞有偿家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些教师自我辩解道:“文艺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等都被允许在业余时间从事有偿服务,只禁止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显然有失公平。教师想通过业余劳动实现增收,其实也无可厚非。”正是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一些教师才会把教育主管部门的三令五申当耳边风,一意孤行地从事着有偿家教。

张某是一名中学物理教师,他认为补课既违背教学规律,又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所以一直拒绝有偿家教。他所在学校的其他老师私下里都在给学生补课,班主任多次劝他效仿,他依然我行我素。后来,学校实行“改革”,科任老师由班主任聘任,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干脆不再聘他了。为了保住岗位,他被迫“入乡随俗”。“如今,我每月补课可增收两三千元,心里既高兴又惭愧,钱赚得太轻松了。”张某说。受环境的影响,一些原本有所顾虑的教师也纷纷加入了有偿家教的队伍。

如今,在学校内公然搞有偿家教是行不通了,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半隐蔽、半公开的有偿家教依然红红火火。

对策之一:“一对一”为上计

那些英语、数学、语文等主课的“名师”,他们不必遮遮掩掩去补习班讲大课,因为很多富裕家庭的家长会将孩子送来家中或者将其请到学生家里做“一对一”的家教,只要多接几个学生,收入依然可观,而且很隐蔽,绝对不会“出事”。

对策之二:借“壳”兼职

许多在职教师通过社会培训机构、民办学校兼职,为自己从事有偿家教穿上合法的外衣。这些培训机构和民办学校,公然打出“本校聘请在职名师主持功课强化补习效果”的招牌,广泛招徕学生。有些教师为了给这些培训机构或民办学校揽生源,便将自己的学生“介绍”过去。

对策之三:易生而教

因为学校都明令禁止老师当本校学生的家教,为掩人耳目,于是出现了易生而教的情况。你的学生推荐给我,我的学生推荐给你。这样当家教,既给彼此保留了面子,又没有违反学校规定。为了给家长一种“孩子成绩上去了”的假象,一些教师把即将测验、考试的题目透露给学生,或者一遍又一遍地辅导学生做相同题型的题目。

对策之四:家教家养

城镇学校的班主任老师明里以“包吃、包住”帮助学生解决寄宿问题,暗地里却在晚上和休息日将这些学生集中在自己家里搞家教。湖南祁东县某镇中学的一个班主任居然带了51个寄宿学生。

对策之五:规避风险

一些教师对于报酬并不明码标价,甚至拒绝收钱,貌似“无偿家教”“爱心家教”。其实,一到月末或季末,学生家长就会送来超市购物卡等“礼物”,教师则心安理得地一一“笑纳”。对此,学校无法查处,违规教师却偷着乐。

纯洁的师生关系异化为金钱关系

的确,有偿家教已经成了一些教师创收的主要手段,个别教师在学校敷衍塞责,暗地里却把有偿家教搞得有声有色。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不仅利用自己的权力要求学生去接受家教,还打压、孤立不上家教的学生。这样的有偿家教,将师生之间的纯洁关系彻底异化为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严重背离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丑化了教师崇高的职业形象。

其一,有偿家教容易让教师的师德蒙尘。教育是一种特殊行业,教师也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与一般行业的从业人员不同的是,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素质和过硬的业务水平,还得有良好的德行,否则就担当不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在思想上崇尚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关心教育学生,是老师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更是教师实现自我理想和自我价值的一种精神追求。过去,很多教师都会定期家访,有些教师甚至还会追到学生家里义务给学生补课。现在,有偿家教使教育涂上了功利化、商业化的色彩。不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却笃信“有钱不赚是犯傻”,这样的教师不可能是好教师。

其二,有偿家教违背了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公平的原则。每个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是同样的教育,他们都在公平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作为实施义务教育主体的中小学教师,如果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有偿家教,势必造成教育上的差异。教师的教学行为,实际上是社会责任、政府行为的具体实施者。虽然目前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还不足,很难全面保证教育公平,但是在一个学校范围内,起码应该保证一个班的学生接受的教育是公平的。作为保证这种公平的责任人,教师一旦热衷于有偿家教,所在班级内的教育公平就无法得到保证。

其三,有偿家教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现在的中小学生早已不堪重负,无休止的补课更是让他们失去了最后一点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中小学时代是一个人心智发展走向成熟的黄金年代,也是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开阔眼界、提升自我的最佳时期。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接触社会和参加社会活动,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过度的有偿家教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有报道说,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为了替孩子交纳补习班的学费,家长们只能常年节衣缩食。

其四,有偿家教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从古至今,教师这个职业都是一种崇高的、受人尊敬的职业。一个好老师必须做好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考试、分析调整等工作,有偿家教势必影响其本职教学工作。随着有偿家教之风的盛行,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大打折扣。许多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到了令教师汗颜的程度。

目前,教师的收入确实还不算高,但这绝不是老师把学生当做“唐僧肉”的理由。在人们的记忆中,过去也有老师搞家教给学生补课的,尽管他们的收入低微,却从不收家长一分钱。为什么?因为在他们看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老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鉴于有偿家教对教育事业的危害,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不得不对少数一意孤行者进行行政处罚。2009年12月,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对三名进行有偿家教的教师给予“扣除全年绩效奖和奖励工资、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不合格”的处理,并对其中一名教师予以解聘,处理结果在全区通报。武汉市江岸区教育局也查处了一起教师私自在外代课的违规事件,并对当事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标本兼治遏止有偿家教

“有偿家教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损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违背教育的基本原则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劳凯声教授说,他认为有偿家教是一种典型的营利性行为。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在减负的呼声日益强烈、各地纷纷出台减负行政措施的大背景之下,学生减负已成为民意的主流,任何旨在增加学生负担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减负,对学生、对教育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一方面是对减负民意的践踏;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部门推进减负工作的步伐,是一种逆流而上的违规行为。

教育部2008年9月出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要求广大教师坚守高尚情操,自覺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利用职务之便开设有偿家教,完全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此风实不可长。

遏止有偿家教,从道德层面上讲,学校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师德建设,切实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重要内容。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敬业精神,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精心备课,精心讲课,全面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尽量把学生的疑难解决在课堂上;尽可能利用课内时间及工作之余,义务性地为需要提优、补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多担一份责任,少讲一点得失。

针对有偿家教屡禁不止的问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大都设置了“高压线”,以加强行政管理。从2009年3月1日起,北京市新修订的《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规定,公办学校教师如在工作日期间到校外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或组织学生接受有偿家教,将负法律责任。《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于2009年11月28日获得山东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在职教师不得从事各种有偿补习活动”被正式写入条例。深圳市教育局规定,从今年4月1日起,特级教师、各级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一经发现从事有偿家教的,报有关认定部门取消其相应称号及资格,情况恶劣、屡教不改的,学校可给予其待岗、换岗直至解聘的处罚。

既然应试教育是有偿家教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那就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标本兼治,以便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对此,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阮成武提出两点建议:一是着力推进教育的均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使得中小学师资相对均衡;二是不断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真正实现分数不再是衡量中高考结果的唯一标准。

还有专家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推进“因材施教”,真正提高教学水平;要改进教学评价机制,使教育教学活动更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减负”必须成为各级政府抓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次,更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也不得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育事业的伟大在于开智启蒙、传承文明、塑造人格,它赋予教师的使命是“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因此,教育事业需要朗朗晴空。◆

猜你喜欢

有偿家教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企业排污步入“有偿”时代
青海:对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零容忍”
家长请吃药Ⅱ
实行工业企业取水权有偿取得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