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汉字的艺术
2010-07-13郝铭鉴
郝铭鉴
所谓谜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下过定义:“谜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出谜者总是故布疑阵,猜谜者寻找蛛丝马迹,双方称得上是智力的博弈。灯谜虽说是小制作,其中却蕴藏着大智慧。
灯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度辞和隐语,但以完整形式出现的灯谜作品,当推曹娥碑辞。《世说新语·捷悟》记载了这样一则传说:魏武帝曹操一次率领群臣,路过曹娥碑下,见碑上在称赞曹娥“孝义”的诗文旁边,刻有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便问主簿杨修:“能解吗?”杨答:“能。”曹操说:“你先别说出来,让我再想一想。”向前又走了三十里,曹操和杨修分别写下了答案。杨的答案是:“黄绢”,染色的丝,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儿生的孩子,于字为“好”;“齑臼”,承受辛辣的容器,于字为“群”(古代“辞”字的另一种写法)。四字连在一起,便是谜底“绝妙好辞”。曹操的答案和杨修的一样,他感叹地对杨修说:“我的才力和你相距有三十里。”
灯谜因其趣味性强,深受人们的欢迎。《清嘉录》中曾描绘过猜谜的盛况:“城中有谜之处,远近辐辏,连肩挨背,夜夜汗漫,入夏乃已。”北宋的文学家王安石便是一位灯谜高手,据说字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猜一“日”字,便是他的大作。明代冯梦龙编有《黄山谜》,其中不乏上乘之作,比如“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着一个葫芦,倒有些阴阳之气”,猜一占卜的“卜”字,此谜可谓形神兼备,妙不可言。冰心老人直到晚年,还津津有味地谈起儿时猜过的一则字谜,谜底是繁体字“隨”:“上有一半,下有一半,中空一半,除去一半,还有一半。”她说:“‘随字很难写,猜了这个谜,立刻就记住了。”上面“有”的一半是“丆”,下面“有”的一半是“月”,中间“空”的一半是“工”,“除”去一半是“阝”,“还”有一半是“辶”,加在一起成了“随”字。1940年,广西桂林开了家川菜馆,开张那天店家悬挂一谜,谜面是个“文”字,猜《红楼梦》一人名,猜中者奖川菜一桌,谜底原来是“晴雯”。晴天自然无“雨”,“雯”字去雨即成“文”字。此谜的作者便是后来写过《曹雪芹》的端木蕻良先生。
灯谜的结构通常分三个部分:谜面、谜目(即猜什么)和谜底。灯谜是文义谜,和一般民间谜语不同,有着严格的制作要求,谜面不能出现闲字,更不能出现重文。比如“春雨连绵妻独宿”猜“一”,谜面首先提示一个“春”字,“雨连绵”自然无“日”,“妻独宿”自然无“夫”,去掉“日”“夫”,“春”字剩下了“一”。谜面的每一个字,都在谜底得到了落实,称得上是丝丝入扣,难怪被视为灯谜的经典作品。又如以“悬崖收缰”为谜面,猜一国家名,谜底是“危地马拉”。为什么不用“悬崖勒马”呢?因为谜底已有一个“马”字,谜面再出现“马”,便违背了灯谜的规则。
灯谜的制作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四种:
一是笔画法,根据汉字的笔画或偏旁作巧妙的提示。如“一字九横六直,孔子猜了三日”,谜底是个“品”字。“九横六直”是对“晶”字的具体描绘,“猜了三日”则是欲擒故纵。“心有余而力不足”,猜一忍受的“忍”字。“心”字多一点自是“心有余”,“力”字不出头自是“力不足”,提示恰到好处,底面浑然天成。“左边不出头,右边不出头,不是不出头,就是不出头”,猜一树林的“林”字。读来如同绕口令,让人摸不着头脑,谜底揭晓后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谜面是在反复提示:就是“不”字出头。
二是象形法,根据汉字的形态作奇思妙想,出奇制胜。这类灯谜制作得好,往往谐趣横生。如同猜一个“心”字,古代有“一钩残月伴三星”,现代有“浪遏飞舟”,称得上是异曲同工。“三人踢球,一人倒钩”,猜一相似的“似”字,描摹绿茵场上的激烈画面,简直是神来之笔。“浅草遮牛角,疏篱露马蹄”,猜一繁体字“蕉”,谜面用字典雅,比喻精当,如诗如画,耐人寻味。“一条小船两根桅,九只燕子天上飞,六只停在桅杆上,三只还在船头尾”,猜一悲伤的“悲”字。谜面琅琅上口如儿歌,画而寥寥数笔如国画,别有情趣。
三是会意法,根据汉字的表面意义作另类的引申或联想。此法又可分为正扣、反扣、分扣等多种。正扣如“丸药”猜一句唐诗,谜底是“粒粒皆辛苦”,“红日西沉”猜一学者,谜底是“朱光潜”,这是正扣;“此曲只应天上有”猜一成语,谜底是“不同凡响”,“千里送鹅毛”猜一成语,谜底是“不近人情”,这是反扣;“鲁迅全集”猜一曲艺形式,谜底是“山东快书”,“鲁”扣“山东”,“迅”扣“快”,“全集”扣“书”,这是分扣。
四是拆字法,通过汉字笔画的增损离合移来做文章。且举例如下:增的如以“皿”为谜面,猜成语“一针见血”,“一针”其实也是象形;损的如“他们两人去了”,猜国家名“也门”;离的如以“+-×÷”四个数学符号,猜政治术语“分裂主义”,这四个符号是由“主义”分裂而成的;合的如“喜上眉梢”,猜一字“声”,“喜上”是“土”,“眉梢”是“尸”,合在一起便成了“声”;移的如谜面为“血”,猜一成语,谜底是“一举而成”,“血”下面的一横“举”到上面不就成了“而”吗?
猜灯谜时经常有人会问什么格,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是所有的谜都有格的。谜格是指有别于常规猜法的一些特殊格式。它既是灯谜高度发展的结果,也是灯谜制作陷入困境的产物。由于早期灯谜严格限制谜目范围,结果用武之地越来越小,谜格便应运而生。这是在现有出题范围里扩大制谜题材的一种努力。据说谜格始创于明代,马苍山有《广陵十八格》,田汝成的《委巷丛谈》说“相传有二十四格”,到了清代,谜格竟多达二百余个,反而使灯谜制作失去了生气。随着谜目的扩大,多数谜格被淘汰,目前仍然广泛应用并受到群众欢迎的谜格有秋千格、卷帘格、徐妃格、求凰格等。
秋千格谜底限两个字,猜中后要倒读才能切合谜面,如“屡战皆北”,猜数学名词“负数”,在解谜时应读成“数负”。卷帘格和秋千格相似,只是字数在三个以上。前者如秋千一样荡悠,后者则为珠帘一般倒卷。如“党内不以职务相称”猜一成语,谜底是“志同道合”,即“合道同志”也,妙语浑成,令人叫绝。徐妃格取徐妃半妆意,除掉谜底中相同的偏旁才能底面相扣,如“攻书莫畏难”,猜一果品名,谜底是“橄榄”,去掉两个“木”字便成“敢览”。求凰格类似作对联,谜底要与谜面逐字相对,并在头或尾处加上“配、对、齐、会、双、合、联、偶、比、逢”等含有成双字意的字,如“分家”猜国际组织名,谜底为“联合国”。“分家”对“合国”,“联”为附加字。谜格只要运用得巧妙,同样能为猜谜活动增色。
正如诗要讲究诗味一样,谜也要讲究谜味。猜谜的快乐,有时并不在一猜就中,而是在反复寻思之后而不可得,一旦揭晓之后豁然开朗。谜味浓郁的作品,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谜底要有群众性,要为多数人所熟悉,过分冷僻猜谜者不会感兴趣。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猜春秋时人物“杜回”,虽然制作中规中矩,由于“杜回”一般人不知道是谁,谜味便打了折扣。二是谜面要自然成文,不留刀痕斧迹,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诗词成句,尤能增加猜谜的兴味,如“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猜一“奇”字,谜面是毛泽东诗句,信手拈来,天造地设。“一棍子打弯狗腿”猜一“龙”字,“一直下去是上海”猜一“由”字,均是以口语入谜,明白晓畅。三是要重视别解。望文生义的注解式灯谜,即使切合无间,也会让人味同嚼蜡。谜中有了别解,则如九曲回廊,曲径通幽。如“土话”猜一“访”字,这是直解式的,一旦揭晓便一览无余;而“封神榜”猜成语“一表非凡”,表本指“仪表”,别解为“榜”,则别有风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