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因子在学术期刊质量上的作用

2010-07-12周淑霞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银川75002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年6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论文期刊

●周淑霞(宁夏大学 学术期刊中心,银川 750021)

影响因子是1972年由E·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个期刊专业名词。学术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指期刊近两年的被引率,即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数。影响因子不仅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1]

影响因子描述了一份期刊的论文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规律。引用的积累基本遵循(下图) 所表示的曲线。

图 引用积累曲线图

它是一个衡量引用曲线在第2年到第4年间的相对大小的标准。它的计算方法是以某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在目前的引用数除以该期刊同期发表的论文数。发表的论文引用在其发表后2—4年内会急剧增长并达到一个峰值。在这个峰值后,引用呈指数性下降。

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有四个方面:①论文因素,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的尺寸、类型、合作者数等都会影响到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②期刊因素,期刊的刊期、类型、页码、期发论文数量等都会影响到期刊影响因子的大小;③学科因素,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影响到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④检索系统,现在国内外有许多学术期刊的检索系统,由于检索系统所收录的期刊群组成差异较大,所计算的影响因子值有较大差异,因而,同一刊物在不同检索系统中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因子。

基于上述认识,金碧辉等提出了“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合一统计方法”,[2]该方法以影响因子为标尺,用布拉德福区域分析法将SCI来源期刊和CSCD来源期刊划分为6个等级区域,从而评价期刊及其刊载论文的质量,这有利于了解国内科技论文在国际期刊中的分布状况,[3]增强科研人员选刊投稿的意识,鼓励科研人员在有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论文,[4]更有利于把握和认识中国学术期刊所处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明确中国学术期刊的现状,探求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

1 期刊影响因子的科学性

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能系统地核对统计量,可以公平地评价和处理期刊因载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人们开始关注论文的质量,从而引发了对期刊的评价。众多研究证明,学科文献的诸多属性在期刊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可以通过文献计量统计的方法对期刊进行定量评价。现在影响因子在评价学术期刊质量上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外许多学术期刊都非常重视刊物的影响因子,并把影响因子的排名作为期刊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有的期刊还将影响因子与编辑的业绩考核、职称评聘挂钩,学术期刊主管部门以及期刊协会等也将影响因子的大小作为评定期刊等级的重要指标。

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某学科领域里的客观上被重视程度的宏观量度,论文量、时间和被引次数是计算影响因子的三个基本要素。国际著名的科学计量学专家普赖斯经过大量的文献统计后得出结论认为:科学论文发表后的两年是论文被引用的高峰期。由于期刊影响因子能够从总量上把握某一刊物所刊载的论文被关注的程度,能够从总量上计算出某一刊物刊登文章被引用的次数,从而为人们提供了该刊发表的文章所代表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的定量测度,也为人们通过该评价指标值的大小找到当今世界某一学科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提供了可能,其科学性受到普遍认同。

期刊影响因子更多表征的是一个关于期刊影响力评价的概念,与期刊所刊载的论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期刊被引频次高的基础,被引频次高又是计算期刊影响因子时起决定作用的变量。期刊影响因子与论文质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影响因子也被视为评价论文学术性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的客观性、联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了认可,其结果便具客观性和公正性,在国际上受到了重视,被认为是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法,因而被广泛使用。

2 期刊影响因子的局限性

2.1 收录期刊源的局限性

(1)同一类期刊在不同的检索系统中,因统计源期刊库的数量及重点有所不同,其影响因子的排列序有很大差异,不同的学科领域由于统计源期刊的数量和引文习惯的差异,使得期刊影响因子有数倍的差异。

(2)因学科栏目的设置,导致了期刊统计源的结构存在着标准不一的问题,使得一些学科的统计源期刊数量特别巨大,从而期刊的影响因子较高,而有些学科则统计源期刊数量很少,致使这些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非常低。

(3)在学科分类上,如果一种期刊涉及多个学科,这种期刊就会被分别列入多个学科期刊排序表中,就会出现相关学科期刊因影响因子大而排在本领域主要专业期刊之前的不合理现象,其实不同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不可比较的。

2.2 虚假引文的局限性

(1)有些期刊为了提高影响因子,采取不正当手段,让作者著录参考文献时将自己期刊列入其中,但正文中并没有明确标出论文在什么地方引用,试图通过增加被引频次,来达到提高影响因子的目的。

(2)有自引文献的不当引文现象,即作者在发表论文时,在其文后著录自己曾发表过的论著的一种行为。自引文献在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方面也起一定的作用,自引文献多,影响因子就大,人们往往不关注自引文献对该文献的影响程度,属于不正当的引文行为。不合理的自引文献会降低学术期刊评价的权威性,对学术期刊评价产生负面影响,因而使影响因子评价期刊的科学性受到质疑。

3 建议和措施

3.1 加强组约稿工作,吸引优秀稿件

(1)向期刊的编委会约稿。期刊编委会一般都是学科领域内的知名专家,他们所撰写的文章一般说来可以较好地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计量指标。

(2)向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的知名专家进行约稿,减少高质量的稿件外流。对于一些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可以将他们的科研论文在本单位主办的期刊上优先发表,这样可以使刊物得到时效性强,学术价值高的文章。

(3)在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科技期刊的主要作者群之一,他们一般都会参与到导师的研究项目,而这些项目往往都是国家或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水平较高,利用他们的优势来提高影响因子。[5]

3.2 扩大期刊影响,提高期刊使用率

(1)定期安排编辑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向参会学者宣传和赠阅期刊。

(2)要创造条件申请加入国外各种期刊检索数据库系统。

(3)采取侧重刊登重点学科或特色学科某一方向的文章,形成集聚效应,提高期刊的计量指标。同时,鼓励作者在引文中增加对以往在本刊发表过的论文合理自引,以提高期刊的被引指标。[6]

4 结语

影响因子在评价学术期刊的质量上有其科学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不具可比性,不能单一的用影响因子来比较。因此,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正确运用影响因子科学评价期刊质量,在运用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刊时要注重发挥影响因子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的作用,以便影响因子的计算更客观、更公正、更能体现期刊的影响范围、学术水平,从而更好地、科学地评价学术期刊,使影响因子成为有利于作者、读者、编辑、期刊的科学评价因素。

[1]金碧辉,刘雅娟.期刊评价与影响因子、被引频次 [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4):239-241.

[2]金碧辉,等.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合一统计方法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1999(3):59-65.

[3]王昌度,王步选.我国高水平科技论文发表在哪里 [J]. 科技与出版,2001(4):34-35.

[4]吕立宁,傅文华.鼓励科技论文走向国际[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1(4):236-245.

[5]方海,等.全国水产学类科技期刊主要计量指标的统计分析与研究 [J].2008(6):994-997.

[6]吴寿林,石瑛.《上海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04年影响因子的统计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6):1097-1102.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论文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期刊问答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