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四章
2010-07-12江苏曹阳春
江苏 曹阳春
的确,柳树是月夜最大的收获者。它为旷野标明了方向,旷野则报之以心灵的宽度。
柳 树
湖畔,有一棵柳树。方圆十几里,它是唯一的坐标。
柳树守在岸边,繁茂的枝条,快要亲到水面了。一抬头,它碰见了一弯残月。月儿金黄金黄的,像天神留下的一个逗号。逗号前后的文字,都被世界遗忘了。
月光下,柳树听到了几句闲语。轻舟说:“这片湖泊是渔翁的,钩子一落水,就能钓起世间所有的碎影。”牧草说:“远处的山峦是牛羊的,听那鼾声,一呼一吸便点缀了灵魂的纯净。”芦苇说:“东边的沙洲是雏鸭的,一群群,全赶在月明时,蜷进了无忧无虑的梦里。”
柳树笑了笑,说:“整个夜晚都是我的。你们瞧,月儿栖息我的梢头,是它照亮了湖泊、山峦和沙洲。我站在陆地上,向着天空,托起了月儿;向着水里,沉淀了游鱼。”
孤 烟
孤烟,绸带似的,缠绕在山冈中,从夕阳下,一直飘进了夜里。
再翻过一座山岭,才能抵达下一个驿站。戍边的大唐将士们,牵着马,艰难地前行。马蹄叩打在磐石上,发出了清脆的声响。这声响,穿透了孤烟和月光,落满了山林。
对于将士们而言,孤烟是可怕的。只要从眼前滑过,原本的生活,就成了童话。有的说:“该在老家的院子里,望着天,陪儿女们数星斗的。”有的说:“该多编些竹篓子,到集市上换点银两回来,好娶媳妇的。”有的说:“算算日子,牛快产崽了,该守在厩里的。”但今夜,西北的大山容不得一丝温情,月光仅仅点明了孤烟。顺着孤烟往前,将是边关烽火和累累白骨。
实际上,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份忧愁。只不过,月光下的孤烟,为这份忧愁,打开了闸门。
秋 叶
踩在脚下的,除了一地记忆,便是厚厚的秋叶了。
我不愿意回到历史的痕迹里,尤其秋月当空的时候。所以,晚饭后散步,常努力避开那些枯黄的叶子。它们散落在城墙内外,风一过,就会扬起一段段传奇。
月不作声,只盯紧秋叶,低头看着。据说,曾经在护城河边,它看见秋叶掉进了一位公主的车队里,车队满载着嫁妆,从长安一路驶向了西域。据说,曾经在古寺里,它又看见秋叶落到了袈裟上,高僧专心打禅,几个时辰都没去拂拭。据说,曾经在黄河的拐弯处,它还看见秋叶堆积在故国的宫苑中,几百个诗人,前前后后两千年,都跑过来圈圈点点。
月色中,我谨慎地行走着。我发现,只要迈开了步子,秋叶就无法回避。脚下,闪闪烁烁的,除了人生的光影,还有一个民族曾经的苦难与文明。
夜 笛
倚在小楼的门板上,望月、听笛。年轻的妇人,像一尊苍老的雕塑,凝固了。
笛音是凄凉的,每一声,从巷尾传过来,都叫人打颤。坐在月光里,只要笛子一吹,大雁就会被惊醒,露珠就会接连滴下来,人的心思也就会流向远方。
月亮也是喜欢听笛的,它的脉搏,因而时常贴近大地。有人说,它听过玉门关外的思乡曲,把年轻士兵的心绪,寄回了江南。有人说,它听过闺中的思夫曲,一字一泪的,伴在床前,拾起了无数个长夜。有人说,它还听过朝臣的思隐曲,曲子中,林间小道比通衢大街要宽阔得多。其实,月亮和笛音,本就是一对。一个被挂在半空,一个从下面仰望,都以各自的方式,融化对方的孤寂。于是,夜幕一垂,人间就吹奏起来,朝着天穹。
这笛音和月影,一旦交织在一起,思念的结,便难以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