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侯车改6年考

2010-07-08

廉政瞭望 2010年6期
关键词:私车武侯武侯区

衡 洁

2010年初春的一天早晨,当记者开车到达成都市武侯区区委区政府第一办公区采访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竟是“停车难”。

此时距离2004年武侯区全面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已6年。办公楼旁原来停放公车的场地,早已变成了私车的海洋。

看得见的账,看不见的影响

“纵观那么多车改方式,最彻底的应该还是我们。”武侯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李晓燕告诉记者。

日前,在公车改革试点年的大背景下,各地各种模式的车改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关注。昆明车改搞得轰轰烈烈,杭州模式的争议又起,而已实行车改6年的武侯区却显得很低调。记者辗转多个部门,终于采访到了车改政策出台的核心机构——机关事务管理局。

“车改最直观的成果,就是财政资金的节省。”李晓燕说。她为记者算了一笔账:2003年,武侯全区61个区级部门和13个街道共有公车1072辆,全年财政负担公务用车费用1995万元,这其中包括平时使用经费1495万元,新车购买费用500万元。车改采取取消公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的形式,全年发放补贴1581余万元,加上保留的公务用车的养车费56万余元,两项合计1637.85万元,共节约了357.15万元,节约率为18%。

“并且,这只是短期效益。以前,各个单位的领导用车不是买完就算,过个两年还要不断换车,换车的时候还要互相攀比。车改6年来,我们不用再买新车,也不用配驾驶员,这里节约的钱就更可观了。”李晓燕说。

武侯区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局级干部算得更具体:“以前全区所有局长、部分副局长都配有专车和专职司机,光养一个司机每年都得五六万元,一辆车每年的燃修保也起码得2万元,全区一百多人享受专车,这是多大笔开销?现在全没了。”

市民廖先生说:公车改革应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能节约经费,二是能有效防止公车私用的腐败行为,三是能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从节约经费来看,武侯区的公车改革有积极的因素。

除了经济账,车改还带来了其它方面的长远影响。

“这对建立廉洁政府、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武侯区纪委副书记王睿对记者说。

车改之前,武侯区的群众对干部公车私用反映颇多。采访中,一些干部也坦言,以前给干部配的车,很多时候多是用作其他用途,“上班时办公事,下班后,尤其是周末,都把车子开了回去”。

公车私用成了建设廉洁政府的一大隐患,这成为了纪委最头痛的事。“以前每年都要就干部用车问题给领导干部‘打招呼,甚至给车子贴封条,但效果不理想。现在填补了车辆管理的漏洞,就不存在了,公车都取消完了。”王睿说,“这还消除了用车的矛盾,避免了干部为用车扯皮,对于建设和谐武侯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据了解,武侯车改的影响辐射还在扩大。在2004年改革时,由于工作需要,公检法等单位的公车没有纳入车改范围。然而,6年的车改也推动了这些单位的用车规范。“现在这些单位还没买车的干部骑自行车办事来回是常事。”李晓燕说。

低职级赔本,高职级得利?

“改革之前,我们征求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包括领导干部、一般干部、专家学者、人民群众。”武侯区纪委常委、区监察局副局长胡永清告诉记者,“采取什么方式、定什么标准,都经过了反复权衡。”

最终,武侯区选择了货币化车改的模式。这也是一直以来争议很大的一种方式。

武侯的方案是:根据职务等级高低,财政部门逐月拨付公务交通费给个人。具体标准是:局级正职1600元/月,局级副职1400元/月,调研员1120元/月,助理调研员980元/月,科级正职600元/月,主任科员500元/月,科级副职500元/月,副主任科员450元/月,一般干部(其他人员)400元/月。

3年后,由于油價不断上涨,武侯区调整了一次补贴,每个级别上涨了几十到两百余元,该标准使用至今。

这个标准是多是少?究竟是干部们牺牲了自己使用公车的利益,还是又获得了一项政府福利?

采访中,记者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现在洗个车都要自己洗,各人的车各人开,以前这是专职司机全包的,你说是以前方便还是现在方便?”武侯区委某部门的处级干部陈冉(化名)说。他笑称,以前不仅可以随便用车,还可以不停换好车,改革首先触动的就是像他们这样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虽然每月有一笔车贴,但待遇上肯定是不如以前。

“不过这样也有好处,以前下班用个车还有点心理障碍,生怕别的干部、群众看到要非议。自己开得不舒服,群众看到不舒服。现在开自己的私车,再也不用担心人家说啥子了。”陈冉说。

而对于一般干部来说,举手赞成的是大多数。“反正我们以前也没车。公车一般都是领导干部才有的特权,我们平时出去办个事能用一下。上下班不方便,还是要买私车。以前养车是自己全包,现在还有了一点补贴,还是不错噻。”武侯区卫生局的一名同志告诉记者。

然而,也有干部表示了不同看法。车贴到底是不是福利,关键是看每月用于公务之余还有没有结余。对于一部分办事多、补贴少的科员级干部,恐怕每月还有倒贴之虞。

“科以下的干部,车贴还是偏低了。”武侯区审计局的一名正科级干部严文(化名)对记者说道,“现在油价好贵哦,上下班路上加办公事,五六百块连油费都不够。”

采访中的一位局级领导也提到:“跟杭州那种动辄两三千的车贴比,我们的车贴标准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油价摆在那儿,群众自己一算,就知道发没发多。从网上反馈来看,还是正面意见居多。”

然而,对于“车贴不够”这样的说法,有的市民却有着不同的计算方法。采访中,一位姓廖的市民就指出:“武侯区的幅员面积小,如果只是办公事,一个月500块钱哪里会不够?如果把上下班都算在里面,才会不够,而这部分本来就不应该是在车贴里扣的。”

车改后,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也出现了。

“现在出去办事没公车,大家出去都是开自己私车。但单位里就有几个调研员级的干部不买车,遇到今天有个会,他就喊,小严,今天的会你也去听一下。我一个科长咋敢不去嘛,只好当司机送他去,还浪费半天时间在那儿开我根本不用去的会。次数多了,自己的车贴还要倒贴。”严文诉苦道。

一些无车的干部也提到了他们的苦恼。“在近的地方办事还好,有的时候要到双流、温江这些地方开会,坐公交车太费周折,可能要提前一个多小时出发。打的又太贵,不太方便。”武侯区政法委综治办的副主任科员张竹说,“这不利于行政效能的建设。”

对此,陈冉坦承,武侯区这样按职级一刀切发放车贴的做法,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局级干部开会多用车少,车贴最多;科级干部办事多用车多,车贴却少。“在制度设计上,我们尽可能做到科学。但这里也牵扯到一个待遇问题。领导干部以前就有专车,难不成取消了专车、车贴还拿最少?目前,只能兼顾公平,没法绝对公平。”陈冉说,“在今后的制度调整中,一步一步来解决。”

胡永清也表示,干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买私车,但开展工作没有条件讲,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工作都要做好。

该推广还是该观望?

从一开始的惊人之举,到后来的低调,武侯车改已不知不觉进行了6年。这期间,无数省内外的地方政府前来学习取经,按理说,好的制度应该推而广之,然而时至今日,武侯区仍是一枝独秀。为什么推广不开来?

“从先天条件来说,武侯区有很好的车改优势。”胡永清告诉记者,“一来,武侯区是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地处平原,交通便捷,这是山区丘陵地区无法复制的;二来,武侯区辖区范围小,只有70多平方公里,工作区域集中,这也是车改能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有的县份辖区太大,交通不便,进行车改就很困难。”

除此之外,领导者的决心也起了很大作用。“车改绝对是个好事情,然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对于政府和百姓来说的。”陈冉说,“对于决心实行车改的领导者来说,首先触及到的就是他们的利益。真的下定决心,很难。”

除此之外,改革者还要有勇气承担改革带来的非议。“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就要招风。我们进行车改本来是前进了一大步,也确实节约了一大笔行政成本,然而,发车贴的形式还是招来了质疑和非议,有人就是认为你这是变相发福利,我们反而还要承担骂名。”陈冉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如此低调的原因之一,把事情做好了,就好了。”

“我们的改革是出于公心。”胡永清说,“我相信,要打造廉洁、法治、高效的政府,车改是一个方向。”

猜你喜欢

私车武侯武侯区
成都市武侯区:解锁招聘新模式 聚力赋能促就业
成都市武侯区:开启招聘新模式 聚力赋能促就业
武侯区:“线上+线下”双渠道 精准送岗促就业
嘉陵江水资源分析
七连珠
读武侯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城市社区实践
——以成都市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长寿苑社区为例
医生私车公用撞伤人 医院担责
2015年上海私车额度投放约10万张
W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