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白山区域农家乐发展状况及对策*
2010-07-07牛琼华郑曼莉李双喜
牛琼华,郑曼莉,李双喜
(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眉县 722300)
1 基本概况
1.1 厚畛子镇概况
厚畛子镇隶属西安市周至县,地处秦岭腹地的南太白山脚下,黑河源头。从周至县沿108国道行至63 km处,沿沙厚公路行25 km即到。该区生物、水力、森林资源丰富,是唯一兼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深山景区镇,属温带湿润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年降雨量 983.8mm,夏季平均气温为17℃,黑河、湑水河平缓穿境而过,森林覆盖率96.3%,适宜于夏季旅游避暑度假。
该区域是连接太白山、周至、老县城(原佛坪厅旧址)和黄柏塬4个自然保护区的枢纽地带,区内分布有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世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分布着国家一、二级珍稀保护植物。依托太白山、老县城、黑河国家森林公园3大名牌景区,厚畛子镇一直努力倡导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载体的生态型旅游产业。
1.2 农家乐发展状况
1.2.1 发展历史 从时间和规模上可将厚畛子农家乐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4年,该阶段从最初的农家接待到后来的“农家乐”概念引入,当地村民以自家房屋和饭菜为主,适当的对自家房屋进行了刷新,添置了简易床铺,挂牌接待,经营户约20家,竞争较小;第二阶段是从2004年至今,随着当地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外来餐饮经营者的投资介入,高档次宾馆山庄的兴建,这些使当地农家乐经营户认识到过去简易的接待环境和饭菜已满足不了游客的消费需求,从而开始了新一轮的农家乐提升改造,目前约60余家,竞争较大。
1.2.2 发展现状 该地区的农家乐经营户主要集中分布在以厚畛子镇街道为中心的厚畛子村、花耳坪村、姜家坪村和老县城村。这里是外来游客上下太白山和前往老县城的必经之地,也是本地人口集中居住地。经调查,当地农家乐消费群体主要为:外来游客和科研教学人员、驻当地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消费时间是:外来游客和科研教学人员主要集中于4~10月份,1~2月份有少量游客消费;驻地工作人员全年均有消费,但仍以4~10月份消费较多。
调查过程中发现:经营较好的农家乐,其多为新建砖瓦房,卫生条件比较好,且位置好靠近大路,车辆可以直接到达农户庭院,或是院落布置有特色,招牌醒目,或是独立客房内仿标准间布置,饭菜味美实惠有特色;经营一般和经营较差的农家乐,多为老式土坯居民房,室内外及庭院卫生条件较差,餐厅及客房布置较简易,床上用品较旧,收入中大部分为用餐收入,很少有游客住宿;已无经营的农家乐,是由于近年竞争激烈,其居地位置偏僻(山梁上),交通不便,加之自身硬件设施非常落后,多年没有更新,几乎无游客光顾,无常备招待用品及专职接待人员,有极少量游客在旅游旺季期间光顾用餐,也只是被动接待。部分虽悬挂有旧招牌,但实际已放弃经营。
表1 南太白山(厚畛子)区域农家乐经营状况分析
对表1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说明:
经营较好:年收入≥1.8万元;经营一般:1.8万元>年收入≥8千元;经营较差:8千元>年收入≥2千元;已无接待:年收入<2千元;待营业:年收入=0元。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南太白山(厚畛子)地区的农家乐扎根于当地山村,以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依托,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受到当地农村社会发展现状和农民群众自身素质的限制,农家乐在发展过程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2.1 基础设施简陋,卫生状况较差
2.1.1 接待设施落后 农家土坯房较多,厨房及客房设备简陋,厨房大多是燃柴灶,客房床铺摆放不规范。如有的农家乐经营户在不到30m2的客房里摆放6~8张床位,床上用品多为5年前采购,更新更换不及时,消毒设施缺乏。
2.1.2 经营者缺乏有效管理 无卫生许可证经营,无餐具消毒设备,如厨房内污水随处可见,偶见老鼠影子;生熟食品和菜肴乱堆乱放,切生、熟食品的菜板不分;厕所及院落存在卫生死角,如简陋的旱厕、潲水缸、猪牛圈、鸡栏等紧邻厨房;农家乐帮厨的人大都是农家乐的经营者或从周围请来的农妇、村姑,缺乏接待技术培训,而且不少人未经体检,无健康证上岗,存在隐患。
2.1.3 卫生条件亟待改善 食品进货渠道混乱,个别农家乐采购的粉条、苕皮、豆皮等制作凉菜的主辅料大多是从一些山外小作坊购进,质量安全没有保障等;接待环境卫生状况令人堪忧;经营者缺乏卫生观念,这些问题亟待改善。
2.2 内容比较单一,层次有待提高
(1)源于我国农耕文化的农家乐具有原生、原创性文化的可贵品质,这是它的生命力所在。亦有些农家乐盲目照搬大众文化的娱乐内容方式,在农家小院里悬挂霓虹灯、音响,客房摆放麻将扑克。而体现当地山村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则未被纳入“乐”的范围,因而,当地农家乐旅游层次仅仅停留在吃农饭、看风景的层面,距离参与农家生活、体验感知当地文化蕴含层面尚有非常大的差距。
(2)当地具有丰富的农副产品,例如木耳、香菇、土蜂蜜等,但农家乐经营户并未意识到发掘其经济潜力,缺乏利用农家乐接待功能向游客推介当地特产意识;更缺少对当地农副产品的精加工包装和宣传销售。
2.3 组织程度不高,管理亟须规范
(1)厚畛子地区农家乐是一种自发的但又以群体模式出现的旅游形式,只有在统一有序、讲求特色的发展环境中才能取得较大发展。由于当地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农家乐管理组织,农家乐经营户自身的组织程度不高,形成了单打独干、不良竞争的局面,经营户之间的相互协作不强。当然,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农家乐经营的情况也具有其特殊性,没接待游客时,是民宅,政府执法部门不能管。营业时又是餐馆,客人离去又成民宅。一些农家乐还兼营小卖部,但出售的酒水等商品质量也不同程度存在问题。究竟该由哪个部门来监管,目前确实存在监管盲区。
(2)新建的农家乐经营户多为砖瓦结构的楼房,虽做到了一次改造到位,卫生条件较好,但又缺少统一规划设计管理特色消失。例如花耳坪九间房的农家乐建筑风格就失去了当地农家特色。
2.4 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安全问题凸显
位于山清水秀的欠发达的厚畛子农家乐,由于管理水平低,服务档次不高,缺乏环保意识和旅游安全观念,随着接待人数的增多,污水垃圾处理以及旅游安全隐患增多。如部分靠河的农家乐经营户直接将生活污水排放河道,花耳坪村虽建有垃圾集中倾倒点,但却建在河边且清理不及时。个别农家乐安装了秋千、跷跷板等游乐设施,基本上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连接部位容易滑脱,有的水泥板产生了裂缝等,这些都易给游玩者造成伤害。由于厚畛子特殊的地理位置,农家乐经营户的房屋大多临河或靠近公路,危险地段又缺乏醒目的提示性标牌,小孩子缺乏监管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另外当地农户多养有狗、猫,这些也易给游客带来意外伤害。
2.5 特色不够鲜明,品牌意识不强
对于农家乐来说特色和品牌是吸引游客的关键。但厚畛子地区大多数农家乐经营户还是以被动经营为主,照猫画虎,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特色,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和自身发展特色资源的挖掘,缺少市场开拓意识。农家乐经营户庭院及客房布置缺乏特色,只是等着游客自己寻上门来。当地几个村组也没有发挥自身所处位置优势、特色景点、特色农业等长处来为自己村组的农家乐增添特色和吸引力。全镇缺少对农家乐有效管理和旅游品牌培养,缺乏外统一的宣传推介;当地村组也没有具有各自特色的旅游品牌。
2.6 专业知识欠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在厚畛子地区农家乐的实际经营过程中,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当地村民既是管理人员,又是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与质量较差,处于粗放经营中,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不良循环。调查中发现,曾接受过烹调培训、餐饮服务管理培训或者赴外地参观学习的经营户不到1/3,多数农家乐经营户自身提高与发展思维滞后,饭菜制作虽然取材于当地,但搭配简单、包装不美观、口味一般、缺乏创新。另外个别农家乐经营户存在着向游客违法推介销售国家保护野生动物肉质制品的行为,久之会给当地农家乐发展掺进一些不良内容,野生动物的减少、环境的破坏影响会更深远。
2.7 制约当地农家乐发展的一些个性因素
(1)进入花儿坪村需经过两段河道过水路面,夏季多降水,一旦河道涨水车辆便无法通过,直接影响了自驾车游客进入该村。
(2)通往老县城村要翻越秦岭梁,该路段为沙石路,路窄崎岖,车辆只能勉强通过,比较危险,这也影响了游客的旅游行程。
(3)厚畛子镇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却又在交通上处于黑河森林公园的包围之中,黑河国家森林公园在沙厚路上设卡售票;老县城保护区又在通往老县城村的秦岭梁站设卡售票,在某种程度上对到上述地区的游客数量造成了影响,由于涉及多方利益一直难以协调,当地居民和农家乐经营户均十分抱怨。
3 对策与建议
根据南太白山厚畛子区域农家乐经营的依赖条件和存在问题,在今后的发展实践中,除了要加强政府引导和提供必要的政策服务支持以外,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要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如何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1)游客数量决定着农家乐的成败,抓住游客才能抓住市场。努力改造农家乐硬件设施,加快升级速度,农家房屋不需要豪华,做到基本设施(电视、洗澡、卫生间等)及功能齐全,吃住分离,人畜分离,从庭院到室内要干净整洁、自然温馨;创新饭菜花样,根据不同时节推出当地的鲜菜、特色菜,突出饭菜的色、香、味,提高接待能力。
(2)注重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改进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要通过一言一行,树立良好形象。加强对农家乐从业人员旅游知识、礼仪知识、服务规范、管理知识、烹调技能、卫生健康知识、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实现专业化服务。
(3)作好客源市场分析,扩大对外宣传。建议策划“厚畛子农家乐”的统一品牌,由政府主导,针对西安、咸阳、宝鸡等大中型城市主要客源市场开展集中对外宣传。当地各村组可利用自身资源特点,设计统一的小品牌进行地方性宣传。如老县城村可在厚畛子街道处设立“老县城农家乐欢迎您”的宣传牌,以吸引游客;很多驴友来厚畛子前均要上网搜索了解相关旅游信息,也可利用互联网建立网站,实现网上宣传。
3.2 做好“一篇文章”
充分做好“乐”的文章。“乐”是农家乐吸引游客的核心,让游客在吃住外要正真体验到当地独特的山村乐趣,从而实现身心的放松。发展农家乐必须瞄准城市人的兴奋点,充分挖掘田园乐趣、民俗乐趣以及农业生产、生活乐趣,努力为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农”中取乐,是农家乐的发展方向。如游客到厚畛子参与打洋芋糍粑、挖土豆、打核桃板栗、学酿苞谷酒、摇土蜂蜜、熏腊肉、搬玉米棒子、采摘山茱萸、上河道掘拣奇石、打水仗、套牛扶犁种地、游客家庭登山比赛等。
3.3 凸显两大特色
(1)“农家特色”是厚畛子农家乐得以生存的基础。“农家特色”是厚畛子农家乐得以生存的基础,房屋及庭院设计要具有当地农家特色,庄稼菜地、土墙黑瓦、木楼火塘、篱笆柴垛;饭菜要以当地农家喜食的洋芋糍粑、腊肉粉皮、苞谷烧酒等为特色,餐桌上尽量少出现袋装及简易食品,要突出农家风味。吃在农家一定要吃得新鲜,无污染,绿色食品,游客可以亲自到农田采摘蔬菜、挑选鸡鸭,随即烹调。
(2)“文化特色”是厚畛子当地农家乐得以壮大的根基。如可大力开发厚畛子山歌文化,奇石根雕文化,婚丧祭祀习俗;老县城村可以充分发掘其老县城(原佛坪厅遗址)、四郎神泉传说、傥骆古道、“西安市内距钟楼最远村庄”等特色文化内涵以吸引游客。这些都会引起城市人的极大兴趣,也是当地农家乐可以包装凸显的特色。
3.4 努力实现规范化和多元化
(1)实现规范化管理 要通过制订统一的厚畛子农家乐管理标准、管理办法和成立专业协会的办法,使经营者有章可循,让游客透明消费。根据要求农户在申请开办农家乐时必须证件(卫生许可证、安全许可证、旅游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证、经营许可证)俱全。农家乐协会有规范项目的管理、促进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确保游客合法权益及村民基本利益的合理体现等义务。协会应制定章程规范服务行为,坚持五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授牌、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宣传促销。对提出申请的农户坚持以“政治思想好、个人素质高、居住环境美、配套设施全、全家人身心健康”的标准进行严格的考察和审批,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对不符合要求,不达标准的经营户进行摘牌并停止营业。评选星级可以让农家乐的服务更为规范。
(2)努力体现多元化 努力形成地区大品牌和多种小品牌,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如花耳坪村的“木楼人家”和“竹园居”都是庭院及屋舍自然幽静,招牌醒目特色,很有竞争力;同时也可吸引优秀餐饮企业来投资经营,带动发展效应。
3.5 注意环境保护
南太白山厚畛子地区农家乐的持久吸引力就在于其有别于城市的“山青水秀”的区域环境特色,作为一种生态旅游资源,农家乐经营户必须处理好近期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农户参与旅游往往仅着眼于短期目标而对环境造成破坏。此处所指环境即包括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保护要做到垃圾集中处理、生活污水要沉淀过滤后排放,不捕猎野生动物,尽量少砍薪柴,特别是村庄附近的树木。社会环境方面指当地旅游政策要宽松,尽量减少两道门票的阻碍性;维护社会稳定,民风淳朴,无违法和不良经营,社区卫生环境良好等。
3.6 加强旅游商品的开发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般旅游商品的收入要占到旅游总收入的30%左右,在我国仅占到10%左右,南太白山厚畛子地区要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土特产资源、传统工艺等,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家乐旅游商品,满足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
3.7 政府协调创造良好条件
作为南太白山厚畛子区域农家乐的发展规划和组织管理,当地政府肯定是最有力的机构。政府筹资解决影响当地农家乐发展及村民生活的交通瓶颈问题。
为切实考虑地方群众的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应出面与黑河森林公园、老县城保护区,协调解决沙梁子和秦岭梁两处设卡售票事宜,在满足各方利益的情况下,尽量做到简化程序、降低门票价格,以地方百姓利益为重。
[1]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38-69.
[2]赵永江.农家乐旅游发展探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7(S):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