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意识与公共意识

2010-07-07郑乐平

共产党员(辽宁) 2010年6期
关键词:日常行为公德义务

公民意识与公共意识有交集,也有不同。

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身份意识,即公民对自己的身份——公民的认识,同时,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应尽的社会责任有一种自觉,并在政治生活和日常行为中显现出来。公共意识,亦称“公德”,是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

公共意识与公民意识两者的着眼点不同。公共意识强调的是:个人应该遵守的最起码的公共领域的规则、规范或伦理,不要去违反它,它强调公民素质的消极面(不能做什么);公民意识强调的是:通过个人的积极作为,帮助他人特别是陌生人,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公民意识呈现的是公民的积极面(该做什么)。两者结合,构成了完整的公民素质或公民美德。

猜你喜欢

日常行为公德义务
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微习惯在中职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中的应用
3-6岁幼儿日常行为礼仪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南充市西充县东风路幼儿园为例
智能家居中的居民日常行为识别综述
幸福的人,有一项独特的义务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三十载义务普法情
太没公德
跟踪导练(一)(4)
“良知”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