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10年寒区地下水研究/交流平台综述

2010-07-06戴长雷孙思淼李治军张松波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寒区冻土冰川

戴长雷,孙思淼,李治军,张松波

(黑龙江大学a.水利电力学院;b.寒区地下水研究所;c.《黑龙江水专学报》编辑部,哈尔滨 150080)

1 综述目的

寒区是指气温低、固体降水比重大的地区。虽然关于寒区的概念迄今仍无统一的认识,但是各个学派都认为寒区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区。由于寒区低温季节时段长,固体降水比重大,地下水补给过程受冻层作用、冻融现象及冻土蓄水作用的影响显著,使得寒区地下水赋存/运动及开发管理等与非寒区地下水相关研究内容相比具有特殊的规律。地下水在寒区水循环和水支撑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地下水和交流地下水研究成果是科学认识、利用和管理地下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相关的软硬件平台是进行地下水研究和交流的重要依托。

比起非寒区地下水的研究,国内外关于寒区地下水的研究都相对薄弱。为了更好地丰富和促进寒区地下水的研究,本文拟从研究/交流平台的视角对中国近年来寒区地下水的研究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综述。

2 材料与方法

2.1 选 材

2.1.1 论文类文献

参考水文地质学相关理论,基于研究内容,将寒区地下水相关研究划分归为地下水赋存、地下水运动、地下水化学、地下水调查、地下水开发、地下水管理及其它共7个类别(表1),设计这7个方向的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谷歌学术等搜索引擎上按照不同关键词组合进行搜索。根据所搜文献的参考文献、引用文献、相似文献、推荐文章等途径进行扩充,在搜索过程中积累一些主要从事该方向研究的刊物、机构、研究人员及研究生导师等对期刊文献类选材库进行完善。最后,以1999年为界删除早期研究,同时剔除相关度较差的文章,最后选用相关文献124篇[1-122],其基本情况见表1。

2.1.2 专著类文献

与期刊文献类似,利用超星数字图书、方正Apabi等搜索一定数量的近10年来涉及寒区地下水研究的专著,另添加一些广为认可的经典文献。专著类文献选材库列于表2。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检索方式囿于资料库的限制,仅能选取较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说明,一定会存在疏漏之处,在此特定方式下得到的分析结果仅供参考。

表1 论文类文献选用清单Table1 Detailed list of selected thesis

表2 专著类文献选用清单Table2 Detailed list of selected monographs

续表2Continue table 2

2.2 方法

从交流平台、科研支撑、研究机构3种不同视角分别对寒区地下水研究进行分析。其中“交流平台”主要涵盖从事或涉及寒区地下水研究的期刊、专著、网站、学术会议4部分内容;“科研支撑”系指为寒区地下水研究提供经济与智力支撑的基金项目和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即介绍专门或主要从事寒区地下水及相关研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

3 结 果

3.1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由从事/涉及寒区地下水研究的期刊、专著、网站及学术会议共4类平台支撑,其主要目的在于将寒区地下水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空间或时间上集中起来,通过交流、传播等手段实现科研信息的快速流通,从而最终促进该领域理论/技术的快速发展。

3.1.1 期 刊

本文选用的论文类文献可分为期刊文献与学位论文两种,本节仅对期刊论文进行总结。期刊论文总计105篇,文献来源共计41种刊物。其中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冰川冻土》集中了大量我国优秀的寒区地下水领域论文。另外,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的双月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也收录了较多相关文章。季刊《黑龙江水专学报》与双月刊《干旱区研究》以其地处寒区的优势同样集中了不少该领域的成果。图1为被选文献数>2的刊物一览。

3.1.2 专 著

图1 发表寒区地下水研究相关论文的主要期刊一览Fig.1 Major journals that recruits the thesis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of frigid zone g roundwater

随着我国对寒区水科学问题的关注程度的提升,自1999年以来相关专著的数量明显增多。其中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杨针娘研究员所著的《中国寒区水文》[123]与《冰川水文学》[124]集中论述了我国高寒山区冰川、积雪和冻土的分布特征和类型,冰川水文、冻土水文和雪水文过程、水资源状况的基本特征、观测实验研究和估算方法,讨论了我国寒区水资源数量,以及气候变化对寒区水文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冰雪化学和寒区冰雪灾害、遥感技术的应用等。由王春鹤编著的《中国东北冻土区融冻作用与寒区开发建设》[125]一书全面地论述了我国东北多年冻土的分布、类型、温度状况、地下冰、冷生构造,季节冻结和融化作用以及冷生地质地貌现象等方面的特征,以及东北冻土区的开发利用方面的问题。寒区水科学及国际河流研究系列丛书之《寒区水资源研究》[126]和《寒区水水循环及冰工程研究》[127]系寒水系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该丛书内容上涉及寒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寒区水文模拟、寒区农业水利、寒区水工灾害及其防治、寒区水循环、冰工程研究等内容的研讨。《中国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科学50年》[128]则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50年来在冰川、冻土、寒旱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等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3.1.3 网 站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寒区地下水领域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广阔的信息平台。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官方网站除报道、介绍所内外寒区科研动态、项目成果、学术交流、科学杂志、研究生培养等内容外,还开辟了“科普天空”、“科普园地”、“中国寒区旱区数据资源中心”[140]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科普知识及部分公开数据。此外“水信息网”[141]、“中国水文信息网”[142]、“中国水势”[143]等水利主流媒体网站也刊载涉及寒区地下水领域的新闻、科研信息、相关数据等内容。

3.1.4 会 议

涉及寒区地下水领域的学术会议以由黑龙江大学发起并组织的“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系列学术研讨会为代表,该系列会议每届均设有寒区地下水分论题,为宣传和展示寒区水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成就搭建了平台。另外,包括“中国水论坛”在内的多个学术会议也都曾设计寒区地下水领域的分论题。

3.2 科研支撑

基金项目、研究人员以及科研机构都是寒区地下水研究发展的必要支撑。分析与研究对寒区地下水研究领域起到经济、智力支撑作用的因素可更好地掌握及追踪该领域的研究思路与发展动态。

3.2.1 基金项目

130篇论文类文献中有95篇被一项或多项基金项目资助,比例为73.1%;基金项目共45种,总计148项,其级别及具体比例见图2。在数量上,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最多,计46项,占总数的31.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分别以8.1%、4.1%和4.1%列居前4位(表3)。从质量上,国家、部级项目达到项目总数的79%。

图2 基金、项目资助级别饼状图Fig.2 Piechart of research funds and sponsored projects on research of frigid zone groundwater

表3 寒区地下水研究领域主要基金项目资助情况一览Table3 Detailed list of research funds and sponsored projects on research of frigid zone groundwater

3.2.2 人 员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是国际著名的冻土学家,我国冻土学科的领军人物。凭借他对地下冰成因及分布规律、厚层地下冰形成的重复分凝机制等“程氏假说”等系统理论的构建以及完满的解决青藏铁路冻土路基修筑技术问题,程国栋院士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崇敬与认可。2009年,程国栋院士当选为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7,61,66]。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雷志栋多年来在西部寒区旱区土壤水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提出的水资源平衡、盐分平衡等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在寒区地下水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24-25]。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杨针娘研究员是我国杰出的冰川与寒区水文学家,她独立撰著的《中国冰川水资源》[144]及与他人合著的《中国寒区水文》[123]、《冰川水文学》[124]3本专著和70余篇学术论文,奠定了我国寒区与冰川水文学的基础[146]。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蓝永超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张光辉研究员、沈阳农业大学陈晓飞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史海滨教授分别在寒区地下水资源的变化分析、寒区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冻土中的水、热、盐运移规律、寒区渗流系统模拟研究以及冻融期气温与土壤水盐运移特征方面有较多研究成果。

3.3 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是1999年6月由中国科学院原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等3家科研机构整合成立的,具有50 a的寒区研究历史,是我国专门从事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该所以西部典型寒区水土资源研究为主体,形成了以寒区旱区区域特色(冰川、冻土、寒旱区气候、陆地系统等)的研究和技术体系[5],为我国寒区地下水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实践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黑龙江大学寒区地下水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2月,以黑龙江大学寒区水利研究/俄罗斯研究为支撑,立足黑龙江省,面向黑龙江流域,开展了寒区冻层条件下傍河型浅薄含水层渗渠集渗过程试验监测和融雪过程中冻土层水盐入渗特征试验研究等基础性试验监测工作,并成功地发起并承办了“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系列学术研讨会[144],为寒区地下水研究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另外,吉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石河子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黑龙江省水科院、中科院东北地理所、中科院新疆生态所等单位在为寒区地下水领域的研究也做出了相应的实验室或实验站支撑。

4 分 析

经过对我国近10年来寒区地下水研究领域的交流平台、科研支撑、研究机构3种不同视角的分析,可见我国寒区地下水领域的研究由地域上可划分为两个重要区域,即西北地区及东北地区的寒区地下水研究。其中西北地区的研究开展较早、进展较快、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该区域以位于兰州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为机构核心,辐射并带动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宁夏等各省区的相关研究,并打造《冰川冻土》期刊为重要的交流平台,带动全国范围内的寒区地下水研究。东北地区的研究机构较为分散,内蒙古农业大学、吉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及黑龙江大学都对相关研究做出过贡献。由黑龙江大学发起的寒水系列学术研讨会及其支撑的寒区水科学及国际河流研究系列丛书为东北寒区地下水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平台。需要指出的是,可以进行寒区地下水试验监测研究的野外基站建设还有待加强。

5 结 语

将寒区地下水研究内容细划后索引成库,以库内论文、专著文献为源,给出了研究寒区地下水研究进展的思路——即按照“交流平台、科研支撑、研究机构”3种不同视角分别对中国近10 a寒区地下水研究/交流平台进行综述。

给出了研究结果:期刊《冰川冻土》集中了我国多数寒区地下水研究的优秀论文;专著《中国寒区水文》及《中国东北冻土区融冻作用与寒区开发建设》分别以西北和东北为大地理分区,阐述与揭示了我国两大寒区的地下水问题与水支撑;随着信息化普及,网络为寒区地下水的研究搭建了高效便捷的学习交流平台;由黑龙江大学发起的“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系列学术研讨会为从事寒区地下水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了融洽的学术交流平台。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支持,寒区地下水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的成就推动了该领域科研团体的发展,使得近10 a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寒区地下水的研究,但是,可以积累基础试验数据的相关野外监测站点建设还有待加强。

研究地下水和交流地下水研究成果是认识、利用和管理地下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相关软硬件平台是进行地下水研究和交流的重要依托。对中国近10 a寒区地下水研究/交流平台进行综述有利于理清思路,抱强补弱。

[1]孙颖娜,付 强,姜 宁,等.寒区冻土水文模拟模型研究若干进展[J].水文,2008,28(4):1-4.

[2]代述勇,雷加强,赵景峰,等.策勒西部荒漠-绿洲过渡带地下水特征及生态影响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8):99-103.

[3]尹喜霖 .大兴安岭东北坡多年冻土分布及冻结层水特征[J].勘察科学技术,1999,(3):45-51.

[4]吴光学,孟凡夫.大兴安岭霍拉河盆地多年冻土的某些特征及对地下水的影响[J].林业科技情报,1999,(2):18-20.

[5]樊贵盛,郑秀清,潘光在.地下水埋深对冻融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1999,(3):22-27.

[6]王 风,乔云发,韩晓增,等.冻融过程黑土2 m土体固液态水分含量动态特征[J].水科学进展,2008,(3):361-366.

[7]祁福利,陈佳音,杨湘奎,等.寒区地下水区域规律研究[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8,35(4):114-118.

[8]陈仁升,康尔泗,杨建平,等.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季平均地下水位变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5):36-43.

[9]魏 智,金会军,蓝永超,等.黑河实施分水后中游灌区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分析[J].冰川冻土,2008,(2):344-350.

[10]李守波,赵传燕,冯兆东.黑河下游地下水波动带地下水时空分布模拟研究-FEFLLOW 模型应用[J].干旱区地理,2009,(3):391-396.

[11]魏 智,金会军,蓝永超,等.基于K riging插值的黑河分水后中游地下水资源变化[J].干旱区地理,2009,(2):196-203.

[12]王东生,王秀清,牟云勇.季节性冻土融冻层蓄水动态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0,(2):29.

[13]杨玲媛,王根绪.近20a来黑河中游张掖盆地地下水动态变化[J].冰川冻土,2005,(2):290-296.

[14]席海洋,冯 起,司建华.实施分水方案后对黑河下游地下水影响的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7,(4):487-495.

[15]卞晓琳,何 平,施烨辉.土体冻胀与地下水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4):24-27.

[16]彭功生,许 强.饱水冻土水热力耦合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6-50.

[17]薛明霞.不同地表条件下冻融土壤的入渗特性分析[J].地下水,2007,(5):41-42.

[18]陈军锋.不同地表条件下季节性冻融土壤入渗特性的试验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6.

[19]魏 丹,陈晓飞,王铁良,等.不同积雪覆盖条件下土壤冻结状况及水分的迁移规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3570-3572.

[20]杨忠臣,魏 丹,陈 丹,等.不同积雪覆盖条件下土壤冻结状况及水分迁移规律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6):365-367.

[21]陈军锋,郑秀清,邢述彦,等.地表覆膜对季节性冻融土壤入渗规律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6,(7):18-21.

[22]荆继红,韩双平,王新忠,等.冻结—冻融过程中水分运移机理[J].地球学报,2007,(1):50-54.

[23]郭占荣,荆恩春,聂振龙,等.冻结期和冻融期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分析[J].水科学进展,2002,(3):298-302.

[24]尚松浩,雷志栋,杨诗秀.冻结条件下土壤水热耦合迁移数值模拟的改进[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8):64-66.

[25]尚松浩,雷志栋,杨诗秀,等.冻融期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下土壤水分运动的初步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1999,(2):70-74.

[26]琦 宏,张殿发,宣 亮.冻融条件下封闭体系中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模拟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1):81-84.

[27]李 新,程国栋.冻土-气候关系模型评述[J].冰川冻土,2002,(3):315-321.

[28]冷毅飞.冻土未冻水室内综合试验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29]席海洋,冯 起,程玉菲,等.额济纳绿洲土壤入渗特征与土壤状况的关系研究[J].冰川冻土,2008,(6):976-982.

[30]张龙党.非饱和黄土冻结作用下水分迁移的实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1]朱 焱,陈晓飞,马 巍,等.非饱和土壤冻融过程中水、热耦合运移数值模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7):5216-5217.

[32]李 毅.覆膜条件下土壤水、盐、热耦合迁移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2.

[33]高淑琴,戴长雷.高寒区傍河浅薄含水层集中取水工程分析及涌水量计算[J].节水灌溉,2008,(3):24-26.

[34]周宏飞,周宝佳,汤 英,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季节性冻土入渗特性试验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9,(4):532-536.

[35]王雪芹,张元明,蒋 进,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沙垄水分动态——兼论积雪融化和冻土变化对沙丘水分分异作用[J].冰川冻土,2006,(2):262-268.

[36]汤 英.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融雪水文过程试验与模拟[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8.

[37]肖迪芳,张鹏远,廖厚初.寒冷地区地下水动态规律分析[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8,35(3):120-122.

[38]杨广云,阴法章,刘晓凤,等.寒冷地区冻土水文特性与产流机制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7,(1):39-42.

[39]戴长雷,李治军.寒区闭流区土壤水分垂向渗流系统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分析与设计[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8,35(4):86-88.

[40]廖厚初,张 滨,肖迪芳.寒区冻土水文特性及冻土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8,35(3):123-126.

[41]郝振军,肖迪芳,朱文生.寒区河流冬季冻结水量估算方法[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4,31(4):42-43.

[42]关志成.寒区流域水文模拟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2.

[43]董瑞琨,许兆义.含水量变化对冻融指标影响试验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3,(8):22-23.

[44]蓝永超,康尔泗,张济世,等.河西内陆干旱区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相互转化研究(英文)[J].地球科学进展,2002,(4):535-545.

[45]仵彦卿,慕富强,贺益贤,等.河西走廊黑河鼎新至哨马营段河水与地下水转化途径分析[J].冰川冻土,2000,(1):73-77.

[46]聂振龙.黑河干流中游盆地地下水循环及更新性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

[47]张光辉,刘少玉,张翠云,等.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研究[J].中国地质,2004,(3):289-293.

[48]张光辉,聂振龙,王金哲,等.黑河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补给效应[J].地球科学进展,2005,(5):511-519.

[49]张应华,仵彦卿,乔茂云.黑河下游河床渗漏试验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3,(4):257-260.

[50]马 虹,胡汝骥.积雪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J].干旱区地理,1995,(4):23-27.

[51]车 茜.基于BP神经网络的季节冻土水分迁移机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52]尚松浩,毛晓敏.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壤冻结温度及未冻水含量预测模型[J].冰川冻土,2001,(4):414-418.

[53]梁若筠.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冻土水分迁移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54]原国红.季节冻土水分迁移的机理及数值模拟[D].长春:吉林大学,2006.

[55]李 杨.季节冻土水分迁移模型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56]杨金凤.季节性冻融期不同地表条件下土壤水热动态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6.

[57]杨晓俊.季节性冻融期地表处理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分析[J].地下水,2009,(4):12-14.

[58]杜 琦.季节性冻融期土壤入渗试验综述[J].地下水,2009,(2):14-16.

[59]樊贵盛,郑秀清,贾宏骥.季节性冻融土壤的冻融特点和减渗特性的研究[J].土壤学报,2000,(1):24-32.

[60]王晓巍,付 强,丁 辉,等.季节性冻土区水文特性及模型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09,(5):953-959.

[61]李述训,程国栋,刘继民,等.兰州黄土在冻融过程中水热输运实验研究[J].冰川冻土,1996,(4):33-38.

[62]邵 春,沈永平,张 姣.气候变化对寒区水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08,(1):72-80.

[63]王绍令,杨梅学,小池俊雄,等.时域反射仪在监测青藏高原活动层水分变化过程中的应用[J].冰川冻土,2000,(1):78-84.

[64]朱 焱,陈晓飞.土壤冻结条件下水、热耦合运移数值模拟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7,(4):28-29.

[65]郑秀清,樊贵盛.土壤含水率对季节性冻土入渗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0,(6):52-55.

[66]何 平,程国栋,朱元林.土体冻结过程中的热质迁移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01,(1):92-98.

[67]刘 巧,刘时银.温冰川冰内及冰下水系季节演化及其水文学分析[J].冰川冻土,2009,(5):857-865.

[68]武选民,史生胜,黎志恒,等.西北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地下水系统研究(上)[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1):16-20.

[69]郭占荣,韩双平,荆恩春.西北内陆盆地冻结-冻融期的地下水补给与损耗[J].水科学进展,2005,(3):321-325.

[70]刘铁军.阴山北部浅层土壤冻融特性试验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

[71]樊贵盛,贾宏骥,李海燕.影响冻融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主要因素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1999,(4):88-94.

[72]宋 迪.冬灌条件下土壤冻融过程的试验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9.

[73]张立新,韩文玉,顾同欣.冻融过程对景电灌区草窝滩盆地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3,(3):297-302.

[74]李瑞平,史海滨,赤江刚夫,等.冻融期气温与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4):70-74.

[75]张殿发,郑琦宏.冻融条件下土壤中水盐运移规律模拟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5,(4):46-55.

[76]张殿发,郑琦宏,董志颖.冻融条件下土壤中水盐运移机理探讨[J].水土保持通报,2005,(6):14-18.

[77]何志萍.冻融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的试验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3.

[78]李瑞平.冻融土壤水热盐运移规律及其SHAW模型模拟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

[79]苏永红,冯 起,朱高峰,等.额济纳旗浅层地下水环境分析[J].冰川冻土,2005,(2):297-303.

[80]李 毅.覆膜条件下土壤水、盐、热耦合迁移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2.

[81]聂振龙,陈宗宇,程旭学,等.黑河干流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的水化学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1):48-53.

[82]贾艳红,赵传燕,南忠仁.黑河下游地下水波动带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8,(3):379-388.

[83]贾艳红,赵传燕,南忠仁,等.黑河下游地下水波动带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性研究[J].土壤学报,2008,(3):420-430.

[84]刘 蔚,王忠静,席海洋.黑河下游水土理化性质变化及生态环境意义[J].冰川冻土,2008,(4):688-696.

[85]刘 蔚,王 涛,苏永红,等.黑河下游土壤和地下水盐分特征分析[J].冰川冻土,2005,(6):890-898.

[86]魏 丹.积雪及下伏冻土中的水、热、盐运移规律的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7.

[87]李瑞平,史海滨,赤江刚夫,等.基于水热耦合模型的干旱寒冷地区冻融土壤水热盐运移规律研究[J].水利学报,2009,(4):403-412.

[88]叶 浩,王贵玲,叶思源,等.宁夏南部月亮山西麓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J].地球学报,2001,(4):330-334.

[89]郭 瑞,冯 起,司建华,等.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08,(3):527-534.

[90]岳汉森.土壤在冻融过程中水-热-盐耦合运移数学模型之初探[J].冰川冻土,1994,(4):308-313.

[91]周洪华,陈亚宁,李卫红.新疆铁干里克绿洲水文过程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8,(7):714-724.

[92]李伟强,雷玉平,张秀梅,等.硬壳覆盖条件下土壤冻融期水盐运动规律研究[J].冰川冻土,2001,(3):251-257.

[93]郑启浦.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及严寒地区水文地质特征[J].冰川冻土,1980,(4):44-51.

[94]余 友,王俊武.冻土带上半衰时找水初探[J].矿产与地质,2004,(2):161-163.

[95]李树仁.多年冻土地区供水勘察初步认识[J].勘察技术,1979,(3):16-18.

[96]李茂榕,戚洪彬,王 赟,等.西部地下水勘查的基础地质问题与关键地球物理技术[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4):117-125.

[97]王 贇,王 平,蔡 纲,等.西部地下水资源勘查的综合地球物理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勘查为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4):106-110.

[98]韩子夜,武 毅,杨进生,等.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技术方法体系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2):81-86.

[99]王卫江.新疆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地球物理方法优选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100]陆建国,崔洪斌,蔡瑞庆,等.严重缺水区地下水勘查的示范作用——以新疆岳普湖县下巴扎乡为例[J].新疆地质,2004,(3):278-280.

[101]元海义,刘学奎.大兴安岭韩家园地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其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J].冰川冻土,1993,15(2):242-245.

[102]邓国立,高淑琴,戴长雷.高寒地区傍河型地下水水源地论证[J].水文,2008,28(2):30-33.

[103]朱雪芹,文丽杰,孟庆国.哈尔滨市地下水开采安全警戒量的研究[J].水文,2003,23(3):37-39,33.

[104]蒋丽艳,朱雪芹,徐秀娟.哈尔滨市地下水开采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2):197-199.

[105]张烽龙,祁福利,杨湘奎,等.寒区地下水环境[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9,36(1):120-125.

[106]张济世,康尔泗,蓝永超.河西内陆河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及水资源利用率研究[J].冰川冻土,2001,23(4):375-382.

[107]刘少玉,程旭学.黑河中、下游盆地地下水系统与水资源开发的资源环境效应[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4):90-96.

[108]柏钰春,尹喜霖 ,王 勇,等.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地质研究综述[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31(6):1-4.

[109]李文超.建三江垦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预测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7.

[110]尹喜霖 ,柏钰春,王 勇,等.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31(6):5-10.

[111]孙艳伟.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系统脆弱性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112]杜 超.双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113]王凯军,曹剑峰,徐 蕾,等.地下水资源管理预警系统的建立及应用研究——以长春城区为例[J].水科学进展,2005,16(2):238-243.

[114]王晓光,邹淑芳,王恩德.东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浅析[J].地质通报,2005,24(2):156-159.

[115]朱永华,仵彦卿.黑河流域地下水监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14(3):60-64.

[116]沈媛媛.黑河流域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及在水量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117]张光辉,石迎新,聂振龙.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其对地下水的依赖性[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2(3):31-33.

[118]齐善忠,王 涛,罗 芳,等.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6):58-61.

[119]姜纪沂,曹剑峰,谢晓峰,等.中国北方山丘区城镇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吉林省磐石市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6):756-761.

[120]吕久俊,李秀珍,胡远满,等.寒区生态系统中多年冻土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7,26(3):435-442.

[121]席海洋,冯 起,程玉菲,等.黑河流域地下水研究进展综述[J].水文,2008,28(5):61-64.

[122]蔡 贺,张梅桂,尹喜霖 ,等.黑龙江省的冻融地质灾害[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11(1):5-9.

[123]杨针娘,刘新仁,曾群柱,等.中国寒区水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24]杨针娘,曾群柱.冰川水文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125]王春鹤.中国东北冻土区融冻作用与寒区开发建设[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26]赵惠新,戴长雷.寒区水资源研究[C]//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27]戴长雷.寒区水科学及国际河流研究系列丛书2—寒区水循环及冰工程研究[C]//第2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128]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科学50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29]施雅风.简明中国冰川目录[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130]陈肖柏,刘建坤,刘鸿绪,等.土的冻结作用与地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31]韩振新.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志[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32]陈梦熊,马凤山.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133]杨更社,张全胜.冻融环境下岩体细观损伤及水热迁移机理分析[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34]骈龙江.寒区岩土工程冻融灾害机理及预报模型研究[M].西安:西安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35]刘建坤,童长江,房建宏.寒区岩土工程引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136]曹剑锋,迟宝明,王文科,等.专门水文地质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37]秦大河,陈宜瑜,李学勇.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下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减缓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38]吕康成,崔凌秋.隧道防排水工程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39]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家及地理单位名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14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网站[EB/OL].http://www.casnw.net/default_1.asp.

[141]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信息网[EB/OL].http://www.hwcc.com.cn/pub/hwcc/index.html.

[142]水利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中国水文信息网[EB/OL].http://www.hydroinfo.gov.cn.

[143]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水势网[EB/OL].http://www.waterinfo.com.cn/

[144]戴长雷.黑龙江大学寒区地下水研究所简介[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8,35(3):108.

[145]杨针娘.中国冰川水资源[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46]施雅风.杰出的冰川与寒区水文学家——杨针娘研究员[J].冰川冻土,2003,25(1):112-113.

猜你喜欢

寒区冻土冰川
不同施肥处理对寒区苜蓿草地产量的影响
北极冻土在求救
为什么冰川会到处走?
冰川会发出声音吗?
冻土下的猛犸坟场
长途跋涉到冰川
寒区某水电站大管径PCCP管施工过程
高原寒区野外驻训卫勤保障回顾性探讨
驻寒区某部士兵常见病调查及对策建议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