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杆总是翘一点儿
2010-07-05颜福林
颜福林
她是从湖北跨长江过黄河来到黑龙江一个边陲县城和我成婚的,那年她才19岁,皮肤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白皙细腻。可没过多久,在北方干燥寒冷气候的侵蚀下,她就“花容失色”了。
最大的考验还是穷。当时我工资不高,租房住,经济非常拮据,第二年有了孩子后,更是入不敷出。勉强撑到孩子两岁送托儿所,她就上街当起卖水果的“小贩儿”了。她家几代都是读书人,没有遗传给她做买卖的基因,加上人生地不熟,困难可想而知。第一次从水果公司批发了一筐苹果,卖了一个星期也没卖完,最后烂掉都扔了,赔了20多元钱,为此她哭得很伤心。但擦干眼泪后,她又去水果公司进了其他品种的水果,继续卖。慢慢地,生意好做了些,半年后,她办妥了营业执照,有了固定摊位。一年后,她成了这个县城有点儿名气的水果个体经营者。
她的经营之道说起来很简单,只不过是秤杆(当时用的是老式杆秤)总是向顾客翘一点儿。总有几个细心的顾客,买了水果回去会“复秤”,发现她不仅不短斤少两,还总是多一点点儿。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来二去,很多人都知道她了,都跑来买她的水果,甚至还有了不少舍近求远的回头客。
5年后,她改行了,原因是我被派到果品公司做经理,家属自然得回避。
改行后的她做起了大豆生意,就是下乡收购农民的大豆,用火车发往山东、江苏、上海、杭州等地。收货时,质量关她把得非常严,几乎每收一麻袋大豆她都亲自检验。大豆入库后要经过筛选,去除沙土杂质和碎豆荚,才允许装袋定量,每个标准袋50公斤。她把卖水果翘秤杆的传统带到经营大豆上来,规定每袋多装半斤,工人要是不小心少装了,返工不算,还要受罚。一节火车皮能装60吨,合1200袋,她这样每袋多装半斤,每车皮就多装300公斤。1年经营100个车皮,每年就得白送对方3万公斤大豆。
有客商好心劝她,足秤就行了,不必多装,你也挺不容易的。她却说,多装一点儿是预留的运输损耗。其实她也知道,南方空气水分含量比北方高,大豆进入客户仓库前一般是不会掉秤的,如果在路上遇上连续阴天,大豆还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稍微增重,所以运输过程中发生损耗的概率很小。她之所以一直坚持每袋多装半斤,是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确保足斤足两。
头几年,都是按合同规定,货到对方仓库经检验合格后才付款,由于回款慢,少做了生意,多付了利息,很不划算。但在没有取得对方足够的信任前,也只能如此。生意做了一年后,“货到付款”的规定就自动取消了。往往货刚发出,对方就把款划过来了,有时还会预付款。她经营的大豆在客户那里成了免检商品,从未发生过质量和数量纠纷。
前年,杭州一家非常大的豆制品公司总经理和业务处长来东北考察大豆货源情况,第一站就到了我们这里。两位客人看了她收的大豆后,非常满意,业务处长还“泄露”了他们一个商业秘密:总公司是统一进货、分头调拨的,下设十几家分店和加工厂,经常指名要“向大姐”(我夫人姓“向”)的豆子,由于“僧多豆少”,有时互相争得面红耳赤。她的商业信誉,得到一个对货源品质要求极其严格的大公司的肯定,是比商业利润更宝贵的“诚信红利”。
10年前,我辞职下海,进入夫人开的公司工作。我还是用管理国企那一套来管理现在的公司,她嘴上不說,但看得出来心里并不认同。于是我也乐得少管具体的事,除了日常迎来送往,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和每年一次南下回访客户,其余时间我都用来读书。
夫人也喜欢读书看报,但很少讲书中那些哲理性的话。今年春节吃年夜饭的时候,儿子在她的饮料里偷偷加了点儿红酒,她不知情,喝了几口,脸上居然泛起久违的红晕。一兴奋,她破天荒说了句很有点儿嚼头的话:“你们可得听好,做人和做生意,都得足斤足两,对他人秤杆翘一点儿,对自己秤杆压一点儿,并不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时间长了,你也会收到同样的回报。”
(姜汁摘自《杂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