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五”从何突破?

2010-07-04

中国教育网络 2010年9期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校园

迎来“十二五”,数字校园建设将从哪些方面给予重点突破?四大关键词帮你解析当前热点。

1 融入机制创新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第十九章五十九条中写道:“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

可见,融入学校的机制创新也应当是信息化肩负的巨大责任。随着IT技术在高校的广泛应用,IT应该不再是IT部门内部的事情,学校发展和运作的许多方面都受到信息化系统的制约和影响。

相关人士表示,在制定高校IT战略应用的同时,除了关注内部事务层面的应用发展,更应该关注更高层次的战略需求,解决下列问题:高校间整合加剧,资源如何更合理分配,各方面能力如何提升?招生量不断扩大,如何梳理人才供应链?能否支撑优质生源、争取优秀人才资源?管理型组织向服务型组织演变的同时,如何屏蔽风险和社会问题?如何促进国际间办学与社会文化传承?这一切都期待信息化的参与。

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蒋东兴表示,“IT在学校的核心价值如何发挥应当成为每个信息化部门负责人深入思考的问题。”

清华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成功中就体现了信息化的力量。这项改革是由不同的业务部门协同进行,研究生院牵头组织培养机制改革相关工作,人事处牵头负责研究生“三助”岗位相关管理工作,财务处负责有关培养机制改革的财务管理工作,信息管理中心则通过开发“三助”管理系统,实现全校“三助”岗位设岗、申请与招聘、复核、上岗管理以及考核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有力地支撑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2 资源开发

“‘十一五’规划重在整合,而‘十二五’规划重在应用。尤其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将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一条主线。”浙江大学鲁东明认为,信息化的本质是服务师生,支撑发展,以资源为核心推动高校信息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整个纲要在第十九章60条全部用来说明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导方向。

在“十一五”规划中,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并没有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不用说在一些规模较小的高校,即使在规模较大的院校,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也远远未得到重视,许多学校仅仅把信息化理解成为“硬件基础平台的搭建”,而缺乏从资源的视角去审视信息化。2008年的调查提供了一些很耐人寻味的数字。比如,电子教学资源平均59天更新一次,也就是2个月,这种更新速度太慢。另外,上海市的图书馆电子资源经费投入水平最高,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可见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计龙介绍了目前资源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三大问题。首先,是资源的重复建设。其次,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再次,资源利用率低。

那么,在“十二五”期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去进行?

相关人士认为,这首先是一个态度与魄力的问题。第一,要从价值观的高度认识教育资源的共享。很少有学校认为,自己在推动全民教育方面所负有的责任。对于这一点,MIT的开放课程可谓是一个精神上的榜样。MIT认为,课程资源共享是知识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开放课程的价值在于推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教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合作,这孕育了知识价值观的一场深刻变革。

其次,需要一种创新模式的态度。上海交通大学采用了多种资源建设的方式,引进Berkeley、CMU、Yale等大学的优质资源,并与台湾新竹大学建立课程资源等多种形式,使上海交大的学生可以得到很多资源上的服务。

另外,注重资源平台的服务。在香港大学,读者可以通过港书网借用其他七所大学图书馆的书共享资源,也可以把检索结果以短讯寄出。

此外,注重特色资源的收集,要有“抢救资源”的拼劲。浙江大学的“十二五”规划中着重强调了“特色资源”。他们计划以文化遗产抢救和校史研究工作为两翼,通过“数字校史博物馆”和“求是师生”民生档案库建设,构建具有浙江大学特色的档案文化生态。

相关人士表示,“十二五”纲要中对资源的界定是多方面的,网上教学资源、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等,这对高校的“十二五”建设是相当有启发的,这有助于高校从一个更广泛的层面去做知识管理,实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MIT的开放课程为全球大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做出了榜样。

3 智慧校园

与“十二五”规划相伴的是智慧校园的提出。据本刊了解,已有少数高校迈出了智慧校园之路。

在所提出智慧校园的学校里,有的是由学校主导提出,如浙江大学。“‘十二五’规划中,智慧校园是一个目标。我们要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捷、环保的环境——这就是我们理解的智慧校园。”

大部分智慧校园是由运营商主导提出。在内蒙古、江苏等省和地区,许多学校在最近几个月内都接收到来自运营商方面的邀请,希望能够合作打造一个智慧校园。例如,江苏电信和一些学校合作进行“翼卡通”智慧校园项目,这是由中国电信推出的手机一卡通项目。针对此,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陈志峰表示,“不是学校主导,完全由中国电信为了推广其手机而实施的策略性工程项目,和以前由银行主导建设一卡通存在着同样的机遇和问题。”

内蒙古师范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主任武俊明对本刊表示说,目前多家运营商找他们实施智慧校园,对此他们的态度是:一,开放,让多家银行多家运营商都参与;二,学校主导;三,要做一个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服务平台。

中山大学郭清顺认为,数字校园发展得好就是智慧校园。早在三年前,他就提到数字校园发展三个阶段:即数字校园1.0、数字校园2.0、智慧校园或者知识校园。他也提到,目前智慧校园仅仅处于萌芽状态,需要很多方面的完善和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智慧校园,缺乏统一、完善的理解。相关人士指出,智慧校园如果有恰当的解释,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引来信息化新的热潮,促进校园信息化的发展。但是前提是,学校必须对整个智慧校园要建设的目标有充足认识和恰当评判。虽然它仍处在萌发当中,但相关人士预测,未来它有可能成为校园最新潮词语。

4 IPv6

IPv6将是“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目前的IPv6项目主要集中在100所驻地网院校,但随着IPv6技术的逐渐成熟与深入,相信越来越多高校将会发展IPv6网。前期,许多高校在全校范围内建成了IPv4/IPv6双栈网络,部分高校IPv6网络普及率达到了100%,在IPv6资源的发展上,许多校园内开始出现IPv4应用逐渐向IPv6扩展的趋势,目前DNS、Web、邮件、音视频等多种应用已经可以通过访问IPv6网络获取。

相关人士表示,IPv6校园网将要做的工作是,首先,继续保持网络的畅通可用,并提高稳定性,基础设施已经建成的学校需要升级改造,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其次,发展IPv6用户,扩大应用范围和规模。很关键的是,要开展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宣传,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等。关注用户的培养,只有用户量上去,才有可能进行成熟的商用测试和科研。而用户的培养,关键是有出色的IPv6应用来吸引。

猜你喜欢

十二五规划校园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