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数学复习要点指导

2010-07-03贵州省湄潭县石莲中学李成康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0年5期

✿贵州省湄潭县石莲中学 李成康

如何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是历年来众多数学教师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复习,教师往往把目标定位在“查缺补漏”上,因而呈现给学生的是支离破碎的题目.我认为高效的复习应突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知识体系.在复习时应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知识,把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有序、系统地进行整理、组合,把复习定位在“促进知识系统化”目标.这个收集、整理、组合的任务应该落在我们教师的肩上,以例题为载体,以基础知识为主干,落实知识的重组,使知识系统化.下面我就教师在总复习时如何精选例题与各位同行探讨.

一、例题覆盖面大,突出重点

选取例题要体现以下特点:①知识点覆盖面大,具有代表性、典型性;②既能突出考查蕴涵在它们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又能反映“课程标准”中最主要而又最基本的要求.③内容背景新颖,具有多样性和时代感,力求“新”“精”.

比如在复习“实数”时,可选取如下例题:

例1:(2009年山东省济南市)2009年10月11日,第十一届全运会将在美丽的泉城济南召开.奥体中心由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综合服务楼三组建筑组成,呈“三足鼎立”“东荷西柳”布局.建筑面积约为359800平方米,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建筑面积是(保留3个有效数字)( ).

分析:此例以当今的社会热点、国家大事为背景,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覆盖面较大,也是现在中考命题的热点,它考查了近似数、有效数字、科学计数法,解决问题的难点是有效数字,可用口诀:“前面是零不算数,中末是零要数好.”

二、立足基础关注热点

教师要把握中考趋向,立足基础,关注热点.热点是什么?如应用型问题、实验操作、探究规律、方案设计、图形变换、读图识图等.热点只与题目形式有关,其基础是“不变量”.利用其题目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诱发联想,抓住实质,就能起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探究规律性试题”的复习时,可选取如下例题:

例2:(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正整数按下图的规律排列.请写出第20行,第21列的数字.

分析:此例是现在中考命题的热点,要猜想的结论往往需要从简单情况或者特殊情况入手进行归纳,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发现规律,大胆猜想得出结论.这类例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思维策略,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和猜想能力.

三、体现“三位一体”

在总复习时应立足课本,夯实双基,以课本为根,拓展为叶,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通过对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研究不难发现,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大多数试题都是在课本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结果.因此,在中考复习选取例题时,要以课本为蓝本,以《中考说明》为导向,以2009年中考数学题为载体,体现“三位一体”,这样复习就能做到有基础、有方向、有新意,同时还要做到一题多用、推陈出新.

例如在进行“函数的图像”复习时,可选取如下例题:

例3:(2009年贵州省安顺市)如图,乌鸦口渴到处找水喝,它看到了一个装有水的瓶子,但水位较低,且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沉思一会后,聪明的乌鸦衔来一个个小石子放入瓶中,水位上升后,乌鸦喝到了水.在这则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从乌鸦看到瓶的那刻起开始计时并设时间为x,瓶中水位的高度为y,下列图像中最符合故事情景的是:( ).

分析:此例是考查函数图像的应用,它来源于课本,但有一定的变式,又是《中考说明》必考的内容之一,解题时,只要弄清题意,把握好关键词,能读图、识图,在图像中理解文字的表达,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又如在复习“三角形的角”这一部分时,可选取如下例题:

例4:(2009年山东省枣庄市)如下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O点,则∠AOC+∠DOB= .

分析:此例是考查三角形的基础知识,是《中考说明》的必考内容之一,学生可以自己利用两块同样的三角板进行平移、旋转、翻折等变换,其实质是两个直角的度数相加,从而得出问题结论.

四、解题注重通法

如何解数学题?数学家G·波利亚提出了4个阶段:即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回顾。这就是说,数学解题是从理解问题开始,经过探索思路,转换问题直至解决问题,进行回顾的全过程的思维活动。现在的中考题越来越淡化技能技巧,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功能是选拔性的考试,能够继续在高中学习,试题形式和素材千变万化,但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往往是相通的、不变的,因此,师生的解题思路要能突出解题的通用解法、常规解法,同时体现例题的“应用性”.

比如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可选取以下例题:

例5:(2009年山东省青海市)在一幅长为80cm,宽为50cm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相同宽度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下图所示,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400cm2,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cm,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 ).

分析:此例是“一题多变”、“一图多变”的好题,其解题思路是把“金色纸边”矩形的长、宽,表示出来,构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迎刃而解.

例6:(2009年天津市)注意: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解答本题,我们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你可以依照这个思路填空,并完成本题解答的全过程.如果你选用其他的解题方案,此时,不必填空,只需按照解答题的一般要求,进行解答即可.

如图①,要设计一幅宽20cm,长30cm的矩形图案,其中有两横两竖的彩条,横、竖彩条的宽度比为2∶3,如果要使所有彩条所占面积为原矩形图案面积的,应如何设计每个彩条的宽度?

由横、竖彩条的宽度比为2∶3,可设每个横彩条的宽为3x,则每个竖彩条的宽为.为更好地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将横、竖彩条分别集中,原问题转化为如图②的情况,得到矩形ABCD.

结合以上分析完成填空:如图②,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B=____cm,AD=____cm;矩形ABCD的面积为cm2;

列出方程并完成本题解答.

分析:此例的解答是用数形结合思想,以寻找矩形的长、宽为切入点,并涉及代数式的表示、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等知识.题目中给出的“分析”为问题的解答作了铺垫,从而降低了问题的起始难度,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解答问题.

这些例题融于图形,突出了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考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掌握解此类题的通性通法,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的重点,摆脱“题海战”之苦,同时也能唤起学生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好奇心,开拓学生的视野.

总之,总复习既要圆满完成大容量、大跨度的复习任务,又要能体现“新”授课的特色.在中考数学总复习选取例题时,教师只有跳进“题海”精选例题,并对精选的例题进行适当剖析、演变、深化,以点带面,学生才能跳出“题海”,使总复习达到“以少胜多”“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陈饭抄了吃,只要佐料好,味道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