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苄叉丙酮合成实验的改进
2010-07-02姜文清
姜文清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江苏苏州215123)
二苄叉丙酮合成实验的改进
姜文清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江苏苏州215123)
对二苄叉丙酮的制备实验进行了改进。用氧化铝固载氟化钾代替氢氧化钠作催化剂,研究了醛酮物质的量之比、催化剂用量和溶剂对产率的影响,合成了二苄叉丙酮。该法反应时间短,产率高,操作简便,催化剂可回收再生重复使用。用同样方法合成了其他α,α'-双亚苄基丙酮。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试剂
氟化钾、中性氧化铝(层析用,200~300目)、丙酮、环己烷、石油醚(60~90℃)、乙腈、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无水甲醇、95%乙醇、苯甲醛、呋喃甲醛、肉桂醛、对氯苯甲醛、对氟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均为分析纯。液体醛使用前经纯化处理。
1.2 实验仪器
MagNa-IR550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美国尼高立公司;Waters-152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Varian Inova-400MHZ型超导核磁共振仪,美国瓦里安公司;CDCl3作溶剂,TMS作内标;熔点用毛细管法测定。
1.3 实验方法
1.3.1 催化剂制备[9]
将34g KF·2H2O溶于80mL蒸馏水中,加入30g中性氧化铝,混合物在65~75℃下搅拌1h,然后减压蒸去水分,混合物在120℃下烘4h至固体物成粉状,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二苄叉丙酮及α,α'-双亚苄基丙酮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合成香料、医药中间体、防日光制品等各种精细化学品,由芳香醛和丙酮在酸或碱[1-4]催化下通过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制备。在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材[5-6]中有用氢氧化钠催化制备二苄叉丙酮的实验,其方法虽工艺成熟,但存在废液排放量大、产率低、催化剂不能回收重复使用等缺点。氧化铝固载氟化钾是近30年来发展的一种有效的非均相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上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7-8]。据此,我们用KF/Al2O3代替NaOH作催化剂,对合成二苄叉丙酮的实验进行了改进,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同时也合成了其他的α,α'-双亚苄基丙酮,为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实验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其结构经IR、1H NMR得到确认。反应方程式如下:
1.3.2 实验步骤
在50mL三颈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5mmol(0.29g)丙酮、10.5mmol(1.11g)苯甲醛、5mL无水乙醇和1.50g KF/Al2O3,三颈瓶上安装冷凝管及温度计,开动电磁搅拌器并控制反应温度在25~30℃,用TLC板(GF254)检测确定反应终点(展开剂为V(乙酸乙酯):V(石油醚)= 1:3)。反应结束后,加入温热的95%乙醇溶解,滤出催化剂并用温热的95%乙醇洗涤至无色,滤液经减压浓缩至瓶壁上有黄色固体析出,冷却,抽滤得粗产品,粗产品再经95%乙醇重结晶,干燥后得淡黄色片状晶体,产品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纯度为99.1%。
2 结果与讨论
2.1 醛酮物质的量之比对产率的影响
在三颈烧瓶中加入5mmol丙酮、5mL无水乙醇和1.50g KF/Al2O3,改变苯甲醛的加入量,在25~30℃下搅拌反应10min,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醛酮物质的量之比对产率的影响
从表1数据可知,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对产率的影响较大。当苯甲醛与丙酮物质的量之比为2.15和2.10时,产率达到最高,考虑经济原则,故选用苯甲醛与丙酮物质的量之比为2.10。
2.2 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当底物丙酮为5mmol、苯甲醛为10.5mmol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催化剂KF/ Al2O3用量(以KF计)对实验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从表2数据可知,催化剂用量(以KF计)对产率的影响较大,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大,产率也相应增大,当催化剂用量与底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60时(含KF/Al2O31.50 g),产率达到最高,再增加用量时,产率不变,所以本实验选用催化剂用量为催化剂与底物物质的量之比为0.60。因此,KF/Al2O3是催化苯甲醛与丙酮进行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的良好催化剂,具有很高的选择性,而传统方法使用氢氧化钠催化得到二苄叉丙酮的产率为68%[5],明显低于KF/Al2O3催化所得产率。在反应物加入量、温度、溶剂、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单独使用KF或Al2O3(用量与固载化的量相同),没有得到相应的缩合产物;当无KF/Al2O3,结果亦然,这说明KF/Al2O3的催化活性是KF和载体Al2O3共同作用的结果。
2.3 溶剂极性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在其他反应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了溶剂极性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溶剂的加入量同样为5mL,结果见表3。
表3 溶剂极性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从表3可知,溶剂的极性对KF/Al2O3催化反应有很大的影响,使用极性强的溶剂有利于反应进行。无水乙醇和无水甲醇对于本反应都是良好溶剂,考虑到甲醇的毒性比乙醇高,同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使用一种溶剂便于后处理和回收,因此,选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
2.4 催化剂的回收与再生
将实验中用过的催化剂置于烘箱中,在120℃干燥活化2~3 h。在上述优化条件下,用回收处理的催化剂催化,二苄叉丙酮的平均产率为86%。实验结果表明,固体碱催化剂KF/Al2O3在使用后只要经过简单的活化处理即可恢复催化活性。
2.5 其他α,α'-双亚苄基丙酮的合成
在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溶剂、温度诸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合成了一些其他α,α'-双亚苄基丙酮。产品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纯度均在99.0%以上。所有目标化合物的有关数据如下:
① Ar=C6H5,反应10min,产率87%,熔点111~112℃(文献值:112~113℃[4])。IR (KBr)波数/cm-1:1652,1598,1497,1451,756,695。1H NMR(δ):6.93(d,J=8.5Hz,4H),6.96 (d,J=15.3Hz,2H),7.58(d,J=8.7Hz,4H),7.70(d,J=15.9Hz,2H)。
②Ar=4-CH3C6H4,反应15min,产率83%,熔点176~177℃(文献值:175~177℃[10])。IR(KBr)波数/cm-1:1667,1613,1582,1512,1412,818。1H NMR(δ):7.03(d,J=16Hz,2H),7.39(d,J=8.4Hz,4H),7.55(d,J=8.4Hz,4H),7.69(d,J=16Hz,2H)。
③Ar=4-CH3OC6H4,反应8min,产率90%,熔点128~129℃(文献值:129~130℃[11])。IR(KBr)波数/cm-1:1652,1628,1598,1505,1459,1250,1026,826。1H NMR(δ):3.86(s,6H),6.93(d,J=8.5Hz,4H),6.96(d,J=15.3Hz,2H),7.58(d,J=8.7Hz,4H),7.70(d,J= 15.9Hz,2H)。
④Ar=4-FC6H4,反应15min,产率85%,熔点153~155℃(文献值:155~157℃[4])。IR (KBr)波数/cm-1:1652,1598,1505,1412,834。1H NMR(δ):7.00(d,J=16Hz,2H),7.11(d,J =8.4Hz,4H),7.61(d,J=8.4Hz,4H),7.71(d,J=16Hz,2H)。
⑤Ar=4-ClC6H4,反应15min,产率84%,熔点190~192℃(文献值:191~193℃[12])。IR(KBr)波数/cm-1:1652,1643,1597,1490,1404,818。1H NMR(δ):7.03(d,J=16Hz,2H),7.39(d,J=8.4Hz,4H),7.55(d,J=8.4Hz,4H),7.69(d,J=16Hz,2H)。
⑥Ar=Furfural,反应12min,产率86%,熔点58~59℃(文献值:59~60℃[4])。IR(KBr)波数/cm-1:1621,1590,1551,1474,780,680。1H NMR(δ):6.50(q,J1=1.6Hz,J2=3.2Hz,2H),6.70(d,J=3.2Hz,2H),6.92(d,J=15.6Hz,2H),7.51(t,J=15.6Hz,4H)。
⑦Ar=C6H5=CH CH,反应12min,产率90%,熔点140~142℃(文献值:141~142℃[10])。IR(KBr)波数/cm-1:1651,1605,1574,1443,1065,1003,749,695。1H NMR(δ):6.58(d,J= 7.2Hz,2H),6.97(d,J=9.2Hz,4H),7.26~7.46(m,10H),7.50(d,J=7.2Hz,2H)。
3 结论
KF/Al2O3催化剂制备二苄叉丙酮的最佳合成条件为:醛酮物质的量之比为2.10,催化剂用量(以KF计)与底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60;以无水乙醇为溶剂于25~30℃下反应10min,二苄叉丙酮的平均产率可达87%。合成的其他α,α'-双亚苄基丙酮产率为83%~90%。
本文方法具有对环境污染小,催化剂可回收并能再生重复使用,后处理简单,不需要酸碱中和,反应时间短,催化条件温和,产率和选择性高等优点;克服了传统酸碱催化有污染、催化剂不易回收和后处理繁杂的缺点;溶剂可回收利用。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薄层色谱法(TLC)检测反应终点,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实验能力。改进后的制备方法符合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可根据需要,选取其中一个或数个进行实验。
[1] Lin T Y,Kingsbury C A,Adelfary J.Heterocyclic Chem,1985,22:1017
[2] Batovska D,Parushev S,Slavova A,et al.European JMed Chem,2007,42:87
[3] Herbert O H,Martin G,Hugh D,et al.JOrg Chem,1971,36(16):2361
[4] WeberW M,Hunsaker L A,Roybal C N,et al.Bioorg Med Chem,2006,14(7):2450
[5] 曾昭琼,曾和平.有机化学实验.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 李兆陇,阴金香,林天舒,等.有机化学实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 胡泰山,张洪奎.精细石油化工,1997,6:14
[8] 李记太,杨文智,王书香,等.河北大学学报,2004,24(1):91
[9] Li JT,Yang W Z,Wang SX,et al.Ultrason Sonochem,2002,9(5):237
[10] Piantadosi C,Hall IH,Wyrick SD,et al.JMed Chem,1976,19(2):222
[11] Wittmann H.Chemical Monthly,1963(94):686
[12] Nathaniel G,Richard A,Dybas R A,et al.JPhar Sci,1982,7(1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