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循环模式使北京山区农业“转”起来
2010-07-02鲁淑艳
本刊记者 鲁淑艳
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基于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存量不足、浪费明显、开发利用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07年1月,农业部启动《循环农业促进行动》,制订了《循环农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北京市在2007年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开发农业的生态功能,发展环境友好的循环农业。抓住北京市“三农”问题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综合所”)于2008年4月22日正式启动“北京市循环农业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该项目针对京郊各地的主导产业和循环农业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研究与示范,为北京市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具有推广价值的模式。
“猪+沼+菜”循环模式将种植、养殖、生活循环起来,不但改变了农户原来炊事用能结构,而且实现了有机肥取代化肥。
经过两年多的实施,综合所在北京市怀柔区、平谷区、大兴区、密云县共建立了5个循环农业样板村。综合所在这5个基点村,解决关键技术,核算经济成本,指导当地发展循环农业,总结出“栗—菌—肥”等板栗产业废弃物利用模式、“林—禽—肥”等林下经济模式、“猪+沼+菜”等生产生活相结合模式,使板栗等林果产业、食用菌等种植产业、沼气工程与设施农业的废弃物处理率不断提高,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和节本增效。循环农业正在成为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在北京的实践形式。
“栗—菌—肥”模式使板栗废弃物变废为宝
北京市平谷区西柏店村在综合所的技术指导下,以沼气站为纽带,上联养殖,下接种植,形成了畜、沼、炊、蔬多位一体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
板栗适宜的年平均气温为10.5~21.8℃,温度过高,冬眠不足,生长发育不良,气温过低则易遭受冻害。板栗既喜欢墒情潮湿的土壤,但又怕雨涝的影响,如果雨量过多,土壤长期积水,极易影响根系尤其是菌根的生长。因此,在低洼易涝地区不宜发展板栗。板栗对土壤酸碱度较为敏感,适宜在PH值5~6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这是因为栗树是高锰植物,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活化锰、钙等营养元素,有利于板栗的吸收和利用。北京北部山区地势平缓、土层较厚为板栗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北京地区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较大。在自然气候条件和市场导向的作用下,北京山区也就成为板栗的主要产区,其中,有“中国板栗之乡”之称的怀柔区板栗种植面积已达28.5万亩、4.2万种植户;密云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
以上述实际情况为基础,综合所在北京山区试点,大力试验示范并推广以板栗产业主导的废弃物利用模式。综合所成立了专门的板栗工作组,主要统筹协调怀柔、密云、房山等10多个板栗基地生产协调工作。其中,中国经济林协会板栗工作组秘书长曹均说:“综合所在怀柔九渡河镇杏树台村板栗基地进行了基于板栗主导产业的废弃物处理模式的循环农业试验示范。”目前,以栗树废枝为主要原料的栗树蘑种植,已经在杏树台村获得成功。
九渡河镇板栗种植面积大,每年秋冬,栗农都会修剪大量的栗树废枝。以前村民都将废枝直接燃烧,不但使养分流失,而且还污染了周围环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综合所研究并试点板栗废弃物利用新模式。综合所副研究员王爱玲介绍说:“基于板栗主导产业的废弃物处理模式就是将废弃的栗树枝粉碎,配以棉籽壳等原料制成菌棒,在树下或庭院内种植栗蘑。”栗蘑口感好,营养价值颇高,备受市场青睐,大幅提高了当地农户的收入。此外,生产完栗蘑废弃的菌棒或者直接作燃料、或者粉碎之后作堆肥、或者做花卉培养的基质,从废树枝到栗蘑再到肥料,形成一个闭合的产业链条,实现了种植业内的物质循环和板栗废弃物的增值。该项技术将在九渡河全镇范围内进行大力推广,进而为打造栗蘑专业镇奠定坚实的基础。
林下循环经济模式促农增收
林下经济产业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是协调森林保护与发展经济非常有效的模式。林下经济是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的。有效利用林下自然条件,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且可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能够很好地解决林农经济收入问题,同时对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具有重要作用。据统计,2009年北京市投资5500万元发展林下经济,年产值达1.3亿元,收益7500万元,直接受益农户5000余户,参与企业27家,带动就业2万余人。
在北京市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综合所在5个循环农业样板村的基础上,“以废物利用资源化,资源利用最大化”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为主线,以一、二、三产的废弃物处理为主要内容,研究与示范“林—禽—肥”模式,“林药间作”、“林花间作”、“林粮间作”等林下循环经济模式,对促进当地生态和谐、促进林农增收均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当地各村在综合所的指导和帮助下,发展林下循环经济,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为京郊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地处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的密云县冯家峪镇西庄子村在600亩幼栗林下种植紫皮花生、谷子、红薯等杂粮和黄芩、白术、知母、蒲公英、胎菊等中药材,有效利用了林下空间,每亩可增收约2000元。
怀柔区九渡河镇杏树台村村民李德常站在自家果园里,手捧着9000元现金乐开了花。“树上板栗能卖钱,树下蘑菇不少挣。树上树下两手抓,生态挣钱两不误”。原来,李德常家果树底下种植的栗蘑第一茬销售一空,3000个菌袋收获鲜蘑900多斤,按照每斤10元的市场价格,李常德在两个月时间轻松地拿到了9000元收入。
据李德常介绍,平均30平方米的庭院可以种植菌袋1000余个,可产蘑菇3~4茬,产量可达500~700斤,扣除每个菌袋2元的成本,收益高达3000~5000元。他种植的3000个菌棒,预计可产蘑菇1500~2000斤,经济效益0.9~1.5万元。
密云县太师屯镇流河沟村位于北京密云水库上游一级保护圈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板栗种植、奶牛养殖和民俗旅游是该村的三大主导产业,占该村总收入的50%。为保护密云水库水质,一级保护圈内彻底清除规模养殖,该村的奶牛养殖业被迫退出,农民收入大大降低。为此,该村于2008年1月与综合所合作,立足当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按照“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利用资源化”的思想,构建了以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利用为目标的“林—果—菜—禽—肥”循环农业模式,按照有机农业的种植要求,发展生态养殖,实现农业废弃物充分利用,既保护了库区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猪+沼+菜”模式使种植、养殖、生活三合一
从王爱玲的介绍中得知,“猪+沼+菜”模式就是将养殖业废弃物运到沼气站进行发酵,所产生的沼气用管道输送到各家各户用于做饭、取暖等,产生的沼液运到蔬菜大棚进行施肥,沼渣晾干后做堆肥。这一循环模式将种植、养殖、生活循环起来,不但改变了农户原来的炊事用能结构,而且实现了有机肥取代化肥,为蔬菜的无公害生产奠定基础。王爱玲介绍说:“在发酵过程中杀死了一些有害菌,剩下的沼渣、沼液则是上好的肥料。”
位于平谷区大兴庄镇的西柏店村就是这一模式的试点之一。该村的主导产业是生猪养殖和蔬菜种植,有大量粪便和瓜菜废弃物需处理。以前,秸秆、牲畜粪便、烂菜帮子、生活垃圾和污水成为影响该村环境的主因。综合所在承担“北京市循环农业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的过程中,了解到西柏店村的情况,并根据该村的实际,进行了“猪+沼+菜”模式试点,并围绕循环农业为其做技术引领。西柏店村在综合所的技术指导下,以沼气站为纽带,上联养殖,下接种植,形成了畜、沼、炊、蔬多位一体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
走进西柏店村,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和猪舍映入眼帘。村党支部书记赵谦说:“目前,全村共220户人家,有120多户种植蔬菜大棚,共占地330亩,有85户养猪,建有日产气量220m3的沼气池,可以满足全村农户的用气问题。”村民表示:“自从用上沼气之后,节省了很多开支不说,主要是屋里比以前干净多了。”
对于发酵之后的沼渣、沼液,农民虽然知道是一种肥料,但并不知道如何使用。村里的沼气站起初只是把沼渣、沼液放在池子里进行沉淀,但是池子大小有限,遇上下雨天沼液就会从池子里溢出,造成养分的流失。综合所经过调查研究,为其解决了这一问题。为每个蔬菜大棚配备了沼液罐,由村委会派专人将沼液抽出,送入沼液罐,农户然后用1∶3比例与水混合后灌溉施肥,非常方便。王爱玲说:“目前,沼渣的固液分离技术还是个难题,现在沼渣主要是晾干之后做堆肥,但同时下渗的液肥却浪费了,但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赵谦说:“用沼液灌溉后的作物不易烂根,成活率大大提高,产量和收益也相应提高。”他说:“只靠蔬菜大棚一项,年实现亩产蔬菜10000公斤,每栋大棚实现纯收入1.5~6万元不等,生态农业园区实现年产值1000余万元。”赵谦说:“除了蔬菜大棚之外,综合所还帮我们引进了食用菊花品种。2009年11月,村里就曾举办过一次菊花美食节,那次是首届,效果不错。”据测算,一棚占地0.7亩,产菊花1000斤,按照保守价格每斤50元计算,每棚纯收入最少3万元。另外,利用食用菊花栽种间隙,还可种一茬小西瓜,纯收入2万元,每棚年收入共5万元。西柏店村种植食用菊花十几个品种,该种植园区是西柏店村生态农业园区的一部分,属3A级农业生产区,土壤肥沃、空气清新、使用具有独立地下水系的地下水灌溉,食用菊花全部使用沼渣沼液等有机肥进行浇灌,口感更好,是绿色有机食品。
说起西柏店村以后的发展,赵谦兴奋地说:“将继续扩大循环农业的辐射范围。目前,西柏店村建立生态养猪小区总占地26亩,建筑面积4888平方米,存栏生猪设计生产能力3000头,投产后满负荷运行年产值可达360万元。养猪小区的建设和管理采取‘四统一分’模式,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集中建设,统一饲养种类、统一生产管理和分户饲养。另外,已投资600多万元建成新的生态养猪场,共12栋猪舍。同时,村里所有猪舍都用上了发酵床、小单元饲养、二次采光和小孔排污等养猪新工艺,即在猪圈里面垫上很厚的锯末或者稻壳,猪的粪便直接在上面发酵,1~3年清理一次,与过去用水冲洗猪舍的方法相比,此项新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排污量。”当问到随着养猪业的扩大,沼气站会不会规模跟不上时,赵谦轻松地说:“西柏店村将投入1100多万元进行沼气站的二期建设,待第二期建成之后,猪粪和生活垃圾可以全部入池发酵,所产沼气可以覆盖周围6~7个村,辐射1000多户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