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户增收 户籍改革——民生十条 解决老百姓的问题

2010-07-02

重庆与世界 2010年8期
关键词:两翼户籍制度城镇居民

努力实现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要位置,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多做顺民心,贴民心的好事实事,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幸福水平。

——摘自《中国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2010年

近日,美国《外交杂志》发布2010全球城市排名,中国重庆首次上榜,位列第65位,并被该杂志称为是“中国的芝加哥”。生活在重庆的每一市民对这一结果都不会感到奇怪,国务院3号文件、314总体部署让重庆的经济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五个重庆”建设更是让市民的生活更加舒适,前不久重庆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民生十条”——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统筹城乡户籍改革、建设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让全市人民老有所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它的提出也更让市民的生活质量锦上添花、重庆成为国际大都市、幸福之城更加名副其实。

两翼增收 实现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权到户”

7月30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题听取“两翼”17个区县“农户万元增收”情况汇报。会议提出,万元增收工程开局良好,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全市农业实现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确保95%的农户未来3年增收一万元。

“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启动后,社会各方面积极响应,广大农民拍手称赞,各地决心大,干劲足,措施实,势头好。全市宣传、规划、项目落实到户,启动建设示范乡镇124个,示范村4200个,示范户19.7万户,各地基本做到了家家户户有项目,男女老少齐上阵,各家各户见行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发展,产销对接有序进行,以林下经济为重点,发展龙头企业,推进农商对接、基地建设、展会推介和市场建设;良种、科技、培训整体推进,全程服务得到加强,组建了由28位首席专家领衔的108名高级专家团队,派遣科技特派员727名,编写了“傻瓜技术”书籍;财政、金融、社会多方投入,扶持政策逐级落实;方式、方法、机制加快转变,农村工作实现创新。上半年,“两翼”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19元,同比增长15.32%, 较上年同期高4.08个百分点。

黄奇帆表示,“两翼”农户增收工程正波澜壮阔地推进,宣传、规划工作到位,各区县增收项目落实到户,注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使用,财政投入和金融参与力度都较大,体制和机制的调整也同步进行,成绩令人振奋。但推动“两翼”农户增收,不仅要靠政策、靠投入、靠技术,还要靠开放、靠市场。

陈光国说,在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同时,要抓好六个方面的配套改革:实现承包地、林地和宅基地“三权到户”,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以良种繁育为基础的农产品结构优化;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推进以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牵头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健全农商对接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让农产品走向大市场;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业金融服务。

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

薄熙来说,渝东南、渝东北有14个国家级贫困县,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发展难度很大。要实现主城和“两翼”比较均衡的发展,“两翼”要下大力气。关于下一步的工作,要在提升农业、农村开放度方面下功夫。雄心要再大一点,就像在工业上“着力”一样,要在农业上“发力”,市府大运作,区县下大力,上下联动,在重庆大开放的平台上,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为此,要着重抓好几件事:一是分析梳理“两翼”区县的“亮点”项目,筛选出十几个有潜力的,可望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项目,在两三年内作为重点推向全国,最精彩的还要推向全球。二是在分析排队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运作,在资金、合作伙伴、技术开发和品牌打造上给以扶持。旅游部门也要多使劲儿,把土鸡、脐橙、柚子等深具重庆特色的农产品,介绍给全国的四星级、五星级酒店。三要加强农商对接,利用全市商业系统,设立重庆农副产品专柜,宣传部门也要加大宣传力度。在适当时候,还可以举办大型农产品展示交易会,吸引四面八方的客商,利用重庆开放大平台,把咱的农副产品推向全国。

7月12日至14日,薄书记到渝东南考察时曾指出:不仅要让95%的农户大幅度增加收入,还要把60—70%的农房改造好,增加幸福指数,这才算奔小康。

当前,渝东南几个区县都找到了不少新增点,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而且老百姓信心很足。但各区县还应开动脑筋,再多想些办法,比一比,看谁抓得更实,做得更好。要仔细感知、认真分析那些过去不大重视的资源,并通过科学的方式去开发利用,就很可能变成大有希望的生财之道。

比如,在渝东南地区,不能光瞅着县城和周边那点土地,还要认真盘算如何让辖区内那几百上千平方公里的大山能够增值。一个地方要改变贫穷面貌,打翻身仗,关键要认清自己掌握的资源。要仔细感知、认真分析那些过去不大重视的资源,并通过科学的方式去开发利用,就很可能变成大有希望的生财之道,一个地方也就会大放光彩。渝东南地广山多,过去多少年都是望山兴叹!但换一种思维方式,大山包就可能变成宝贵的资源,给我们带来滚滚财源!现在搞了林权改革,很好,但还不能止步于此,要帮助广大农民改造山林,利用山林。

“2010—2011年,重点推进有条件的农民工及新生代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新增城镇居民300万人;2012—2020年,力争每年转移80万—90万人,到2020年新增城镇居民700万人”

户籍制度改革 推动城乡居民权益公平的有力杠杆

启动全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既是重庆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更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的一项重要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都有重要的讲话,在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任务。要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7月28日,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重庆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正式全面启动,也意味着重庆在破解统筹城乡最核心命题上迈出重要一步。此次改革将以推动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户进城为突破口,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有序转移,逐步缩小附着在户籍上的城乡差异,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最终形成科学有序的人口城镇化机制。

有关人士表示,我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对全国而言,是一次重大的改革突破和有益尝试;对重庆而言,是建设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的重要举措;对群众而言,是推动城乡居民权益公平的有力杠杆。

我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综合配套、有偿自愿,分阶段推进、分群体实施、分区域布局。改革具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10—2011年,重点推进有条件的农民工及新生代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解决户籍历史遗留问题,力争两年内新增城镇居民300万人,非农户籍人口比重由目前的29%上升到37%,实现转户人口在主城、区县城、小城镇三级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二是2012—2020年,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建立完善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支撑保障机制,进一步放宽城镇入户条件,力争每年转移80万—90万人,到2020年新增城镇居民700万人,非农户籍人口比重提升至60%,主城区集聚城居民1000万人,区县城集聚城镇居民600万人,小城镇集聚城镇居民300万人,形成合理流动、权益公平、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体系。

黄奇帆说,启动全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是市委、市政府今年初以来紧锣密鼓启动的一件大事,是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确定的十大民生工程中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更是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主动贯彻落实的一项重要工作。

做好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有6大好处

黄奇帆说,做好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有6大好处:一是保护农民工权益,让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有同等的城市权益,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二是能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城乡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相差近万元,300万人进城每年可增加300亿元的消费,而且一旦进入城市稳定下来可以持续消费。三是提升重庆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四是促进城乡资源要素一体化。五是帮助城市增加活力、让城市更年轻化。六是降低社会管理和运行成本,农民工进城落户后不再在城市与农村来来回回,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农民出村“三件衣服”有3年过渡期

农民从农村出来有宅基地、承包地、林地“三件衣服”,户改设计了3年过渡期,这是一大创新,主要是保护农民的基本权益,不让农民“裸身”出村。为此,重庆建立了退地补偿机制,对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的,参照当地征地政策和地票交易价款分配政策给予一次性补偿和购房补助;对承包地按流转权进行补偿,土地性质不能变,保留预期征地补差权利;对林地保留承包期内的使用权。允许多种方式退地,既可以全部退出,也可以部分退出;既可以保留收益权和经营权,也可以保留收益权、流转经营权。这样可以消除农民转户的后顾之忧,避免把转户农民推向无地、无房、无业的“三无”行列。此外,户改中还设计了农村权益3项保留,一是保留林地使用权、二是保留计划生育政策,三是保留农村各项补贴。

进城农民是会有工作干的

对于大家可能担心这么多农民工进城,户籍有了,如果找不到工作,最后会不会变成城市失业人群。对此,市委、市政府早有考虑。转户籍的农民工本来就是在城里有工作的农民,加上重庆工业现在每年增长25%—30%, 基本上3—4年翻一番,到2020年,至少可以到4万亿元工业销售值,净增3万亿元。据测算,净增3万亿元工业销售值至少会增加500万—600万个就业岗位,而二产和三产从来是对称的,有五六百万工业人群就有五六百万服务人群,也就是说重庆今后会增加1000万左右的就业岗位,今后10年每年进城落户的几十万农民工,是有工作干的。

黄奇帆说,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新生事物,而重庆以直辖市为单位搞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更是第一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户改方案设计上完全站在农民的立场,为农民着想,充分照顾农民的基本权益,也兼顾了城市的接纳能力。各部门、各区县、各企业要各司其职,认真推行这项市委、市府的重大改革,把改革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

猜你喜欢

两翼户籍制度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户籍制度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创新腾飞需要科技与时尚的两翼支撑”
三国吴简中的户籍制度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发展蚕桑被列为“两翼农民万元增收”计划28个模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