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圆环病毒Ⅱ型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2010-06-26许英民苏丽伟苏培军

兽医导刊 2010年11期
关键词:嗜血肌肉注射圆环

许英民,苏丽伟,苏培军

(1.黑龙江省铁力市172信箱,黑龙江铁力152500; 2.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畜牧工作站,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猪圆环病毒Ⅱ型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是一种以断奶仔猪多发的传染病,以猪的体质下降、腹泻、消瘦、咳嗽、喘、呼吸困难、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脑膜炎和伴发肺炎为主要特征。副猪嗜血杆菌病是在原发病猪圆环病毒病继发的一种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使猪的病情加重,它的高感染率、高死亡率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在门诊遇到一起典型病例,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一)发病情况2009年7月5日,黑龙江省铁力市某农场一生产队李某从外地购进断奶仔猪360头,运到家的第3天开始接种猪瘟、猪肺疫、猪丹毒、猪副伤寒疫苗。又过两天突然发病,发烧、出现贫血、并伴有下痢、呼吸困难、咳嗽、喘。发病猪114头,发病率为31.6%,3 d之内死亡82头,死亡率为22.8%。当时请当地兽医给注射青霉素、安乃近、地塞米松,用土霉素拌料进行治疗,但猪不见好转。后经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为猪圆环病毒Ⅱ型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

(二)临床症状急性病例比较少见,发病猪膘情较好,体温42.0℃皮肤发红,以后变成酱红色,突然倒地,全身颤抖,四肢呈游泳状,头向后仰,角弓反张,出现神经症状,待12 h后呈现呼吸困难,最后窒息而死亡。亚急性病例,病猪体温升高至41.0℃~42.0℃,精神沉郁,食欲降低,体表皮肤发红,呼吸急促,常呈现腹式呼吸,鼻孔有粘液性及浆液性分泌物。关节肿胀,步态僵硬,出现共济失调,可视黏膜发绀,一般卧地3 d后死亡。慢性病猪表现食欲下降,体温升高至41.0℃~41.5℃,呼吸困难,眼睛紧闭,流脓样鼻液。粪便干燥呈球形,发生便秘。个别猪眼睛有分泌物,腹泻,在全身皮肤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病猪出现消瘦,被毛粗乱,出现贫血和黄疸,最后衰竭而死亡。

(三)剖检变化胸腔和心包内有大量淡黄色积液,胸腔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心脏,肺部可见间质性肺炎,部分区域变硬。肺脏、心脏被纤维素样物质包裹,与胸腔粘连。全身淋巴结肿大、苍白,一些外表肿大、充血、变红,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肝脏、脾脏变硬。肾脏苍白呈淡黄色,表面有灰白色病灶,有的猪肾脏变小,萎缩,被膜下有针尖状出血点,肾脏乳头有出血点,有的表面有凹陷稍有出血斑,有的肾脏除呈土黄色以外没有其他病变。关节肿大、变形。切开肿胀的关节腔,可见有淡黄色粘液性渗出物,个别严重者表现为化脓性渗出物。

(四)实验室检查

1.涂片镜检。采取病死猪的心脏、肝脏、肾脏、淋巴结进行涂片或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革兰氏染色阴性细小杆菌,多呈两极着色的球杆状,有长而弯细状杆菌,一般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

2.细菌分离培养。无菌采取病死猪的心包液、肺脏、关节腔内容物,分别接种于血液平皿培养基上,经37℃培养24~48 h,长出小而透明的菌落,不溶血,取菌落上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菌形与上述涂片检查的结果相一致。

3.卫星现象试验。将鲜血琼脂培养皿平分两半,把分离的细菌在两半上划线接种,然后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其中的半部上划线接种,经37℃培养24 h后观察,结果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线周围有针尖大小、呈圆形、边缘整齐、半透明的、生长良好的菌落,而在另半部的细菌形成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小菌落。

4.生化试验。将细菌纯化培养后,分别接种于生化管上,结果该菌不发酵碳水化合物,M.R 、V-P、醋酸铅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为(+)。

5.血清学检验。用ELISA试剂盒检测8头发病猪的血清,有6头血清圆环病毒抗体阳性,8头病猪伪狂犬病毒抗体为阴性。

6.病原学检验。采取病死猪的肺脏、脾脏、淋巴结,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Ⅱ)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是阴性,用猪瘟抗原ELISA试剂盒检测猪瘟抗原为(-)。

7 药敏试验。用常规纸片法做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盐酸林可霉素高敏,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中敏,对卡那霉素、土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不敏感。

(五)诊断经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确诊为猪圆环病毒Ⅱ型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

(六)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营养水平,定时清扫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进行猪舍喷雾消毒,平时每周进行2次消毒。发病时每天消毒1次。不要在猪舍堆积粪便,要经常清扫猪舍。保持舍内清洁、干燥。防止猪舍内漏雨,经常把垫草置于太阳下暴晒,并保持垫草柔软。另外,还要保证猪圈的通风换气,使猪舍内保持清新的空气。

2.对于发病猪及时治疗,在每天上午,可用新必妥(转移因子,山东信得药业)5~6 ml+珠康0.5~1.5 ml,混合后肌肉注射,隔1天连注2次,对已发病和疑似健康猪全部注射,在猪的一侧颈部肌肉注射,而在另一侧可用高热头孢(含头孢噻呋钠、抗病毒因子、增效剂),用抗病毒(黄芪多糖)1号10 ml稀释,每千克体重0.1 ml,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 d。

3.在下午可用清开灵注射液(柴胡、连翘、板蓝根、大青叶等)每千克体重0.15 ml+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1 ml,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 d。同时注射消食健胃通便针,每天1次,连用3~4 d。

4.3 d后可改用施美芬(第4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又称头孢喹诺混悬注射液)每25 kg肌肉注射2 ml,每天1次,连用3~5 d,注射1侧颈部肌肉。另1侧注射清开灵注射液10~20 ml+干扰素按每20 kg体重注射0.1 ml+转移因子按25 kg体重注射0.1 ml,混合后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4 d。在每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200 g+电解多维200 g+黄芪多糖400 g+板蓝根350 g,连续饮用7 d。下午肌肉注射复方维生素B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2次,一般3 d后恢复采食。

5.由于猪在患病期间食欲减少或废绝,拌料根本吃不下去,可在饮水中添加药物,每吨水中添加20%葡萄糖溶液+80%支原净100 g+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150 g+10%氟苯尼考80 g+黄芪多糖200 g+0.1%维生素C+多种维生素400 g,混合后供饮水用,饮用7~10 d。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又可起到抗菌作用。

6.病猪在治疗3~5 d已有好转,并有一定的食欲时,可在饲料中添加氟奇咳喘素(含盐酸林可霉素、大观霉素、蟾酥、冰片、麻黄、金银花、甘草、合成牛黄等),100 g拌料100 kg,每天给药3次,连用3~5 d。

7.在疾病的恢复期,可用欧贝莱(含OPC天然抗氧化物、维生素B复合体、有机铁、14种高单位酵素等),是一种抗病、营养、保健多功能添加剂,可按饲料量的2%添加,原饲料配方不变,还可减少饲料2%,能起到加快疾病的恢复,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经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除因病重死亡猪7头,没有治疗价值淘汰5头外,其余的全部治愈,再没有发生病和死亡猪只,整个猪群的健康水平趋于正常,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七)小结

1.加强饲养管理,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消毒,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的清洁卫生,并保持干燥。猪舍的密度要适中,不能过于拥挤,减少各种应激。

2.对于猪圆环病毒(Ⅱ)的感染,到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也无有效的疫苗。猪感染后抵抗力下降,极易诱发或继发其他细菌性疾病。目前对本病主要还是进行综合防控,发病后对症治疗,对于细菌源性的继发和混合感染防控有一定效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发病能够轻微和减少死亡有一定意义。

3.在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过程中,切勿使用退烧药的针剂,如安乃近、氨基比林、地塞米松等,这些药物会起到免疫抑制作用,出现病情反复,对猪的伤害较大,降低免疫力,掩盖了疾病的症状,造成治疗的延误和病猪死亡。尽量用一些抗病毒的中药,如清开灵、黄芪多糖、板蓝根类药物为好。如果退热可用柴胡注射液、复方大青叶注射液等。

4.在治疗时,一定要坚持用药,因为该病的病程较长,治疗1~2 d见好,就停止用药,往往会出现反复,前功尽弃,以后将会难以治疗。当病情好转后,还要用药1~2 d,加以巩固为好,使病猪得到很好的恢复。

猜你喜欢

嗜血肌肉注射圆环
加权全能量最小的圆环形变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一例鸭圆环病毒病的诊断
圆环上的覆盖曲面不等式及其应用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